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电子科技学院(中国最神秘大学之一),隶属中共中央办公厅,为全国党政机关培养人才。最近几年录取分数芝麻开花节节高呀!我关注该校几年了,该校就业去向太完美,大四学校举行公考,分ABC三类学生。A类分中央部委,B类分省市政府机关,c类分地级市政府机关,县级市和县城想要都没门。以就业为导向的志愿填报所以大家都争先恐后,2019年重庆提档8仟多位次,去年20年一下子跳到6300多位次。我亲人去年604,7200多位次押注该校失败了,进入了面试,最后才知道最低分610,6300位次,面试属于海选,去年招15个,面试有40人左右,从高分开始录。今年重庆估计会达到5500位次左右,愿如您所愿!
全区2022年公务员面试工作结束!
事业单位面试陆陆续续开始,不受疫情影响的地区预计20号完成所有ABC类的面试工作~
银川市事业编ABC面试时间:8月13-15日
吴忠市事业编ABC面试时间:8月13-16日
早做准备,轻装上阵[奋斗][奋斗][奋斗]
2021年5月15日河南省考面试考题及解析(乡镇岗)考生回忆版
1.单位有三个员工ABC是老乡,他们三个是好朋友,他们在一个政府部门工作,经常每个月都会进行一次聚餐,谈家庭,谈工作,有人说他们就是一个铁三角,也有人说他们是拉帮结派。对此你怎么看?
【参考答案】
坚持不懈的反对内部搞小圈子,是保持党和政府保持战斗力和凝聚力的重要因素。题目中出现的现象,我认为是喜忧参半的。
一方面反应了部分政府工作人员,对团结的认识不够深刻,不够谨言慎行,这点值得警惕。的确有部分领导干部未认识到在工作中存在群疏远近的危害,轻则它会影响单位内部团结,重则会出现公权私用、组织涣散,干部不知干实事,热衷于拉关系、把分管领域当成个人领地,进而出现贪腐窝案。
另一方面反映了从严治党加强作风建设成效显著,多数干部警惕意识强,拉帮结派在党政机关内部逐步失去土壤,这点是令人欣慰的。越来越多的党政领导干部在经受考验和诱惑时,能够不忘初心、坚守底线;越来越严格的管理制度,也给政府工作人员理清了权力清单、明细了行为边界、筑牢了防腐拒变的思想防线。
总之,这类现象警示我们要把从严治党常态化,持续不断的加强作风建设。第一,借助党史教育,增强宗旨意识。在我党建党100周年之际,通过学习党的艰辛征程、先烈的高贵品质,进一步增强党政工作人员的理想信念和行为规范。
第二,提高管理水平,能者上劣者下。建立健全科学的考评机制,完善选人、用人的标准和原则,让能干、实干的、德才兼备的人才脱颖而出,让精神懈怠、能力不足的人逐步被淘汰。
2.某社区实施网格化治理,收集群众意见,处理群众和纠纷,有一天一位群众到乡政府反映问题,如果你是乡政府的领导,正好遇见这样的情况你会怎么处理?
【参考答案】
社区实施网格化治理,是一种创新型社会治理模式,有利于我们更好地以居民需求为导向,提高为群众服务的质量。现有群众到乡政府反映问题,我作为乡政府的领导,会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处理:
第一,接待群众,详细了解情况。我会让群众对他所要反映的问题进行详细说明,同时,我会向他询问是否知道我们网格化治理反馈问题的渠道、是否曾到所在辖区向网格员反映过此情况、网格员是否对他反映的问题做出过处理。对于群众反映的情况,我会做好详细记录,并向群众说明,我会及时调查解决,并给予回复。
第二,联络辖区责任网格员,核实情况。依据群众所反映的情况,我会向辖区网格员进行核实,询问责任人是否收到过该群众意见,是否及时进行了调查和反馈。让网格员对群众反映的问题及时予以处理,我也会持续跟进,确保群众反映的问题能及时得到解决。
第三,系统调查,了解网格化治理存在的问题。我会向辖区内的网格员、群众及相关的工作人员,详细了解我们网格化治理目前的状况,重点了解实施模式是否有创新、能否真正方便群众办事;群众反馈意见的渠道是否畅通、是否多样化;对于群众所反映的问题能否及时给予解决和反馈。
第四,优化网格化治理模式,提高服务质量。对于我们基层的网格员,应加强服务意识和能力方面的培训,提升其责任心和为群众办实事的能力;充分发挥互联网+政务服务的优势,借助微信群等方式,创新联系渠道,多方联动,充分收集群众意见,加强与群众的联系;将网格员为群众办事的时限、质量纳入绩效考核,建立责任追究制。
总之,我们应该充分发挥好网格化治理在基层管理中的作用,恪守初心使命,不断创新治理模式,提高为群众办事的效率,打造服务型政府,提高群众的幸福感。
关注“公考助理”查看更多真题及解析
三个体制内30+人的职业轨迹 大家品品
ABC前后脚入职,其中BC同局。A和B进的比较核心处室,跟的领导也有地位,也经常为下属争取提拔之类的机会。AB经常跟各种大企业大机构的高管同桌吃饭。C进的边缘处室,鲜见来人拜访。
入职六七年后,A所在的局冻结人事,B跟的领导辞职了,C的处室领导一直在换,后来换过去一个一直受排挤的处长。以前这个时间点abc都能开始解决副处了,现在越来越慢,压了不少人。
A自觉短期无望,先申请去企业交流了,见识见识也赚点钱。B跟的领导之前跟一把手不合,辞职后手下人全被打入另册,于是B也申请去企业交流了。C之前接触圈子小,没什么人脉,只能按部就班留下熬着。
A和B出去一年多以后,原单位人事大变动。干部队伍又要年轻化。A原来的局里同年入职的都解决了副处。B原来的局一把手也被撸了,局班子全换,且比BC资历深的都辞职了,C一下变成了业务骨干,而且C最后跟的那个处长竟然提拔了。种种迹象表明C马上也要解决副处,因为没有竞争者。而A和B去的企业,因为政策大变,业务混乱,都在搞灰色副业,个人基本不会有发展,说不定公司要出事。
论及工作能力,ABC差别不大。讲话和写材料AB更突出,C更内敛有心机。人生真是起起落落,很多时候就是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