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 大四第一学期刚开始没多久,家里人一直劝我考公务员,我其实感觉自己考不上,但也经不住家里人一直催。
立马在网上下单,花了99块钱买了行测和申论的资料书,书买回来还没来得及看看里面写的啥,只随意翻了翻买书带的小册子,了解一下大概。
书买回来没3天,学校的保研也开始了,我大学四年成绩还行,英语四级和六级虽然分数不高,但是也顺利通过了。英语6级不通过的也没有资格参与保研。
所以我就在纠结到底是考公务员还是保研,这时候家里又给建议了,如果可以保研那就先保研,最后顺利上了研究生。
读研的时候家人劝我考公务员,我对此事表示非常不理解。本科的时候就可以好啊,为啥上了研究生还要考公务员,那还不如不上研究生直接考公务员多好。
保上研的时候,以为上完研究生就是高端人才,到社会上打拼几年后就可以指点江山。那时正在热播欢乐颂,我真的感觉我可以像安迪一样,毕业后努力十年可以年薪百万,再不行,一年也是能赚个几十万的。
当上打工仔之后,发现曾经的自己还是太年轻了,想法太幼稚了,啥也不说了,来人间一趟,必须考公,因为宇宙的尽头是编制。
深夜,一个月入6000的公务员喊醒睡在一旁的媳妇,轻轻地说:“我卡里有4000万!”媳妇一下子就被吓醒了,慌乱地问哪里来的钱,公务员答了一句话,让媳妇又高兴又得意:我老公居然这么棒!
这位公务员正是畅销书作家当年明月,他创作的全套7本《明朝那些事儿》出版3年,得到4100万的版税,可他不漏声色,每天朝九晚五地上班,日子过得很低调。
某天,顺德海关的领导在员工食堂用餐,看到电视上播的采访视频,被采访者正是网红作家当年明月,他这才震惊地问身边的同事:“你看看,那是不是咱们单位不爱说话的那个石悦?”
同事揉了揉眼睛,再三确认后才使劲点头,没想到天天按时上班、在食堂吃面条的石悦,竟然是拥有千万粉丝的大作家,石悦为人可真是太低调了,就连自个媳妇也是在4100万版税到账后,才知道自己丈夫是富豪作家!
石悦写《明朝那些事儿》是出于偶然,他从小就对历史感兴趣,每天都要读很多历史书,5岁时就知道要让父亲给自己去书店买《中华上下五千年》,他的父亲当时月收入才30块,但还是咬着牙给他买了回来。
这套《中华上下五千年》就成了石悦整个小学阶段最喜欢的宝贝,他反复读了几十遍,连封面都被他翻烂了。爱读书的习惯伴着石悦一直到了大学,受家庭影响,他在毕业后选择考公,成功进入事业编后,沉默寡言的石悦因为行事过于低调,领导还误会他没本事。
石悦也不介意,利用业余时间来读史书,尤其是24史。书读得多了,他发现,其实历史中不乏引人入胜的精彩故事,但史料记载往往都很苍白乏味,于是他突发灵感,心想:要不我自己来编一套不一样的明史,让历史也能变得生动有趣起来!
于是,他用“当年明月”这个笔名,开始在天涯论坛历史板块连载《明朝那些事儿》,他的文风很独特,用语活泼风趣,故事情节精彩,人物刻画得饱满又细腻,于是很快就吸引到了大量的粉丝。
6个月后,这部作品的第一部就得以出版,3年后,石悦完成了《明朝那些事儿》全套7部的创作,他自己也成为了当时中国作家富豪榜的常驻人物,凭借这部作品,他得到了4100万的收入。
大家都期待着他全心创作出更多的续作,可石悦却异常清醒:“工作和工作,创作是爱好,两者不能相提并论。”
当年明月本人就和他的作品一样,处处透露着智慧,他创作和工作两不误,在成为畅销书作家的同时,他在官场也游刃有余、步步高升。
《明朝那些事儿》自出版起就得到了口碑和销量的双丰收,5年就实现了1000万+的销量,长年盘踞畅销书榜首,被全网评为最受欢迎的十本书,还被列入了中小学生必读是本好书之一。
当年明月也因此成为了“以故事来科普历史”的开创者,明朝300多年的历史在他的笔下变得富有生气,明代的每一位历史先贤也仿佛在书中活了过来,让人读了印象深刻。
著名历史专家毛佩奇、阎崇年也极力推荐《明朝那些事儿》,他们评价道:“当年明月历史学识渊博、行文风趣,文字表达浑然天成,他的作品是知识点丰富、干货满满、富含哲理的不容错过的历史读物!”
建议家长和孩子们一起读一读这套《明朝那些事儿》,要知道,中国是文明古国,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我们的文化瑰宝数不胜数,让孩子了解历史、学习历史,能从中汲取到许多的知识和智慧,这比打游戏看电视来得更有意义。
现在这套《明朝那些事儿》的漫画版也已上市,趁着暑假,家长可以送一套给孩子,然后和孩子们一起轻松快乐地学习有趣的历史,不但能增进亲子关系,还能让孩子在快乐中增长见识、开拓视野、培养人文素养,通过先贤事迹明白为人处世的道理,这将让他们受益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