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翻整理以前的资料,居然还见到13年前的转正定职表,内心无限感慨。毕业那年,是直接通过校招进入修桥修路的央企,没找关系,也没关系找,就是学校好就业。
现在回想起来,选择学校太重要了,我们学校即不是985也不是211,它以前属于行业性很强的部属高校。所以行业内的企事业单位都过来校招,在行业景气的时候,还不认专业,是个男人都收,来的都是央企、省属国企。那个时候私企,根本看不上,我们也根本不需要为工作发愁。
那几年很多高校都在讨论就业率,好像我们学校从来没有为学生的就业发愁过。我仔细思考过这个问题,我觉得首先是我们这个行业处在巅峰,我们呢,就是基建行业里的螺丝钉。其次我们属于传统的部属高校,专业性很强,行业顶尖企业都会过来校招,属于校招惯性(企业很多领导都是校友),就算你成绩不咋地,也会把你收了。
打个比方如果你想去华为,你也许考不上清华北大、电子科技大学等等名校。没关系,你考得上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桂林电子科技大学,甚至武汉职业技术学院也行。进华为也不是难事。不过十年前三星、诺基亚、爱立信等外企才是他们的首选。现在应该是比较难进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