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委机关公务员调入参公事业单位是犯傻?却能五年内由副处升副厅?有啥玄机呢?
朋友在省委政法委任副处长,已满一年,长期从事文稿材料起草工作,是机关里屈指可数的笔杆子之一。一次偶然机会,他的文字综合能力获得了分管机关事务管理局的省委副秘书长的赏识,准备挖他去机关事务管理局任办公室副主任,朋友竟二话不说就同意了。
当时,不少同事都觉得朋友的选择是犯傻。要知道省委政法委是正厅级的党委工作部门,而省委机关事务管理局只是副厅级的参公事业单位,从好单位调去差单位,实在让人想不通啊。
后来据朋友讲,起初他也觉得调去省委机关事务管理局有点吃亏,是担任委政治部主任的老乡推心置腹说了一番话,让他打消了顾虑,坚定了调走的决心。政治部主任讲,在机关工作个人能力很重要,但有说话管用的领导赏识更重要,常言所说的“你要行、要有人说你行、说你行的人也要行”就是这个道理。
随后的事态发展也验证了这个道理,朋友调去省委机关事务局仅一年,领导就安排他主持办公室工作,半年后顺利接任办公室主任。调去还不满五年,迎来了省直事业单位改革,省委省府的机关事务管理局合并,升格为正厅级单位,也相应的空出了副厅级领导职位。
这时,赏识朋友的“伯乐”,已升任省委常务副秘书长,并兼任新组建的机关事务管理局的党组书记、局长。在这个贵人的力荐下,朋友再脱颖而出,提任为副厅级的副局长,实现了五年内连升两级职务。而政法委机关跟朋友同批升任副处长的干部们,基本上都还在原地踏步。到了这个时候,老同事们无不认为朋友的抉择太明智了。
对此,你怎么看?
#职场众生相# #事业单位#
有网友说再过几年,公务员、医生、教师会是最难的职业群体。
你说公务员,教师,那我会相信,因为公务员很多岗位都是服务员而已,帮着办证走流程,跑手续,不需要太大的能力,再加上地不好卖了,收入也会大幅减少了,网上办公多了,也不需要那么多人了。公务员本来就不该是万人追捧的香饽饽,企业才应该是。
随着人口出生率的降低,以后学校也会合并,也不需要那么多的老师了,因此老师过剩被裁员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但医生应该不会,
只要人是血肉之躯,医生都不担心失业,因为是人总会生病,
经济水平生活水平越高,人更需要医生的防护。
出一个政策:职业本科考公务员+10分………立马见效………什么学生家长阻止独立学院合并职业技术学院…什么担忧中考分流为精英和工人…统统不会有………
人口太少的县建议合并,否则几万人还得养一套班子公务员群众负担太重了。
逛逛吃吃在西安陕西人口最少的县你知道是在哪儿吗?#陕西美好推荐官 #人口#人口最少的县#心动西安 #美好就在不远处 #旅行推荐官
报考公务员或者事业单位的朋友要注意了,有些地方的岗位要谨慎选择了。
看看这几天国家发布的《关于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的意见》就知道了,里面有一个关键的描述:有序引导人口向邻近的经济发展优势区转移。
什么意思呢?举个例子就明白了。比如甲县人口越来越少,经济也不行。而隔壁乙县经济很不错,外来人口越来越多。那么甲县有可能合并到乙县。
那对于在职的公务员和事业单位人员有什么影响呢?合并之后,自然机构要整合,部分单位可能合。如果你以前在甲县工作,很有可能以后要到乙县。问题是,乙县离甲县肯定有一定距离,这意味着你上班的路程变远了。还有一种情况,你以前在甲县是某单位领导,那么就有可能退下来。
当然,这些都是@兄弟说公考 的推测。但还是建议你把时间看长远些,能避免尽量避免。
你怎么看呢?欢迎关注@兄弟说公考 留言评论。
#体制内# #职场#
机构改革后,一些单位没能很好的融合!
机构改革,更多的是部门的合并,两个部门甚至是三个部门,重新整合成一个新的单位。比如,县农业委员会、县委农村工作办公室合并为县农业农村局,县发改委、粮食局、中小企业局、物价局合并成为县经济发展局(有的地方叫发改委、发改局),县建设局、住房保障局、园林局合并成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等等。机构合并以后,新单位变得庞大了,职能多了,领导多了(有的单位甚至有十几位领导),人也杂了。
从目前了解的情况看,有些单位整合的比较到位,运转顺畅。同时,也有一些单位只是实现了形式上的合并,内部的业务没有有效整合,单位内部还是按照合并之前的套路在运转,各个副局长还是分管自己原有的工作,各个科室还是干自己科室的活。比如,县农业农村局,县政府开会得去好几个副局长,才能共同把事情说清楚。
有的人对新单位,没有太多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单位内部还是按照原有的单位报团取暖。比如,物价的合并到了发改,但是他们在发改属于“少数派“,他们内部还是觉得和原物价的人比较亲,对发改没太有感情,还是和原来的同事走得近,尤其是年龄大一些的人。
机构改革后,真正实现融合、融通确实需要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打破原有分工、实行岗位轮转,可能是一个比较好的方式!但是如果大范围轮岗、调整分工,短期内,可能还会影响工作的延续性!
欢迎关注@麒麟聊体制内 ,优质干货持续更新[笑]
#职场打拼那些事##职场干货# #职场# #职场感悟# #职场直言# #公务员# #体制内##职场众生相# #职场达人炼成记# #职场达人说# #职场微头条# #职场行动#
在体制内多年,我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体制内给领导开车的司机身份五花八门:有的是退役军人,有的是工人身份,有的是工勤编制,有的是事业编制,更有甚者居然是公务员编制。
说说我知道的一个情况吧。
机构改革后,人防办合并到县政府办,所有人员全部并到政府办,其他人好安排,可唯独有一个把领导为难住了,一个近40岁的大哥,是公务员身份,原来在人防办啥事不干,就给一把手开车,一把手平常基本不用车,他一天到晚就是在玩,喝喝茶玩玩手机,啥都不干,唯独就是仗着自己车技好,平常还有出差补助,合并过来,领导无奈,就把他们安排到车队,给某副县长开车,光出差补助一月就能拿一两千。其他各种福利一样不少,让我们这些天天在单位码字加班的人羡慕不已,只要领导高升,他肯定要提上一级,说不定就下放到乡镇或者县直单位当副职了。
小张2018年考取某县城公务员,当时他报的岗位在招考公告中并没有服务年限的限制,2021年上半年参加了公务员遴选并考到了一地级市,结果上级审查说服务期不够三年,原来招考公告上没规定服务期,但是机构调整时二个机构合并成一个机构,其中有一个机构原来规定服务期三年,没走成。2022年终于工作三年以上了,又报考了遴选,基层也出具了同意报考的证明,又考上了,上级部门已审核又不行了,服务期规定五年了,又走不成了。
报考基层公务员真要做好长期服务的准备,同时要做好在当地安家落户的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