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公务员】月薪5000,平时有4000多的补助,年底奖金在8万!
以上是以为赣州公务员条友供稿,他说他是985大学研究生毕业考入公务员的。一年在15-18万之间。
这个收入确实不错了,看来体制内工资并不是大家想象的那么低呀!难怪现在都是考公务员的队伍,每年几百上千的抢一个热门的岗位。
#吐槽# #职场# #公务员# #铁饭碗# #体制内#
赣州市章贡区的防疫政策太糟糕了。一方面,一夜之前撤掉了大量的检测点;另一方面,24、48、72小时的标准不降,要求照旧。特别是公务员小区这边连片的小区,撤的仅剩一个点,大批居民挤在一起核酸,加上占位置的、插队的,往往排一个多小时都等不到。这种情况,让我们需要48小时核酸的服务行业人员情何以堪[捂脸][捂脸][捂脸]
几年前的一桩案子终于破了。好几年前,大学室友考上了公务员,她们下面有一个扶贫项目,帮当地的老乡卖赣南脐橙。虽然赣南脐橙名气不小,当地的人也爱吃,我也喜欢,但是我感觉江浙这边的人倒没那么喜欢。
本着帮她冲KPI的精神,我也让身边的朋友买了一些。但是我有一个朋友收到之后,说是酸的,她妈妈觉得是冷藏的去年的橙子。我心里觉得不太可能,但是品质不好,也就没再卖了。直到今年今天,这个谜题终于解开了。
橙子居然有反青反酸一说,我老公有个高中同学的校友家也是赣南的,我们三个人认识十几年了,他们家的橙子我们也吃了十几年了,每年到11月,我老公公司里的人就开始问他家的橙子熟了没。今年本来说是没有了,因为今年江西大旱,橙子产量极低,个头也小,他们批完几乎没有了。但是还是给他们寄了一箱吃,结果惊为天人,很甜。公司里的人纷纷下单,订了好几批,第二批个头小点,但还是很甜,第三批就不行了,很酸。
从来不知道,脐橙还会反青。第四批就退了一些。
问了朋友的妈妈才知道,今年季节反常,夏秋一滴雨都没下,很多橙子没长够,冬天雨水多,错过采摘的橙子在合适的阳光雨水下又反青反酸,开始长起来了。
好在大头已经卖掉了,不然这样一搞收成没了,朋友同事之间也搞的尴尬。农产品真的是靠天吃饭,不容易。
#冬日生活打卡季#
江西国控深夜通报周公子藏有猫腻
通报显示,周劼,男,1994年生,江西国控集团股权管理部员工。周父,1963年生,现任省综合交通运输事业发展中心货运物流处四级调研员。先后任原省公路运输管理局客货运输处副主任科员、主任科员,2020年9月晋升为四级调研员,机构改革后转隶到省综合交通运输事业发展中心任现职。经核,周父职级晋升符合有关规定。周母,南昌长运公司客运五分公司原副经理,2017年退休。大伯,省高速集团原党委委员、工会主席,2012年退休;二伯,南昌长运公司原职工,2017年退休;三伯,省交通设计院原党委副书记,2021年退休。
经查不动产权证和付款凭证,周劼本人及父母名下共计住房6套、总面积705㎡,在2006年至2022年间先后购得,购入总价654.7556万元;商铺2个、总面积约82.71㎡、购入总价191.16万元。其中,贷款253万元。
但是看完后,认为这是在有技巧的掩盖一些问题,比如说:
根据上市公司赣粤高速的年报,找一下周公子家族的大伯和三伯。
大伯周振华(原江西省高速管理局办公室主任),后任省高速集团党委委员,(赣粤高速监事)。
三伯周春华,(原省高速管理局赣州处人事科长,赣粤高速人资总),后任省交通设计院党委书记。
甚至本次事件的男主人公周劼,(原赣粤高速员工),后江西国控员工,也在本轮公示中特意避开了赣粤高速。
此外,周公子的父亲(江西省公路运输管理局科长,),后江西省综合交通运输事业发展中心调研员。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上面括号里面的内容涉及政府监管以及赣粤高速的部分,就全部被省略掉了。
但是把履历展开就会发现,参加了交通系统70周年活动的周家三兄弟都是从体制内负责监管工作的公务员,转行下海,围绕着赣粤高速,干的都是躺着赚钱的买卖,干的都是阻碍小镇做题家上升途径的事儿。
江西国控选择性的公布周公子与其父母共有六套房子,购买款项总计655万,略微有那么点侮辱吃瓜群众的智商了。
购买总价655万,那么多年过去了,市值有没有翻一番到1000多万。毕竟10年前能够拿出600多万和现在拿出600多万,背后的含义可是不一样的啊。
新中国的无数先烈抛头颅洒热血,推翻了腐朽的蒋家王朝,赶走了一个个盘踞鹅城的黄四郎,让中华大地迸发出了盎然的生机,让一个个小镇青年和小镇做题家们,愿意为了梦想和未来而去奋斗。
如果这些依靠着长辈的荫泽的周公子们牢牢的握住了社会流通的通道,那么我们的孩子们即使再优秀,付出了再多的努力,也会成为那个“二舅”,被打了“四针”瘸腿后,牢牢的锁在社会最底部。
如今,既然周公子揭开了这层面纱,为了孩子们,我们应该坚定支持中央,对此案彻查到底,绝不姑息!
#江西头条##江西#
小陈是事业编制老师,工龄12年工资2800,还能坚持一下吗?
小陈是赣州南康的小学教师,是三年级的班主任。平均每天有四节课以上,除了上课还要忙着备课。最近还要求去学生家里做家访,50多位学生每天去两个学生家里都要一个月才能完成,工作量真的很大很辛苦。
但是每个月的工资到手只有2800块,这是真实的不信你们可以去问,她有辞职的想法。每次和我说到这些我都不好怎么劝她,大家说还要坚持下去吗?还能坚持下去吗?
#体制内# #铁饭碗# #公务员的# #吐槽# #职场#
一个54岁的公务员月工资是多少?我和同学老刘都是赣州市下面一个县的公职人员。老刘是公务员,我是老师。
我比老刘先两年去师范读书。当时呢,都是中考成绩最好的去读师范了。毕业以后国家分配工作。
我一直在本乡镇工作。老刘呢,先到别的乡镇工作,然后再回老家工作。
当了十年老师后,老刘改行到县委工作。
今天早上,我散步碰到老刘。两个人就聊了几句。他问我:你月工资多少?
我说:我7100块。
他说:你比我多1500。我的还包括了午餐补贴550元。我才5600左右。
我说:你骗人了,你打开银行手机APP来看一下。
说完,他就打开银行手机APP,打着打着他就不继续打了。
他说:因为我们以前就可以发奖金之类的,都会发七八个月的工资。现在都非常正规了,不能乱发了。我都还不要交个税。
我说:你抵掉了房贷。我不信,你都还是个股级干部。
他说:我没有抵扣房贷。
我说:你的绩效没有发吧?
他说:已经包括了绩效工资。
他说:我的绩效也发了。
反正,他说的话我不太相信,他说他才5600的工资。
不过,他打开了退休人员的缴税名单。有个退休人员75岁左右,正科退休了,一年交50多块钱个税。说明是5200元左右的工资。
老刘的话,值不值得我们相信?
“此路是我开,此树是我栽,要想从此过,留下买路财。”江西赣州信丰县发生了一起现实的拦路吃拿卡要的案件。52岁的卢某借口通往某果园的路段是自己父亲所开通,车辆从此过,会损坏路段,要求通行此处的过往车辆留下买路财。卢某设置路障多次吃拿卡要,最后被人举报,最后以涉嫌寻衅滋事罪被提起公诉。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案例来源:12309中国检察网)
52岁的卢某,小学文化,是个农民,家住江西赣州市信丰县某个乡村里,多次在通往果园的路段设置路障吃拿卡要,对过往车辆索要财物,给钱给物就放行,不给钱不给物就让他沿路返回,社会影响太恶劣了。
卢某自2018年始在信丰县某路段的路上设置路障,刚开始的时候用三轮车、拖拉机头挡住路口,之后在该路段进口处用挖机挖开一个切口,后来又设置了木头卡口、铁制路障,俨然把这条路当成是自己的私产。
卢某声称该路是由其父亲开通,果园业主从该路经过会压坏路,故其对过往该路段车辆要收取费用。
2019年7月的一天,被害人顾某某拉材料到这里做水利工程,卢某某以该道路是其私路为由,阻拦顾某某的车辆不让通过,顾某某为了拉材料进去做工程送给卢某一条极品金圣香烟(价值230元左右)和两瓶白酒(价值200元左右)。
2020年12月28日下午17时左右,被害人万某某雇一辆随车吊拉一个集装箱到村里脐橙山,经过某小组时万某某雇的随车吊被卢某拦下,卢某强行索要了万某某300元的过路费后,才让万某某雇的随车吊通过。
2021年5月14日,被害人刘某某开车送一台挖机到保莲村脐橙岭做工,路过地前小组该路段时被卢某拦下索要过路费,被害人刘某某表示随身仅有50元,在给了50元现金作为过路费后,卢某让刘某某的车子倒出原路返回。卢某太不讲道德了,居然嫌50元钱少,如果嫌少的话那就不要收啊,收了人家的就要让人家过啊。
卢某的行为激起了众怒,这种私自设置路障吃拿卡要的行为严重的损害了公众的利益,于是有人就将卢某告了。有人报警之后警方就进行了立案调查,通过调查发现了卢某多次吃拿卡要的严重行为。
经走访调查,该路段归村集体所有,不属于个人。2021年10月25日,警方将被告人卢某传唤到案,卢某如实供述主要犯罪事实。2021年12月,卢某主动退还各被害人损失,与各被害人达成和解,取得了各被害人的谅解。
卢某真的是胆大妄为。正所谓,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卢某真的以为自己是山大王,可以占地为王,可以私自设置路障收取过路桥费吗?
卢某强拿硬要的行为,道德上要受到谴责,在法律上也是违法犯罪行为,是寻衅滋事。
所谓的寻衅滋事,是指肆意挑衅,随意殴打、骚扰他人或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或者在公共场所起哄闹事,严重破坏社会秩序的行为。
如果寻衅滋事没有达到很严重的后果,那么就是违法行为,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要受到拘留和罚款。
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26条规定,强拿硬要或者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的,处5日以上10日以下的拘留,可以并处500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10日以上15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1000元以下罚款。
但是如果寻衅滋事非常严重的话,造成了严重后果的话,就涉嫌犯罪了,涉嫌寻衅滋事罪,是要受到刑事处罚的是,要被判刑坐牢了。
根据《刑法》第293条规定,强拿硬要或者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情节严重的,破坏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那么何谓强拿硬要,情节严重的呢?有没有一个标准呢?有标准的。
根据有关的司法解释规定,寻衅滋事,破坏社会秩序,强拿硬要或者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价值二千元以上,强拿硬要或者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三次以上或者具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应予立案追诉。
卢某强拿硬要虽然只有780元,但是卢某强拿硬要的次数已经超过三次了,所以是属于情节严重,应当以寻衅滋事罪追究他的刑事责任。
根据刑法的有关规定,等待卢某的将是法律的严惩,将是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没有那个金刚钻就不要揽那个瓷器活。卢某没有经过官方认证的,竟然想占地为王吃拿卡要,真的是不知天高地厚。
尽管卢某要受到法律的惩处,但是卢某具有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的情节。
卢某对指控的犯罪事实和证据没有异议,并自愿认罪认罚。依据《刑事诉讼法》第十五条的规定,可以从宽处理。
卢某到案后能够如实供述自己罪行,具有《刑法》第六十七条第三款规定的坦白情节,依法可以从轻处罚。
卢某积极退赔受害人的损失,得到了受害人的谅解,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不论卢某得到了多大的从轻或者减轻处罚,但卢某依然是犯罪了,依然会留下案底,此后他的子孙后代要想参加公务员考试或者参军,政审恐怕是过不了了。
卢某因为一时贪心,害了自己的子孙后代,真的是得不偿失。
所以。君子爱财,一定要取之有道,要遵纪守法,不要挖空心思强拿硬要!
女儿凑了15万元给女婿买房,房产证上却没有女儿的名字。丈人大骂女婿不是男人。女婿却指着岳父说:都是你的错。
爱女小陈大学毕业后,老陈在赣州帮她找了一个事业编制的工作。然而女大不由爷,当初他千叮咛万嘱咐女儿,在学校不要找对象。毕业后女儿却把男友带到了他面前。
眼看着女儿和小刘情比金坚,老陈只能作罢。他给小刘约法三章。第一、女儿的工作比较稳定,一定不能辞职。第二、女儿工作在赣州,所以两人要在赣州安家。第三、男方最好能考上赣州的公务员,不成也要在赣州找一份工作。小刘不假思索,一口应允。
婚后小刘辞去了上海的工作,在赣州转了一圈,发现没有适合自己的专业,于是返回老家南昌找了份工作。妻子小陈鼓励他,好好干,如果发展好了我也过来。
小陈是家里的独女。眼看着父母年纪大了,她希望能照料他们。于是她和丈夫商量,以后你过来的话,让父母和我们住一起,反正家里房子也够大。小刘不同意,我还想过两人世界呢。再说如果我父母过来,看到我和你一家人一起住,他们感觉会不好的。
小陈挺生气。丈夫当初承诺了到赣州工作,现在却是两地分居。自己宽容他,而他对自己这并不过分的要求却一口回绝。小陈第一次觉得丈夫对她的爱并没有想象中那么深。
小刘厌烦了这样频繁地两地跑。他劝妻子辞职到南昌来,承诺帮他找个事业单位。 找到再说吧。妻子并不相信。事在人为,你过来了我就一定尽力去找。老陈听说后哂笑,真是个毛头小伙子,以为有编制的单位这么容易进?
刘家决定给儿子在南昌买套房。小陈开玩笑的问会不会上她的名字啊?小刘说:那你总要出些钱吧。小陈向父母借了10万元加上自己的积蓄,凑足15万元给了丈夫。
房子上名要本人去。小陈此时怀孕并不方便。他们去公证处办了份委托书,小陈全权委托丈夫代办房产之事。几天后丈夫电话过来说委托书上地址出错了,小陈的名字还是上不了。他安慰妻子,等生完孩子后来南昌一起去办吧。小陈有些莫名其妙,地址不是你给的吗?她也没细想答应后面再说。
结婚两年来,小陈从来没管过丈夫的工资卡,丈夫也从来没主动给过她钱。怀孕后才每月给3000让买些营养品。坐月子时是冬天,天气寒冷。婴儿喂完奶后平躺就吐奶,不得不斜抱着。这可苦了外婆和妈妈。两个大人整晚都睡不好觉,体力严重不支。小陈向丈夫提出让婆婆过来帮忙照顾一个星期。小刘很为难,父母在开店做生意走不开。他劝妻子不要把小孩弄得太娇气,三个大人轮流带,还会对付不了一个刚出生的婴儿?小陈气得摔了手机直抹眼泪。 一旁的老陈安慰女儿,天塌下来我们也会帮你,不会让你受委屈。
老陈每天晚上抱着外孙女,天亮又去买菜。终于挺过了这段艰苦的日子。看到父亲憔悴的身体,小陈心头涌起了对丈夫的恨意。
快过年时,小刘让妻子带着女儿来南昌过年。房子装修好了,我们可以住新房了。电话那头小刘高兴地说。老陈一听马上警惕起来,这房子装修好不到三个月,甲醛肯定没散发完,刚出生的孩子怎么受得了?
小刘辩解,房子装修材料是他一手购买,全都是环保材料,不用担心。老陈坚持要做环保检测。小刘不情愿地找来检测机构,结果甲醛超标3%。老陈庆幸没住进去,否则外孙女保不齐要得白血病。
年后小陈去了南昌一趟。她让丈夫陪她一起去房产证上加名字。小刘却左右推脱。一会儿说请不了假,一会儿说地方太远。 小陈火了,你到底怎么回事?小刘嗫嚅了半天,说了实话。原来他是家里唯一男丁,现在生了女儿,父母要儿媳妇许诺再生一个才肯房本上加她名字。小陈气坏了,你不想加我的名,为什么还要我的钱? 把钱还我。 这得去做个公证,证明房子和你无关。丈夫口中说出这么厚颜无耻的话,小陈的心彻底冷了。
回去后的小陈越想越不对劲。父亲看到女儿情绪不佳,了解情况后勃然大怒。当初的约法三章女婿根本就没有遵守。他不停地要女儿辞去工作,屡次让女儿受委屈,像个甩手掌柜一样地做着丈夫和父亲,如今在房产问题上又这么欺骗女儿。是可忍,孰不可忍。 他让女儿火速离婚。
小刘发现情况不对,赶到赣州却找不见妻子。岳父指责他不是男人,小刘火了,他把手中的水杯重重地往桌上一放,手指着岳父说:我们的矛盾都是你造成的。本来我们相亲相爱,你横加阻碍,挑唆你女儿,你就是不想让我们俩好好的过。
老陈气得浑身发抖。争吵的翁婿最终找到调解节目,向对方讨要个说法。
@青藤听雨 男女对爱情的憧憬让他们不管不顾地冲进了婚姻。女方父亲用自己的人生历炼保护着女儿,反观男方在这段婚姻中显得自私且没有担当。他不愿意在婚姻中妥协,反倒希望女方做出牺牲。 这让女方父亲不得不警惕。而男方由此判断婚姻亮红灯的始作俑者是岳父。
两地分居本就是婚姻中的巨大阻力,如果双方都不愿意为爱妥协,婚姻不可能得到善终。
男方在购房产中耍了手段,只是他不懂法。父母出资购房赠与婚后的子女, 哪怕登记在一方名下,也视为对双方的赠与,属于共同财产。
你觉得这对小夫妻还能继续吗?
江西赣州彩礼真的贵啊,我堂弟今年31岁,赣州事业单位人员,去年谈了一个女朋友,30岁,独生女,在本地乡政府上班,女方爸妈都是公务员退休人员,家境富裕,女方要求要有房,去年我堂弟又首付了一套房,今年两家父母见面,女方父母要求彩礼25万,我堂弟房贷还在付,一下子拿不出那么多钱,问我怎么办才好,各位网友,你们觉得这婚结不结?
#找工作难还是找对象难#都难,90年的,18年退伍回来,下苦工,赣州市区住,自己一辆大众车,2020年考了个乡镇事业编,然后一直相亲相亲,始终被人嫌弃在乡下工作。今年,运气还好,考公务员在赣县来了,三十多的人了,面对感情,还是那么的迷茫,希望有个好的结果吧。
《可视门铃窥视前妻隐私:血染复婚“宫心计”》①
戚鹏恩在江西省赣州市经营汽车维修业务,妻子李玲发现他婚内出轨后提出离婚,随后搬到隔壁居住。戚鹏恩为了挽回婚姻,采取各种方式追回前妻,甚至安装了时下流行的可视门铃。可曾经相爱的两个人却没有和好如初,反而引发血案——
一、【无计可施:出轨前夫花样求复合】
2020年10月,戚鹏恩收到法院传票,不由大惊。签收后他当即拨通前妻李玲电话质问:“我不就是安了个门铃,你至于告我吗?”
戚鹏恩是江西省赣州市人,大专毕业后在老家赣州市市区经营汽车维修业务,不到几年时间就在市区开有三家分店,身家千万。妻子李玲来自湖北省黄梅县,比戚鹏恩小5岁,在当地一家律师事务所做行政文员工作。两人婚后在高档小区买下一套四室两厅住房,儿子戚凡2000年出生,乖巧懂事。戚凡进入中学后,李玲考虑三户两梯的户型通风且采光好,便又花钱买下对门的小两居,让退休的父母过来养老,同时帮忙接送外孙上下学。三代人分居701室和702室,互相照应,生活和美。
2018年9月,儿子戚凡到南昌读大学后,父母返回黄梅老家安享晚年。李玲便把702室向外出租,每月收取租金2000元。
但是,半年多的“空巢”生活讓戚鹏恩渐渐有些失衡,背着妻子出轨了分店会计、95后女孩孙盼盼。面对李玲的几次质疑,戚鹏恩常常以“生意需要”搪塞过去。李玲循着蛛丝马迹,还是发现丈夫的外遇。
2019年7月,李玲约见孙盼盼,随后拿着与孙盼盼的谈话录音,回到家向戚鹏恩提出了离婚。为了保住婚姻,戚鹏恩表示会开除孙盼盼,并下跪恳求李玲看在老人和孩子的面上原谅他。这之后,戚鹏恩有所收敛。消停了半年,李玲发现戚鹏恩偷偷用备用手机跟其他女人玩暧昧,手段更为隐秘。
2019年底,李玲以“被告戚鹏恩婚内出轨造成夫妻感情完全破裂”为由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并表示自己有录音为证,因此夫妻财产应全归自己所有,戚鹏恩作为过错方依法需净身出户。随后,李玲提前终止了租房协议,一个人搬到702室居住。
戚鹏恩见妻子动了真格,心里开始发慌。虽然戚鹏恩很花心,但他知道李玲确实是个合格的妻子,他压根不想离婚。最要紧的是,戚鹏恩和大多数经商的朋友一样,笃信风水。他曾经算过命,师父说李玲长相端庄,命格里带着福气,属于旺夫的女人。
可戚鹏恩知道妻子这是伤透了心,在咨询了律师以后,为避免净身出户,戚鹏恩最终与李玲协议离婚,李玲只要了702室的房子,随后依约在法院撤回了起诉,与戚鹏恩在民政局办理了离婚手续。
办完手续后,李玲将个人生活用品全部搬到了702室。发小看戚鹏恩情绪低落,劝道:“你俩住隔壁,复合是迟早的事。”朋友的话点燃了他心头的希望,他以为李玲也就是一时生气,等过段时间他再去认错道歉就会回心转意。
然而,事情并非按照戚鹏恩的想法来。李玲很快适应了单身角色,她剪掉了多年来的黑长直发,转变穿衣风格。李玲本身底子不错,经过换发型、减重,一番打扮后竟脱胎换骨。
2020年春节过后,李玲所在律所的同事秦律师到戚鹏恩的修车行来做保养,戚鹏恩在闲谈中得知李玲恋爱了。恋爱对象叫程利明,跟李玲是老乡,都是湖北黄梅县人,个头适中,是赣州一位乡镇公务员,离异无孩,一直喜欢李玲。
彼时,疫情严重,戚鹏恩修车行生意惨淡,他赋闲在家。每次程利明开着黑色的帕萨特停到楼下,李玲就打扮得清新养眼,欢呼雀跃地跑下楼。看着两人亲亲密密地驾车离去,戚鹏恩心如刀割。
戚鹏恩为了追回前妻,准备像原来恋爱时那样给李玲送花送包,“步步紧缠”式追求李玲以打动其芳心,实现复婚。可李玲故意躲着他,早出晚归。
4月12日,是两人曾经的结婚纪念日。这天,戚鹏恩买好玉石手镯和鲜花,从下午开始就守在李玲的房门前等待李玲。可等到天黑也不见李玲的人影,戚鹏恩只好联系儿子戚凡,得知李玲回湖北娘家度公休假去了。
李玲返回赣州市后,戚鹏恩每天早早回家,想到702室跟前妻谈谈心,但仍无法弄清李玲的进出门时间,常常吃闭门羹。即便有一两次碰到李玲,她也是急急忙忙地赶着去与程利明约会或出门办事,“砰”的一声就把门关了扬长而去,让戚鹏恩碰了一鼻子灰。连李玲的进门出门时间都弄不清,更谈不上向李玲献殷勤了,怎么实现复合?戚鹏恩苦恼不已。
2021年高考,眼瞅着又近了,想起一个人。
此人名叫伍继红,1994年,以692分考取中国人民大学,却因专业冷门找不到合适的工作,最后竟辗转流落农村,陷入赤贫。
在计划经济时代,人民大学的地位不输北大清华。人大毕业生,多进入政界,且起点较高。我们村,八十年代曾考上了一个人民大学,至今是全村的骄傲。他也没辜负族人的期望,为家乡作了不少贡献。
同样是人大毕业,伍继红为什么混得那么惨?这事儿,那可是“小孩儿没娘说来话长”。
2017年,江西修水县有位叫吴美华的中学老师,在一次扶贫入村走访时,偶然发现了伍继红,了解到她令人惊奇的经历,感叹不已,写了一篇文章,详细讲述了伍继红跌宕起伏的人生。
伍继红,原籍江西赣州,随叔父落户广东。1994年参加高考,以692分的好成绩,被中国人民大学档案学院录取。
1996年,伍继红还在读大二时,人事部印发了《国家不包分配大专以上毕业生择业暂行办法》,天之骄子们的铁饭碗被打破了。象牙塔里的伍继红,并未感觉自己的命运已悄悄发生变化。
1998年,伍继红大学毕业。没有分配,没有校招,没有定向,她需要自主择业。伍继红参加了北京的公务员考试,笔试通过了,却在面试环节被刷掉。
她辗转天津、北京等地找工作,四处碰壁。只好回到广东,在一家教育机构找了份工作。没多久与同事发生了矛盾,辞了职。接着进了一家制作日历和贺卡的印刷厂,干了一个月多,再次离职。
伍继红的最后一份工作,是在服装厂缝扣子、裁衣服。得到父亲已经去世一个多月的消息后,伍继红赶回家乡,在父亲的遗照前哭了一天一夜。此后,她便变得有些不一样。
2000年,回广东的路上,伍继红在商场里遇上了初中同学郭长华。只相处了几个小时,伍继红便跟着郭长华走了,两人登记结了婚。
起初,郭长华觉得自己很幸运,找到了一位高学历的妻子。但婚后不久,郭长华便发现妻子精神有异样,言谈举止完全不像一个受过高等教育的人。
两人的婚姻生活并不和平。伍继红怀孕生下一个女儿后,抑郁症状越来越严重。郭长华受不了,与伍继红离了婚。留下女儿,把伍继红送回了娘家。
离婚后的伍继红,精神受到打击,身体也生了病,又黑又瘦。在媒人的撮合下,伍继红嫁给了庄稼汉邓高华,相继生下五个孩子。
“每天睁眼就是带孩子,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我就像生活在谷底。”伍继红这样形容自己的生活。
事实上,那时候,所有人都觉得伍继红不正常。伍继红曾想过到小学当代课老师,但没有人给她这个机会。
夫妻俩、公婆、五个孩子,全家九口人,都靠邓高华打工的收入和国家的低保补助生活,家庭极度贫困。在记者的描述中,伍继红的家是这样的,“几间破旧的土坯房,家徒四壁;房顶上拉着一张彩条布,却挡不住漏下的雨水。”
伍继红的经历被媒体报道后,引起了人大校友的关注。“非常震惊,”伍继红大学时的班主任老师安清福说,“希望能给她一些帮助。”
2017年5月,安清福教授和人大校友来到江西,对伍继红进行帮扶。2018年,人大校友通过中国红十字会的捐款,和当地政府的扶贫资金,为伍继红家修建了一栋170平米的二层小楼。
在人大校友的帮助下,邓高华得到了一份月薪三千元的后厨工作。伍继红也有了新的手机和电脑,精神面貌好了很多。
“我想找个工作,慢慢适应社会。”伍继红把头埋进臂弯,眼神显得很迷茫。安清福老师和人大校友发现,他们并不能真正拯救伍继红,只能给她一些物质上的帮助。
上世纪九十年代末,虽然取消了毕业分配,但人大毕业生应该还是好找工作的。伍继红为什么屡次碰壁?这固然有她性格上的原因,也跟专业不好有很大的关系。
档案专业只适合体制内的工作,在市场上并无用武之地。如果伍继红当年铁了心考公务员,绝不会沦落至此。遗憾的是,她一再向命运妥协,才致流落农村陷入赤贫。
这也给我们警示,在高考填报志愿时,多数情况下,选择专业比选择学校更重要。很多家长只看重学校的档次,名头响不响,却忽视了专业的重要性。
有的是虚荣心作祟,有的是不懂如何选专业。高考填报志愿,确实令人头疼。几大本资料,要完全吃透弄懂,不但要有一定的学识基础,还需要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但是,涉及到孩子的前途命运,又不能完全委托别人,必须自己全程参与才放心。利用碎片时间提前学习,充分掌握,不打无准备之仗,才能给孩子提供最大的帮助。
小女婿赵斌35岁,部队正连退役说转到偏远乡派出所工作,当派出民警。我很纳闷,他好歹是正连干部,少说给个副所长当吧!听说转过去待遇还不高,月薪3200,公积金1046,年收入7.8万。那他要不要去呢?
我女儿莹莹是一名县皮肤医院的护士,今年30岁,曾读的是赣南卫生职业学院3+2模式的大专,毕业后就考取在县皮肤病医院工作当护士。
当时在亲朋好友的介绍下,让她认识了如今的小女婿赵斌,当时听说他是当兵的,还在部队当连长,我二话不说就答应了她们的婚事,没要他家一分彩礼。
女儿和赵斌结婚时,我家还特地陪嫁16.8万给他们买了一辆代步车大众速腾,但婚后几乎是女儿使用,因为女婿赵斌他长期在部队使用不上。
平常他们夫妻俩也是聚少离多,还好结婚不到半年,他们生了一个可爱淘气的宝宝小睿,是个可爱的公主,平常多半女儿和她婆婆带。
原本这次以为女婿当满16岁兵龄,光荣退役回来可以当领导,在我眼中我一直觉得连长级别很大,退役回来肯定是个大官。
相比我另外两个女婿,大女婿是做泥浆的,虽然赚钱但特别辛苦,做点工钱人家总是赊账;二女婿是做小本生意的,开了一家小烟酒店,一年两夫妻下来也就赚十来万。
以为小女婿退役回来,日后他是最有出息,还能让他帮衬下家里,毕竟在体制内熟了之后就认识的人多,无论小孩入学,各单位办事都方便。
但昨天我和小女儿茶余饭后之间,女儿就说赵斌退役回来了,分配在偏远乡里的派出所工作,我问她是不是当所长,如果是所长也挺好,没想到的只是一个普通科员,我顿时很莫名打起了疑问号。
小女婿他作为连长,怎么就只能当个普通科员呢?
@谭琴说艾 个人觉得,阿姨肯定是想多了,正连干部实际在部队并不大,尤其是转到地方能当上公务员身份就很不错了。
一般来说,营级干部才有资格转公务员身份,而营级以下几乎是分配在镇或者长,好的在县直等事业单位,几乎是只能享受事业身份。
许多正营干部即使转回地方,相当派出所长也是很困难的,虽然他级别有那么高,但隔行如隔山,接收单位和组织也一般不会让刚退役的干部当实职“一把手”。
总之,像女婿赵斌正连退役能分到乡下派出所当民警,个人觉得还是不错的岗位选择。你们觉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