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测数量关系高频考点来了!全是干货知识,学会了不用在蒙了,一招在手,秒杀数量,轻松拿分,上岸容易!#公务员考试# #行测# #数量关系#
距离327省考还有7天!
行测蒙题大法:数量关系篇,碰到就是赚到,在考试时碰到捉摸不定或者压根不会的题目就能发挥作用。
1、图像的选项。去异存同,对比四个选项的特点,把共性最多的选项留下,有差异的排除,最终剩下一个选项,选他。
2、最值问题。问最多的:选择次大的选项;问最少的:选择次小的选项。
3、三量问题(工程、路程等,三个数量之间存在关系的)注意题干中的倍数关系,答案往往也存在倍数,则选倍数的选项;关注题中的特殊数,可能答案直接与题干的特殊数成倍数关系。
4、几何问题:边长一般是整数、半径一般是整数。要算面积的,先算全部再减叠加的,逐个排除。

5、选独奇独偶的选项。三偶一奇选一奇,三奇一偶选一偶。(慎用)
6、含有区间的选项。一般选择区间的选项,靠大靠小对半分,看运气了。(慎用)
#公务员考试##省考##行测#
公考过来人的肺腑之言,都是血泪经验。行测不能放弃数量。数量关系题目基本都是初中学过的,不难。真遇到难题可以蒙,但基础的、简单的题得做对。#事业单位# #公考上岸指南# #2022省考# #行测# #备考# #数量关系#
行测蒙B蒙能对7个,然而,我蒙c对了3个
#公务员考试#有很多小伙伴问我,说行测中的数量关系太难了,如果放弃数量,公考还有希望吗?
我个人觉得放弃数量关系的话,现在是没有希望的,可能在17年以前,我会说,数学不用做,全选B就行了。但是从17年以后,到2021年,甚至到2022年,就要求数量必须正确率超过60%以上,这样才有希望。

好多同学都说数量难,为啥会觉得数量难呢?有以下几点原因。
第一,畏难心理,就是还没做呢,就觉得太难了,不做了。
第二,给自己的失败找借口,还没到考试,就说数量不会,潜意识就是我考不上,就是因为数量不怎么会,其实你是什么都不会!
第三,可能有一小部分难题,真的是你智力不够,这个是可以理解的。
那其实对于绝大多数考上本科的同学,数量的难度并没有你高三的数学题难,它里面没有几何问题,没有那种大应用题那么难,基本的难度停留在如何从奥数的角度去理解,停留在小学三年级到六年级的奥数的水平,所以我建议大家不要放弃数量。
数量关系一共有18种常考的题型,包括什么最值、牛吃草、工程、溶液等等,每一道题都有每道题的特定的公式,也就是解题的技巧,掌握了这些技巧之后,比方说有十道数量关系题,你最起码能答对一半,剩下一半不会的,那就蒙,就算都选B,运气也能让你过60%以上!

这就是我对于数量的一个看法,大家赞同吗?
2021年省考落下帷幕,考后很多人吐槽,这里我也说几句,真的变态,我是个没有常识的人,考试时竟然鬼使神差的先做常识,结果可能是蒙对四五题的样子,还有那个数量,不知道是嫌10题蒙的不够爽还是咋滴,竟然有十二个,这也就罢了,考前再三叮嘱自己蒙D,都2021年了,B和C不会是最多的,结果考场一横下心蒙了A,大概有两个选A的吧,其他题呢也没发挥好,除了资料分析可能保持平时90%左右的正确率,阅读理解和判断推理都下滑了跌到70%多,申论正常发挥,人们常说那句,行测那么多题就是以做不完靠蒙来淘汰那些能力不行运气又不好的倒霉蛋的,看来我就是那个倒霉蛋,但凡蒙的多对五几题,我也是有机会冲一下面试的,现在可能在面试边缘徘徊了。

公考行测为什么听了很多课,刷了很多题,但是分数还是上不去,主要原因就是网课老师们都在讲方法,你当时听课的时候方法听懂了,但是做题的时候没有用,仍然用自己的一套,然后开始愚蠢的复盘。
复盘里解析写的也都是正规的方法,你看过去,看懂了,再次做题,仍然用自己的一套方法,这是很浪费时间的行为,同时也是自我感动的行为,别人说的看网课多刷题,你都践行了。但是不得法门,不讲策略,终究是浪费时间的行为。
结局办法是,强迫自己每道题都用技巧,彻底扔掉自我,行测题的答案和申论一样,都在试卷中,言语的答案都在文段中,资料分析罗列年份,数量全蒙C,判断还没开始研究。
这是我9天刷了7套套卷以后的感悟。第一次参加粉笔模考,考了59分,粉笔模考混过了平均分,下一个小目标,击败百分之70的人,今天莫名烦躁,学不下去,看谁都欠揍,这些潮种们,长的真丑。
这是山东的一套事业单位,挺简单的一套题,但还是不到平均分,看来大家都觉得事业单位比较简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