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发文硕士谈回乡当公务员#:科研经历是笔宝贵财富】8月18日,《Nature》正刊发表了浙江理工大学硕士生郝治伟为第一作者的一篇学术论文。随后,他选择回家乡安徽宿州当公务员的人生选择引发网友热议。郝治伟的导师左彪告诉澎湃,郝治伟其实对自己的职业发展早有规划,读研期间就曾向他透露过考公务员的想法。“这篇《Nature》文章今年4月份就已被预接收,但那时郝治伟还是很坚定地选择参加公务员考试。”
8月23日,郝治伟对澎湃表示,目前他已入职安徽省宿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当天正好是他正式上班第一天。学术的光环也引来单位领导和同事们的关注。郝治伟说,做这个决定,其实是综合了很多方面考虑。一方面父母年纪大了,希望能够多在他们身边陪伴照顾。另一方面,在宿州生活了很多年,对这里有很深厚的感情。最重要的是觉得这些年家乡变化非常大,也想为家乡建设贡献力量。虽然选择当公务员,但他不会放弃所学的化工专业。“其实我报考的这个岗位就是负责经开区的化工和生物医药产业的管理工作。因此之前的学校和科研经历并不会浪费,反而会在工作中更好地帮助我。”网页链接
#20余省份今举行公务员省考#从去年11月份就开始准备!过年期间,歇一段!然后3.26推迟,然后又歇一段!然后现在7.9。宿州的又推迟!这两天又想歇一段了[捂脸]
#张家齐陈芋汐女子双人十米台夺金##公务员考试##常识#恭喜中国跳水队张家齐/陈芋汐为中国代表团摘得第八金。大家一起和图图学习奥运知识吧~
#宿州头条# 关于疫情的吐槽:
疫情当下:全民成厨⼦了,医护成战⼠了,⽼师成主播了,公务员成门卫了,家长成监考⽼师了……只有孩⼦们依然是神兽,以前看⼿机跟做贼似的,现在也光明正⼤了。
以前睡觉叫懒⾍,现在睡觉叫贡献;⼀⼈睡觉,全家光荣;全家睡觉,是精忠报国。
宁把⾃⼰灌醉,也不参加聚会。宁把⾃⼰喝倒,也不出去乱跑。宁把脑袋睡扁,也不外出冒险。宁把⾐裤坐破,也不出去惹祸。宁可憋的冒汗,不给政府添乱。
封村了,封城了,哪⾥都去不成了,这场疫情证明了,捆绑了夫妻,饿死了情⼈,野花输给了家花,招牌菜输给了家常菜,⼼上⼈输给了枕边⼈!这叫物归原主。
#徐州头条#
徐州的房子让谁买走了?
首先是苏鲁豫皖周边19个市,最多的应该是萧县、宿州、淮北……离得近,生活习惯、风俗都差不多,没有水土不服感,遍地老乡,时间长了就是徐州人了。
其次是徐州下辖五县和贾汪。我了解的沛县45岁以上拿工资的,像公务员、教师、医生类的,基本都是沛县一套房,徐州一套房或两套。
其实这都符合城市化进程规律。现在城市化是65%,离发达国家的80%确实还有一定的空间。县城去市里,三线四线去二线,北上广深买不起,买个省会或二线还是保值、增值的。
作为宿州和淮北人,要么去合肥买房子,能保值升值,可有点远,要么就选个近点的二线城市,作为省域副中心城市,定位是仅次于省会南京、合肥的。况且教育6所本科,10几所专科,医疗徐州10几家三甲医院,二院四院是北方前几名医院,还有地铁通勤,有高架赶路,差不多了。
作为沛县人你在沛县买2套房子搁置,无论租卖都没有徐州速度快,升值空间大,谁会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而且可能要漏的篮子?所以沛县选择徐州买房。毕竟都认为下一代更有出息,不会回沛县发展的。
所以徐州的房子不会太难卖,当然接盘侠也不是那么好找的。看你运气!买房也是学问,不然呢?别人为什么因房暴富,你咋还是守着拿套房到终生?
【学术新星回老家考公务员,你怎么看?】这件事相信震惊了很多学术界和教育界的人。浙江一位硕士,在世界顶级学术期刊《Nature》,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论文。可是就是这样学术前途大好的学术新星,却在毕业后选择回安徽老家当一名普通的公务员。这不由得让我们深思。
郝治伟来自浙江理工大学,2020年11月,在左彪教授带领下,其以第一作者身份的论文投稿《Nature》,经过历时半年的审稿和修改,2021年6月被《Nature》正式接受并在8月见刊。论文发表在《Nature》 意味着什么?在不少单位,直升博士,甚至能直升副教授甚至教授。该研究被称为是浙江理工大学在自然科学领域的重大科研突破。他的导师评价他,在科研上有很好的天赋,学术能力很强。而他很年轻,还仅仅是硕士, 可以说是前途无量。
尽管导师多次建议郝治伟在学术道路上走下去,因为他有这么好的成果和平台,后面走科研的道路也会比较顺利。但是郝治伟却在权衡考虑以后,放弃了学术道路,选择到家乡报考公务员。根据最新的公示,他被安徽宿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拟录用。
您如何看待这位学术新星弃学术选择公务员呢? #发过Nature的硕士回家乡当公务员#
#发过Nature的硕士回家乡当公务员#呜呼,科研界已经这么卷了?连Nature一作都不敢当老师了?
中国是论文第一大国,在之前,博士生、研究生毕业都必须要求发表SCI论文,某些领域的大牛或者水王,可以有几十、上百篇SCI论文。
但论文是有鄙视链的,SCI一区傲视二区、三区和四区。其中,最牛的是SNC。S指的是Science,N指的是Nature,C指的是Cell。这3个最顶级的科学期刊。这里面正刊又超过子刊。
在SNC上发一篇文章,在20年前,完全可以评院士。就在现在,评个教授也是绰绰有余。要知道,现在国内很多大学还没有过SNC文章,即便是著名的985大学,一年有的也只能有1篇文章。
像现在科研界的少年天才,曹原,24岁发了两篇Nature,马上国内铺天盖地的报道,各种资源都是虚位以待。可以说,曹原回国,想去哪里就去哪里,要什么样的实验设施就会给他准备。
然后,现在浙江理工大学有位硕士生,郝治伟,在硕士期间以一作的身份在Nature上发表了一篇Mobility gradientsyield rubbery surfa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