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产税的最大动力是,地方政府没钱了。中国最大的税种,是占比高达60%的增值税,但增值税地方留存比例只有25%;另外是所得税,中央6地方4;还有进出口税100%交国家。
也就是说,土地增值税倒是给地方的,但是从这里往下的各种税,金额已经很少了。那地方政府哪来的钱发工资、修路、修地铁、建学校、建医院呢?穷地方可以依靠中央财政转移,发达地区只能依靠卖地。
其实中国的土地出让金制度,其实和西方的房产税原理一样,居民提供税收,政府提供公共服务。但不同的是,房产税是所有居民每年一起交税,土地出让金则是新购房者一次性买单。换句话说,房产税是存量,土地出让金是增量。
土地出让金的好处是,一开始就收了未来N年的房产税,让政府早早的拥有财政收入,能一开始就规划好足够的公共服务。但问题是,不可能永远保持这么多新购房者。目前中国的城镇化率,短短20年内从30%增长到60%多,但可预计的未来增速肯定会放缓。事实也是如此,越来越多的城市土地流拍,最低价成交。
也就是说,没有那么多新购房者了,但公务员、教师工资要发,路要修,医院学校要建,钱从哪里来。那只好从存量里收了。
古今中外纳税是责任和义务,还有徭役都是必须的,交公粮是以粮抵税,用于维持国家的运转,抗税、偷逃税,拒服徭役都是重罪,所以那不是贡献。国有企业的工人不交税,是由企业交税,利润也上交,由国家统筹兼顾用于扩大再生产,因此企业工人是变相的"类公务员",分工不同而已。所以才有"视同缴费"。
领养老金需要缴税吗?分析如下。如果是公务员应该缴税,因为他们得太多了。其他的低收入人群,就不需要缴税了。这个问题因人而异。
看文章,感觉在中国,大部分人都适合考公务员[捂脸][捂脸][捂脸],奈何如果大家都去管理社会了,那谁来建设社会,大家都去吃财政饭了,谁来缴税给财政[笑哭][笑哭][笑哭]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请私信我删,谢谢!)
说明重庆的高收入产业太少,除了公务员,医生老师,可能交税的人群已经不多了//@qQwmlhb:那你解释下珠海260万个税为何和3000万重庆一样多
至尊宝与二当家请首先解释下三千万人的重庆和两百六十万人的珠海,个税总额差不多
孩子今年博士毕业,华为给了65万年薪,同时也考上了公务员18万年薪,很纠结该怎么选?万能的网友说说你们的建议吧。
有网友说选择公务员比较好,因为
华为65万和公务员18万,基本没有可比性。
华为的65万是税前,公务员是税后。
华为签的是企业合同,公务员是编办入编的。
华为是血汗工厂,公务员除了少数部门,大部分都劳逸结合。
华为有35岁危机,公务员可以放心干到65退休。
总得来说,一份工作如果不能短时间内,比如5年,赚够公务员一辈子的钱,那么,就不如公务员。
65*5=325万,18*40=730万,所以,华为工资再翻个倍才需要考虑去不去华为。
分割线—————————————————
其实吧,这网友看似说的有道理,但是35岁退休只是部分人的命运,大部分人35岁都去了领导岗做管理,咋可能退休呢?5年赚够公务员一辈子的钱?这个大兄弟算法就有问题,65万只是毕业第一年的薪资,往后工资还会涨的,3年年薪百万基本不成问题,哪怕扣税后也能拿到税后50万,再说,华为待3年以上有股权,可以拿分红,还有奖金,加起来是不少的。
关键问题在于,这两种工作,其实是两种生活。互联网工作和公务员铁饭碗的对比和纠结是大多数人的烦恼。
#去华为还是去公务员#
我支持娱乐圈的所有人,国家定期检查她们缴税情况,还有毒捡,也应该定期做,公务员事业单位的人员也该做做,真的不少碰毒的人。
看上去就像缴交公积金,通常公务员、事业单位员工都会选最高限额,提高工资的免扣税额度,早几年一些机关部门小金库多,通常员工的公积金缴交额就会高得惊人;但是对于频繁变换工作、流动性很强的打工族,意义就不大,因为每每到提取公积金的时候,就会发现手续繁多,还有经受多项条件审查。
大家可以对比一下,从目前披露的信息看,个人养老金缴交上限是12000元,可以投资一些范围内的金融产品包括大家比较熟悉的基金(因为更像是封闭基金,申购费、管理费应该都会很低),领取时要审核年龄、年限等条件,领取后纳入社保基本银行帐户。
对个人来说,最大好处,就是税收抵扣的优惠,尤其适合公务员、事业单位等工作稳定的人多缴交,也强制个人储蓄和引导进行长期投资;而从社会层面,养老金盘子大了,当然收益也可能更大,整体社会抗风险能力更强。#为什么要建立个人养老金制度#
反正是针对房产收税,理由很容易找。
因为你买的房产增值不是你一个人的功劳,是享受政策的红利,所以要收政策红利税。法理上找理由太容易。名字都懒得换,房产税就很贴切,就这么用。收税大头也不是发工资了,搞基建,搞扶贫,搞科技,搞新能源,集中力量办大事,花钱的地方多的是。还有9亿底层,公务员日子不会太好,但是指望勒紧公务员腰带就能省下多少钱就太天真了。两回事。
钱还是不缺,但是不能发太多工资,进一步扩大贫富差距。地卖完了,照说不管你死活,直接收房产税,管你房价跌多少,我该收多少收多少。不过房价跌了,对持房者是一个大损失,对国家经济也是重创。
不如一人退一步,你老老实实的交房产税,我帮你稳房价,这不是双赢?怎么做到?办法不少的。
房产税照常收,但是可以用产权抵。本来你打三折也卖不出去,到我这边可以按原价抵税,你就有能力多持有几十年。我还控制公租房数量,租金也不便宜,让你也好卖,也好租,以时间消化泡沫皆大欢喜。
没有房产税的时候,底层的税收根本不便宜。看似9亿底层没能力买房,没资格缴税,没资格给国家做贡献。
实际上缴税的那些买房人才是享受到最大的福利的人。没资格缴税的人,突然发现,这一代,下一代,努力赚钱的速度根本比不上房产增值的速度,只能躺平。他们表面上没有为房产缴税,实际上他们是被褥羊毛褥的最狠的一波。
#代表建议减免农村60岁以上医保缴费# 早就应该了。农村现在60以上的都经历过种地交公粮。同年龄的工人,老师,公务员当年上班扣税,农民种地交公粮都是一样的道理。为什么到老了其他人有退休金农民啥都没有。减免医疗保险是对之前付出的一点回报。其实一年算下来也就每人减免360块钱。支持代表建议。
感觉你的说法是法盲加文盲。
好好学习一下所得税法,缴税越多,说明对国家财政收入的贡献越大。农民领的100元免费基础养老金,就是靠财政收入补贴发的。但凭贡献大并不能领养老金,必须缴费。
你说扣的所得税越多,浪费国家资源越多,其实是有罪完全是错误的。是对于广大的高缴税人群的污蔑,是对于国家法律的攻击。国家所有县处级以上公务员,袁隆平,钟南山院士一样的民族优秀脊梁,企业高管和国家科学技术发展的带头人都是缴了所得税的,按照你的说法都是浪费资源,是有罪的吗?
其实你的谣言才是真正的可能涉嫌犯罪。
最近有粉丝问会不会收房产税
我可以确切的回答你,房产税百分百会收!而且就在未来的2~3年。
目前地方财政负债严重,土地财政基本穷途末路,没有卖地收入,别说公务员发不起工资,就连整个城市的运转就要停止,怎么办?
必须寻找新的税源!
美国、欧洲,日韩的地方政府运转主要靠的就是房地产税,而现在中国地方政府如今这么缺钱,借鉴意义很大。
从哪找税源,当然谁有资产收谁的。参照农业税,国家能不知道农村穷农民苦,但是你有生产资料呀,那个时候我们工业还不发达,直到06年才取消。截止2020年末,我们测算存量住宅340亿平(3.33亿套),房产市值约340万亿,按0.5%税率全国征收可达1.7万亿。
怎么收?
美国房地产的平均税率为1.2%,按照一套房子30万美金,每个家庭每年交的房地产税为3000美元左右。
参照目前房产税试点
上海重庆已试点10年,计算较复杂,不再赘述。主要针对高端住宅,0.4-0.6左右,还有人均免税面积,覆盖率不足20%,上海市一年仅收200亿。接下来还会有更多城市加入。
个人预测会因城施策:不同家庭人均免税面积,不同性质,普通住宅和高端住宅,税率会在0.5%左右。
很多网友会问,国外都是永久产权,我的房子只有70年,还有小产权、共有,自建的、商业的等等,国家2022年国家公务员总计招募3万个岗位,税务系统就要招募2万人。应该是为房产税做准备。
对市场影响
个人认为持有较多房产的家庭会出售,毕竟每年都要交税,整体房价会震荡,分化加剧,下跌不可避免。
你的工资水平在全国排在什么水平?全国工资1万元以上的多吗?什么行业薪资水平比较高呢?
最近一些网友晒出了自己的工资单,有些行业让人羡慕,有些行业让人大跌眼镜。今年董明珠两会期间还提出将个税起征点调整为1万元,她觉得现在80,90后生活不容易,工资应该都超过1万元了,提高起征点将降低他们的扣税,也是一笔不小的费用。
那么真的很多人都收入过万了吗?为什么很多地方平均工资很高,实际上大家收入都不高呢?以腾讯华为为例,华为平均工资2万+加上年终奖,平均收入3万+每月。腾讯平均工资7万+,加上年终奖那些,平均收入近8万每月。但并不是所有人都这么高,一个高层人员的工资就能将整个企业的平均线拉高一个量级。
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中国统计年鉴2021》显示只有北京、上海、西藏、天津、浙江、广东、江苏、青海这8个省份的非私营单位年收入超过10万元。平均到月来看,能达到一万左右,但并不代表每个人都能拿到这么多,类似于马化腾这些人的一个人收入就能拉高整个平均线。
实际上在上海北京深圳这些大城市,即便过万也不代表生活很轻松,因为城市原因,生活成本也会响应的提高,在二三线城市拿6千,租房生活成本可能只需要2000多就足够了,还能存下一些钱,但在上海这种城市,租房和生活成本可能6,7千都不够。
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21》数据。工资最高的3个行业分别是: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以及金融业。而且只有这3个行业的工资超过1万元。但中国统计年鉴并没有明确公务员这个团体,从某些网友们曝光的工资单看,公务员整体收入水平都在1万多。
高收入的毕竟少数,面对日益增高的消费,学生们合计选择学习专业对日后的薪资影响还是非常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