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参公比不上公务员(参公和公务员有什么不一样)

市级部门的参公编比不上乡镇公务员的行政编?什么逻辑,什么道理,什么理由?蠢得一塌糊涂!

市级部门的参公编比不上乡镇公务员的行政编?什么逻辑,什么道理,什么理由?蠢得一塌糊涂!

且不说参公编是不是真比不上行政编,相亲也不能光看这一点吧。就算你人现实,想要攀龙附凤,那市里部门的人好歹也去看一看,说不定人家是富二代官二代呢?

现在还挑剔,那是因为还年轻,等过几年大龄了,就知道现在有多愚蠢了。。。

最近啊,各省的省考和遴选公告已经陆陆续续发布了,很多小伙伴向我咨询选岗的事情,我今天就结合自己的一些经验,出一期选岗帖,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俗话说,学的好不如考的好,考的好不如报的好,报的好不如爹妈好。在公务员和遴选考试中,同分不同命的现象时有发生,有人低分上岸,有人高分陪考。大家不要只会埋头复习,对选岗位不重视,这是一个很大的误区,能否上岸成功,选岗其实真的还很重要。

我把选岗定义为三个阶段。

一是看自己。所有的考生应该把自己的条件好好捋一捋,争取都用上,比如应届生身份、专业门类限制、四六级、党员、研究生、户口所在地等等,越是限制条件多的岗位,符合报考条件的人越少,竞争越小。

二是看公告。考试公告出来之后一定要仔细的研究,看清楚自己符不符合报考条件,

在选岗位的时候,除了选择自己心仪的岗位,还要根据各自需求,选择地点、自身复习时间以及难易程度综合权衡,确保能够上岸。要清楚单位类别(参公还是公务员)、单位级别(省、市、县、乡镇,还是派驻机构)、弄清楚到底需不需要加试专业基础知识等等。

三是看岗位。要结合考虑职业发展目标、岗位性质、收入水平、上岸机会、工作强度综合考虑,没有最好的岗位,只有最适合自己的岗位。我曾听到过一个选岗的口诀叫“八个优先”,优先条件限制、优先地域选择、优先党群机关、优先综合部门、优先行政编制、优先室内工作、优先住房保障、优先兴趣。而且这八个优先对大部分人来说是排名分先后的。

最后,就是报名了,建议大家不要提前报名,最好是在倒数第二天下午的时候报名,因为这样你可以看到所有岗位报名且通过审核的人数,有意识的规避热门岗位,当然也不建议拖到最后,万一审核不过,还有机会改报其他岗位。

最后我觉得公务员有时候也需要运气,而且大部分人准备都不是很充分,你真正的竞争对手也就头部的几个人,不要被报考人数吓退,很多人是打酱油的,要学会调整心态,别焦虑!

要过度美化公务员,只是一份工作,尽力而为就行!当然选择考公务员,注定风雨兼程,不要轻易放弃,梦想总是要有的,说不定就成真了!不

有好事者把体制内工作人员的优势和劣势列表作了总结,瞧了瞧,觉得蛮有意思。其实,体制内的工作也存在着鄙视链,公务员看不起参公,参公看不起事业编,事业编看不起国企职工。论政治前途,层级高的公务员的前途非常远大,国家部委的公务员干不了几年就是处级,升到司局级很容易,省部级也不是梦。基层公务员最苦逼,临近退休还是科员。论收入,大型国企央企的高管收入颇丰,年薪百万司空见惯,数百万乃至千万大有人在。对于广大的普通职工,既当不了官也发不了财,体制内工作的最大好处就是稳定。没有奔波之苦,不用背井离乡,只要不犯错误,一辈子衣食无忧。毕业季的年轻学子如果有志于进入体制内,先认真瞧一瞧这张表,考虑清楚自己这辈子想要什么,然后再作决定。

想进入体制内,先看看那个体制内哪些单位香?这样我们在选择体制内时才能心里有底,才不会不知所措。

体制内最好组织部选调生,其次是公务员、参公、事业单位等,知道这些对考公有很大帮助,能够让自己清楚岗位的重要性。

俗话说:“考得好不如选的好”,如果了解了体制内的阶层,你在根据自己能力选择匹配的岗位,这样才能在工作顺心,不然那就很痛苦一生,遥遥无期。

#体制内工作# #体制内那点事儿#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tj.jiuquan.cc/a-2334144/
1
上一篇县里公务员怎么报名(县上的公务员怎么考)
下一篇 参加公务员考试资格(公务员报名考试资格)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alzn66@foxmail.com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