屁股上纹《论语》——有一腚的道理。民营企业自生自灭,某些行业不能旱涝保收啊! 现在很多民营企业都发基本生活费,建议公务员也发基本生活费,大家同舟共济、共渡难关。
公务员饭碗很多人都想要,尤其以山东人最热爱考公务员是有原因的。山东人的老乡——孔子和孟子,很早都阐释公务员的特点。
如《论语》里说“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孟子也说:“无恒产而有恒心者,唯士为能。”
当公务员了就不须为生计发愁,有志于做士的就不该自谋生活,他的个人生活该由旁人来替他解决,他这应该专为公众服务。古代中国以士农工商划分社会。想从士,就不要再做私人生产,不许经营工商。从汉武帝就开始这种规定,后面在唐朝也都规定应考做官不许为商。历朝,公务员都是社会的顶流,享受着农工商的供养。
现如今,考公务员不也是想不用为了生计发愁吗?进入体制后,很多隐性福利也是其他行业很难拥有的。这种公务员从古带来的好处到现在依然相似,散发出魅力,怨不得,孔孟之乡人这么热心公考,原来他们比其他人更早明白“孔孟之道”。
常识判断(题目来自学习强国)
有“礼义之大宗”之称的是( )。
来源:《中国文学史》 (高等教育出版社2
003年版)
A.《尚书》
B.《春秋》
C《诗经》
D《论语》
#公务员考试# 20220330
若登高必自卑,若涉远必自迩
《春秋》是“礼义之大宗”(《史记·太史公自序》),维护周礼,反对僭越违礼行为,贬斥邪说暴行,是其主要的思想倾向。
#公务员##公务员考试#
常识40000问已更新
本期主要内容
“四书”指《论语》、《孟子》、《大学》、《中庸》。
“五经”指《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六经”又称“六艺”,在“五经”后增加《乐》。
《诗经》又称“诗三百”
司马迁著《史记》纪传体通史。
《孔雀东南飞》是中国古代最长的一首叙事诗。
“建安七子”: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禹、应玚、刘桢。
“竹林七贤”:阮籍、嵇康、山涛、刘伶、王戎、向秀、阮咸。
陶渊明,号五柳先生,我国第一位杰出的田园诗人。代表作有《桃花源记》、《归去来兮辞》、《归园田居》、《饮酒》等。
孟浩然,山水诗人,与王维合称“王孟”。主要作品为《过故人庄》、《春晓》等。
王维,字摩诘,与孟浩然同为盛唐田园山水派代表。主要作品为《送元二使安西》。又名《阳关曲门飞鸟鸣涧》。
李白,字太白,人称“诗仙”。唐代三大诗人之一。主要作品为《梦游天姥吟留别》、《蜀道难》等。
杜甫,与李白齐名,人称“诗圣”。主要作品为《兵车行》、《春望》、《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
“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结为《杜工部集》。
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
#2022国考##公务员考试##行测#
万丈高楼平地起,上岸只能靠自己!
敢不敢给自己一次改变自己的机会!
学会积累,敢于张口,就会迎来进步的欢喜,那就让我们从每天大声表达开始,让改变看得见!
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
(译:只学习却不思考就不会感到迷茫,只空想却不学习就会疲倦而没有收获。)
2.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论语》
(译: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应当说不知道,不弄虚作假,这才是明智的行为。)
3.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唐·韩愈
(译:事业或学业的成功在于奋发努力,勤勉进取。太贪玩,放松要求便会一事无成;做人行事,必须谨慎思考,考虑周详才会有所成就。任性、马虎、随便只会导致失败。)
4.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宋·朱熹
(译:用心思考,用眼仔细看,有口多读,三方面都做得到位才是真正的读书。)
5.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论语》
(译:努力学习却不感到满足,教导别人不感到厌倦。)
6.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荀子》
(译:不把半步、一步积累起来,就不能走到千里远的地方,不把细流汇聚起来,就不能形成江河大海。)
7.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唐·王之涣
(译:想看到更远更广阔的景物,你就要再上一层楼。想学到更多更深的知识,你就要比原来更努力。)
8.强中自有强中手,莫向人前满自夸。 ——《警世通言》
(译:尽管你是一个强者,可是一定还有比你更强的人,所以不要在别人面前骄傲自满,自己夸耀自己。)
9.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礼记.学记》
(译:玉石不经过雕琢,不能成为有用的玉器;人不经过学习,就不懂得事理。)
10.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劝学》
(译:年轻的时候不知道抓紧时间勤奋学习,到老了想读书却为时已晚。)
#公务员考试# 常识-常考重要文学名著简介
四书、 五经、《楚辞》、《论语》、《左传》……这些你都熟悉吗[笑]
#公务员考试#常识-常考重要文学名著简介
四书、 五经、《楚辞》、《论语》、《左传》……这些你都熟悉吗[笑]
这几天公务员和老师因为待遇的事情互掐,本来就是两个极其敏感的群体,再加上掐的话题也很敏感,所以想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