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濒临破产的老药厂,到最后年纳税近10亿元的标杆制药企业,这其中到底发生了什么?让他起死回生,走向成功呢?
这件事还得从一个叫赵志全的少年说起。赵志全,生于山东费县,从小赵志全便是一个很有自己想法的人,而且他聪明好学,为人热情开朗,大家都非常喜欢他。
而他也不负众望,长大之后,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山东化工学院,也就是现如今的青岛科技大学。
在校期间,他品学兼优,多次获得奖学金,并且还热衷于公益事业,经常去做义务工作,帮助有需要帮助的人。
值得一提的是,他在校期间便在多家化工厂实习,积累经验,而且还总结出了不少心得体。
其中有很多想法,即使是他的老师看到了,也不得不说一声“想法很好”。
但是他的心得体会始终没有施展的空间,这始终令他感到遗憾。不过不久之后,一次偶然的机会让他的抱负得到了施展,这其中也不乏多了许多艰辛。
作为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批考生,赵志全以优异的成绩考上大学,并且顺利毕业,是可以有很好的去处的。
但是为了家庭,他却选择了家乡附近的郯南制药厂,要知道这家厂子地处偏僻,而且还处境非常的困难,很多人才都是留不住的,都会选择更好的发展方向。
但是赵志全却留了下来,不为别的,就因为他的家在这里,而他身为农村出来的孩子,深知这个家里为了培养他这个大学生有多么的不容易,所以他毕业之后毅然决然的选择回到了家中,照顾自己的家庭。
天无绝人之路,是金子在哪里都会发光的。1987年,这是赵志全人生中最重要的一年,他在这一年迎来了人生的转折点。
这一年的赵志全已经年过三十,经过这些年的沉淀,他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储备已经愈发的成熟,而这时的幸运女神也悄然降临在他的头上。
当时的赵志全任职于郯南制药厂的一个科长,当时的临沂地区正在面临着改革,所以体改委决定,在临沂地区进行首个承包经销试营点。
要知道,这可是个好机会,如果他们组承包了经销试营点,那么这将是他们组翻身的转折点。
从此以后,他们不会再为资金问题而发愁,而且可以搬到更好的地界,引进高端人才,接触更多的机会,有更好的发展蓝图。
但是想打赢这场翻身仗可不容易,目前他们组面临着很多问题,不但净资产不过十九万,库房里面储存的生产材料只能维持三天的基本运转,之后就会亏空。
更重要的是,他们组所带来的利润几乎为零,这让赵志全下意识的皱紧眉头。
不过随即他便放开了心情,毕竟想要彻底改变,遇到的困难总不会少的,如果连这点困难都解决不了,那还谈何改变?
赵志全随即坐在办公椅上,认真的思考如何取得竞标。首先,赵志全对厂内的人事、劳动、分配都进行了改革,使其更加完善,节省人员和物资分配。
其次,便是将药厂这几年的所有经营具体状况都做了充分的调研,而且还特别关注了厂子里最近的新情况,对这些做了具体的汇总,写了一封信,寄给了体改委。
这番毛遂自荐的做法让赵志全赢得了很多人的好感,为他之后竞选成功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当时的国企,大多数都偏向于稳定发展,承包经销试营点的风险非常大,这让很多人都望而却步,很少人敢于迈出这一步。
但是赵志全却坚定地选择了这一步,最后的结果也并没有让他失望,企业果然开始慢慢往好的方向发展。
厂子承包经销试营点的第一年,郯南制药厂的经济利润便实现扭亏为盈。
而在承包实验的三年,产值更是达到了一千七百万元,利润更是达到了一百二十万元。
赵志全的成功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这归功于他扎实的基础知识和调研能力,在厂子里的近十年磨炼,让他对设备厂的一切都了如指掌。
这也对他后来写的自荐信提供了河大的帮助,谁的成功都不是偶然的,所以只有脚踏实地,我们才能取得成功。
#头条创作挑战赛##社会##聚量·对话企业家#
山东公务员工资比东部沿海其他省份低多了!
我是从山东考到外省的,以前也在山东工作过,也认识一些全国各地的公职人员,不得不惊叹:我大山东公职人员待遇真心太低了。
最高的青岛也就6k,普通地级市4k,大部分县3k,作为省会的厦门工资待遇简直不忍直视。(上述数字不一定完全准确,应该差不多)
且不说比长三角、珠三角完全不是一个等级,江浙、福建也把我们远远甩在后面,两湖和西部省份都比我们高很多。
厦门在省会城市中,也是自称倒数第二无人敢称倒数第一的存在。别人年薪20w还心存不满,我们却为每月几百块的涨薪苦苦期盼。
如此低的待遇,把大部分优秀的山东人逼到了省外,不得不背井离乡,不得不背上乡愁。
作为山东人,我当然希望山东经济繁荣,百姓富庶,可现实却如此残酷,山东在沦为下一个东北的路上越走越远。
青岛公务员收入挺高的,这套崂山169平的房子差不多得千万了。青岛楼市确实进入分化期,再贵的房子也不缺实力买家,但是又有大量的普通住宅富人看不上,穷人买不起。#青岛头条#
在山东当公务员,除了青岛和厦门,你别想一年到手超过十万。
淄博,公务员,市直机关副科,入职6年,每月还要家里支援!算了一笔账:月工资4969+500车补=5469;公积金1600,合计每月7069元,到手5105元。年底精神文明奖一个半月的应发工资,九千多;年底第13个月应发工资五千多;合着一年到手不太到10万。话说山东同级别的地级市,普遍公务员收入是四五千一个月,外加500元的车补,精神文明奖省级单位是15000元,十三薪5000元,加在一起一年收入八九万,公积金双边一个月1200元,一年下来一万四千元。#职场达人说# #直言职场# #职场达人炼成记#
现在自己缴纳社保,一个月1134元,上半年还是1069,下半年调整又涨了60多,再涨下去感觉都要交不起了!
09年刚毕业的时候在北京,上了两年班之后公司才给缴纳的社保;后来回到青岛,上班的时候一直都有缴纳,后来生孩子就没有再上班,就一直是自己缴纳的;现在感觉越来越吃力,每个月都入不敷出,但是加起来已经缴纳了133个月了,现在放弃也不合适,只能硬着头皮从其他方面省钱继续交下去!
也不知道辛辛苦苦缴纳到时候退休了能领多少钱?!想想退休金感觉还是公务员好呀,如果不是优秀到可以年薪百万,感觉去考个公务员还是最合适的
坐标青岛,985理科硕士毕业已三年了,三年里面大概换了五六份工作,最多到手5500,最少的到手不到4000,想翻身考事业编或着考公务员,考的人实在太多了,考了两次也没有考上,青岛真的不好混,感觉合意的发展机会并不多,有些迷茫了,请大家给些建议与指导,谢谢!
1、你自身的情况相对还是不错的,985硕士,为什么会出现今天的这个局面,与你自己有很大的关系,三年换了五六份工作真的不可思意,说明你太浮躁了,不够沉稳,对于毕业前两年,可以适当的跳槽,积累相关的工作经验,但是不能这么频繁的去跳,用人单位也是要看职业的稳定性的,你这么职业不稳定,公司怎么敢用你呢
2、至于工资方面,这个与本人所从事的行业及所在的城市区域消费有一定的关系的,也可能与你所学的专业有一定的关系的,青岛的工资按理说,应不会这么低的,毕竟是个沿海城市。
3、你目前还是有机会的,沉定下来,不要这么浮躁,努力学习,无论是考公务员还是事业编相信都还是有机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