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说为基层减负,但是现在的公务员真的是越来越忙了!为什么会这样?
因为还是形式主义太多了!大多数单位现在都有大量的形式主义工作要做,真的是是忙的像条狗,但目的不是为了人民不是为了民生,90%的目的是为了让领导满意和在领导面前留痕。你们承认么?
没有苦难制造困难,没有事情制造事情,好像基层公务员只有天天做事才是为人民服务,反倒老百姓真有事找上门了,又不重视。还有就目前推行法制建设来讲,当法制建设越完善,越细,事情只会越多,矛盾也会越多,老百姓会感到处处受限制。
现在马上年底各种检查,同一份材料经常换个表头又重复提供,每天光是准备这类材料就已经足够忙碌了。
日常工作中还需要参加各种培训。在忙碌的空档中有些必要的会议和培训都需要自己去参加,无论出于何种原因,你的本职工作后续都需要由你来完成。

各级单位层层忙碌,工作层层下压,基层需要对具体事项进行实施,最后导致了基层的公务员忙的不行。
基层的小公务员,真是太不容易了!
很多人以为,公务员不就是每天看看报纸、喝喝茶,就该下班了!工资有保障,自由自在。我想说:这是什么年代的事情呢?以前经常听说,要减轻基层负担,但现在的工作,依然是琐事太多,很多时候,精力都用在形式化的东西上了!
实际上基层公务员一天的工作是非常多的。而且非常繁琐。一天天经常忙得头昏脑胀。
比如我们单位,每天早上8点半上班,我们要求8点15分到岗,然后每天早上开晨会,总结前一天的工作,提出新的要求。然后才上班。每周四下午下班后还要开夕会,总结一周的工作。
每天,首先要做好自己范围内的本职工作,以及领导临时安排的某项任务。

其次就是,准备上级各种各样的检查材料。因为上级各个主管部门,经常要定期检查某项具体工作,要求必须“过程留痕”,开个会,先要拍好照片,做好会议记录。还要准备各种台账,清册。为了迎接各种检查,提前需要准备各种材料,往往头都大了!
此外,还有各种附加任务:
一、学习笔记,就要写很多种,每个月必须写的笔记有:政治学习笔记、党员学习笔记、法治学习笔记。这些笔记并不是一篇,而是每周一篇。这些都是每个月要收上去检查的,不能偷懒。
二、各种心得体会:什么领导开了某某会议,领会会议精神心得体会,看了某电影的观后感等等。而且这种心得体会,还要求手写,可能是怕从网上直接抄袭吧。
三、手机APP上学习任务,必须学够多少学时,还得把手机打开,刷学时、做题。有时候又开会强调,说工作时间不能看手机,那只能在下班时间刷。

唉!每天和打仗一样,事情忙不完。旧的事情还没弄清楚,新的任务又开始了。真心希望减轻基层人员的负担,把很多形式化的、对于实际工作没什么意义的任务去掉,那就太令人高兴了!#体制内工作# #体制内那些事#
基层公务员工作太琐碎了,他们的工作对象大都是农民,尤其不好处理。很多历史遗留问题要解决,但是解决又很困难。有盘踞势力之间的较量,尤其艰难。
不得不说的一个事实就是,大部分新公务员们所在的单位都属于基层单位,在考试之前应该很多人都听说过基层公务员是最累的岗位,每天累死累活不讨好······,或许这些话在你看来就是自己的嫉妒,又或者你本身就志愿服务基层,所以根本没能引起你的注意。
正剧,虽非纪录片,但也不能太脱离现实情况,胡编乱造呀。这剧不仅没有使大众正确认识与理解县委公务员们的工作职责和价值意义,体谅他们的辛苦与付出等,还激化了群众(认为现实中的基层干部们都很牛气,很自私,很清闲,总给群众正常生活添麻烦,对普通群众冷漠不关心,对群众困难视而不见或推诿不帮)与县委公务员(认为自己又苦又累又难又钱包扁扁,但都那么辛苦付出,一心为公了,还有"刁民"故意找茬,给我增加困难)间的矛盾。[捂脸]

《县委大院》第6集:这六个“官怕民”剧情,才是该剧的一大败笔
公务员也是血肉之躯,特别是基层公务员,也要牵挂家中老和小,但是服从命令只能选上字,不论火灾水灾疫情灾,都要走在最前面,心中最希望的是百姓能理解多理解就心足。
官场小说,官场剧不好写也不好拍,动不动就成政治表演了,喊口号,脸谱化。这部《县委大院》虽然只看了几集,但还是很有新意的。从正面反应基层公务员的形象,很不错,点赞!
凉果四川中学高级教师电视剧《县委大院》,感觉有些脱离实际!单说县委书记一职就与现实生活中的真实情况相差较大!模版化的塑造感觉还停留在过去!文学作品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文学创作不是胡编乱造!文学作品的创作必须要耕至于生活,充分调查研究,才能有令人信服的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