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湖北省公务员有宿舍(湖北省委宿舍)

同样是湖北省水利厅宿舍,一个均价五万多,一个不到一万五。原来水利厅在武昌和汉口都建有员工宿舍,一个在中南路是2000年建的,一个在宗关是1985年建的。

同样是湖北省水利厅宿舍,一个均价五万多,一个不到一万五。原来水利厅在武昌和汉口都建有员工宿舍,一个在中南路是2000年建的,一个在宗关是1985年建的。

武昌这边的宿舍现在市场售价是汉口老宿舍的三倍半有余,也就是说后分到房子的比先分到房子的赚大发了,一套抵了别人的三四套。看来时机和地利(武昌水利厅宿舍对口重点学校武汉小学)很重要,不是什么东西都是要抢早。

杨元元1979年出生于湖北枝江,幼年时父亲染病身亡,留下母亲望瑞玲和杨元元、弟弟杨顺顺相依为命。

望瑞玲为了养活一双儿女,白天在兵工厂做车工,晚上在工厂看大门,每天累的腰酸背痛,好在两个孩子学习成绩优异,杨元元的高考成绩非常不错,她打算报考大连海事学院法律系专业。

就在杨元元计划到大连读书时,母亲却给她泼了一盆冷水:“咱家没有那么多钱供你去大连读书,你弟弟还要上学,你选个离家近的学校吧。”

无奈之下,杨元元选择就读武汉大学商学院经济学系,大学期间她一直在努力工作和拼命兼职,将兼职赚来的钱都给了家里,三年后,弟弟杨顺顺也不负众望考上了武汉大学。

然而就在这一年,望瑞玲所在的兵工厂搬到了新厂区,老职工需要交3.5万元才能得到一套新厂区的住房,望瑞玲拿不出这么多钱,两个孩子也都不在身边,看着邻居们都搬进了新房,她感觉无比孤独。

在杨元元读大三时,望瑞玲提着大包小包来到了女儿学校的宿舍楼下,不管不顾地住进了女儿的宿舍,这引起了杨元元舍友的强烈不满,逐渐疏远了她。

面对生她养她的母亲,杨元元选择了妥协,她向学校申请了一间单独的宿舍居住,从此母亲就在学校定居下来,每天给杨元元做饭,闲暇时出去摆摊赚钱,然而时间一晃就过去了,杨元元毕业了。

毕业后为了养活母亲和弟弟,还清助学贷款,杨元元匆匆忙忙地找了一份月薪不到4000元的工作,其实她本可以不必这样奔波。

大学毕业后,杨元元考取了枝江和青州的公务员,还拿到了北京大学法学院自费研究生,可是对于公务员,望瑞玲不愿意让女儿再回枝江那样的小地方,女儿要读研究生她又说家里拿不出那么多钱,让杨元元赶紧挣钱养家。

杨元元念着她是自己的母亲,既没有去当公务员也没有去北京读书,不过她仍然没有放弃努力,2009年,杨元元终于考上了上海海事大学公费研究生。

这一次望瑞玲并没有反对女儿去上海读研,但是她的做法却令人感到窒息,望瑞玲再次收拾行囊,跟着女儿住进了研究生宿舍,杨元元为了照顾室友的感受,向学校提出能否提供一个单独的住处,学校认为他们没有义务为学生家属安排住处,拒绝了杨元元的请求。

杨元元根本租不起上海的房子,望瑞玲眼看自己住不了宿舍,居然直接睡在了学校的电影院里,杨元元得知后冲进电影院抱着母亲大哭,为了不让母亲受苦,之后的几天杨元元不眠不休的四处奔波,终于在中介的介绍下找到了一间每月租金500元的房子。

然而在打开房门的一瞬间,杨元元的心彻底冷了,因为那是一个没有任何家具的毛坯房,11月底的上海又潮湿又寒冷,杨元元交了房租之后,就再也没有钱买床了,她不得不和母亲席地而睡,这一晚看着被冻得瑟瑟发抖的母亲,杨元元再次流下泪水,一整夜都没有合眼。

眼前的这座毛坯房,甚至都不能用“家徒四壁”来形容,因为这根本不是她们的家,杨元元在心里嘲讽自己:“你读了这么多年的书有什么用,你今年都三十岁了,还要带着妈妈睡毛坯房,你活着有什么意思呢?”

第二天早上醒来,杨元元对母亲说:“我去找学校,学校凭什么不让我们住宿舍!”说完她便走出了毛坯房。

杨元元回到学校宿舍,把自己关进了卫生间里,将枕巾和毛巾系成一个套子,套在了水龙头把手上,然后将套子套在了自己的脖子上,半蹲在地上使自己窒息而死。

这种死法是相当痛苦且漫长的,在死亡过程中只要杨元元后悔了,她随时都可以站起来走出去,但是她没有,因为对她来说活着才是最大的痛苦。

与其说勒死杨元元的是枕巾和毛巾,不如说是母亲的脐带,在望瑞玲看来女儿是她生养的,就要带着她过一辈子,她从来没有想过短暂的放手,以女儿的能力可以创造更好的未来,到时候她不必羡慕别人住进新房子,还会住上更大的房子,但是她的目光短浅,彻底葬送了女儿的人生。

作为子女,也不必因为是自己的父母,就任由他们道德绑架,因为你们不仅为人子女,更是一个需要具有判断能力的成年人,对待任何人和事都要有主见,不能被人牵着鼻子走,哪怕那个人是你的母亲。

和其他单位一起下乡,一个领导问我:“你是哪里人啊?听口音不是本地人。”我答是湖北人。那个领导沉默了一会说:“我还以为湖北人来这里都是进工厂的,没想到也有考上公务员的。”说完还意味深长地看了我一眼。

旁边的一个人听见了,赶紧凑上来,说:“天上九头鸟,地上湖北佬,湖北人聪明着呢!”说完这句他也如那位领导一样特意又看了我一眼。

我到福建已经十几年了,这样的问话却并没有减少。以前我还会回应几句,有时还会生气。现在我只会微微一笑,或者找个话题聊下其他的。

到福建之前,我也在浙江待过一年。说实话,浙江人相对而言会比较开放一些,至少不会话里话外去攻击外地人。虽然我知道每个地方的本地人无论当地经济条件如何,都会在异乡人面前不自觉地表现出优越感。

可能是因为我工作的地方是个小县城,本地人居多,与外界的接触也相对少很多。如果是在北上广这些开放的城市,这种本地人高人一等的感觉肯定是少之又少了。

我知道的是来这里打工进工厂的湖北人是真的很多。自从90年代初开始兴起打工热潮之后,我们那里很多孩子早早地就不读书而是选择外出打工了,真的很可惜。

我自己觉得湖北的教育真的很棒,头脑聪明的特别多。记得我读初中就时经常听周围的人讲我们家乡的一中二中考上清华北大的人数不少,有时一个班级考上清北的有四五个,更不要说一个学校了。

我自己到福建后,在年龄很大的情况下,裸考也轻易打败200多人成为一名公务员也是一个例子。

以前我很反感别人不怀好意地说湖北人是九头鸟,现在我反而很乐意听他们说。

从大了说,历史上的屈原、伍子胥、米芾、张居正、孟浩然、李时珍、董必武、闻一多、李四光等等都是我们湖北人。

从小的方向说,我的初高中同学都很好。我的高中同学很多后来去了名校,现在在全国各个重要的岗位上奉献着自己的力量,好几个在首都某部。

2000年当初我们班62个人参加高考,35个上一本线,最差的也上了大专线。

没考上大学的几个也不错,其中一个男同学因为家里穷,高中没毕业来福建打工。前面六七年都在一家厂里拿着800元一个月的工资,和老婆孩子住着10平米的出租屋。

但他一直坚持自学英语,还学会修理各种电器设备。后来他自己开了一个公司,现在在厦门有好几套房子了。

有时因为工作原因去我们的工业区接触到一些来打工的湖北老乡,我发现他们都很踏实肯干,没有偷奸耍滑,都在努力生活着。

而且其中一个工业区里最大的工厂还是我们湖北人开办的呢,光每年给当地政府缴税就有好几千万!

不过湖北人大学毕业后选择到福建发展的的确很少,大部分人喜欢去北上广深这些地方。

当年我同宿舍的一个女同学,毕业后签约到福州某知名中学,待了一个月因为不适应福州的生活,就辞掉当地人羡慕的那份工作。接着她回学校读研后去广州一所大学任教了。

那个领导之所以说出来福建的湖北人都是打工的,可能也是他能接触到的只是这个小县城的圈子而已,他也没有去看看外面的世界。

我不知道他那句话有没有恶意,其实我很想跟他说的是,无论哪个地方的人都有优秀的也有不优秀的,有品德高的也有素质低的。

更何况职业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公务员也好,工厂打工的也好,只要脚踏实地靠自己的努力都是美的。

很多人说话之前都不思考所说的话对他人的影响,特别是有些人根本就没有去过几个地方总是想当然地发表一些不当言论,很让人看低。

比如前天我在食堂吃饭时,一个男同事就我爱吃辣椒的事开始高谈阔论,他说:“你们湖北人都喜欢吃烟熏出来的那种干肉,发霉的那种。”

我问他去过湖北没有,他说没有。我说既然没有去过也没有了解过就不要随意乱说,尤其是别人的生活习俗和生活方式。

有时真的很无语,偶尔因为不是本地人而被人莫名奇妙地言语打击真的很不舒服。

关键是很多人都是画地为牢,以地分人,夸大别人的不足来印证自己的优越。这样的人遇到了真是无可奈何。

武汉大学一道道靓丽的独特的招生风景线!

2021年湖北恩施双胞胎兄弟同时考进武汉大学,哥哥代祥双进入国家网络安全学院,弟弟代祥喜则考入遥感信息工程学院。

2021年,石家庄一所高中一个班的四位女孩今年同时考进武汉大学,而且被分到同一个宿舍。

一查:

2018年襄阳双胞胎姐妹曾楚云、曾楚尧同时考进武汉大学文学院。

2019年澳门濠江中学双胞胎姐妹钟婷玉、钟婷立同时考进武汉大学经管院。

估计从武大毕业的双胞胎不少!

宣传得好的话,这可以成为一道的招生风景线!@武汉大学 @武汉大学招生办公室

【这是什么神仙宿舍!#武汉大学景观电梯房#让网友酸了】近日,武大宿舍“上新”,引得网友羡慕惊呼“这是什么神仙宿舍?”新宿舍究竟有多香?据#武汉大学#官微,武大信息学部17、18舍是地上高层景观电梯房,地下三层车库畅通无阻,享受环绕式园林景观,报到即可拎包入住。#湖北迎新季##武汉#

宿舍入户有十米长廊,可一键面部解锁,学生进出方便快捷;宿舍内家具也是全套的,配备可上锁式整体箱柜,集线排插,学生使用起来安全、便捷;盥洗室铺贴大理石瓷砖,全遮光棉麻窗帘,浴室也做到了干湿分区。还记得你的大学宿舍长啥样吗?#武汉身边事#(来源:长江日报)

湖北,新生入住宿舍被宿舍环境惊呆了。

简陋至极的上下铺,一个宿舍里放了12个床位,住满的话有12个人,房间非常的狭小,非常的破旧,墙壁上脏兮兮的,还不是用的日光灯,用了一个灯泡,不过好歹还有一台空调。

铅笔点评:我的天哪,都2022年了,还有这种宿舍,我十几年前上的专科学校都比这强太多了。

我还记得我当年的宿舍是6人间

我还是舍长,床位都是在上面,都是要爬上去睡觉,下面是办公台,放书本放电脑写作的地方。

视频里的这种宿舍连个写作的地方都没有,这也配叫宿舍吗?这学校环境这么差的吗?

都2022年了,居然还有这么差的环境。

你不说是学校,我还以为是电子厂工人宿舍

你办个学连个宿舍环境都搞不好,还要省钱,你还办什么学校啊?

很难想象要在这个地方度过三四年。

同寝室的两位同事这周公休了,我一个人住这,觉得更加寂寥。每个周在两个县之间来回穿梭,两个小时的车程,也真是感到疲惫了。但是又有什么办法呢,除了苦苦熬着,等机会调回去,格外也没什么办法了。继续考试,我发现那是越来越难了,现在真的是越来越没有心思复习备考了。所以,无论考什么都还是要趁早啊!

今天依然是大太阳,没有一点雨。湖北都已经准备十五、十六号进行人工降雨了。是的,再不进行下雨的话,估计庄稼都是要干死完了啊。

不少朋友都在吐槽,今天是他(她)记事以来最热的一天。不知道他们说的是不是真的,但既然这么多人在说这话,那也说明今天很热是肯定的。也是,我今年用电风扇都要比前几年用得频繁些了,好多天都是电风扇吹一晚上。吹着那还是比较凉快的。

见过这样的工人宿舍吗?里面可以做饭,还有卫生间。

这次来湖北武汉做水电安装住的宿舍真心的不错,在武汉的老城区租住了一个一层的房间,房子是长方形的,里面水电齐全,生活特别方便。

我在这里睡的是个席梦思,老软了就是我们做这个工作的,睡的久了腰疼,看来是真的不懂得享受啊。

大家在外面都是住的什么地方啊,现在都有没有空调。

在这里坚持两个半月就到收麦子的季节了,做我们这个工作的,都是满中国的跑,活大部分都是一样,就是住宿差异真的很大。

今天我还是要给大家看看,武汉雄楚大道上的湖北省出版文化城,也就是人们通常说的崇文广场。

整个出版文化城由地下两层、地上四层裙楼和两幢二十二层公寓式办公写字楼组成,两幢塔楼中间由钢制大型连廊相接,造型新颖别致,气势恢宏。 

这幢高22层的双塔楼是目前国内规模最大的出版文化城。湖北出 版文化城是我省精神文明建设标志性工程之一。

可惜的是,崇文广场里面,现在一楼到四楼,除了一个麦当劳和一个时光书屋在勉为其难的经营,上面三四楼的新华书店,和以前的一二楼高档汽车早就不经营了。

以前,崇文书城辉煌时,顺着大厅超大显示屏旁边的电梯上二楼,就到了大型中外出版物超市。

在那里,你将常常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各类专业名店在这里一应俱全,爱好藏书的读者不妨到这里来淘淘书。逛了两层图书市场,也累了,就上三楼来休息吧。  三楼不仅经营各类中高档文具、办公用品、体育用品、服装、乐器、舞台设备等等。还有最舒适的休息场所:网吧、茶座、咖啡吧等。在咖啡吧里,静静地喝着咖啡,品着刚买回的心爱之书,恐怕是每一个爱书人最大的享受。

可惜这种享受很难再有了!因为二楼到四楼现在已经空了!

至于地下一层,据了解,因为广场方要大幅提高租金,导致武商量贩店不堪重负,也在武汉疫情爆发前关门歇业了。

临近中午,崇文广场旁边的九龙大酒店,生意倒是不受影响,进去进餐吃饭的人络绎不绝,跟崇文广场的冷火秋烟形成对比!

现在的崇文广场前后门前,俨然成了一个大的停车场。以前广场后面有个足球场,加上足球场后面的教辅批发市场,都改建成了停车场。

今天,我看到,在靠边上的地方,以前教辅书批发市场的对面,早几年重新盖了几排简易房,就成了新的“湖北省出版文化城图书批发市场”。

我到新的图书批发市场里面看了看,生意可以说是惨淡!今天是正月十八,可好多门店还没有开门经营。问了几个经营店铺,无所事事的老板,无一不提说现在的“双改”,教辅书市场难做了。

老板们回忆起,以前教辅批发的火爆场景,门庭若市的情形,大多唏嘘不已!都纷纷感叹:一年不如一年了啊!

临路第一排门面都在营业,但基本不是图书批发,而是文具批发零售店。

因为马路对门就是理工大宿舍区,尽管理工大还没有开学,但看得出,这一排跟后面几排比起来生意应该还可以吧!

我往回走的路上,经过书城路,马路上车水马龙。这条因书城建成而取名的路,正发挥着自己热量,而旁边建成的书城,却已经没有什么书店了,个中原因,有天灾,有人祸,真的是一言难尽啊!回头望望冷清的书城,让人觉得怪怪的!

临近中午,天空突然飘起了雪花。这2022年武汉市的第二场雪,比以往来得早了些!雪不大,但兆头好啊!真心希望,雪过天晴,图书城的春天能够到来,武汉的春天也早些来吧!

2012年我们毕业于电力系统的一所211院校电气工程专业,至今刚好十年,希望借这个视频分享一下我们宿舍六个人这十年来的人生经历,希望能给大家提供一些参考,让大家少走一些弯路。是有位四川人,普通农村家庭宿舍老大跟我是高中同学,进入大学又分到了同一间宿舍,也是我们当中最努力的一个。我们在刀塔开黑时,他一般都在图书馆学习,最终顺利保研本校研究生,毕业后去了重庆电网市局,并在房价大涨前买了一套房,但没有找女朋友和结婚的打算,一直过着小资的单身生活,目前年收入20到30万。室友b,东北人,公务员,家庭人缘最好的一个。大学时我们经常一起打刀塔,但成绩还不错,毕业后去了北京一所高校读研,专业是与电器完全无关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生毕业后成了北京一名公务员,现在也成了一个小领导,他的情商真的甩我几条街,也一直在按照父亲预设的道路一步一步走了过来,现在在北京有了房,也有了老婆孩子,生活幸福惬意。室友c,河北人,来自离北京最近的地级市普通工薪家庭,非常喜欢参加社团活动,大学期间也在社团里找到了女朋友,毕业后直接回了老家电网市局,目前也是老婆孩子热炕头儿,年收入20万左右。室友d,黑龙江人,普通工薪家庭,宿舍里的游戏网什么游戏都玩儿,而且玩得都不错,但却也因此挂了不少科,好在最后补考都过了,毕业后进了某国家机构,当时全校只招两个人,他成了其中之一,后来一直待在北京,目前也是有车有房,工作稳定,生活安逸,室友意湖北人,说话带点口音,感觉非常有趣,他手艺成绩好,还非常努力的那种人,毕业后顺利保研,本校研究生毕业后去了东莞电网市局,目前年收入20到30万。最后是我自己,四川人,小城市公务员家庭经历最曲折的一个,当初选这个专业也是听父母在电网的朋友说,电网的工作钱多活少,进入大学的第一年还保持着高中的鼓劲儿,轻松拿到了奖学金,但从大二开始逐渐放飞了自我,开始废寝忘食地打倒塔,甚至组了一个战队,天天在aa对战平台驰骋。可能是因为底子好,考前突击一下倒也能考个七八十。我和女朋友是在学校社团认识的,到现在也有13年了,因为她学的是核电专业,所以毕业后我跟随他的脚步申请到了同一家核电站,但最后他却没有去成,于是我俩刚毕业就开始了异地恋,进入电厂后又是倒班儿又是异地恋,搞得我心态有点崩溃。 2014年父亲因为癌症去世,直接让我的人生进入了冰点,完全看不到希望。 2016年实在受不了这种生活,所以开始频繁地投简历,经过几次失败后,终于被深圳的一家设计院看上,女朋友也通过内部调动回到了深圳,经过四年异地后,终于修成了正果, 2016年底迎来了孩子的出生, 2017年在深圳买了社科房,人生总算步入了正轨,目前工资加副业年收入50多万,但因为去年又买了一套房,一年光房贷就要36万,所以经济压力会比较大,但除此之外整体还算比较幸福。这就是电气专业毕业十年后的生活现状。这十年里我最大的感悟就是选专业远比选学校重要,虽然现在的风口在未来不一定是最好的行业,但普遍不会太差,就像电气专业,我们高考是非常火,虽然现在不如互联网,但也能兜个底,基本不会太差。感谢您的先天,如果有所共鸣,不妨一键三连。

两人同年同月同日生同分同班又同寝

近日,湖北武汉。尹鑫和徐臻烨两人不仅同年同月同日生,并且以588分相同成绩考进武汉科技大学 2020级计算机专业,还被分到同一班级和宿舍。据了解两人都是家中独子,有着同样的考研目标,在学校彼此督促照顾。安哥:圆梦一代,共同努力,共同圆梦!

山寨厂的老板是湖北人,在山寨里打工的也是湖北人,包括出租给湖北老乡做工厂和工人宿舍的二房东还是湖北人,为什么就不能迁移回湖北呢?同等道理,为什么山寨厂不搬到番禺或南沙呢?而挤在1.2平方公里的康乐村,请搞清楚其中原因再发表以上空谈。

荆州市启动重点区域第二轮核酸检测。

今天上午,荆州古城南门外西堤街自零小区(原湖北省自行车零件六厂职工宿舍)18栋楼房的居民已做好准备,将在社区工作人员的安排下逐楼栋开始进行第二轮核酸检测。

盘点院校前身之湖北第二师范学院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位于湖北省武汉市。2007年,在湖北教育学院的基础上,改建为湖北第二师范学院,2009年湖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并入。开办55个本科专业,占地面积1723亩。现有教职工1246人,专任教师829人,其中高级职称教师399人。2022年,本科招生专业49个。

国家一流专业:小学教育、汉语言文学、物理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新闻学、学前教育

省一流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体育教育、汉语国际教育、软件工程、财务管理、视觉传达设计、思想政治教育、数学与应用数学、生物科学、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工程管理、物流管理、音乐学

专业的话,共计49个招生专业。其中经管类7个,理工类24个,人文社科类12个,艺术类6个。师范类九门主科(除了史地)、音体美、学前教育、舞蹈学、教育技术学、教育学、小学教育、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汉语国际教育,人文社科类还有新闻学、广告学、翻译、商务英语、日语,理工类有生物制药、应用化学、材料、土木、电子、光电、机械电子工程、材料物理、计算机、软件、大数据、人工智能,其中休闲体育和数据计算及应用在湖北省内是比较少见的专业。

宿舍的话,基本上都是六人间上床下桌空调独卫淋浴一应俱全,总体来说还是很不错的。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是湖北中小学教师的摇篮之一,也是湖北省首批“优师专项”院校之一。教育学、应用经济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为省重点学科,材料科学与工程、外国语言文学为校级重点学科,还拥有1个省重点实验室。与湖北师范大学联合培养小学教育、学前教育硕士。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的优势主要就是位于武汉,另外在小学教育和学前教育领域会比较强,但其他的领域就没那么强了,分数还是比较高的,报考的时候还是要考虑清楚的。校区位于江夏区,隔壁不远处就是武汉东站,出行还是比较方便的,学校到地铁站也是很近的,比较适合武汉本地考生就读。

湖北省襄阳市襄州区伙牌镇发展那么好,会不会新增学校?官方回复来了……

2021年4月下旬,湖北省襄阳市襄州区教育局就群众民生咨询进行答复,该局表示,市级普通中小学布局中只有襄州区主城区的学校规划。但是,襄州区自己的规划中,有在伙牌镇新建一所九年一贯制寄宿制学校(包括教学楼、学生宿舍、食堂、运动场及相关配套设施建设等)的计划,暂命名为襄州区伙牌镇二中。只是,具体什么时间建设,怎么建还需报襄州区府批复同意。

据了解,伙牌镇是襄州区的城市化乡镇之一,自2010年以来取得翻天覆地的变化,综合实力曾一度在东津、双沟之上。随着省级战略下放东津,市域格局发生根本改变,伙牌因此迎来了跨越式的挑战,作为襄州区三大直辖卫星小城镇,它与国家级襄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走的很近”,呈现出与高新区融合之势,国家自贸区基本与之连成一片,是为襄州主城区外最大的新城区,发展潜力巨大。

结合襄州区战略来看,伙牌镇已初具新城基础,今后或将打造成区域性核心产城融合重镇。预计2025年前,伙牌将新增数所院校,推动伙牌城镇化进程,朝着“襄北新区”的潜意识目标方向高速迈进。

#襄阳头条# #看鉴襄阳# #中国襄阳#

去外省上双一流好,还是在武汉上个普通一本好?表弟纠结了好久,他在湖北今年考了581分,快到填志愿时间了,他还没考虑好。

表弟今年高考算是超常发挥了,比联考时多考了50分左右。高考以前,他只是想上湖北省的长江大学,或者湖北理工学院这样的大学。现在排名在24500左右,提升了好多。他认定了机械类专业,这个排名可以上外省的双一流大学,211也够得上。但是也只是一些偏远地区的大学,比如宁夏大学 新疆大学 石河子大学。这些学校名头很不错,公办里的双一流大学。但是离家太远了,他想留在武汉。我说大学毕业后,再回武汉也一样,毕竟顶着重点大学的名头,很好找工作的。

他还是比较抵触,后来他说可以学计算机,要留在武汉。我推荐了湖北大学给他,他觉得湖北大学又小又破,宿舍人又多,有的还没空调。第一年还要跟高中一样,管理严格,不愿意去。后来看中了武汉科技大学和湖北工业大学,排名只需要27000-34000,他又觉得可惜了他的分数。

选大学也是一件头疼的事情,他分数再考高或者考低一些,就没必要这么纠结了。。。。。#高考# #高考志愿填报#

我当初405分过湖北本科线十分,报了很多本地的本科志愿全都滑档了,去读了专科。我的高中其实是比较不错的,学习氛围也很好。去了大专之后我才知道学习氛围是多么的差。读了半个月,要么就是晚上一点还在开灯打游戏,要么就是很晚回寝室开始洗澡的,没有好的宿舍环境,白天一整天也是颓废的。最后我还是退学了,可是我们学校不允许低分的学生复读,我就选择了自考本科。真的挺好的 学校的要求很高,如果混日子就可能拿不到学位证。所以我们寝室的人都很努力,一起考研究生。庆幸自己的选择,真心希望大家能不选择专科就不要选择专科,自考本虽然不如统招本科,瘦死的骆驼比马大。真的不要选择专科!!!#大专# #自考本#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tj.jiuquan.cc/a-2332752/
1
上一篇于海青:阳性第2天身体变化
下一篇 广西公务员2010公告(2012年广西公务员考试公告)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alzn66@foxmail.com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