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看看这个图就知道为什么打破头都要挤公务员这个独木桥。公与私之间收入差不多多了一倍,再加上被头条上动不动月薪过万平均,非公收入惨不忍睹。
非公务工人员起早摸黑,吃的是草,挤的是奶啊
【公务员降薪影响工作动力和积极性,公务员工资只能升不能降?老胡又来“胡侃”,网友的反对铺天盖地: 公务员福利太好了,必须降薪】
老胡自己的日子过得可滋润了,退休金年年涨,自媒体赚得盆满钵满,但他不愿一个人独美,听两个小伙伴说降薪了,又替他们操上了心。不过这次老胡并没有得到广大网友的支持,除了几声阴阳怪气的附和,大家都群起支持公务员降薪。
公务员是为大家服务的,是我们的仆人,年景好的时候,主人没少打赏你,现在主人家碰到困难了,大家不应该共度时艰吗?怎能因为工钱少了,就耍性子不干活呢?

说到底,老胡还是屁股决定脑袋,如果你能为下岗工人,为农民发声,我肯定会为你点赞。有薪可降已经很不错了,那些一不留神就丢了饭碗的又怎么生活呢?还有不少大小老板在亏损的泥潭中苦苦支撑,搞得自己周身债,心里该有多苦,见多识广的老胡你不能不知道吧!
哈哈 没想到吧公务员竟然是给富士康打工的!
不停奔跑的80后河南多地要求基层进厂支援富士康,网友:公务员进厂打螺丝。近日,有媒体从多位一线基层人员处获悉。河南部分地区,要求发挥带头作用,基层干部带头去郑州富士康务工。务工期限1-6个月不等,据了解,近两日已经有干部前往郑州富士康务工支援。此前,曾有报道称,河南部分乡镇已收到,协助郑州富士康招工任务,并向管辖村镇分配人数指标。足以看出,如今企业招工困难。富士康在当地,做出较大贡献,基层干部带队支援进厂务工,敢于挑战困难精神可嘉。老百姓使不动,基层干部给我顶上。从“各村摊派”到“基层干部上阵”,一系列的操作足以看出,当地对于富士康的重视程度。


她可以选择不做公职人员啊!就像解放军一样,选择参军就必须时刻做好保卫祖国,保卫人民,勇于牺牲的准备…这个女人既要享受公职人员的高福利待遇,又不肯牺牲个人的一些利益…这种要马儿不吃草,又要马儿跑的快可能吗!强烈建议有关部门按照公务员条例对她进行处理!

刘书记的回应来了,别人的性命尤天我不悲不喜,但是错过女儿的成人礼,我却痛哭流涕。站在了办事处的门口,围观了许多的群众,可能怕群众听得不够清楚,特意拿了一个大喇叭,内容无外乎还是在发布会上关于女儿的事情她的言下之意就是在发布会上他没有错,不接受网友对他的批评和指责在疫情期间白事红事都小办甚至可能都不办,但是书记却把女儿的成年礼当成疫情期间的大事她这副尊容的口气,态度明显的不服气也许她真的是无辜的。让人理解不了她那嚣张不可一世的态度。这是做领导应该有的样子吗?拿着大喇叭开始跟群众跟网友们起杠了作为一个母亲,心疼孩子这本就没有错,她的这一份温情,


大理州纪委监委对大理广播电视台副台长陈静,采取留置措施,令其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非常突然,此前未有任何迹象和风吹草动痕迹。
从陈静基本履历看,非常简单,一直在宣传部门转圜:广播影视管理局、文化体育广播电视局、广播电台。担任大理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后,被派往大理广播电视台任副台长。
近些年,广播电视和文化体育全方位改革,理顺事业编和公务员混岗问题。电台、电视台、报纸进行融媒体改革,合并成为一家,归属市委宣传部;文化局、体育局、广电局合并为文化体育广播影视局。
所以,通过陈静的履历就可知道,这是一个始终在宣传系统工作的干部。53岁,不出事未来发展空间还是较大的。

官宣表述陈静“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在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而且如此突然,保密程度相当高,留置审查迅速之快,足见组织调查和掌握的情况已非常全面和准确,问题肯定不小。
工作一个月了。之前从事室内设计师的职位,销售加画图加工地管理,因为家庭原因,实在不想错过任何周末—需要陪伴孩子,所以现在转了CAD绘图员,周日休息。
去年一年都在公务员的备考中,很难过失败了,一方面选择地区的职位有限,国考只有一个岗位在郑州,所以算是试水,江苏省考在高淳,心里也不能够做到全力以赴。觉得这种公务员在我的状况,只能是随遇而安,但是碰到合适的机会仍会努力。针对公务员的考试,今年的感触是不能全职,所以过完年半个月就定了现在的这家公司。
当时选择这家公司,一是距离家近,二是周日休息,三是不带销售属性,四是工资勉强度日(月薪六千)。过了一个月,算是正式转正吧!但是因为公司根本没有系统,所以我也不清楚是不是转正,反正那意思好像是给老板创业,项目成功了就一起干,不成功就散伙。周六开会,我们总经理还说,只给我们半个月的时间——到四月十五号,成立一支坚强的队伍。听着像是很紧张输不起的样子。疫情也难过。我现在大多时候怀疑老板发不起工资,所以给我说的工资制度呀,工资呀,好像形同虚设。

工作对接上,我没有上司领导,没有人培训我产品的画图,公司产品也是杂乱无章,也没有资料供我参考,一切简直从零开始。说我的上司是总经理,但是每次对接设计方面的问题,我觉得他毫无概念(是销售出身的,销售模式也没有),还要让我指导他。公司人事四十岁,说公司只有我一个人懂设计,你要要求他们,总经理该说也得说。我觉得我拿着小职员的工资操着老板的心。一字:难!
#话题大发明家# 考取个公务员,已经成为当下适合条件的毕业生最广泛最青睐最理想的人生目标,所以其录取率已经远远低过了大学。这种现象应该是延迟了近两千年了,而就其”求取功名”这一性质的共同追求来看,怕是已经超过了两千年,因为没有实行科举制度时,以别的方式努力向官衙进军,一直是虽难上加难却趋之若鹜,从来都是为了”求取功名”。而对于这”功名”,许多人的谋求当然是为了”活的更好”!这种现象发人深思、耐人寻味,而作为一介庶民当然是习以为常的。有一个考生说:我是不想生孩子的。这种现象和这句话,折射出无数的光线,让你分析。于是有感于公务员考试,草成一首:

何以纷纷觅进衙?
皇粮铁碗蕴荣华。
千年定律几曾变?
临场决心不生娃。
怎么也没想到,刚过2020年,我们单位就有三名干部集体辞职。圈里的人想出来,圈外的人想进去,公务员也是这样,许多青年学子挤破脑袋也想进来,而里面的许多人却主动放弃公务员身份,辞职下海。这不,刚过年,我们单位就有3名干部相继辞职。
这几年,县政府多年来财源匮乏,加上最近几年民生支出不断增加,财政经费严重短缺,本来县里待遇就低,如今更是雪上加霜,同事们一直吐槽工资低,表面显亮内心苦楚。没想到,刚过年就有3名同志辞职。
这3名同事一个是普通本科大学毕业,两个是211大学毕业,一个学信息技术,一个学机械制造、一个学财务管理专业,在县里工作专业基本用不上。据他们讲他们的同学在广州上海等地一个月两三万块钱,也是想趁刚毕业年轻赶紧出去。

在单位,看到许多前辈,辛辛苦苦、忙忙碌碌,有的40多了还科员,有的40多提了副科操不完的心,工资也没增长多少。对于3名同事的选择,细细体会,为他们的勇气和魄力点赞,也相信他们在未来人生的道路上会越走越宽扩。
稳定是体制内的下限,也就是说,哪怕你一点能力也没有,也有个兜底的,保证你饿不死。
而对于有干劲,有欲望,有动力的年轻人来说,体制内一点也不混吃等死。
你可能在工作中夜夜加班写材料,因为一个标点符号问题被领导骂的狗血淋头。
你可能在业务上跑断腿晒成狗,为了一些项目和工程上陪参观下陪喝酒,最终拿到一个项目的零头,或者一事无成再等下一次机会。
你可能在宣传工作中累的心力憔悴,为了一个宣传镜头协调各方关系,一不小心加班太晚还让其它部门愤愤不平。

你可能在基层工作中头大如斗,这边扶贫款没到位那边分拔情况出错导致工作完成不利,直接被取消评优资格。
你可能如中彩票般,获得国外带薪培训的机会,于是中年背井离乡,在众人羡慕的眼光中消失数年,回来后发现位子被别人占了。
你可能承接了重大专项,拿着卖白菜的收入,操着卖白粉的心,压力比领导还大,又没什么权力,工作全靠一腔热血。
突然有哪天无事,喝杯茶看看报纸,你会觉得,少了点什么。
而体制内对于这种有拼劲的年轻人,并不亏待。
提拔的年龄越来越低。
只要你行,你能干,你就上吧。
小地方也许靠关系,大城市还是看能力。
就我身边的人来看,提拔的基本都是可以服众的,真做出来成绩的。
近期提拔的处级科级,平均年龄38岁。
很多公务员并不比在企业里闲,真正闲的,是那些升迁无望,混吃等死的,没事还去找领导麻烦。

又开除不了,怎么办?忍着呗。
忍到他们退休。
二十几岁就敢结婚生子,体制外的我真没见过几个。
政策一开就敢生二胎,我身边体制外的一个例子都没有。
解决后顾之忧,是体制对年轻人最大的保障
上这么好的学校,脑子聪明去个电力移动烟草这样的企业或者去省会城市当公务员
某天在健身房上团操课程,她居然遇见20年前的单位的女老总。
当时她刚毕业进入老家的一家央企,女老总当时已经是当地一把手,4年后她辞职来到省城工作,隔了几年女老总也升职,调省城任省公司二把手,女老总是她上级的上级的上级,公司员工众多,她们没有任何交集,老总不记得10多年前有这个小小兵。她这次课程结束后,只是觉得有个人有点面熟,后来回家看到微信群她的名字,才认出是来。女老总位高权重,年薪早10多年前就超百万,去年底正式退休,今年才来上健身课程。而她比老总年轻10多岁,去年就来这里锻炼身体。
我们几个旧同事知道后,开玩笑说她们俩是殊途同归。她说:这怎么可能呢?女老总早就财富自由,即使现在已经退休,央企的退休待遇也比同级别的公务员、事业单位高多了。她自嘲自己是一个无业游民,未达退休年龄,自己交医社保,上有老下有小,怎么可能跟退休后享受高待遇的女老总比较呢?
也是这个道理,既然如此,我们勉励她努力锻炼身体,活得更久,更健康一些,培养好娃,也算是这辈子的大成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