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辞职备考公务员是什么感受#
我是21年4月辞职备考,原来的工作还不错,中字头央企正式职工,还给了户口。后来因为个人原因,还是下定决心考公。
辞职之前,同事之间对于未来发展规划最常见的一句话就是:实在不行,回家考个公务员。大家对考公还是保持乐观态度,虽然一次不一定能考上,但总归是会成功的。
辞职之后,开始学习,发现考公与任何职业资格考试、学历考试都不一样。职业资格和学历考试,努力与回报是正相关。
而公考,行测拼的是积累、是智商、是基本的工作能力、是考试时的状态;申论拼的是政治站位、思想高度、写作水平、分析能力。
所以,无论是行测,亦或是申论,多多少少都有不可控的因素。努力与回报一定是相关的,但不是正相关。
最重要的是,因为疫情影响和国际局势变化,我国经济这三年来增长放缓,就业压力大。22年6月,全国应届毕业生1075万人左右,大约仅有20%明确了毕业去向。剩下的人,不敢说全部备考公务员,但大体上都会尝试一下,这使考公变得极“卷”。
热门省份一个岗位,少则500/600人竞争,多则数千人;普通省份的非乡镇岗位,也基本达到了100比1的程度。
虽然普通省份的比例,看着还可以接受。但是要知道,我们绝大部分人,在应试教育阶段都没有办法在100人中排第一,何况公考中还添加了许多不可控的因素,你根本不知道对手是什么水平。
还有一个小因素,公考考察的内容,人文社科类的毕业生相对占优势,不仅是知识储备上的优势,更是思维上的优势。
而人文社科类的学科,女同志比较多。同时,女同志“静得下心,坐得住”。所以大部分男同志竞争不过女同志。
此时此刻,当下,我的感受就是“挺”,坚持,再无当年对公考的傲慢之情[流泪]。虽然艰难,但仍然心怀斗志。
看到这篇微头条的你,能被推送公考相关的内容,说明我们是“同道中人”。
所以,准备好了吗?同志!
让我们卷起来好么?
奥利给啊![机智]
公务员的工作没有什么不得了,只要有点文化知识都能做到,公务员如果觉得很辛苦可以主动辞职,到农村去种地,很舒服。
公务员如果觉得累,如果觉得工资低可以辞职
小辰读财经财经专栏作家【琅河财经】看到老胡大半夜为公务员出现的降薪潮打抱不平,孰不知体制外已经哀鸿遍野,地产财政和疫情双作用影响下,传递到公务员了知道疼了,大喊大叫,确实太矫情了。这一两年多少人失业,多少个体户企业破产,也没怎么见你出来说话啊?
#公务员真的那么稳定吗# 非常稳定,可以这么说,只要不杀人放火挑战法律权威,基本就是在体制内待一辈子,所以说要想开除公务员是非常困难的。
公务员是指依法履行公职、纳入国家行政编制、由国家财政负担工资福利的工作人员。
,也就是我们所说当官的。
稳定其原因有三
一、旱涝保收。首先来说,考上公务员之后不仅社会地位有提升,重点是福利待遇非常稳定。基本工资各地区公务员差不多,别看工资只有两三千,但绩效、年终奖、五险一金是持续性发放的,而且都是足额缴纳,年综合收入可能有十几万。另外公务员有车,过年过节都有奖励发放,每个月交几十块餐费,基本上花不了什么钱,相当于每个月的开销非常小,而且每个月工资正常发放,不受任何影响。特别是近几年疫情原因,会看到很多人都选择进入体制内,考试大军一大批,可见其稳定性。
二、辞退开除困难。开除条件有以下主要几点(1).在年度考核中,连续两年被确定为不称职的;(2).不胜任现职工作,又不接受其他安排的;(3).因所在机关调整、撤销、合并或者缩减编制员额需要调整工作,本人拒绝合理安排的。这些情况基本不会出现,即使出现领导也会找你谈话,而且一个单位基本就不会开除人,这要是在普通公司可能已经开除几次了。可想而知父母都希望子女进体制是有原因的。
三、离职程序复杂。考公务员需要经过一系列程序的审核,离职同样如此,公务员的离职程序比较复杂,需要人社、财务、组织等各部门签字、盖章、交接事务,是不能马上离职的,离职下文需要几个月的时间。而且根据目前很多县市规定,害怕人才流失,考上公务员之后,大多数都需要5年服务期。即使要离职也需要缴纳几万元违约金,自动离职也是十分复杂的,所以说公务员进出都难。#公务员# #事业单位# #编制#
综上所述,可想而知公务员的稳定性了吧,但是各位同志要考虑清楚,不要盲目从众,有些条件并不是表面上那么轻松,情况是很复杂的。总而言之:“异地不乡镇、乡镇不异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