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在政务大厅里工作的人挺糟心的。
很多人说,政务大厅里面都是劳务派遣的,其实不然,也有很多是属于正式编制的公务员。
在政务大厅里面,是直接面对群众的,第一手接办、第一手负责。
很多群众因为表达能力不强,说不清具体的事情,导致理解错误以后,就会引起争吵。
有的时候,因为长期在群众接待一线,也会导致心情差、态度不好。比如当一个人一整天都面对争吵、面对谩骂的时候,心情其实是非常差的。
同时,窗口的工作人员经常脱离单位,很多时候单位的情况也不掌握,比如人事变动之类的也得不到及时的消息。
而且在政务中心上班不准玩手机、电脑也是无法连接外网的,对于仪容仪表也有具体的规定,衣服必须穿正装、头发必须扎起来等等。
因此,很多单位有条件的话,都会让坐窗口的人一年轮换一次。
当然,在窗口的好处就是能够按时上下班,这也许是唯一的好处了。#公务员##体制内那点事儿##体制内#
昨天几个人聊天,毕业8年,4个青葱少年如今已变为沧桑大叔。回想大家的生活,我突然有了一个惊人的发现,并黯然神伤了一晚上没有睡觉。
09年9月,我们来自全国各地的4个人,有缘选择了中部的同一个一本大学,被分到了一个宿舍,成了4年的室友。
大学期间,我们称兄道弟,开黑玩游戏,一起出去玩,一起走遍了城市的周围,相处的非常融洽。
13年7月毕业,有人考公,有人工作,大家奔赴各自的前程,去了不同的城市发展。刚开始,我们还会每天分享自己遇到的新鲜事,可是慢慢的大家的事情都越来越多,共同话题越来越少,微信群“叮咚”的频率越来越低,直到没有声音。
前天六一儿童节,室友老大在群里发了我们的毕业照,照片上,我们每人嘴里叼着一根烟,酷酷的摆着姿势。激起了大家的大学记忆。大家一边感叹自己老了,一边非常怀念那段时间。随后大家聊到了各自的近况,让我不得不感慨:“时间啊,就是一把杀猪刀,改变了我们的模样还有人生”
下面给大家讲一下几位室友的各自情况:
室友1:30岁,上海独生子,家里拆迁有着三套房子,毕业后考取了上海的协警。他虽然工资不高,但是工作稳定,没有房贷压力,经常自驾出去旅游。有大上海三套房兜底,工资就是他的零花钱而已,可以可劲的造,小日子过得舒心又惬意。
自身条件如此优越,他自然不着急结婚,女朋友换了一茬又一茬,直到现在还没有结婚打算。按照他的说法,我为啥要结婚呢?我又不缺女朋友,要是老妈想抱孙子,大不了我就找个漂亮的小姐姐生一个,但是结婚不用想了,万一离婚的话岂不是还要分一半家产出去,那太不划算了。
室友2:31岁,寝室里长得最帅的,他的父母都在合肥体制内,父亲还是副处级干部。所以父母已经提前给他规划好了路线,大四我们都在忙着找工作的时候,他却报了公考辅导班。并在当年的省考中成功上岸市政府招待办。
小伙子因为长相帅气,在高中就谈了一个女朋友,不过可惜的是女朋友研究生期间竟然爱上了研究生同学,抛弃了他。他伤心了好久。直到2019年他才经同事介绍和同单位的一个合同工妹子相识相恋并结婚。目前刚有个可爱的儿子,经常在朋友圈晒儿子的照片。生活幸福而美满。
室友3:30岁,来自安徽黄山,他应该是我们几个家庭条件最差的一个了。父母在他很小的时候便离异。他被判给了父亲。他的父亲也只是在工地上打零工挣点钱。他毕业之后先是去杭州工作了一年,但一直不太顺利,后来选择辞职回家考公务员。整整在家三年,终于在2017年考上了老家的市场监督管理局。一年大概差不多111-12万左右。还算不错了。现在在县城也买了自己的房子。
但是他的感情之路就比较坎坷。他在合肥培训的时候认识了现在的女朋友,女朋友在芜湖统计局上班,两人尽管感情很好,但是却根本没法解决异地的问题。两人都是公务员,一个在黄山老家县城,一个在芜湖市区。
现在丈母娘同意结婚的前提条件就是要么在芜湖再买一套房,要么两个人必须在一起,不能异地。然而公务员跨地区调动太难了,加上现在公务员不能参加公考。所以他两就这么一直拖着。不知道什么时候是个头。
室友4:我本人30岁,毕业后先是在马鞍山一家汽车公司工作了两年,后来因为工资太低选择辞职去了上海。在上海打拼了几年收入也从开始的5-6000涨到了后来的23000左右。后来因为认识了我的女朋友,现在的媳妇(媳妇是老家高中教师),选择考公回家。在职备考,一举以150+的高分硬钢三不限成功上岸。
我本人兄弟四个,除了大哥自己打拼在昆山开了一家饭店之外,我们三个都是大学生,父母供我们上大学,已经拼尽全力,没有资金再帮我们买房了。所以我买房买车,结婚,全靠自己奋斗。现在在南京一套房出租供房贷,县城一套房自住,其中艰辛可想而知。
看完我们4个人的现状,我沉默了,不得不感叹,我们的人生其实从起跑线开始,早就拉开了距离,只是现状越来越明显。
室友1和室友2,个人家庭条件优越,一个有钱,一个有权。所以他们没有太大的生活压力。赚钱多点少点无所谓,结婚早点晚点也无所谓,因为反正只要他们想结婚,大把的相亲对象。所以他们选择体制内,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工作轻松,有大把的时间可以玩。哪怕他们工作不认真,我想将来的仕途也比大部分人要强。原因不言而喻。
我和室友3,尽管我们现在也有房有车,也有稳定的工作,然而生活上的压力却和他们相差万里。仕途上,我想我们两也没有任何期待。
同时,我发现几条规律:
1、家庭条件好的,有钱或者有权,父母帮忙给孩子准备房和车,那么孩子就会轻松很多。至少奋斗十年,八年。
2、父母钱不多,但是身体健康的,起码可以缓解带娃压力,保证夫妻正常工作。
3、对于普通大学生而言,公务员是一个不错的职业选择,应届生不应该错过。
大家觉得我分析的有道理吗?我们几个谁的前途更光明呢?欢迎点赞
#体制内# #公务员考试#
去区政府拿课税证明,因为第一次不知道怎么填写,前面就有2个日本女性一步步指导我怎么填写,写好了之后在给我拿一个号码。然后喊我坐在座位上等待叫号,都叫几号几号客人,还真有点不习惯,政府公务员,又不是服务员。
然后没有客人的时候,她们就站在接待台那里等待。站立服务,我觉得太苛刻了,太累了,好歹给一个凳子,没有客人的时候可以坐一会。
日本的公务员很累,有一些人是不愿意做公务员的,我亲自听到,路上一个老头子莫名其妙的骂旁边的一个小警察是税金小偷。都给他们惯坏了。
各个部门也没有独立的办公室,搞一个塑料布遮住,柜台前也是站立,塑料布后面大家的办公桌也是敞开的,堆满了资料。几百平的区政府办公室大家都是敞开的。
好歹也是东京都内的区政府,话说上海市哪个区的区政府我还没去过,所以也不知啥样。可能的比这有气派。#日常生活# #东京#
#教师借调到党政机关有前途吗?#
我有一个朋友,在乡镇的小学当音乐教师,她天生丽质,能歌善舞,颇有几分姿色。她家在县城,为了照顾家,她想方设法调进县城。可是,县城中小学编制已经人满为患,根本不能调进去。这时,县委接待办正好缺工作人员,她通过熟人关系,凭借自己出色的容貌和熟练的公关技巧,借调到接待办。
这一借调,就是五年。这五年里,她根本照顾不了家,因为在接待办还是很忙的,特别是接待办,人家下班时才开始有接待任务,更谈不上顾家了。
更为严重的是,她没有办法评优评先,更没有办法评职称。她没有在教学岗位上,连教龄也没有,这对她今后的职称评聘是很受影响的。
后来,她终于说服领导,让她回乡镇任教了。
从我的朋友身上,我们可以看到,教师借调到党政机关是没有前途的。试想:一只丑小鸭,暂时放到天鹅群里去养,你说小鸭会变成小天鹅吗?不会;一粒小草的种子落到了一堆树种里,并和树种一起被播种到田野里,你说小草会长成参天大树吗?不会。
所以,教师借调到党政机关,有前途吗?没有。
因为,教师的“基因”和党政机关的工作人员“基因”就不一样,教师是事业编,党政机关的工作人员编制是公务员编。身份不一样,决定了你借调到党政机关,只是去帮人家做工,根本不可能调到这些单位去,因为身份不一样。
我的朋友在接待办功劳不小,接待上级的时候,曾经得到上级领导的表扬。现在她说,那是耕了别人的地,荒了自己的田,别人的地里绿油油的,而自己的田里杂草丛生。
这就是教师借调到党政机关的前途。
#委员建议取消一般性公务接待用餐#同意!虽然我也是公务员!!!
基层公务员最平常的一天
6点20开车上班,工作的乡镇离家将近60公里,开车快的话1个小时15分钟。慢的话1个半小时。
7点50左右签到,然后去食堂吃一碗5块钱的粉或者面条。
8点正式上班,上报了几份局里要的资料,然后开了个部门会议,挨个打电话通知村里搞好环境卫生以及疫情工作。10点50去政务大厅接待群众并解决问题。
12点准时去食堂吃饭,今天还不错芹菜炒牛肉和丝瓜。算是比较好的菜色了。
12点半,跟崽崽视频,接着看了会小说。然后午休。
2点,还没到上班时间,但是领导已经打电话给我,喊我下村去解决矛盾啦。
4点左右,跟另一组同事去距离单位半个多小时的山里开展森林防火巡逻。这几天湖南真的好冷,山里头更冷,穿了一件加绒的里衬再加一件轻薄的羽绒服也冷的快感冒。
6点半,终于顶着寒风回我的小宿舍啦。回来又没赶上晚饭,还好平常囤了点泡面。
8点啦,刚跟同事散步回来,疫情期间,天天加班,很多人都没回家,所以散步的同事都是几十号人,还是挺热闹的。
现在准备在床上窝会,晚上还有一篇新闻稿需要完成,然后还要刷各个学习软件的积分,还可以洗漱完敷个面膜。剩下的都是属于自己的时间啦[呲牙]现在不算忙。不需要晚上加班。对于我这种没事业心的来说,一天中最开心的就是这个时候了。
“宇宙的尽头是编制,编制的尽头是公务员”
这个是网上流传的一句话,说明公务员的稳定、和体面是很多人理想的职业,属于金饭碗级别,而且越是小的城市和地方,公务员的优势越明显。
而我为什么突然间想聊这个话题呢?因为一到同学聚会,你才知道什么叫有钱不如有权,当官永远做主位,少言寡语,做大生意一般会来事,忙着张罗招待,做小生意的个体户和打工人就是陪衬,最后的结局就是各自不爽!
现如今,打工人和小生意人都非常不容易,我们低声下气的活着,只为了有一碗饭可以吃!
#乡村乡镇公务员和乡镇教师,哪个更好一点#曾经我觉得是乡镇公务员好,08年我在乡镇刚参加工作的时候,看到有些退二线的人大主席、工委委员这些职务的老同志,是真的还舒服。他们年轻时怎么过来不清楚,但是最后从偏远乡镇到近一点的街道乡镇,早上开车上班,在办公室坐一下,接待一下村里的干部或者村民,有时间去村里转转,聊聊天顺便谈谈工作,联络联络感情,中午回镇里食堂吃个饭,午睡一下或者打牌,下午上班再干一点活,四点多钟擦个车,收点菜就回城里了。刚参加工作的小年轻,基本承担了镇里的打电脑,输入资料、写信息等等这些文字工作,但是工作量和现在的乡镇确实没法比。那时候没有这么多的考核指标,没有层层把关细化到分毫,重点工作的考核指标也没有现在多,而且一个兵头上也就一个分管领导,人员配备也算足够。
大概是从2011年以后,乡镇的工作就越来越难干了。别的不说,上次调到我们系统的小姑娘说她一个人头上有五六个分管领导,每个人给她布置一样工作,她就有的忙了。现在乡镇有的开班子会,平时白天是凑不齐人的,只能周末或者晚上的时间才能聚起来开会。
至于乡镇的教师,我同学在乡镇当老师十几年了,也没有进城的打算,虽然乡下有一些打卡的任务会比较难催,但是家长因为忙于生计,管小孩的要求不会很高,我同学说如果到城里就不一样了,有时候家长太在意了,反而比较难应付。而且她现在呆的乡镇也不算远,到城里也就20多分钟车程,补贴还多一点,纯粹的上上课还行。
在山东,除了公务员、教师、医生是职业,而且是正经职业,比较受欢迎。其他的都不是职业,或者不是正经职业,在其他地方工作的统称为“流民”或者“要饭的”,这不是传说,更不是笑话,千真万确。我是地道的山东人,现在却不敢说是山东人,有人问,我告诉他们我是中国人。
我老家是山东,生长在农村。在上世纪八十年代读了个中专,分到了县政府工作。这无疑是祖坟上冒了青烟,来家里祝贺的亲戚、邻居、乡村干部着实不少,家里热闹了好久。在县政府上班,亲戚朋友等来县城都会想起我。很多人中午来找我,我都要热情地招呼吃饭,吃饭是简单的事情,关键有些人来的目的就是喝酒。这样,只要是会喝酒的有点头脸地找我,我都会出去吃饭店,当然买单的自然是我。于是,我的好名声传出去了,这些人回去就说我这人怎么好怎么热情,这样找我的人也越来越多,而我每个月都要接待他们。面对这种情况,只能一声叹息,没办法啊。如果你不热情地接待他们,你的名声就完了,你的家人也跟着遭殃,落一个教子无方的名声。
工作了几年,没挣到钱还落了一屁股债,实在难以撑下去,我一看不是办法就想逃离了。怎么办?恰逢一个同学考研究生,咨询有关情况后,我感觉可以试试。因为经过几年的自学考试,我获得了本科文凭。为此,我报考了国家财政部科研所的研究生,结果笔试合格,通过面试,然后被录取。知道我考取了研究生,而且是财政部的研究生,很多人就猜测我将来仍会是公务员,而且是高一级的公务员,于是我家又热闹了一阵子,我本人也灌了不少酒。读研三年,我顺利地研究生毕业,有去政府工作的机会,可是我没去,而是去了央企做投资工作。老家人知道了,道贺的也不少,可是失望的人却很多,因为我没有到政府系统工作。我的父亲是唉声叹气的惋惜,母亲埋怨白养我了,我顾不了那么多,因为只有我知道我要挣钱养家。这个时候,我的孩子已经在读小学了,妻子下岗多年,没钱拿什么养活他们。期间,老家的人也有人来京,但找我的多是政府公务员,因为我分管企业的投资,他们找我自然有很强的目的性,希望回老家投资。
在央企工作近二十年,积累了不少人生经验。比如,当地的政府公务员,他们来京找你,你怎么热情接待都不为过;等你回山东老家联系他们,大多数是在外地出差,说得还很热情:下次来请你吃饭。下次是什么时候?在山东,下次、改天的时间就是无限期。而且,你在京非常热情地接待了他们,他们回去怎么说我:是个人就安排就接待,看不透事,太实在,傻冒。搞得我的父亲给我打电话说我,不要什么人都接待,呵呵,我实在无语。
2017年,我调到了国家政府部门工作,为了切断一些不想联系的人,同时也换了手机号码。不知怎么消息传得非常快,我家又热闹了,可是家人也不知道我的工作单位,因为我没有告诉他们。在北京,有人听口音问我是山东人吗?我笑而不语,摇摇头。实在刨根问底的,我回到说:我是中国人。
生活在山东真难。在山东,除了公务员、教师、医生是正经职业,其他的都是流民,这不是玩笑。在山东,从上到下对工作的看法是:01:北京公务员:一等孝子,祭祖时,你能跪在你爹前面;02:乡村公务员:二等孝子,吃饭不仅能上桌,还能转桌;03:地方公务员:三等孝子,吃饭能上桌;04:地方事业编制:稳定挣钱,爹娘的好儿子;05:央企员工:有个好单位上班;06:地方国企员工:还行,有个班上;07:私企员工:外面瞎混,要饭的。现在你问我:公务员与非公务员有啥区别?那我只能告诉你:在我爹眼里,只要不是公务员,都是乞丐。当年我考上了研究生,我爹的愿望:一是留在北京或省城做公务员,二是回老家做公务员,可是我让我的爹娘失望了。这么说吧,在山东公务员绝对高人一等;山东人考上公务员,那简直就是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孔子的故乡在山东,山东人高看公务员,是不是受孔子影响我不知道。但是在北方,公务员的地位还是首等的。为什么?我仿佛看到了北方发展不好的原因。
【Town Clerk是一个多大的官】2007年刚来赞比亚的时候,赞比亚政府某司局级干部告知我们,第二天要来我们所在的城市进行工作考察,已经给Town Clerk打过电话。当时觉得这个司局级干部非常平易近人,对一个普通职员(Clerk)都这么客客气气。后来参与接待这个司局级干部才发现有点不对劲,这个Town Clerk不但有自己的大办公室,而且各个局长(Director)来汇报工作时毕恭毕敬。
作为一个好学青年,当年的我查了查网络,也请教了一些当地人士,终于搞明白Town Clerk是一个不小的官。赞比亚曾经是英国殖民地,基本照搬了英国的行政管理体制。只有大中型城镇才设置Town Clerk的职位,在市长(Mayor)的领导下,带领规划局、财政局、卫生局、法制办公室等部门履行地方政府的日常职责。Town Clerk属于某个地方政府最高级别的公务员,不随选举结果而变动。
但是如何翻译Town Clerk,让我伤透了脑筋。我在中国的行政体系里混过十三年,但是找不到一个合适的词语可以与Town Clerk的职责进行匹配。唯一可以借鉴的是中国香港的行政体制,因为香港与赞比亚一样 ,也照搬了英国的行政管理体制。在香港特区最高行政长官之下,带领各个部门履行日常管理职责的最高级别公务员被称为“政务司长”。于是,我就照葫芦画瓢,把Town Clerk翻译成“政务首长”吧。大家觉得怎么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