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上微头条# 浙江某单位新人公积金,月公积金缴存7040元,不含补充公积金,不含房补,缴存基数29333.33元。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
@大学就业那些事 这种工资,估计是新新进的高层次人才,宁波或者杭州市公务员,达到这个标准,也属于很正常的现象。高层次人才,在私企年薪百万刚起步,政府当然理性下血本,才能挖的高端人才来!
您说是不是呢?欢迎大家发表自己的看法。
范仲淹来杭州做知州,1049年,已经六十岁了,官场上并不如意。
杭州好像故意要为难范仲淹似的,那年,杭州以及江南大旱,饿的活不下去的人家,有的互相交换儿子,然后杀了别人的儿子吃了,这叫易子而食。荒郊野外,动物被人吃的差不多了,抢劫的人饿着肚子在苦苦等待。
普通官员要么带队打击黑社会,要么写泪水涟涟的奏章,求皇上减税减赋。
老政治家范仲淹,偏不,范仲淹出手就让人看不懂。
范仲淹叫来了一帮毛笔字写得好的人,加班加点写告示:杭州大饥荒了,一斗米卖到了一百八十钱了,来多少,收多少。然后,叫来一大帮邮递员专业名称递夫的,沿着各条河流,快马加鞭,见到村庄市镇就贴告示。
各地的粮食老板,看得口水滴滴答答的流,杭州原本不是一斗米一百二十吗,妈呀,涨价百分之五十。赶紧装船,仓库里有多少运多少,天一亮就开船。
没几天,杭州各大码头就到处交通堵塞,一船一船的大米白的耀眼。
脚趾头想想也知道,杭州立马大米过剩了,米价暴跌。杭州人民很快就大米自由了,大米老板哭着说,再也不相信广告了。
大米只是第一步棋,范仲淹还有更多花样手法。范仲淹莫名其妙地组织了龙舟队,隔三差五的,在西湖里赛龙舟。自己时不时的坐船里,喝喝小酒写写诗。吃饱饭的杭州人民,物质文明一解决,精神文明就来了,大家人山人海地来看体育比赛了。卖快餐的卖零食游手好闲的都出动了,市场经济又回来了。
还是有没地吃饭的。范仲淹又跟灵隐寺啦永兴寺啦谈好,寺庙大修,招农民工,包吃包住,月薪一百二。呵呵,工资低了点,没涨价前一斗米的价格。
这就是范仲淹的“荒政三策”,杭州很快又欣欣向荣了。当然政敌们雪片一般的给皇帝写奏章攻击他,有说不务正业的,有说游山玩水的,有说搞基建劳民伤财的。
王安石是范仲淹的铁粉,他在杭州不远的鄞县做知县,底层公务员。小青年王安石激动万分地跑到杭州来见偶像。范仲淹带着小王在孤山,在西湖船舱里,边玩边聊。一连三天,王安石天天学习得如饥似渴的。后来的王安石变法,有着深深的范仲淹思想。
范仲淹也有业余时间。有一次,他去孤山给十多年前的朋友扫了扫墓,遇见了天竺僧人日观大师。有文化的僧人跟有文化的官员,当然聊得很嗨了。分手之际,日观大师求范仲淹给他写塔铭,也就是墓志铭。
没多久,日观大师真的圆寂了。
我们会背诵的是《岳阳楼记》里,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桐庐郡严先生祠堂记》里的“天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其实,日观塔铭里也有:山月亭亭兮师之心,山泉泠泠兮师之琴。
范仲淹在杭州任职不足两年,离开杭州两年后,范仲淹驾鹤西去。
今天,杭州西湖孤山顶上,有座范公亭,无人问津,宁静孤独。
#杭州头条#杭州在元朝末年之前,几乎没有认真的打过什么仗。
事实上,杭州在春秋战国热火朝天干架的年代,还只是山窝窝里的小村庄,当时的一线城市是苏州,绍兴(当时叫越州)。
秦始皇灭了大家伙后,为了把权力关在笼子里,而笼子让他一个人提着,废了皇子七大姑八大姨每人封块地做土皇帝的政策,实行郡县制。杭州第一次被秦始皇盯上了,给了个县,钱唐县。也就是一个编制,现在杭州主城区当时还泡在海里。
后来西汉东汉魏晋南北朝,杭州都是打酱油。隋朝把钱唐县提了一级,叫杭州。一开始,公务员办公室还在杭州旁边的余杭。后来,隋文帝派大将杨素过来镇压起义,顺手建了今天的杭州城。
唐朝一开始是大唐军队四处打周边不听话的少数民族,杭州也没事可干,即便安史之乱,杭州还是无人问津。五代十国,杭州是吴越国,各代钱王四处撒钱,你们爱打打成一锅粥吧,我低头发展经济。吴越国期间,杭州成了准一线城市。
吴越国后来老老实实把国家献给了赵匡胤的大宋。南宋初期,金兀术带兵洗劫过杭州,有记载说纵兵火烧杭州六天,但是百姓好像没有大批被屠杀。南宋灭亡时,南宋朝廷主动投降,元军统帅伯颜下令不得骚扰杭州百姓。
元朝末年,杭州人民第一次生不如死。1359年,当时杭州是张士诚的地盘,朱元璋派大将常遇春攻打杭州。其实,常遇春以围城为主,从当年十二月,围到第二年三月。由于当时杭州人民生活很富裕,花钱又大手大脚的,大家都不存钱。城门关了之后,没多久,全城大米吃完了,开始吃糠,糠吃完了,后来树皮草根都啃完了。结果,杭州百姓饿死了百分之六七十,好多人家一家人手拉手投河自尽。朱元璋见常遇春拿不下杭州,叫他撤了。杭州解围后,又发了瘟疫,又病死了一大片。
1366年,朱元璋派外甥李文忠攻打杭州,这次,杭州投降了。李文忠下令,擅自进入民居者斩,还真有个士兵向杭州百姓借了一口锅,真被斩了。杭州安然无恙。
明朝挂了后,有个潞王在杭州代理亡命皇帝,好笑的是,清兵跟明军在西湖边打仗,潞王为了表示一门心思投降,命人从城墙上用篮子吊下去酒肉慰问清兵,明朝残兵也就三心二意的打了打,就撤过钱塘江跑路了。
杭州人民灭顶式死亡,还是太平天国时期。
天平天国军队两次攻进杭州城。第一次是1860年,忠王李秀成带兵攻入杭州城。不过,八旗在西湖边有个城中之城,李秀成攻打旗营时,有一支张玉良的部队来营救杭州,李秀成匆匆撤军。这次,城内的杭州百姓有的记录死了六七万,有的说十万,不过旗营没什么损失。
灾难是在李秀成第二次攻打杭州期间,1861年。胡雪岩好朋友王有龄带领一大帮官员自杀,杭州百姓据说原来有八十一万,后来成了七八万。旗营几乎寸草不生,旗营将军挨家挨户发火药,八旗子弟要么自焚,要么投水,不敢自杀的被太平军杀个干净。
辛亥年,杭州革命,几乎没流血,革命军吓唬性打了几炮,旗营投降了。
1937年12月24日,日军开进杭州,此前一天,国民党军队撤了。1949年5月3日,杭州解放,此前一天,国民党军队又撤了。
所以,说起来,杭州绝大部分时间,不是打打杀杀的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