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河北省考结束了,参考外省公务员录取情况,公务员录取阴盛阳衰情况越来越严重了,为什么呢?
甘肃省2020年录用50位选调生公务员,只有14位男士,其他36位都是女士,留给男士的机会已经不多了!男性公务员机关事业考试考不过女性已经成为新常态了!
这是甘肃2020公务员选调生录用名单,选调生可以理解为就是公务员,比普通公务员晋升机会更多,可选岗位更多。男女比可见一斑。
重磅消息!甘肃省2022年选调应届优秀大学毕业生公告于今天晚上22点出来了!选调上了就是公务员(或参公)哦。今年的选调生政策和往年又有不同:
2020年只选调“双一流”大学,选调1000人;
2021年选调国内113所大学(基本985、211)和省级一流学科的甘肃省属院校(针对省级一流学科),选调1000人;
2022年分了3类,第一类基本是“双一流”大学要400人、第二类是5所政法大学的法学专业要30人、第三类是省级一流学科的甘肃省属院校(针对省级一流学科)要70人,共选调500人。这3类分开划线录取!
可以预测,在就业形势严峻、选调人数减半、体制工作受捧的背景下,竞争将会更加激烈!
想了解甘肃选调的可以留言哦[红脸][红脸][红脸]#甘肃##选调生##大学生就业#
沈阳铁路局2022年本科应届毕业生录用名单:
根据公示,2020年第二批毕业生合计录用679人,均为本科(含以上)学历。按照毕业学校统计的话,录取人数最多的大连交通大学,共有285人毕业于这所学校,占所有被录用人员的40%多。其次是兰州交通大学,共有41人毕业于这所学校、
679人中毕业于国内双一流大学的共有84人,比例也超过了被录用人员的10%,这个比例已经不算低了。
除了985、211以及大连交通大学这些学校外,还有不少人毕业于国内的民办大学,这些年民办高校的发展速度也非常快,不论是公考还是其他考试,人数占比都是越来越多。
按照被录用人员的学历统计,679人中本科学历615人、硕士研究生64人。本科比例为90.5%。
公考培训领头羊新东方公布了2021财年第二季财务业绩:净收入逾8.88亿美元,同比增长13.1%;学生报名人数约为418.3万,同比上升10.4%。
截至2020年11月30日,学校总数为117家,与去年同期相比净增20家;
学校及学习中心总数达1518家,与去年同期相比净增214家,与上季度相比净增46家。
无独有偶,《2019年部分“双一流”高校毕业生体制内就业占比》发布。报告显示,很多的高校有超过一半的毕业生选择进入体制内,甚至有的在80%以上。
如果说上面这份报告学生样本不全,那么从北京大学官方发布的《2019年北京大学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中可窥见一斑。
北京大学取样了9904位北大毕业生,有近50%的人选择进入体制内,基本上就是体制内外一半一半。
所有的数据指向同一个结论:公考热俨然成为当下越来越多大学生或年轻人就业选择的不二趋势。
铁饭碗,朝九晚五,旱涝保收,似乎是大家选择进体制内的大多数理由。
而身体每况愈下的焦虑,35岁无法升管理层的恐惧、一线城市无法落脚的漂泊感,逐渐成为大厂员工无法逃避的问题。体制内无疑成为这些人的避风港和养老安身之处。
2020年初这场突发而来的疫情,让很多人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工作和收入,许多实体经济纷纷倒下,作为个体,最直观的体会是楼下的兰州拉面馆换了三波老板……
与此同时,越来越多人偏向于进入稳定的体制内,主动选择加入这场前途与命运的博弈中来。
根据国家公务员网站统计,2021年国考报名人数达到157.6万人,是近三年来报名人数最多的一次;平均招录比达到了61:1,最热门岗位平均3334人竞争一席。
疫情的不可抗力影响下,竞争只会更加激烈。一面是迅速崛起的公考大军,一面是节节扩张的培训机构,“几万块钱换一个光明前程”,这桩买卖很难说是亏本还是赚了。
但对于拼尽全力奔跑的考生来说,概率发生在自己身上只有0%和100%之分。
只是,年轻人拿公考赌明天,机构未必还你一个明朗的未来。
对于“公考热”你怎么看?欢迎与我讨论哟~
更多体制内感悟分享,关于关注@芯烛 。
#大学生就业# #公务员考试# #国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