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论知识点#公务员# #安徽身边事# #2022安徽公务员# #考公#
一般人,还真不能抵挡这个诱惑力#公务员备考# #安徽公务员#
#行测如何备考##2021省考#再来一个【党史小口诀】帮助你们记忆![赞]
2022年安徽公务员面试技巧:告别计划组织的千篇一律
各位备考面试的小伙伴,相信大家一定在回答计划组织协调能力问题时有困惑,感觉每道题目都千变万化,希望能寻求“公式”化的万能答题模板。那么,计划组织题目到底有没有万能公式呢?政道教育通过两道例题跟大家一同感受一下。
【例题1】为了隆重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取得实效,动员党员干部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做到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我市总工会举办了2021年首期“党史大讲堂”活动。如果领导交由你组织,你会如何开展?
【例题2】《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在2021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为进一步传播民法理念,普及民法知识,宣传民法实践,提升人民群众对民法典的知晓率和认知度,我市打算开展一次集中宣传活动,假如你是本次工作的负责人,你将如何组织?
虽然题目不同,但通过整理部分同学的答案,我们提炼了一些通用“公式”。即:第一,针对全体市民进行调查;第二,明确活动开展的时间、地点、人员安排;第三,会议过程中,要邀请领导进行发言,并请老师进行讲解;第四,活动结束后进行二次宣传。
以上答案是不是让很多同学都若有所思,觉得好像自己也是这么答题的?那么,你认为这样答题可以吗?会得多少分呢?其实,如果你的答案和以上所谓的“公示”相同,就一定要注意,千万要从现在开始做出改变。这样的答案刻板僵化,千篇一律,毫无营养,在考场中一定不是好选择。那么,要想打破千篇一律的枯燥答案,应该注意什么呢?
一、注意审题,提炼信息
在作答计划组织协调能力题目时,注意审题是重中之重,比如,例题1中的“我市总工会”和例题2中的“我市”,其实就是对活动范围的限定,需要考生面向全市范围内组织活动,那么组织单一活动就会显得层次较浅,格局欠佳,最好能够多种活动共同开展,才能实现效果。此外,例题1中的“党史”和例题2中的“民法典”,都限定了活动的主题和内容,所以作答务必体现针对性,如党史宣讲,可涉及到党史故事、红色人物事迹、党史大事记等,民法典宣传,可涉及到高空抛物、隐私权保护、物业管理权限等。
二、破除框架,融入思考
作答计划组织题,一定要破除自己原有的答题框架,千万不能死记硬背“套路”,而是应该融入自己的深入思考。比如宣传民法典,就应思考,通过什么形式才能更好的达到效果?如,在大学期间,相信不少同学都参与过学校组织的“模拟法庭”,这其实也可以作为答题内容之一。此外,可以结合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采用短视频、电视座谈等形式,灵活组织活动。总之,融入自身思考,才能让作答更有针对性,更吸引人。
计划组织题的作答确实没有那么简单,希望各位小伙伴不要背公式、记套路,而是应该仔细审题、深入思考,才能活学活用。
2022年8月8日安徽公务员面试题
1、我们的工作是“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工作最终要沉到基层,社区是政策的最后一公里,与群众沟通要接地气。请联系自身实际,谈谈你的认识?
2、统筹兼顾、举一反三、牵牛鼻子、解剖麻雀,这四种工作方法,选择其中一种作为工作的最佳方法,说明理由并举例。
3、小赵和小李是两位同时进单位的新同事,小赵工作成绩突出,因而骄傲自满,小李有几次工作完成地不好,因而不愿意承担重要工作。你作为他们的同事,你会分别给他们提什么建议?
4、雨水既可以滋润万物,也会造成灾害。在诗人的笔下可以是浪漫诗句,也可以是游子的眼泪。请谈谈你的看法?
【行测积累】公考行测中需要掌握的经济学知识
#政道公考##安徽省考##安徽公务员考试#
国考人文常识#公务员# #安徽事业单位# #安徽优成教育# #合肥#
#行测如何备考#【#行测#言语理解】国考近5年成语辨析!参加今年国考省考的小伙伴要好好学习一下![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