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建议大家考公务员和事业编。
首先申明,我今年42,之前在中部地区体制内待过一些年,这个单位还是外人看来很光鲜的执法部门,现在从事金融工作。所以说这段话没有利益冲突,纯粹是这么多年的感悟。另外,以下这些话排除省部级以上大机关,央企,垄断国庆等肥缺。特指的是绝大多非一线城市发达地区的一般的公务员和事业编。
没有啥铁饭碗,有些铁饭碗只能像牢笼一样把你锁住,真正的铁饭碗是个人能力的提升,这才是人安身立命的根本。在一般的体制内,收入不高,一个月三四千块钱,刚进去可能不觉得啥,一旦成家立业,小孩上学,父母养老,开销一下子就起来了。然而体制内拿的是死工资,没办法的。
等熬到40岁以后,人就会明白,有这个20年青春在外面打拼说不定能够发家致富,再不济也比拿死工资强。
当然有人说稳定,去外面可能还混不好之类的话。但是我想说,如果一辈子是弱者思维,那么一辈子穷就是注定的,到哪里都一样,当我没说。
天哪!!到今天才知道,孩子一旦考上这专业,一辈子衣食无忧,比如铁饭碗专业:公安类、司法类、金融类、医护类;毕业前景好的专业:计算机类、电子信息类、金融学等;家有学生的,进央企国企的专业:金融类、电力类、石油类等;考公务员专业:电子、土木、汉语言;家长喂孩子一定要耐心看完,提前给孩子做好规划,将来填报志愿时才不会出错。
【想考公务员,哪10个本科专业类机会最大?经济金融类专业最受欢迎】为什么要报考公务员?每年我国大学毕业生考公热异常庞大,造就了全球最大、独一无二的公务员考试培训市场。很多人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是,工作稳定、福利好、出门倍有面子、最关键的是,不会被裁员。估计很多人没有想到,有数据显示近八年公务员的辞退率还不到0.1%,人员流动率也不到1.3%。
在高考升学中,有一个很特别的群体,目标就是奔着公务员考试(国考)去的,立志成为体制内的一员,那么这个群体的高考学生,选择什么样的专业为最好、机会最大?据相关公布数据统计,最受欢迎的为经济学、管理学、文学、法学等4大门类的相关专业及计算机类这个工学门类的一级学科招生最多。
国考招录人数最多的学科是经济类,是近两年招录人数均超过9000人的学科;其次是金融类学科,近两年招录人数均在8000人左右。从这两个数据来看,大家知道为何财经类高校一直是高考录取中的大热门,这国考招录人数统计也是其中的一个方面,而且是竞争异常大的一个就业方向。2020年全国有144万人报名参加国考,其火爆程度可想而知。
唯一排进前十的理工科类学科为计算机类,而且招录规模进入了全国第三位。2021年招录规模在7200人左右,2020年在6900人左右,对于想参加公务员考试的理工类学生来说,计算机类专业是最好的选择。
另外排名进入前五名的专业类为财会类及法学类专业。财会类专业的招录人数变化比较大,从2020年1.15万人降到了2021年的7160余人,从第一位降到第四位。法学类专业每年的招录规模也在7000人左右,2021年以6900人的招录人数排名第五位。
连续两年排名前五位的专业(类),规模都会在7000人以上。其它进入前十位的专业类还有语言文学类(招录6000人左右)、统计学类(6000人左右)、工商管理类(5000人左右)、新闻类(4600人左右)等4个专业类招录规模接近5000及以上。
排名第十位的专业类为公共管理类专业,年招录规模人数在2000人左右,相比排名前九位的专业招录人数差距一下子就拉开了。
职业规划目标是当公务人员的学生们,最希望知道的就是,上述专业类对应的招录单位有哪些?笔者为大家简要介绍如下。
财经类专业:税务局、发改委、中央办公厅、海事局、铁路公安、审计局、统计局、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等。
法学类专业:公安局、发改委、检察院、法院、教育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铁路公安局、长江航运公安局等。
文学类专业:政府、办公厅、海事局、邮局、公安局、水利部、统计局、银保监会等。
计算机类专业:政府、档案局、网信办、公安局、税务局、通信管理局、海事局、海关、邮局、统计局、知识产权局、气象局、银保监会、证监会等。
新闻类专业:外文局、外交部、中央办公厅、中央宣传部、中国文联、海事局、税务局、公安局、银保监会、气象局、知识产权局、文物局、邮政管理局。
不同学历层次的毕业生,可报考的职位比例会有所不同。大专层次的毕业生可报考职位比例一般会在2.5%左右、本科学历考生可报考比例则达到了92.2%(其中有18.2%的招录职位仅限本科学历)、硕士生可报比例则达到了99.8%(其中2.3%的比例仅限硕士生),博士学位学历则除仅限大专、本科、硕士生可报职位外,能报的比例为75.7%。
从可报职位的学历层次来看,大专、博士学位所能报考的职位数量最少,优势最好的属于本科层次的毕业生。所以,想要从事公务员职业,那再高考时,至少要考一个本科,才有比较大的机会。
#高考志愿填报##高考季##教育微头条#
我是@YiRon,欢迎关注,我们一起畅聊教育、高考、艺考、高中选科与志愿填报那些事。
热门专业对应公务员岗位来了,比如会计、金融学、物流管理、艺术类、英语等专业对应的哪些单位,一张图全详细告诉你们,给想考公务员的毕业生提供参考。
清华大学七成毕业生进入体制内,说明了什么问题?
在一般人眼中,顶尖大学的毕业生应该进入研究院、世界500强企业,证券金融等。考公务员、事业编都是二本、三本学生才干的事。
不仅仅是清北学生争相进入体制,每年毕业的学生,只要条件允许,都报名国考、省考。一方面体制内工作稳定,尽管一些公务员、事业单位的人员工作整天也很忙,但工作有保障;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当前社会就业环境不很乐观,进入一般企业,说不定哪天企业倒闭或者裁员,那时候没有年龄优势,争得过谁呢?
代款中的个人条件——职业要求
一般不能是公检法、金融行业、房地产行业、律师、公务员、记者等一些敏感性行业。
#抵押# #房屋抵押# #抵押贷款# #房产#
为啥不建议高考志愿填报的时候,选这些高大上的专业?!?
啥叫高大上?就是名字听起来牛逼,大气,上档次,好听!比如金融,经济,投资,法学,哲学。
金融,经济,投资,也算是经济学大类里面名字比较高大上的了。看起来还不错,这几个专业每年考研的学生特别多,为啥?本科毕业就业难。而且全国大部分综合类学校都有这几个专业,一二三本都有这方面的专业。
专业人才需求量已经饱和,所以考研人数剧增。其次对头就业的方向比较少,像金融,经济,大部分以研究理论为主,就业方向最多是以考公务员为主,所以这种看似名字高大上的就要小心了。即便是能有一些单位或者岗位招聘,也吃资源,一些证券类的单位,对工作者本身就要有很高的家庭背景。
像哲学,法学之类的,也已经基本上是饱和。哲学类,专业。我是真不知道干嘛了?可以读研读博,以后当大学老师。再者可以考公务员。但是啊!你读研读博不足以,就不能创造价值,至少是对家里人没有多大帮助!建议慎重。
法学,学这个专业的人太多了,而且也和经济学差不多,全国大部分本科学校都有这个专业。只有考研,这个就需要很好的规划了。毕竟法学考研也是竞争非常!
#重庆头条# #2022高考季# #高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