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上微头条# 广西柳州市人民检察院考录公务员拟录用人员名单,就一所罕见的211高校——中国政法大学,算是科班出身。其他的院校,就太一般了。退一步讲,上海政法学院勉强可以。
民族大学也就是民族学、社会学、语言学凑活,法学专业太菜了,包括中央民族大学在内,也是一个样。
在职人员比应届生要多,大多来自体制内,有机关、事业编和国企。看来对自己现状不满意,一是工资待遇没法和检察院比,检查院是公务员队伍中工资最高的一族;二是社会地位远没有检察院高,社会感知度差距太大;三是工作远没有检察院稳定,人家是金饭碗,你是铁饭碗。于是这些在职人员暗地下足功夫,终于顺利上岸。说明这些人综合实力还是很强的。
有几位从法院或律所转行到检察院,是为将来转型做准备么?律师不比检察官香么?虽然挣钱不少,但是没有公积金,没有免费医疗,没有免费职业装,没有社会地位,社会存在感不强啊。
没关系,一旦上岸入职检察院,就什么都有了。看来,还是当官好啊。
既然当官好,那为什么211大学毕业生这么少呢?是看不上柳州市检察系统公务员么?还是另有隐情呢?
以上数据来源于官方公示,仅供参考
法学这一学科门类下面有 (1) 法学类专业、(2)政治学类、(3)社会学类、(4)民族学、(5)马克思主义理论、(6)公安学类。这个学科下面的专业招的多是文科生。而且这些方向的多数会考研究生或参加国家公务员考试。
特别对于法学而言,有人主张“就业方向多,需求量大,薪酬高”。考生和家长不要被这种表象迷惑。相对于其他专业,法学的学习难度大,成长周期相对长,而且对口性很差,同时也是教育部就业红牌专业榜上的常客。
如果给大家排个序,就是(2)、(5)、(6)、(3)、(4)和(1)并列最后。
今天主要给大家介绍一下法学类。法学是定纷止争,经世致用之学。谈到法学专业,大家想象到的很可能是在法庭上激情辩论的律师和主持争议的大法官。这些工作是数年或数十年积累的结果,与大学毕业后的毕业生来讲,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法学的核心课程和主干课程包括:法理学 、宪法学、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学、刑法学、民法学、商法学、经济法学、知识产权法学、刑事诉讼法学、民事诉讼法学、国际法学、国际私法学、国际经济法学、中国法制史、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劳动与社会保障学等
毕业后,法学专业的同学可以从事法律工作(公检法),考公务员,律师工作和公司法务等。
新高考背景下,3+1+2模式,12种选科组合利弊分析
1物理+化学+生物
一、组合特点
专业覆盖率:超过96.22%
组合优/劣势:学科关联度高,学习难度大,选科人数多且优生多,竞争尤为激烈。
科目关联度:物化生这个组合可以说是纯理科组合了,科目关联度高,一般理科很强的学生,都会直接选择这个组合,物理、化学都属于理科类比较难的科目,生物的学习难度虽然低于这两者,但是同样也需要考生具有超高的记忆力和理解力,这种组合的学习难度较大。
二、适合的考生
理科的逻辑思维能力大幅度优于文科水平;
目标基于985/211工程类院校的学生们;
大学不考虑学习哲学、历史类专业。
从已经公布的数据看,选择该组合的考生人数较多,而且多为优等生,竞争压力较大,如果成绩一般的考生选择这个组合,很明显会处于竞争的劣势。
三、专业覆盖
物化生组合专业覆盖率达95%以上,基本上理、工、农、医4大门类大部分专业可选择。不能选择的专业基本为哲学类、历史类专业。
可选专业类:理工科类的热门专业、计算机类、经管类、医学类
限选专业类:由于法学门类下的政治学类、民族学类、马克思主义理论类、公安学类,要求再选科目中必须有政治,因此该选考科目组合不能报考以上专业类。
2物理+化学+地理
一、组合特点
专业覆盖率:超过95.84%
组合优/劣势:专业选择面广,记忆背诵内容较少,学科之间关联密
科目关联度:这个组合是一个比较偏理科的组合;学习时记忆背诵的内容较少,理解的内容最多,学科之间关联密。地理虽说是传统文科,但是相对其他两门文科,更偏重于理解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适合的考生
理科的逻辑思维能力突出、成绩优秀的考生;
目标基于985/211工程类院校的学生们;
善于独立研究、思考问题的学生。
对于自然科学有着浓厚兴趣的学生,目标基于各大高校的科研课题(考研方向)。
从整体看,选择物理和化学科目、擅长理科思维的学生学地理更具有优势。虽然理科优等生较多,竞争压力较大,但选物化地组合较物化生组合来说,既避免了与学霸们”厮杀“,又能发挥理科思维优势,这也是新高考选科组合热度高的原因吧!
三、专业覆盖
可选专业类:地理科学,测绘,地质学,数学,物理学,生物学,统计学,农学,工学(如机械、水利、计算机、矿业类、建筑类等),医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化学,海洋科学,材料科学,制药,哲学,经济学,管理学,体育类,艺术类,新闻传播。
限选专业类:法学门类下的政治学类、民族学类、马克思主义理论类、公安学类专业
3物理+化学+政治
一、组合特点
专业覆盖率:超过96.58%
组合优势:
第一,专业选择面广,可报专业超过96%;
第二,为未来发展有帮助,政治科目的加入,有利于将来考研和考公务员。
科目关联度:这个组合中三门学科所学的学习能力各有侧重,物理强调逻辑思维能力;化学尽管是偏理科科目,因为知识体系的因素,需要进行大量的记忆;而政治又需要良好的文字表达能力和文科素养。三门学科之间关联性小,学习跨度大,学习该组合需要文理科素养兼备。
二、适合的考生
适合理科成绩非常好的考生,且有较强的自信心的考生;
具备文理科素养,综合素质较为均衡的考生;
政治科目较为突出,擅长背诵兼具较好的文科思维能力,文理科思维可以自由转化的考生;
职业规划清晰有明确的目标,未来有考研打算,或者有意向报考公务员的考生。
三、专业覆盖
可选专业类:理工类、医学类专业基本都能报考,包含非常热门的人工智能、大数据,计算机类、机械类、化工类、电力电气等等。
推荐专业:适合报考公务员的专业推荐:计算机类、语言文学类、法学类、工商管理类、金融经济类等等。
适合考研的热门专业推荐:材料类、土木建筑类、财经类、医药类、语言文学类等等。
4物理+生物+政治
一、组合特点
专业覆盖率:87.66%
科目关联度:生物学中有很多偏向于记忆性的知识,而政治学同样也需要记忆和理解兼备,从知识的学习上来看,这两者关联度较高,但是这两者和物理学的学习上有些不同,学科的跨度较大。
二、适合的考生
物理成绩不错,理科思维较好
有往医科方向深造想法的考生
有规划考研或公务员的考生
目标理工类专业考生,物理成绩不错,但化学成绩不佳
选择物生政的考生大多是基于学习兴趣和未来专业、职业方向进行的选择。物理保证了一定的专业覆盖率,政治则为考生后续考研和考公务员提供了基础。
三、专业覆盖
可选专业类:法学,教育学类,数学,物理学,地质学,生物学,统计学,工学(如机械、水利、计算机、矿业类、建筑类等),医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心理学,工学(生物工程、食品工程),农学,医学,哲学,经济学,管理学,体育类,艺术类,新闻传播等。
限选专业类:汉语言文学、历史学类等。
更多选科组合,请关注下期!
基本资料:
姓名:郝亚明
职称:教授
学系:民族学系
个人简介:男,法学博士,现为贵州民族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民族学学科首席专家、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院院长。主要从事民族社会学和民族政治学研究,研究领域为多民族国家建设与多民族社会治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与实践、民族国家与民族主义、美国种族问题等。主持国家及省部级课题12项,在《民族研究》、《中央民族大学学报》、《世界民族》、《西北民族研究》、《贵州民族研究》和《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核心期刊、报刊发表文章60余篇。其他学术兼职包括:中国民族学人类学研究会副秘书长、中国民族政策研究会副秘书长、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会理事、中国民族理论学会理事、中国民族学会理事、中国政治学会理事、中国世界民族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社会学会民族社会学研究会常务理事、《民族研究》等杂志审稿专家。
代表性研究成果:
项目类:
1.2021年国家社科重大项目“新中国成立后各民族人口流动及深度交融的动力机制研究”。
2.2021年国家民委课题“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视角下的共同性与差异性关系研究”。
3.2020年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打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思想基础制度安排与路径设计研究”。
4.2018年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基地重大项目“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与全球人权治理”。
5.2018年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视角下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研究”。
著作类:
1.主编:《公务员人权培训学员用书》,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16年版。
2.主编:《公务员人权培训教师用书》,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16年版。
3.副主编:《当代中国人权保障》,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
4.副主编:《中国人权保障政策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年版。
5.《体制政策与蒙古族乡村社会变迁》,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一作)
论文类:
1.“新冠肺炎疫情中的西方民族主义与种族主义”,《民族研究》2020年第4期。
2.“国家认同中的族群不对称问题析论”,《民族研究》2019年第1期。
3.“国家认同与族群认同的共生:理论评述与探讨”,《民族研究》2017年第4期。
4.“族际居住格局调整的西方实践与中国探索”,《民族研究》2016年第1期。
5.“西方群际接触理论研究及启示”,《民族研究》2015年第3期。
获奖情况:
1.第八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青年成果奖(2020)
2.第四届全国民族研究优秀成果奖一等奖(2018)
3.国家民委首批“民族问题研究优秀中青年专家”(2016)
4.国家民委第二批“民族问题研究优秀中青年专家”(2019)
5.天津“131创新型人才”第二层次人才
【政策解读】2021最新版《普通高校本科招生选科要求指引》对山东考生有何影响?
日前,网络上流出了一份文件,教育部公布的《普通高校本科招生选科要求指引》,虽然官方并未把这份文件向公众公布,但这的确是一份官方文件,那么这份文件有什么用?对山东考生有无影响?今天老徐就做一个简单的解读,供山东考生及家长参考!
一,文件所说的“指引”可以理解为是对高校的官方建议,即高校在确定不同专业的选科要求时要充分参考教育部的建议,基本按照这个指引来,但确有特定需求的可以提出申请报备做一定调整。
二,本次公布的指引适用范围有两个限定,一是2021年秋季入学的普通高中应届生,二是本科招生。即目前已经读高二高三的学生不受影响,专科招生也不受影响。
三,与之前的选科要求相比,有何变化?
简单的说,进一步强化物理的重要性,大幅度提升了化学、政治的重要性,历史、生物、地理的重要性有所降低。
《指引》所列出了92个本科专业类,其中65个专业类中397个专业要求必选物理,占比为54.0%,另外还有电子商务类3个专业如果授予工学学位需要必选物理; 56个专业类中357个专业要求必选化学,占比为48.6%,其中除了文物保护专业只要求必选化学专业外,其他356个专业都是必选物理和化学。3个专业类中32个专业要求必选政治;民族学专业要求必选历史;园林专业要求必选生物;地理表示“喵喵喵?”
其余均为不限选科专业,分别为:艺术学全部专业,管理学部分专业,医学护理学类专业和药事管理专业,工学建筑类全部专业、纺织类部分专业,理学的地理学类和心理学类全部专业,历史学除文物保护专业;文学全部专业,教育学除教育技术学专业,法学的法学类和社会学类全部专业,经济学的大部分专业。
详见附图。
四、对山东考生的影响?新高一如何选科?
相对来说,这次的指引对“3+1+2”模式的影响更大,对山东这种“3+3”模式的影响小一些。但确实有几个变化在选科时要考虑到:
一是物理历史两科不会有要求同选的专业,虽然山东可以同时选考物理历史两科,但完全没必要都选,也没有任何帮助。
二是物理化学政治的组合将成为可以报考专业最多的组合,但这个组合的学习难度比较大,还是建议慎选。
三是要求必选物理化学两科的专业增多,尤其是理工科专业,所以这两科捆绑选择会更具优势。
四是选择纯文组合即政史地更有利于提高成绩,尤其是女孩子。这种变化会进一步加大理科组合的竞争,而使得文科组合的竞争小很多,对想当老师或考公务员的女孩子来说绝对是利大于弊。
上次跟大家提到,高考出分之前,重点可以放在专业选择上,专业选择的角度有很多,今天从未来业发展路径这个角度跟大家一起探讨一下。
根据职业8大类,结合大学毕业后的就业去向,归纳了5条发展途径。
一、第一条路径:考研
1)可以选择考研率高的专业。
比如理学类,工学下的建筑学、城乡规划、航空航天类、生物工程类、自动化类、材料物理、材料化学等,临床医学类、法学类、哲学类、经济学类等。这些专业类,本科直接就业是比较恼火的,从事研发或者有技术含量的工作,基本要求都是硕士以上学历。
2)尽量避免硕士点比较少的专业。
比如工学下的汽车服务、软件工程、网络工程、航海技术、轮机工程等,医学下的医学检验技术、医学影像技术等,法学下的司法技术、社会工作等,文学下的广告学、数字媒体技术、网络与新媒体等,经管类下的资产评估、行政管理、物业管理等。
3)对于想要本科毕业出国深造的学生,要尽量避免不适合出国的专业。
比如航空航天类、核工程类、武器类、船舶相关、汉语言、历史学类、民族学类、法学类、知识产权、中医学类、中医药类等。
二、第二条路径:考公务员
公务员单位的范围主要包括国家党政机关,人大、政协、民主党派以及其他一些社会团体(工会、妇联之类的)。
1)理工农医对口岗位比较少,这类专业如果考公务员,属于不限专业范围,竞争压力大。
2)计算机专业、经济学类、财政学类、金融学类、管理学类、公共管理类、语言文学类对口岗位是比较多的。
3)法学类:通过司考比较好。
4)公安学类和司法执行技术类:对应公务员招生的公安司法大类。
5)选调生:在大学的时候,争取入党、入选学生干部,作为优秀毕业生,毕业后到基层工作,作为党政机关干部后备人选。
三、第三条路径:事业单位就业
事业单位主要是从事一些服务性质的公益单位,比如学校、医院、图书馆等,有些地方的一些政府机关二级局也是事业单位,尤其在市县级别,比如交通局下的公路局、建委下的城管局,农业局下的农机局等,虽然这些单位也叫局,但是事业单位性质。
对应的专业比如师范类、医学类、图书管理相关专业、交通相关专业、农林相关专业等。
四、第四条路径:本科直接就业
1)如果是想去外企:基础性应用型专业+外语。
2)如果去民营企业:建议学应用型专业,直接就能上岗应用,比如工商管理类专业(会计、审计、人力资源等)、工学类部分专业(计算机类、机械类、电子信息类等、物流管理类、电子商务类、旅游管理类等)。
五、第五条路径:创业
1)学技术:计算机、电子类、法学类-律师事务所、口腔医学——开诊所。
2)学经济学类或金融学类:很多创业企业要进行融资投资,所有学些金融学专业或者经济学,也可以创业。
3)学管理类专业:管理类专业进行企业管理、市场营销、财务管理等专业全面进行企业各个环节的管理。
以上就是从未来发展的角度来看专业,仅供大家参考,除了这个角度,还可以从自身的性格特点、优势潜能等方面去分析。
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如果您想了解志愿填报的小知识,欢迎关注。
#高考志愿填报#
#高考季#
新高考填报志愿的专业选择要注意什么?
上篇微头条我们介绍了借助霍兰德测试和MBTI性格测试来看孩子的兴趣和性格选择专业,这篇我们继续介绍应该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
2、知己——优势、背景和规划
好的专业选择除了了解自己兴趣性格以外,还要了解自己的优势、背景和规划。
比如优势:竞赛获奖、高分学科。。。。。。(不一定是大型竞赛)
家庭背景:医学世家、科研世家、教育。。。。。。(人脉)
规划:就业、考公务员、考研、留学。。。。。。(人生目标)
就是我选择一个什么样的专业,来达到我的未来规划。我们是想本科毕业以后就就业,还是我想考研,还是想考公务员,我要出国留学等等。如果我们本科后就想就业,我们就选择一些技术类的(专业)。我们想考公务员,那我们就要找一些目前哪类专业或者从事哪类职业的人,他们考公务员是人数最多的吧!如果要考研,我们就应该找哪些保研率比较高的学校,或者说某一项专业它在考研会分很多方向,或者这个方向就是恰巧我要从事的那个职业,这就关系到我们考研。要是想留学,就建议大家选择中外合作类的学校或者是中外合作类的专业,因为是全英文的教学,就比较适合以后想出国留学的孩子。
3、知彼——专业与行业
我们知道自己兴趣爱好、自己的优势等以外,我们就要知彼。知彼就是挑选专业的因素,比如行业前景、就业率、薪酬待遇、工作环境、自身优势与规划、性别等等。
行业前景:航空航天、医疗、教育、互联网、电子、信息安全。。。。。。(目前来看)
就业率: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95.5%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93.9%
财务管理 93.5% 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92.9%
土木工程 92.7% 会计学91.8%
国际经济贸易 91.1% 英语90.9%
金融学 90.7% 艺术设计90.2%
薪酬待遇:(见图)但是每个城市的薪酬有所不同。但是都是相对的。
自身优势规划:
(1)考公务员:录取较高18个专业类
财政类、金融类、经济与贸易类、经济学类、统计学类、财会审计类、计算机类、政治学类、社会学类、马克思主义理论类、民族学类、公安学类、法学类、工商管理类、外国语言文学类、新闻传播学类、中国语言文学类、数学类
(2)保研率高:“双一流”高校保研率较高;综合类、理工类院校保研率较高(任何一个院校的核心专业、优势专业,一定保研率是超过边缘专业的)
(3)男女生适合职业:
适合男生:计算机、金融、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电子信息、机械、航空航天、临床医学、交通运输等。
适合女生:会计、金融、中医学、语言类、师范类、设计类等。
(4)工作环境:这些专业以后工作比较艰苦。采矿类、地质类、轮机工程(海上作业)等#高考志愿填报##辽宁头条##高考志愿##高考季##高考名师团#
法学类专业的毕业生,人数多、就业难、前景好?
大家好,今天和大家聊一下法学类专业。
说起法学类专业,很多人脑海中的印象会出现律师、宪法、法院、检察院等。但法学类专业并非以上,让我们一起走进法学类专业。
在我们生活中,法学类专业常常被区分为“大法学”和“小法学”,你知道吗?
所谓“小法学”,指的就是法学专业,一般来说就是法学院或者法律系。而“大法学”的概念不一样,包含的专业就比较多了,囊括了政治学、社会学、民族学、公安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等专业,有点类似于我们民国时代“法科”的概念。以上这些专业的本科毕业生,拿到学位也是“法学学士”。
任何专业的从业人员都存在内部的差异。国内的法学院是比较多的,高达600多所,甚至有业内人士戏称,基本上只要是一所大学,就开设了法学院。这自然导致了内部良莠不齐,很多法学院的毕业生没法找到好的工作,甚至找不到工作,这也整体拉低了法学专业应届毕业生的薪资水平。
处于头部地位的法学院,如法学圈子里著名的“五院四系”(五院指的是,中国政法大学、西南政法大学、华东政法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西北政法大学;四系指的是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吉林大学和武汉大学的法学院系),以及一些新兴的名牌法学院(如清华大学、上海交大大学、浙江大学等),对外经贸等法学院,它们的毕业生在北上广深等地区的同年龄段中,薪资水平是相当具有竞争力的。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法律服务的收入比欠发达地区高很多倍。
在我们国家,90年代末到21世纪初,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曾经有一个法学非常热门的时代。这些年来,法学虽然不像之前那么热,以至于2013年有外国法学家认为中国法学教育正在趋于衰落(Carl F. Minzner, Rise and Fall of Chinese Legal Education, 36 FORDHAM INTERNATIONAL LAW JOURNAL 2, 2013)。但是,随着2014年以来,国家提出“全面依法治国”战略,各个领域和各个行业对于法律人才的需求再次变得热门。比如一个典型的标志是,近几年来,政府的各个部门都在开始设立法律顾问。
国内的法律人才市场存在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数量大,精品少”。也就是说,法学类专业毕业生虽然很多,但法学人才仍然很少,高端的法学服务市场仍然缺人。两个原因:首先是基本上每个大学都有法学院,造成毕业生过剩;其次是因为之前法学职业准入门槛过低,导致市场饱和。但需要注意的是,这几年来,国家的政策明显是提高了法学行业的准入门槛。而且,据这两年参加过新法考的学生跟我说,法考的题目也是越来越难,也是提高了筛选的标准。可以预见的是,未来法学人才市场会趋于收紧,能够进去的职业人士的前景相对乐观。
法学专业出身,即便不从事法律专业工作(如公检法工作人员或者律师),在其他行业也具有极大的潜力,特别是管理型的岗位,无论是公共管理还是商业管理。
可以预见的是,我们国家的现代化和城市化进程正在不断深入,对于法律服务和法律人才的需求会更大。因为,现代化和城市化的社会中,人员结构变化越来越快,人际关系越来越陌生,日后会有大量的纠纷需要解决。特别是随着数字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经济往来和社会交往日益超越传统地域的限制,各种纠纷越来越多。换句话说,在我们国家,诉讼爆炸的现象才刚刚开始。人们对于法律人才的需求方兴未艾。
据了解,在考公务员(无论是国家公务员还是地方公务员)这个选项上,法学毕业生是有相当优势的。根据经验来看,一般通过法考的毕业生,参加公务员考试基本上是得心应手。而且新法考大大限制了准入资格,对于本科读法学类专业的毕业生而言,实际上是更为有利的。我们国家目前也有越来越多的国家治理人才,是出自法学专业。
社会科学学科简介
社会科学主要包括经济学、管理科学和法学这几个门类,会与我们国家的社会运转与秩序、日常生活等方面息息相关,所涉及的专业也非常多。
经济学主要涉及我国经济运行的方方面面,从制定经济发展计划与统计分析、财政的收入与分配、金融货币的运行以及对内对外贸易等方面。经济学的很多问题都与数学密切相关,大学学习中数学类的课程也比较多,数学基础会直接影响未来从事经济工作的能力。所以,对数学不敏感的同学,建议尽量避免报考经济学,特别是其中的金融学。
法学门类中除法学类外,还包括了政治学类、社会学类、民族学类、马克思主义理论类和公安学类。这其中最热门的还是法学类,毕业后会从事律师、法官和其他与法律有关的工作。法学门类毕业的同学报考公务员的会比较多,与社会打交道也会比较多,所以要求报考法学门类的同学比较外向,社会活动能力比较强,有较高的情商。
管理学门类包括了管理科学与工程类、工商管理类和公共管理类等,其中工商管理类是热点,特别是其中的会计学、财务管理学和人力资源管理等专业。管理学学科门类的同学更是要与人打交道,所需要的能力和要求与法学门类的同学相似,毕业后会到企业或政府部门从事与管理有关的工作。
对广东本地考生来说,华南理工大学是比中山大学更好的选择。
中山大学和华南理工大学是广东仅有的两所985大学,在很多广东人眼里,它们是仅次于清北的存在;在网上看到很多广州人说,如果考不上清华北大,就宁愿选择中山大学和华南理工大学。
但对广东人来说,在高考分数足够的情况下,究竟是选择华南理工还是中山大学,也是一个问题。个人认为,从就业角度出发,在同等分数下,华南理工大学会是更好的选择。
华南理工是典型的工科大学,专业设置都偏重应用性,贴近经济发展和技术应用场景,培养的是应用性和实用性人才,具有更广泛的就业前景。比如华南理工的建筑工程、机械与汽车工程、计算机、软件工程、电子与信息工程、自动化、微电子等,都是与当前经济发展、特别是与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和产业发展高度契合的专业。很多用人单位在面对中山大学和华南理工大学毕业生的时候,即使是同一专业,也还是更愿意选择华南理工毕业生,就是因为觉得华南理工大学毕业生专业基础更扎实,在工作中更踏实,更接地气。
中山大学是综合性大学,除了大量的人文学科专业外,理科类专业也偏重基础理论和基础研究,在就业方面处于劣势。比如中山大学的大量人文学科专业,包括哲学、国际政治、社会学、人类学、民族学、汉语言文学、历史学、考古学,都是就业压力非常大的专业;理科方面,设置了大量的基础学科,如物理、化学、地理科学、天文学、地质学等,也是就业难度超大的“天坑”专业。在经济类专业方面,中山大学也设置了大量的“万金油”专业,比如经济学、财政学、市场营销、工商管理、酒店管理、旅游管理、公共事业管理、国际商务等,也全部都是就业难度不小的专业。
当然,中山大学也有部分实用性专业,比如医学院、软件工程、土木工程、自动化、航空航天工程等,但从比例上来说还是远不及华南理工。在同等分数下,报考华南理工,被就业前景好的专业录取的机率,跟报考中山大学被就业前景差的“天坑”专业录取的机率一样多。
以上仅从就业角度出发进行分析得出的结论;如果你立志进行基础科学研究、人文科学研究、做公务员,那又是另外一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