“国民党高官太太在医院被6人侵犯!”1948年9月,武汉街头疯狂散发着一份小报,上面的消息被渲染得触目惊心:“医院高层坐视不管!”
这条消息把民众的怒火,一下子激到一定的程度,那么,这个高官太太又是做什么的呢?
那是不久前,一个名叫陈愉的女子来到武汉妇女会,哭诉说自己被6个男人侵犯了。
性质如此恶劣的事件,一下子引起了妇女会的重视,在交谈中,她们得知,这个女人是国民党一个上校团长的夫人,侵犯她的,竟然是和丈夫同在国民党内部的人。
联合会的负责人很诧异,连军官的夫人都敢侵犯,是什么人这么大胆?
而陈愉接下来的话,更让她们气愤。
原来,当时陈愉的丈夫在医院住院,陈愉作为家属在陪床,可是一天晚上,到了后半夜,她突然被人捂住嘴巴,悄悄拖走实施了侵犯,而侵犯的人,多达6人。
事后,她把这件事告诉了院长,院长开始还义愤填膺,拍着胸脯说要替她讨还公道。
可是一听那几个侵犯者的名字,院长一下子改变了态度,想把这件事私了。
因为这几个人,不是国民党高官,就是高官的儿子,其中的国民党联勤部主任崔博文,甚至掌握着医院的命脉,他区区一个院长,根本动不了他们。
妇女会的负责人问道:“出了这么大的事,难道你丈夫不管你么?”
陈愉无可奈何地说,她原本担心丈夫的身体,不想告诉他这件事,可是她每天丢了魂的样子,还是被丈夫看了出来,一追问,她就如实说了,丈夫一听病情就加重了。
后来丈夫也支持她去讨公道,这件事是在医院发生的,去找院长是第一步。
没想到,院长一听那几个恶人的名字,竟然反过来劝陈愉,你都是两个孩子的妈妈了,也不是大姑娘,这点亏,给点钱私了就完了。
院长的态度让陈愉心如死灰,她这才想到要找妇女会帮她伸张正义。
可妇女会只是一个帮女性争取权益的组织,没有什么权利和地位,但她们也不想看着女同胞这样被欺凌。
于是她们想出一个主意,找报纸报道这件事,让舆论来惩罚恶人,如果能引起高层的关注就更好了。
但有一点,这么做就让陈愉的事情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这也是以往很多女子最忌惮的一件事。
但是陈愉坚决说,只要这些人能受到惩罚,她个人的脸面和名誉不算什么,她要替那些受了委屈不敢声张的女同胞出口气。
这件事很快报到了妇女会的组织者张人骥那里,张人骥马上带陈愉找到了警备司令阮齐,结果警备司令一听恶人的来头,也吓得不敢吱声。
事已至此,没有地方讨还公道,那就是直接把事情闹大吧。
于是武汉报纸的头版头条,刊登了国民党军官夫人被侵犯,医院院长、警备司令都不作为,民怨沸腾的报道。
当时,华中战区司令员是白崇禧,白崇禧在国民党内部,号称军中小诸葛,也是一个有点思想和头脑的人。
此时正值国共内战时期,他觉得此事对国民党形象的影响太坏了,他不能再不作为了。
于是,他立刻派人把这6个人抓了起来,关进了监狱。
可是事情把并不像白崇禧想的那么简单,这些人事先都和医院打好了招呼,当白崇禧派去的人去医院调查时,竟然没人肯给作证,甚至还被各种戏耍。
更复杂的是,这些人还找来枪手,在报纸上抹黑陈愉,说她是个荡妇,经常主动勾引男人。
一时间,报纸上唇枪舌剑,你来我往,比现在的明星之间的互撕大战还热闹。
更让陈愉崩溃的是,她的小儿子也被人绑架了,她知道是什么人干的,可她就是找不到证据。
好在几天后孩子毫发无损地回来了,看来这些人并不想伤害孩子,就是想给陈愉一个下马威。
随着事情越闹越大,李宗仁也得知了这件事,他的想法和白崇禧一样,再这样下去,国民党在人民心中的形象就越来越低了。
在李宗仁的亲自介入下,当时给这6个人放风的证人——勤务兵陈松连站出来了,他把事情的经过,和事后如何处理案发现场,都一五一十地说了出来。
这样的铁证,加上李宗仁的坚决态度,这6 个人最后被判枪决,恶人终于得到了应有的惩罚。
虽然这件事最后得到了平息,但李宗仁和白崇禧的正义感,也挽回不了他们最后的败局。
参考资料:《民国奇案》:1948年,国民党上校太太被6人侮辱,李宗仁拍案而起
作者:魅蓝
编辑:池鸿
#头条创作挑战赛##历史#
都说公务员难考,然而这里有捷径。本来以为武汉警官职业学院不怎么好,没想到学校还有这样的优势!湖北省面向武汉警官职业学院毕业生招录人民警察105人。其中省直监狱系统90名,省直戒毒系统15名。
一听说让孩子在监狱工作,很多父母都会避之不及,话说监狱系统的工作人员,工作环境真的是我们想象的那样的吗?
关于发展前景。狱警的发展前景是很小的,也积累不到什么人脉资源,它适合那些与世无争,无欲无求,不追求政治前途的人,那些对政治前途有强烈要求的人请慎重报考
湖北省监狱公务员的年收入多少?省直监狱最近两年大幅度调薪,工资提高不少,工资还是比当地公务员高不少的。就武汉而言言,一个月公积金扣款就有1500多,在当地足够供楼了,养车也不存在问题。
关于狱警无期徒刑的说法。其实说狱警是陪人坐牢的工作是无期徒刑,这是极其片面的。狱警跟普通公务员一样,也是正常上下班,也有休假,下班之后想去哪里玩就去哪里玩,并没有被限制人身自由。除了不能带手机上班之外,跟普通工作没有区别。
关于职业风险。监狱的工作并没有外界所传说的那么恐怖,里面关的人大多都是求表现搏减刑的人,总体上还是挺乖挺听话的,所以个人认为没有多大的生命危险。监狱警察的主要风险在于如果发生越狱,或者犯人自杀自残之类的事情,可能会被处分,甚至开除脱制服判刑。
这是我在网上搜集的信息,你们觉得是不是这样的?#大学# #公务员考试# #教育微头条#
【#安徽高院原院长张坚24年受贿7179万#,行贿人都有谁?】
现年66岁的张坚,长期在政法系统工作。早年结束知青生涯后,他曾短暂做过统计员、保管员等,随后在公安、农场、农管局工作。
自1994年就任湖北省监狱管理局副局长后,张坚在政法系统升迁顺遂,先后担任湖北省监狱管理局局长、湖北省司法厅厅长、湖北省高级人民法院常务副院长,2013年至2018年调任安徽高级法院,担任党组书记、院长。
工作之余,张坚曾在报刊、法律类期刊发表多篇文章,论述司法实务、反腐倡廉等内容。
2019年8月25日,张坚在退休一个月后落马被查。
2020年1月,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通报称,张坚收受礼金,纵容亲属利用其职务影响谋取私利;执法犯法、以案谋私,大肆干预插手司法执法活动,甚至违规帮助涉黑涉恶罪犯减刑假释、再审改判,破坏司法公正,损害司法公信力,在刑罚执行、案件审理、企业经营等方面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他人谋利,并非法收受巨额财物。
通报还称,张坚严重违反党的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廉洁纪律和工作纪律,构成严重职务违法并涉嫌受贿犯罪,且在党的“十八大”后不收敛、不收手,性质严重,影响恶劣。
此后,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多次提到,查办了安徽高院原院长张坚等中管干部“涉腐涉伞”问题。所谓“涉伞”,指涉及纵容涉黑涉恶活动、为黑恶势力充当“保护伞”。
2020年3月2日,安徽省省委常委会会议表示,张坚严重污染政法系统政治生态。全省各级各部门特别是政法系统要深刻汲取教训,切实举一反三,抓好整改落实。
张坚一案的警示意义在全国政法系统引起高度重视。随后,最高人民法院以张坚案为典型,专门开展“以案释德、以案释纪、以案释法”警示教育活动,自2020年4月起,全国法院均部署开展张坚案的警示教育。
据悉,围绕张坚案,法院系统着重检视干警有没有存在下列问题,比如有没有滥用职权违规办理暂予监外执行、非监禁刑案件,充当黑恶势力保护伞的问题;有没有违规过问干预案件,以案谋私收受贿赂的问题;有没有与律师、当事人等进行不正当交往,充当诉讼掮客,甘愿被“围猎”等问题。网页链接
清华硕士空降湖北贫困县当书记,5年时间把87名官员送进监狱,好不容易要升职了,他却提出要裸辞。他就是陈行甲,曾获得“全国优秀县委书记”称号。
湖北巴东县是典型的贫困县,直到陈行甲到了以后才发现,这里不仅穷,而且各种势力交错,情况远远比他预期的还要严重。
到任后,他先来了个“微服私访”,深入群众了解情况,当时国家投资4500万在平阳坝建河堤,群众说是豆腐渣工程。于是陈行甲就让相关部门去调查,结果调查了几个月一点进展都没有,这其中猫腻就可想而知。
后来通过他的深入调查,发现这其中牵涉到很多官员和商人,但是他并没有打算收手,甚至还接到了死亡威胁。让人没想到的是,陈行甲完全无视,新官上任还有三把火呢,这把火必定要烧得很旺。
最终,9名局长和副局长,多名幕后的公司老板都被送进了监狱,据统计,他担任县委书记的5年里,先后将县长和副县长在内的5名处级干部、9名科级干部、已经多名不法商人等共计87人送进监狱。
等解决了贪污腐败问题后,陈行甲开始着手带领大家致富,首先要做的就是修路,巴东属于山区,交通不便,严重影响了发展。于是,他协调各方面资源,将横贯巴东南北的300多公里主干道打通。
路通了,就要开始宣传,为了省钱他都亲力亲为,从3000米高空直播跳伞,亲自出镜演唱《美丽的神农溪》,带头和艾滋病患者结成亲戚,给村里同网络,教会大家上网做电商等等。
2015年,陈行甲当选了“全国优秀县委书记”,省考察组来参观,拟定要把他调走升职,前途一片大好。但是陈行甲却选择在任期满后辞职,去做了公益。
其实在陈行甲辞官后,中兴公司的侯为贵就想让他做副总,但是被陈行甲拒绝了。他说:我身上的荣誉都是群众给我的,我不能拿它来赚钱,那样就辜负了大家对我的信任,我要做公益,继续为人民服务。
侯为贵听完以后非常感动,当即表示愿意给他1000万,让他放手大胆地做公益,如果不够,后期随时追加。
就这样,陈行甲的公益事业做得如火如荼,关爱烈士、关爱儿童等。人民日报原总编詹国枢说:陈行甲激情如火、纯真似婴、嫉恶如仇。
陈行甲一直有写日记的习惯,2021年,他将自己几十年的经历,写成了《陈行甲人生笔记》,书中详细记录了这么多年来他一路走来的艰辛和不易,很多人都是流着泪看完。
不管你是体制内的人,或是普通人,都应该读读陈行甲的书,让你在面对困难的时候不会轻言放弃。哪怕从中学到一点对于人生有帮助的东西,也是非常值得的。
点击图片下方的“看一看”即可购买。
【湖北洪湖:屡教不改!一盗窃惯犯刚出监狱再“进宫”】
对于陷入牢狱的囚犯,最大的渴望是铁窗外自由的天空。但有人刚出监狱大门,就因涉嫌盗窃,再次锒铛入狱。
原来这是一位好逸恶劳,重操旧业的惯犯。2018年6月4日上午8时许,胡某(男,57岁,洪湖城区人)窜至洪湖大沙湖管理区农贸市场,乘一顾客不备将其装有420元现金的钱包偷走。旁边群众发现后,将胡某扭送给大沙派出所。
大沙派出所民警通过查询得知,胡某还是一个劣迹斑斑的惯犯,有多次盗窃前科。从2012年开始到2013年5月,多次在洪湖市峰口镇和沙口镇实施盗窃,受害人达16人以上,这一连串的数字让民警惊叹不已,更加坚定了将其绳之以法的决心。
经讯问,胡某如实交代涉嫌盗窃的犯罪事实,洪湖警方于2018年6月19日对胡某依法进行监视居住。在此期间,民警多次打电话其一直不接听,传讯不到案,违反监视居住相关规定,严重影响刑事诉讼活动。2019年3月7日,洪湖警方依法对胡某上网追逃。
追逃期间,胡某于2020年9月2日又在武汉市汉南区实施盗窃被抓获并被汉南区人民法院判处十个月有期徒刑,于2021年7月2日刑满释放。
7月2日,民警立即赶赴武汉市第二看守所将这个刚出监狱的盗窃惯犯押解回洪湖并送往洪湖市看守所羁押。
目前,此案正在进一步办理中。(平安洪湖)
陈行甲在担任巴东县县委书记期间,因高压反腐得罪了很多人,这些人威胁说:即使搞不死陈行甲,也要把他搞臭,我们到省纪委去举报他。陈行甲在一次会议上怒怼:为了巴东县50万老百姓,我不在乎,我和这帮人拼了!
根据《在峡江的转弯处:陈行甲人生笔记》自述:2011年,陈行甲被湖北省委派到巴东县,担任县委书记一职,巴东县处于大别山深处,是个全国闻名的贫困县,陈行甲刚到任,巴东县县长刘冰就给了陈行甲一个下马威。
巴东县县长刘冰担任县长多年,一直想接任巴东县县委书记,陈行甲的到来彻底粉碎了他的美梦,所以刘冰对陈行甲极度愤恨,陈行甲来的第一天,和县长刘冰谈工作,刘冰全程摆着臭脸,一点面子都不给陈行甲。
刘冰作为地头蛇,为了给陈行甲添堵,让几个腐败干部煽动老百姓闹访,只要陈行甲回到办公室,这些人安排好的人就会抱胳膊、抱腿,上演头撞大门等闹剧,让陈行甲没法正常办公,而他们就坐在办公室里看陈行甲的笑话。
他们还把陈行甲的手机号搞得全县皆知,老百姓有什么事情都打电话找陈行甲,甚至家里的下水道堵住了,都打电话骂陈行甲,这位老百姓态度激烈,在电话里骂到:你连一个下水道都管不好,你当个狗屁的官!
面对同事的掣肘、百姓的不理解,陈行甲打脱牙肚里咽,他怜恤百姓,不与奸商、T官同流合污,从不放弃自己的原则和底线,势要改变巴东的Z治生态,在陈行甲担任巴东县委书记5年时间里,亲手将87名干部、奸商送进了监狱,彻底改变了巴东政风。
由于陈行甲高压反腐,损害了很多人的利益,这些人一开始想拉拢陈新甲,发现不管用后,又开始威胁陈行甲,陈行甲多次接到陌生电话威胁:我知道你妻子的工作单位和你儿子的学校,如果你不想他们出事的话,最好乖乖放手!
对于陈行甲遇到的情况,他的妻子非常担心,她曾打电话给陈行甲说:你一定要保重,我不指望你飞黄腾达,但你一定要活着回来,不要担心我和儿子,我们永远为你骄傲!妻子的这句话看起来轻描淡写,却是陈行甲敢于向T官、奸商亮剑的有力支撑!
巴东县公安局担心T官、奸商报复陈行甲及家人,曾专门派警员护送妻儿上班、上学,就连陈行甲的专车都装有防爆装置,公安局之所以这么做,肯定是陈行甲的高压反腐触到了T官、奸商的痛点,公安局出于保护陈行甲,不得已采用的手段。
2015年陈行甲荣获“全国优秀县委书记”的称号,就在上级准备提拔重用陈行甲的关键时刻,令人没有想到的是陈行甲却在选择了辞官,辞官后的陈行甲将自己所有的能量都投入到了公益事业,从县委书记到公益人之间的转变对得起所有支持过他的人。
辞职后的陈行甲,撰写了新书《在峡江的转弯处:陈行甲人生笔记》,在这本书中陈行甲首次揭露了任巴东县委书记5年间的心路历程,这本书既有T官的无耻,也有百姓的辛酸,用陈行甲的话说就是:社会并不完美,看清依然热爱,知难仍然行动。
《在峡江的转弯处:陈行甲人生笔记》发行后,连续3个月稳居当当、京东新书榜第一名,更是创下了3个月销售13万册的奇迹,小编建议各个年龄的朋友都看看,从政可以学陈行甲干净、担当;普通人可以学陈行甲善良、正直;青少年可以学陈行甲好学、坚毅。
如果你对陈行甲的传奇经历感兴趣,想了解更多陈行甲的故事,想在人生的少走一点弯路,推荐你看看《在峡江的转弯处:陈行甲人生笔记》,因为人在任何时候都要走正道,只要不小心掉进坑里,将彻底地滑向深渊!
清华大学硕士陈行甲,到湖北贫困县当了5年县委书记,亲手将87名干部和不法商人送进了监狱,荣获“全国优秀县委书记”称号。正当上级要提拔他的时候,他却弃官挂印而去,拿着中兴侯为贵给的1000万,做起了儿童公益事业。
“全国优秀县委书记”陈行甲为何辞职?
2月25日,陈行甲在给人民日报海外版原总编辑詹国枢的一封信中作了揭秘:我辞去公职从事公益事业最主要的原因,是顺应内心的选择。我不讳言在县委书记的执政后期,确实遇到了两个时任州里主要领导的打压(这两个人后来一个被组织严肃处理,一个进了大牢)。
南方周末原高级记者褚朝新曾披露了一件当时上级领导打压凌辱陈行甲的事:
有一段时间陈行甲想找州委书记汇报工作,但州委书记一直不见他,后来终于见到了。两人面对面坐着,州委书记对他说:陈行甲,你只是个县委书记,老子是州委书记,你约老子十次,老子见你一次就是给你脸。
陈行甲在新书《在峡江的转弯处——陈行甲人生笔记》中,也披露了一件当众受到州主要领导羞辱的往事:
2015年底,陈行甲在一次州里工作汇报会上讲到巴东正在推行的乡村信息化建设,说到在在偏远山村开通免费Wi—Fi,接入名就是“共产党”的拼音,当时被主持会议的时任州委主要领导打断:“等你到了中央再用这么大的名字吧!现在你还用不起!”话音一落,满座哗然。
2015年,湖北省巴东县时任县委书记陈行甲在县纪委全会上讲话说:
“我还要正告32个在职的县级领导,大家在50万人中脱颖而出,身上有组织的信任、群众的期待、个人的汗水、家庭的荣光,走到今天不容易。我真心希望邓明甲是巴东走进监狱的最后一个县领导。”
这是一篇值得记录下来的讲话,虽已过去多年,陈行甲仍清楚地记得当初在深夜的灯光下,写下每一个字时心中澎湃的愤怒与激情。:
同志们:
下面,我讲三个方面的意见。
(一)不允许有令不行。
(二)不允许“为官不为”。
(三)不允许插手工程项目。今年,整顿工程建设领域秩序是县委拿在手上抓的一件大事。不允许领导干部插手工程项目建设,搞“暗箱操作”,谋取私利。今后,此类情况一经发现,一律停职接受调查。
2021年,已经离开官场,改做公益事业的陈行甲,在朋友的鼓励下,出书了《在峡江的转弯处:陈行甲人生笔记》。他在书里首度披露了自己当县委书记的5年多经历,字里行间,满是震惊、爱。
人民日报海外版原总编辑、资深媒体人詹国枢读后大为感慨,提笔写了一封公开信给他。信中,詹国枢对陈行甲有12个字的评价:激情如火、纯真似婴、嫉恶如仇。
陈行甲很喜欢这个评价,因为他从小就有英雄情结,总梦想有朝一日白马轻裘仗剑走天涯,去斩妖除魔惩恶扬善。
对陈行甲感兴趣的朋友,点击下方链接即可购买。这本书当官的看,可以学习陈行甲那颗干净,真心为名请命的精神;普通老百姓看,可以学习陈行甲不负本心的初衷;青少年看,可以学习陈行甲好学,坚毅的性格。
总之,不管给谁看,都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好书!
【最新消息】白沙洲武昌监狱暂无搬迁计划
武汉楼市观察家获悉,有网友咨询白沙洲武昌监狱何时搬迁,洪山区街道办回复,暂时无搬迁计划。
湖北省武昌监狱位于武汉长虹桥特3号,主要经营关押改造罪犯。#武汉头条# #武汉楼市#
一个清华才子在任县委书记期间,在专车上安装了防爆装置,亲手将87名本地官员和老板送进了监狱。他因铁腕反腐得到了上级的充分肯定,却在被定为市州级领导干部考察对象期间,毅然选择了裸辞,他就是原湖北省巴东县委书记——陈行甲。
在陈行甲反腐到最为激烈的时刻,有人匿名打电话警告他“收着点”,有人递交举报材料称他“竭力自我炒作、捞取政治资本。”更有甚者放出“既然陈行甲想搞死我们,我们也要搞死他!”的狠话。
从那以后,陈行甲和妻子多次接到类似的威胁电话,公安部门不得已才在他的车上安装了防爆装置。面对这一切,陈行甲依然没有退缩,在妻子的支持和鼓励下,陈行甲把这帮人一个一个送到了牢狱之中,一切罪恶的源头都得到了最应有的惩罚。
2016年,陈行甲毅然选择了裸辞,虽已不再体制内,无法再继续斩妖除魔,但他也兑现了他的承诺:全职做公益。并且之后一次偶然的机会,他接触了他最大的投资者:中兴的老总侯为贵。
在侯为贵的鼎力支持和自己的努力拼搏下,这几年,他的公益事业不断壮大:发起公益项目,帮助困惑困难的孩子;奋力抗击疫情,全心全力投入其中;关爱抗疫烈士,推出“传薪计划”等等。
就这样,陈行甲实现了从“网红书记”到“公益草根”的华丽转身,有一名记者曾经问过他:你怎么评价自己到目前为止的生活?陈行甲说:我人生的脚步,几乎每一步都远远超出了自己的预期,到目前为止的半生我都很满意,因为我一直在做自己。
“一直在做自己”对于很多人来说是难以做到的,因为改变我们的东西太多太多,而陈行甲自始至终为了这句话去奋斗、去拼搏,从未辜负它。陈行甲的这一生,是“大写”的。
有人说,陈行甲和耿彦波很像,虽然两人一人选择了辞职,一人还在体制内,身处不同的位置,但是两人没有忘记自己“为人民服务”的初心和使命,依旧在不同的岗位上发光发热,充分发挥自己人生的重要价值。
2021年,在陈行甲知天命之年,出了一本书《陈行甲人生笔记》,用以回顾他大片一般的半生经历,有童年岁月,有母亲和爱人,有他的公益事业,还有一章首都披露巴东县委书记经历的部分,可谓是其中最荡气回肠的部分。
读完这本书以后,人民日报海外版原总编辑、资深媒体人詹国枢给出了12字的高度评价:激情如火、纯真似婴、嫉恶如仇。这就是真实的陈行甲,这样的人太少太少,值得我们深深敬佩!
虽与甲哥素昧平生,但他这样满怀真善与理想的大写人格让我肃然起敬,他书中的真情流露,痛快、温暖与震撼,无言以概括,唯建议大家耐心品读。
它,对得起作者的名字,也对得起大家的时间。购买一本,为公益事业助力[作揖]!
#荆州头条# 【荆州这个地方由省管变成县管以后,变得越有模有样了】江北农场,地处荆州开发区滩桥镇和江陵县资市镇之间,过去属于湖北省劳改局,由总场加上6个分场构成,每个农场都有监狱,后来各分场监狱撤销统一搬到了总场变成了江北监狱。如今,除江北监狱外,江北农场划规江陵县管理,成与为了江陵县江北农场。县财政投资对农场道路进行了黑化,引入社区和小区物业管理,加快了小城镇建设,农场人居环境大大提升,过去老旧的场区面貌涣然一新,变得越来越有模有样了。#媒体人周刊#
湖北某监狱,狱警曾某,没有认真审核服刑人员相关服刑信息,导致服刑人员曹某本应于2017年刑满释放,超期至2018年才被释放,非法超期羁押了曹某。
法律解读:第一,监狱这么混乱吗?前几天爆料了某监狱服刑人员用手机诈骗女子感情、财物;某狱警安排服刑人员与失足女卖淫嫖娼的;这又爆出服刑人员曹某超期羁押,那么有没有提前释放的?而服刑人员家属最担心了,担心亲人服刑期间能否有安全保障?我们聊聊相关的法律责任。
第二,法律规定有期徒刑执行以前先行羁押的,羁押一日折抵刑期一日。 服刑犯在服刑期间可以减刑。因此服刑期间是变化的,狱警应当依据判决书、羁押期间、减刑裁定书等材料来计算应实际服刑期间
狱警曾某作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不认真履行法律规定的职务职责,未查明服刑人员相关服刑信息,严重不负责任,致使服刑人员到期不释放。其行为构成玩忽职守,且情节严重,社会影响恶劣,构成玩忽职守罪。
曾某已经被武汉市城郊地区人民检察院提起公诉。(12309检务网公开的起诉书)
第三,被超期羁押的曹某有权要求监狱支付赔偿金。《国家赔偿法》规定监狱超期羁押的每日赔偿金按照国家上年度职工日平均工资计算。同时造成人身损害的还要赔偿医疗费、护理费等。
#头条法律金牌普法官第二季# 关注~~~~@苗培无罪成功辩护律师 了解更多法律解读。
他是清华大学硕士,“全国优秀县委书记”,“基层人民群众的好干部”,为了人民他不顾人身安全亲手将87位官员和商人送进了监狱,他的人生比小说还精彩。
他就是陈行甲,陈行甲出生在湖北兴山县的一个偏远山区,他一出生母亲就认为他是一个能干大事的人。
果不其然,他没有辜负母亲的期望,从小成绩就比较好,初中成绩在排在全县前列,数学接近满分。
更不可思议的是,在他高考那年他以全县第六名的好成绩考进了“湖北大学”,上大学后他不像其他同学一样觉得可以休息一下了,而是刻苦学习,把各个学科都学的不错。
陈行甲知道:“机遇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在毕业后在矿山两年后,也就是1994年的上半年,县里领导到省里招商,县里准备10多份材料翻译成英文,副县长安排对外经济协作办公室落实此事,找到一个中学英语老师,老师说要800元,县燃化局长向副县长推荐了陈行甲,他凌晨2点多就翻译完,并且材料上报上去一次通过,正是这次翻译工作,3个月后陈行甲被调到县政府对外经济协作办公室工作。
上班后,因为年龄小总被使唤打杂,写材料,被逼着写公文材料,他不会就去查资料,学习,后来越写越好,对工作也起了很大作用,两年后被调往县外贸局担任副局长,兼外贸公司副总经理,大学毕业4年就成了副科级干部,在小县城是件不容易的事情。
7个月后被任命为“兴山县团委书记”,在担任兴山县县委书记期间他牵头“让千名流失学生重返校园”活动,陈行甲带5个人,从最偏远的地方找起,发动当地团干部参加,弄清孩子为什么不去上学,最后帮助近千名孩子重返校园。
2年后,28岁的陈行甲被调到全县最大的镇水月寺镇当镇长,因为当时财政出现问题,发不起工资,但是陈行甲宁愿拖欠干部工资,也不拖欠教师工资,为了面对经济困难,取消了镇领导班子都有的专车待遇。在此期间,他自掏腰包,供一个贫困家庭的孩子上完初中。
正是他的勤奋努力,肯为民办事的态度,获得了人民和党的认可,10年后升任宜都市市长,本来拥有着大好前程,他却在2016年选择去了“全国贫困县巴东县”任县委书记,在任巴东县委书记期间他在网上实名回复网友犀利的提问。
为推广巴东旅游资源,他自告奋勇为巴东唱歌代言,不久后他还手持“秘境巴东”的旗帜从3000米高空跳伞,成为轰动一时的网红书记。
他将互联网引入山区贫困县每个乡镇,使农民足不出村,互联网赶集成为可能,提高管理效率和经济活力。
他还通过“限时办结、超时默认”和让老百姓评估干部的举措来加强干部队伍建设。
主动和最需要帮助的艾滋病孩子结穷亲,甚至承诺“只要我还在,只要他还在”的承诺方式,但是这也让他处在风口浪尖,成为争议人物。
他的行为很多官员看不惯,认为他是为了政绩,不仅如此,他用铁腕反腐,亲手将87名官员和商人送进了监狱。
因此得罪了很多人,他的上级领导常常刁难他,打压他,但他没有放弃,而是继续为民着想,干实事,就在他快要晋升时,他却选择了裸辞做公益。
百姓不理解,上级领导也不明白他为什么那么做,然而他心里知道自己的选择是对的,辞职后做公益这几年他亲自带头干事,特别是去年疫情他为抗疫一线的医护人员送去了必备防护用品,为严重感染的患者捐款捐物,为抗疫遇难家属送上抚恤金,亲自筹措资金供他们的孩子上完大学。
辞职5年,他在和一个朋友聊天时突然觉得,如果把自己这几十年的经历,从儿时写起,读书时期,毕业后基层锻炼9年,又是如何一步步从镇长晋升到县长,市长,最后选择去贫困县巴东县任职,最后辞职做公益写下来,或许对年轻人有一定的启发。
于是《在峡江的转弯处:陈行甲人生笔记》一书出世,没有开发布会的情况下一个月就卖出10万多册,出于对陈行甲老师的崇拜和想了解他这几十年的经历,当我买回他新出版的这本书籍,看完后我看到的是一个为理想“特立独行”,在体制内不断得到提拔重用的人,更是一个作为公务员不贪,不玩弄权柄,不媚上欺下,也非常有成就感的人,还是一个坚守底线,绝不苟且也活出自己精彩的人。
感兴趣的朋友点击下方“看一看”即可获得此书,特别推荐体制内的朋友看看,让你知道如何和同事、上级领导处理关系,如何为百姓谋福利,还能步步高升。
#阅读的温度# #陈行甲#
2011年,陈行甲到湖北巴东任县委书记。在接下来5年的时间里,他把4个县领导、9个局长、大批老板送进了牢房。反腐最激烈时,有人向他传话:陈行甲想搞死我们,我们也要搞死他,搞不死也要搞臭他!
这些贪官污吏和奸商真的勾结到了一起,他的妻子多次受到电话威胁。为了保护陈行甲的家人安全,公安部门特意在他的车上安装了防爆装置,这样的待遇在全国所有县委书记中也是极其罕见的。
妻子担心他的安危对他说,你一定要活着回来,哪怕不飞黄腾达也是好的。
面对种种威胁,陈行甲并没有退缩,而是勇于跟黑恶势力做斗争。在一次大会上他公开表示,虽千万人吾往矣,你们将威胁的话说到这份上,也算是成就了自己。最后,正义还是战胜了邪恶,奸商和贪官们被送进了监狱。
2016年,陈行甲从县委书记的任上辞职。虽然日后不再从政,但他依然热心于公益事业。为了更好地宣传公益项目,后来他来到了《我是演说家》的舞台,凭借出众的演说能力拿下冠军。如今的他,已经是一家儿童基金会的理事长,从事助学、助医、救灾等公益活动。
陈行甲的转身无疑是十分成功的,以至于很多人会有这样一个疑问:他如何评价自己现在的生活?对此,他表示自己人生中所走出的每一步,其实都超过了预期。到目前为止,自己对生活是十分满意的,做自己就是很满足。
2021年,陈行甲出版了自己的新书《在峡江的转弯处:陈行甲人生笔记》。众多媒体人在读过后,都给出了专业的评价。比如说,人民日报海外版原总编辑詹国枢,就专门给他写了一封信。在这封信中,他对陈行甲有12个字的评价:情如火、纯真似婴、嫉恶如仇。
在信中,詹国枢还不忘向陈行甲发问,你是一个怎样的人?对这12字的评价认同如何?陈行甲的回答依然简洁有力,自己是一个简单的人,看不得弱势群体被欺负,也容不下权贵欺负人。
在这本自传式的随笔中,陈行甲回顾了自己的前半生,包括童年、青年生涯,也写了担任县委书记时的工作和生活。可以说,在这本书中,他用大量真实的故事和细节,为读者讲述了一个真实的陈行甲。他是如何在这个激烈变化的社会中,保持本心、坚持做自我的。
至于为什么要写这本书,他也给出了自己的答案,陈行甲希望能够写出一代人的酸甜苦辣。读过此书之后,才真的明白这句话的真谛,它也应该成为每个人的必读书籍之一。
【遗漏的37天及时折抵刑期了】今年5月,湖北省黄梅县检察院控告申诉部门检察官收到一封黄石监狱服刑罪犯熊某寄来的信。熊某认为其在2006年刑事拘留羁押的37天没有折抵刑期,现要求折抵。该院在查阅案卷过程中发现,熊某原有两个户籍,后被注销了其中一个,以至侦查机关2020年在办理熊某案件时遗漏了其曾被刑事拘留的事实。根据刑法相关规定,熊某的申诉理由成立,其因同一犯罪事实被羁押的37天应当予以折抵刑期。6月29日,法院作出刑事裁定书,扣除熊某37天刑期。遗漏的37天及时折抵刑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