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将至,非紧要不返庐。
庐是庐江,合肥下辖四县之一。
这是在一位公务员同学的朋友圈看到的。
一份三天前发出的倡议书。
这段时间能不乱跑就不乱跑吧,真心希望疫情早日过去。[奋斗]
合肥市庐江县2021年下半年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
准考证打印
第1步 填写个人信息并设置密码
【汉代女子要学的东西】
很多人都认真“女子无才便是德。”认为古代女子不应该学太多的东西。以北宋为背景的电视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作为官宦人家的女孩子都要上学,虽然女子不能去参加科考,却也能够和男孩子一样得到受教育的权利。不过她们同男孩子也不一样,更要学些理家、女红、斗茶、插花之类的技艺。
其实在很多之前,贵族女孩子就能和男子一样接受教育了。
大家都熟悉的东汉长诗《孔雀东南飞》中讲述的是东汉末年庐江小吏焦仲卿和妻子刘兰芝的爱情悲剧,因为婆婆看儿媳妇刘兰芝不顺眼,百般刁难,赶回娘家,最终二人双双殉情。在诗的开头有“十三能织素,十四能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十七为君妇,心中常苦悲伤。”
可见在那个时代,女子从小要学女红,也要学诗书,甚至乐器都要会一点。压力不比现在的孩子能小呀。古人的婚姻讲究门当户对,焦仲卿是一个县级的公务员,刘兰芝也就是福贵人家罢了,不可能是什么贵族。刘兰芝回娘家后,哥哥就把她许给了县令家。焦仲卿知道后去质问刘兰芝,就曾经说“贺卿得高迁”,也可以看出刘兰芝的家世是比较普通的。
读《孔雀东南飞》有感!
今天读古诗词《孔雀东南飞》一首,很不开的开头有一个交代,说:“汉末建安中,庐江府小吏焦仲卿妻刘氏,为仲卿母所遣,自誓不嫁。其家逼之,乃投水而死。仲卿闻之,亦自缢于庭树。时人伤之,为诗云尔。”这首小诗它讲的是首先年代,汉末建安时代,然后庐江府有一个小官员,公务员焦仲卿,他娶了个妻子叫刘氏,就是刘兰芝,因为跟她的婆婆合不来,被婆婆赶走了,所以就两个人殉情,双双而死,所以大家就写了《孔雀东南飞》记录这件事。
那么《孔雀东南飞》这首诗非常长,全诗有350多句,1700多字,我们分五集来讲。开头就是说:“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这首诗本来的名字叫《古诗为焦仲卿妻作》,那这个题目.比较复杂,诗往往会拿它开头的第一句话作为题目,后来“孔雀东南飞”就变成了题目。
这个故事发生在建安时代,但创作有可能是在建安,也有可能是南朝的后期,究竟什么时候写出来的一直是个悬案,不过这件事不重要。文艺批评有个原则,“重要的不是故事讲述的年代,而是讲述故事的年代”,怎么讲呢?
也就是说同一个故事,放在不同的年代讲,就会有不同的讲法。比如我们讲武则天,那么唐朝讲和清末讲,和我们现在人讲,那对它的理解是完全不一样的。所以这个故事是哪个时代在讲,就是讲哪个时代的新事。
那么《孔雀东南飞》的新事是什么呢?一句话可以概括,家庭伦理剧,南朝的《双面胶》。我们都知道《双面胶》是一个电视连续剧,主要讲婆媳矛盾。
原来大家在了解《孔雀东南飞》的时候,就如果是考试知识点,那么就是婆婆焦母来欺压了贫寒人家的女儿刘兰芝,然后这一对年轻的夫妻就反抗封建,最后殉情而死。
如果仔细了解这首长诗,我们会发觉这个说法有很多疑点,所以《孔雀东南飞》需要情商更高的打开方式,我们边读边解。
还有一个最重要的问题就是婆媳关系处理不好,就是儿子的无能,媳妇接了,母亲就要体面退场,而不能总掺和,儿子要告诉母亲,我们是两个独立家庭,你有你的家,我家主人是我的妻子,我和妻子尊重你,爱你,你不可以当主人。
婆婆摆正了位置,婆媳之间矛盾就会少很多,母亲爱自己儿子,就多包容他的妻子,妻子爱他丈夫就多包容他的母亲,多怀感恩心,家庭就会越过越幸福!
原来比妈宝男更可怕的是凤凰妈,不成长的妈妈是子女长大的绊脚石,人间悲剧的直接作俑者。李蕾老师,谢谢你,那么好听的声音,那么用心的讲书。
我想,这就像一件精雕细琢的艺术品,能把人的心融化,听你讲书,总有那么一瞬间,被点亮,让人在灰暗时,多了一份追求,在迷雾时,坚定那一份信念。
听到李蕾老师读到兰芝辞别婆家时和合葬那段喉咙好像有点紧,我感受到了一个女人对另一个女人的理解和悲悯,感受到生为一个女人的难处,就是当今社会,大多女人依旧比男人在情感上要细腻,隐忍,纯粹……
所以有时候也更容易受伤,我建议有女孩的家长早早给孩子灌输择偶的标准,有男孩的家长早早给他们教育做为男人的责任和担当。
母爱是一场得体的退出,想要控制子女人生的母爱是自私的,可怕的,毁灭性的。
读完这首诗感触很深,更加同情在婚姻生活中,过得不如意女子们。如果遇到像《孔雀东南飞》中的老公和婆婆,不要像女主刘兰芝那样,白白送了自己的性命,而是勇敢面对问题。
和老公一起面对问题,并解决好问题,幸福地生活下去!
友友们你们怎么看待这件事呢?
2020年8⽉15⽇安徽省庐江县政府购买岗位⾯试真题
1、在新冠病毒还未消失之时,你如何看待新冠病毒和发展经济?
2、你是单位微信群的群主,⼀名⽼领导退休后还没有退群,你怎么办?
【芜湖的安师大附中能在合肥“复制粘贴”成功吗?】最近,安师大附中附小附属初中,幼儿园要到肥西县布局的消息传出后,网上议论纷纷。有的人对此抱有很大希望,认为凭借安师大积累的基础教育资源,分分钟能改变肥西教育相对落后的现状。有的人则对此嗤之以鼻,认为不过是安师大在挂牌子,肥东长丰甚至庐江、皖北利辛都有安师大附属学校的影子。
对于以上两种言论,本人均不认可。首先,来看一下安师大附中到底怎么样?这么说吧,安师大附中在芜湖绝对是顶尖学校,升学率在安徽省内也属于一流,和合肥TOP4高中(1、6、8、168)比有过之而无不及。安师大附小附幼在芜湖也是妥妥的一流学区,一般人真上不了。但安师大附中在芜湖的成功,能被复制到合肥吗?本人持保留态度。
首先,个人觉得,安师大附中的成功,不仅仅在于附中老师的水平高,更在于附中学生的水平高。生源好决定一切。安师大附中最早就是招收安师大教职工子女的子弟学校,能在安师大就职的人,本身就是高素质群体,这样高素质人群的孩子,能差到哪去?好生源加上好老师,一个学校能不好吗?好生源+好教师=名校!(合肥科大附中就是如此)
安师大的肥西附属学校,网上说了是安师大直属,不是挂牌。OK。如果真是直属,那么教师质量不用怀疑了,除了芜湖本部派人来,肥西县也说了,要通过绿色通道引进人才、985师范大学直招等方式引进优秀教师。以肥西县的实力,从安徽其他地市引进名师(挖墙脚),应该不是难事。但能否保证优秀生源,是我表示怀疑的地方。
肥西县毕竟只是一个县城,个人浅见,县城中的高学历家长一般是公务员事业单位国企职工,这些职工的子女如果都在安师大附小附中读书,是有可能保证学校质量的,但一旦这批人群分散居住,子女们不去安师大附校读书,就很难保证学校质量,打造名校也只是一个巴掌拍不响了。
#合肥头条##芜湖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