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体制内的第一站简直太重要了。很多人为了上岸,报考的都是离家很远的地方的基层单位,有些甚至都跨省了,想着先上岸再说,以后再慢慢考走或者调走。现在这条路越来越不通了。
第一,遴选主要是面向省内,直接面向全国的越来越少,以面向省内为原则,面向全国为例外,这就造成了人才基本只能在省内流动,想要跨省,难上加难。而且,现在遴选也越来越卷,原来直接报名笔试,现在还要筛选简历,觉得你行,你才有资格笔试。
第二,异地公务员回乡调动政策原则上不实行了,原来有的地方允许在外地工作的公务员调回来,现在这条路又收紧了,因为这不利于基层人员稳定,好不容易招一个人进来,结果没上几天班,老是想着调回家乡,对用人单位来说是一大损失。#职场升值季#
#公务员考试# 浙江省级机关公务员遴选开启,转条友求助,本人是浙江金华某小县城的一名基层公务员,而本人媳妇在杭州某事业单位工作,与媳妇长期两地分居,由于基层工作非常不容易,异地调动又非常困难,目前感觉只有遴选这一条路可走。但是记得单位领导开会时候说过,谁想考遴选,就说明谁心思不在单位里了,以后奖励考核、提拔任用都要往后靠。迫于这种压力,单位里没人敢报中央遴选,但浙江省遴选对我诱惑太大了,我知道遴选考试竞争很激烈,很可能就是竹篮打水,但要不要顶住压力去试一试?
异地遴选彻底凉凉
马上国考就要报名了,建议大家一定要慎重报考异地的岗位,一线城市的岗位除外哈
就拿我同事来说,她家距离我们单位开车差不多两个小时高速的路程,她上班前计划的是周五下班后回家,周一早上开车来上班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我感觉截止到现在,应该有三四回她都是一个多月才回家一次,昨天的这个这个周末因为培训也没回去。总是会有各种各样临时的加班或者意外的事情,没办法周末回家。再加上油费和高速费,她说现在就是在赔钱上班,而且还要每天都是思念自己的宝宝
之前她还准备走遴选这条路,现在也不可行了。山西和河南,跨省变动的难度也非常大
再次强调,不要为了上岸而上岸,谨慎报考
#公务员考试#
【考遴选如夹缝求生存】估计百分之八十的人,从进入一个单位到退休都在这个单位。如果没有人脉,没有机会借调和S调,跳出单位的可能性很小,另一种途径就是遴选。
外人看来遴选是一个公开的平台,只要符合条件,都可以去考,很多夫妻两地分居,异地的,偏远地区,第一站只想拿编制的公务员都想通过遴选改变现状。实际上考遴选真不是你储备好了,长本事了就可以。考之前必须经单位一把手签字并经盖章才可以。
这个时候遇到心中宽广的领导非常重要,很多地方因为人才流失严重,就出土政策,签协议让你至少工作几年才可以,也有因为当第一书记考上了不上走的。在体制内我遇到了很多。我也是通过遴选才跳出原单位。说实话,整个流程下来,就是夹缝求生存,猥s发育。
可以说,遴选最要努力做工作的就是一把手,要不然他有一百种方法让你难受,笔试,面试,体检,政审任何一个环节,如果他对你有意见了。他都可以随时让你内心挣扎,笔试是延缓签字,面试是资格复审不让复印档案材料,体检的时候让你加班,政审的时候说你的坏话。当然温柔点的,他会说他在开会,一直不表态。整个流程三到四个月,内心一直都是担心受怕过来的。
当然,也会遇到好的领导,一直支持你考。但这样的领导绝对少数。虽然他明白人往高处走的道理,但是特别是对于编制少的单位,一个萝卜一个坑。你一走工作短时间停摆,特别是能干的会写材料的,再招一个人几乎要等一年。他做决定不怕你怨恨,反正他是领导你是兵。你找关系压他,他内心越不服气。
咋办?没走之前,卑微点,低调点,勤快点,殷勤点。谁叫你的档案编制在单位,上不了党组会你始终调不了。知道自己要准备考,提前几年把关系处好。一旦考走了,编制变动过去了。就不用担心什么!也就意味着你和这个单位画句号了!遴选的你们是否有这种经历呢?
关注@体制调研员 ,更懂体制的中年大叔!
去异地当基层公务员真不是一个正确的选择,我最好的朋友大四那年国考报了个500:1的岗位没考上,老家省考只能报三不限,山东的考试又贼难没有150根本进不了面,最后考上了苏北某区直公务员(非市区),大概成了她这辈子最后悔的决定。
我那个朋友特别想去苏州啊南京啊杭州啊这些城市,可是一个是专业掐的死死的,一个是苏南限户籍。
其实是有解决办法的,苏南虽然限户籍,但是全日制本科可以人才落户。专业虽然掐死,但是可以网络教育搞个非全的,或者自考也行,因为江苏省考基本不掐全日制本科。
但是当时我朋友根本不了解这些,家里催的又紧,觉得公务员有面子考上了一定要去,而且迫切的需要上班挣钱给家里减轻负担,于是就来了。
现在的状况就是被扼住了喉咙一样的感觉,被这个岗位限的死死的,辞职五年内不能再报考,遴选的话根本就没有我朋友的岗位。工作待遇很一般,小单位事情又多,工作的区感觉就像个小县城一样晚上除了广场舞没有别的娱乐活动,特别特别压抑,单位就二十来个人,刚工作应酬时单位的阿姨饭桌上谈什么生男生女的神药,可是但凡有点文化常识的都知道生男生女是男方决定的和女方无关。
体制内也没有那么光鲜亮丽,我朋友现在每天都很不开心
同样是一份网络上向领导递交的申请;
长沙举行遴选考试,但只在长沙辖区进行,意为只在长沙范围内遴选,长沙之外的人员均不在此次遴选范围内,这对于很多一直期待回原籍或者配偶所在地工作的外地人员,是一个“沉重的打击”;
我们知道,调动,一定程度上简直比辞职重新考还难,辞掉重新考,很多人都没这个勇气,也舍不得放弃;因而很多遴选考试,成为既不需要辞职,竞争压力也相对最小、最理想的回乡方式,这种希望破灭时,可想而知是非常失落的,特别是年龄渐长,工作也不允许大量时间备考,考试已渐不占优势,回乡希望渐渺茫;于是提笔:希望予以关怀考虑;可借鉴益阳模式,还可利于“家风建设”;
当然回复也很客观;按照规定,“原则上...”“一般不得...”“以...名义...”,所以“望理解”;
@体制秘闻录 应该说都是不容易的,一考定终身的情况还是相当存在的,“少小离家老大回”也存在,调动难度不啻于重考;当初选择岗位的时候就应慎重再慎重。
@体制秘闻录 对此,您怎么看,欢迎留言。
我是一名“考取跨省异地公务员”导致“异地恋失败”决定“遴选离开”基层法院的法警!
性别:
男
年龄:
32
感情状况:
单身无女朋友!
前任是大学时交往的,投入的感情很深,大学毕业后我考取了跨省异地公务员,她家里在本省给她找了工作!
异地恋持续了两年左右吧,然后,我被踹了!主要是太长时间不能见面,距离肯定产生不了美,反而是小矛盾不断激化,误会不断产生!
彼此的工作环境、生活环境、接触的人和事完全不同,初出茅庐的年纪,想法和做人做事的态度因为历练、经历的不同,越来越没有共同语言。
虽然是和平分手,但我真的很伤!
工作经历:
法学本科毕业,在职研究生学历(前任所在省的学校,为了能多见几次面才考的)。
大学期间已通过司法考试!进了法院就在刑庭工作,当时还是没有“员额”这个说法。
现在的“法官助理”当时还叫“助理审判员”,2011年以后,好像为了改革,我们这个省的法院、检察院就没再进行过审判员、检察员的人大任命!
所以,我就一直是以“助理审判员”的身份,实际在办案!这在当时,很普遍!
“失恋”后,因为迟迟走不出来心里阴影(到现在,我也没有走出来),工作中出了低级失误,如果是现在,估计都要“扒皮”了。
我自己感觉自己不适合在一线了,就主动找领导提出换个环境。
我这个情况,全单位都知道,领导也没多说,正好单位的法警编制还有空余,就顺理成章地穿了警服。
法警工作:
队里其他人挺忙,我还好,因为在刑庭工作了快三年,所以,基本上就干一个事,开庭的安保工作,包括提、押嫌疑人这些事!
别的部门需要出警也基本不找我,找我,我也不想去!那段时间真是颓废得不行。
胡子拉碴、衣服不洗!反正天天穿着皱皱巴巴的警服,着装也不严谨。
在刑庭还好,庭长觉得我可惜、年纪相近的没法说、资历和履职又让新人没法说,也就没人太管我。
原本偶尔还需要值班负责进出口安保检查,形象太邋遢,慢慢也就不找我了。
就这样浑浑噩噩过了两年吧,基本就是一个刑庭专职法警,已经谈不上“佛系”了,压根就不想工作的事,也不想和人说话。
过了最低服务期,就一直在考试,看到有别的省份遴选公务员,就报考,去年顺利通过遴选,马上就要离开这个“伤心地”了。
一点感悟:
实际上也没啥资格谈感悟,人家在拼命,我在迷迷糊糊!人家干活,我游离在外!两年努力,三年沉沦,之后是一心“出逃”,虽然也做了本职工作,但和其他人的付出没法比!
我想说的是,真的奉劝各位想考公务员的考生,跨省公务员真不容易!
异地恋没有书上写得那么好,原本熟悉的两个人,变得逐渐陌生,是一种很不好的感受!
再来真的要感谢我的领导,从来没有给我施加压力,让我可以相对轻松、自由地度过难堪的岁月。
身边的同事真的很给力、很努力、也很累!虽然法警是法院系统内比较冷门的部门,但这些人一样需要出警,安保、协助执行这类工作,工作风险一点也不低!
曾经我也是很拼命的,致敬一下曾经的自己!鄙视一下现在的自己!期待一下重新开始的自己!#职业选择# #生涯规划# #公务员#
2021年度的公务员面试陆续就要开始了。我也做过公务员的面试官,我觉得在考公考研求职等众多面试中,公务员的面试相比之下是最公平的。
首先是异地选调面试官。我们被通知参加面试时是真的不知道将会被分配去哪里。坐上车就把手机给全部收缴上来,除了组织部的人知道目的地,面试官都是一样的迷糊。第一次我在上车前给儿子交待二三天之内不要给我打电话时,儿子曾担心的说:“会不会给你们拐卖了?”[捂脸]
其次是考试时的盲考。面试官到了目的地之后开始随机分组,一组大概有八九个人,各有分工。进了考场考试开始前,面试官拿到试题及答案,熟悉评分标准,考生按随机抽取的号码开始一个一个进入考场开始面试。至于学生姓什名谁,哪个学校毕业的,初试成绩如何,等等,面试官一无所知,也并不关心。
最后是考试结束时当场宣布成绩排名。在全部考生当天面试结束之后,面试官会把所有的考生给叫到考试现场,按成绩排名高低一一宣读。取成绩时是去掉一个最高分,去掉一个最低分的平均得分。
有学生问:老师,请问面试的时候什么特点最能打动人呢?
我认为是看综合能力强。有礼貌,不怯场,表达时表达清楚,有逻辑,既体现专业水平,又体现应变能力。
还有学生问我:无领导小组讨论时注意什么呢?
我认为:讨论时,既要找准机会适时发表自己的见解体现你的专业性,又不要一人长篇大论而是让小组其他的人员共同讨论体现你的团队合作。另外,记得不要只动口不动手,做好讨论中的记录。
最后再提醒一下:注意把握好答题时间,注意在面试官念问题时不要只听不用笔记,注意回答问题的声音响亮及表述清楚,注意进场前后的礼貌与尊重,注意塑造合适的个人形象!
祝你成功![来看我]
今日投稿:
异地事业编,很累,刚入职半个月,没签合同,没调档案,想取录,请大家出出主意
#公务员# #省考# #遴选#
说一个异地公务员的故事
我认识一个哥们,家是南方的,在北方省会上的大学,家里条件不错,直接在省会买了房子,本来按照父母的想法是毕业就回南方,但这哥们毕业了就和女朋友结婚了,所以只能在那定居。然后参加公考,居然我们这个十八线小县城了。
按照常理说,你考公肯定是往好地方考,即使你为了上岸,你可以考家周边的县区乡镇啊,考到我们这里来了,离家三百多公里,每周回去一次,周五走,周一回来,非常的不方便。
但是这哥们一干就是十多年,现在都要四十了,还这样每周跑。最初的时候,上至单位领导,下到同事朋友都劝,平时学学,考考遴选,要不再考编,考个离家近的,这哥们不为所动,现在也没人劝他了。
现在都情况是,第一没法要孩子,他父母都是南方的,这边帮不上忙,媳妇父母倒是能过来,但是相处又是问题。第二和媳妇也是矛盾重重,媳妇想要孩子要不上,家里什么事情指望不上他,有丈夫和没丈夫没什么区别。第三他在这边说实在的也没什么发展,既没有人脉,也没有太多的机会,干到退休可能还是科员。
所以考异地公务员还是要慎重,考公我一直都比较推荐考家乡周边的,第一父母能照顾到,第二你有人脉,有资源,搞不好你的领导就是你的同乡,第三其实待遇都差不多,除了几个发达地区。不知道我说的对不对?
公务员遴选考试心路历程三
遴选考调给了我们这些没有关系的人一次公平的机会,也是我们外地公务员"回家"的机会。
现在感觉又回到五年前公务员考试一样,每天看书,复习,但遴选考试复习就像在黑夜里洗衣服,不知道如何洗,也不知道也干净没有,更不知道你的对手洗的如何,但我们唯一能够做的就是不停的洗,踏踏实实,认认真真的去洗,希望到考场上的时候会发现我们的努力没有白费,我们黑夜里洗的衣服光洁如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