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2019年入职老家县城国企成为一名工人。村支书和我爸说打算发展我成为dang员,目前走到积极分子的程序,结果大概率会向好的方面发展。大学时候不愿意接受一些潜规则和这个政治面貌失之交臂一直很遗憾,所以这次机会想争取一下,思来想去不确定这样的程序会不会违规造成异地入党的问题,所以前来咨询,后续如果考上公职会不会因为政审而被拒绝录用?
自愿加入中国共产党 党旗下宣誓 近期有一个好消息,公司有给到入党名额,不知道要不要入,还在考虑中,先是入党申请书----通过后-----积极分子1到2年----预备党员1到2年-----正式党员,大概需要三年时间。最快二年时间,听公司同事说(本地土著)入党现在是很难的,既然有这个资源,就加入。本地土著会有更多的福利和其它一些附属的东西,包含当地的村委会或者更高的。外省地就没有什么了。最主要是可以表决心,坚定意志,跟着党走。
原中联部常务副部长、中纪委副书记李一氓故居在成都彭州市正式开放
四川成都讯通讯员(丁穆松)2022年3月1日下午,笔者参观了四川省彭州市李一氓故居。
李一氓,四川彭州市人,参加过北伐战争、八一南昌起义、二万五千里长征,历任中联部常务副部长、国务院外事办副主任、中纪委副书记等职,是我国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外交家、诗人、书法家。
据了解,经过整体升级打造的李一氓故居于2022年1月26日正式面向社会开放。
李一氓故居的开放,是四川省彭州市加强红色资源保护利用,缅怀、传承红色精神,赓续红色血脉,讲好彭州红色故事的实际举措。
李一氓故居位于彭州市中心城区繁华的望蜀里、永辉超市旁边——彭州市天彭街道东南市街19号,望蜀里历史文化街区。独门独院,正门向东,青砖青瓦,砖木结构,是一个建于清代的古朴的川西民居四合院,已有百年历史,故居占地约600平方米,分为北房(正房)五间,西西厢房四间,东厢房三间。虽历经百年风雨,但仍保持了较好的川西古建筑风貌,翘角飞檐,雕梁画栋。新中国成立后,这里曾先后作为居民住房、街道居委会、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办公场所。 如今,故居院外,是喧嚣繁华的望蜀里商区,步入故居院内,清静整洁,一片宁静的环境。 李一氓是从彭州大地上走出去 的。李一氓故居,李一氓故居建于1919年,是成都市文物保护单位和成都市党史教育基地。2018年,彭州市对故居进行了保护修缮,2021年,彭州市市文化体育和旅游局对故居进行的整体提升打造工程完成。故居内设有《李一氓红色文化主题展》,李一氓生平事迹大屏幕简介,陈立着丰富的历史图片及文字资料等。展览全面地介绍了李一氓同志光辉的一生,为党为国家为人民奋斗的一生。对于缅怀传承李一氓同志的崇高风范,弘扬红色精神,加强党史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李一氓(1903一1990), 四川省彭州市人【原四川省彭县】。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李一氓曾任国民革命军总政治部宣传部科长,参加过北伐战争,1927年参加八一南昌起义,任参谋团秘书长,后在中共中央特科工作。李一氓参加过二万五千里长征,并到达陕北,先后任陕甘宁省委宣传部长、新四军秘书长,参加抗日战争。
抗战胜利后,李一氓先后担任中共苏北区党委副书记、行暑专员,中共华中分局宣传部长、大连大学校长等职。
1951年﹣1956年,新中国成立后,派驻维也纳,任世界和平理事会理事,常务委员,书记处书记。 1958年﹣1966年,1958年3月,出任第一任中国驻缅甸大使馆大使。
1963年9月回国后,任国务院外事办公室副主任、中国人民外交学会副会长、中国人民保卫世界和平委员会副主任等职。
1980年任中央外联络部副部长,常务副部长,国务院外事办副主任等职。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上,当选中纪委副书记,十二大、十三大代表。十二届五中全会当选为中顾委委员、常委。
1981年﹣1990年,任国务院古籍整理出版规划领导小组组长,中国国际交流协会会长。
1990年李一氓在北京因病逝世,终年87岁
1903年2月6日(农历正月初九),李一氓诞生于彭县东街一个普通职员家庭,原名李国治。
十六岁之前在彭县生活和读书,幼时的艰难家境,造就了他坚韧不拔的性格。家乡深厚人文历史和彭县的美丽山水塑造了他胸怀天下、志存高远的人生境界。龙兴寺、舍利佛塔、古城墙、丹景山、湔江河畔,留下了他青少年时探索的足迹。
李一氓1919年,离开彭县去成都求学,先后在成都储才中学、石室中学学习两年
在储オ中学,认识了挚友李硕勋,原国务院总理李鹏的父亲,两人结为兄弟。李硕勋是李一氓学生时代思想影响最深的人,是李一氓入党介绍人之一。 自1925年入中党后,一直不畏艰险,转战南北,出没于枪林弹雨之中。
李一氓是从彭州走出去的老一辈革命家、外交家、学者、诗人和书法家,曾受陈毅高度评价。高风亮节、桑梓情深。彭州赤子。生前一直关心家乡彭州 市教育,新中国成立 后,他先后两次回家乡,都向彭县提出应新建一个图书馆。 1988年图书馆建成后,李一氓亲自题写馆名,并将自己珍藏的书刊文献4200余册捐赠图书馆。 为支持家乡教育,李一氓捐赠15万元“一氓奖学基金”,用于对考入大学的学生作奖学金。 1982年4月,80岁高龄的李一氓携夫人王仪第二次回到家乡彭县老屋。
李一氓故居的开放,拓展了彭州市革命精神传承的新空间, 也将成为扮靓彭州城市文化的一张新名片,开放后,已有很多外地和本地的市民朋友,带着家人和孩子来这里参观、学习,四川省成都彭州市的红色革命精神将一代一代传承下去!
在四川省成都彭州市,一座座红色纪念馆,见证一段段历史,每一次的历史回眸,都是一次精神洗礼。
(丁穆松)
明天就是七一我们党建党百年的华诞,在这样一个举国同庆的日子里我分享一下我加入中国共产党的过程。
2010年我在我母亲的鼓励下找我四叔(在农村所有人都能攀上亲戚)做了我的入党介绍人并给我写了入党申请书。我的另一位入党介绍人是我的同学也是当时村里的支部委员。所以在那一年我就成了入党积极分子也就是后备党员。
第二年的五月份我同学给我拿了个小册子让我好好看看,说过几天要到乡里对我进行考核。六月初我们村书记给我打电话让我到乡里进行考核,
我提前了一个多小时就到了乡政府。说实话我一点都不紧张,因为小册子上的二十几道党的基本知识的问题我已经背的滚瓜烂熟了。考核的人看我提前去了并没有让我等直接就领我到了一间屋子里对我进行提问。
考核的人一共问了我五个问题,前两个是小册子上的题非常简单,一个问的是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时间和地点,另一个问的是我们党的基本宗旨是什么,我都很流利的就答了上来。接下来的两个问题就是对我个人的考核了,第一个问题问我你不在村里住,村里开党员会你能准时参加吗?我回答说我虽然不在村里住但是住的地方离村里也就十几里的路程骑摩托车十分钟就到了,所以我会准时参加的。第二个问题问我是什么原因让你想加入中国共产党的?我回答说因为我的父母都是共产党员,我从小就受到他们的熏陶早就对我们的党有了情感,要不是前些年没有时间我早就申请入党了。最后一个问题应该也是所有考核人员都要考的问题,如果这次考核没有通过你会怎么做?我回答说如果没有通过,说明我没有达到一个共产党员的标准,今后我一定要更加的努力严格要求自己,积极参加村里的活动使自己能够早日达到一个共产党员的标准。
考核通过了,接下来就剩下最后的一个重要环节了。七月一号我们村召开全体党员大会,在这一天村里的党员要对我进行无记名投票,只有超过三分之二的赞成票我才能成为正式党员。到了投票的环节村书记是这样说的,周海明是我从小看着长大的,可以说这些年在村里没有和任何人产生过矛盾,人也是积极向上,自己创业开个修理部,完全符合一个共产党员的标准,希望大家都能支持他。
非常荣幸的是那天百分百的赞成票让我成为了一名光荣的中国共产党党员,也是从那一刻起我也牢牢的记住了自己的身份,时时提醒着自己无论在什么时候都要按照共产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
写在最后,这几年因为我在外地打工,很少参加村里的党员会所以非常的内疚,其实我是有理想的,我每天都在今日头条上学习积累经验和人气,就是希望我回家的时候能够通过今日头条介绍我的家乡宣扬我的家乡,尽一点我对家乡的绵薄之力。
我是一名参加“十年公务员考试”终于“上岸”的基层公务员!
年龄:35周岁
性别:男
学历:统招初中毕业[我想静静],电大专科、自考本科!
婚姻状况:有妻有娃
工作经历:十八岁当兵,两年退伍,被安置在林场工作,工资待遇不高,工作还算稳定,也不是太忙。
为什么考公务员:年少不懂学习有什么用,也没上过大学,后来当兵、工作,吃了好几次学历的亏,就报考电大,考自考,寻思弄个学历。
参加自考的时候,认识一大哥,他大学毕业后,在外地发展得不错,后来父母身体不好,他是孝子,就回老家照顾爹娘。
老家实在没啥工作好找,就想考公务员,因为大学专业是机械专业,公务员考试基本不招,他就自考了一个汉语言文学专业。
认识他那年,正好他就考上公务员,在我们这个县里的政府办工作,后来又遴选去了市里。
听他说,考公务员不难,也没有高数、物理、化学什么这些东西。
就想尝试一下,主要也是为了好找对象,公务员比较吃香吗[我想静静]。
大哥送我两本书和一堆卷子,告诉我就“刷题”就行,不难!
自己一学,根本不是那回事,行测确实还行,但申论这个写作太难了,说实话,离开校园后,除了在部队申请入党写志愿书,我就没写过字,直接就准备放弃。
大哥和我说,那玩意天天写、天天想,就能提高!再说,就算考不上公务员,学习这些东西,工作上也用得上。
这玩意大哥说得真对,考了三四年公务员后,我在我们林场都成“笔杆子”了,反正也没人和我争[我想静静]。
就这样,迷迷糊糊被大哥“忽悠”上套了,就踏入了公考“不归路”。
公考历程:第一次参加我们省的公务员考试,149人报名好像,我排第99名,说实话,我也没想到有人比我还差,他们应该都是大学生啊!
后来才知道还有报名“围岗”、缺考这一说。
第二次考试,也是一二百人报名,排五十名左右吧。
第三次、第四次,都是五十名左右。
第五次,爆发了一次,一激动整了个第七!招两个人,刚好第五名还是第六名放弃面试,于是我第一次进了面试。
虽然肯定是一日游,本来也没啥压力,但爸妈特别激动,车接车送等在考场外!也算让他们体会一把“高考”经历!
第六次、第七次,都没有进入面试。
第八次,第三名进入面试,悲剧。
第九次,第四名,没进面试。
第十次,就是去年,我35岁,是最后一次能参加公务员考试了!结果,第二名进入面试,把第一翻盘,考上我们县里面的单位。
上岸感悟:我这十年,心路历程就是“满怀期待——想要放弃——无所谓——随缘”!中间结婚、孩子出生,工作压力、生活压力,反正心里也从来没有说一定得考上公务员什么的。
就是这玩意“上瘾”,前几年热心肠,中间几年基本就是放弃,可一到考试报名的时候,不自觉地就关注这些东西,然后就鬼使神差的报名,然后失败!
这都成了每年的一个固定仪式!从自己去参加考试到带女朋友去,再到拖家带口,就像人家每年固定旅游一次一样,我是到日子,就去考试了。
感恩感谢公务员考试:不是起高调啊,没这考试,我估计都娶不到我媳妇。
老丈人老丈母娘一直都是反对我们俩,认为我够呛能养活他们闺女。
第一次来我们家的时候,都是冷着脸来的,后来看我写得满屋子卷子,说我字写得还行[我想静静][我想静静][我想静静]。
我留下这些年用过的书和卷子,其实也是想给自己留个纪念!
你想啊,我一初中生,就是考不上公务员,以后不也能和孩子吹吹牛吗。
“当年爸爸学习的时候,写了好几百万字!你学着点!”
最后:目前已经通过政审和体检,报道上班了,年纪挺大了,真的也不图啥,就现在这样挺好的,爹妈也少为我操心了。
用他们话说就是:“只要自己不犯错,这辈子起码饿不死了!”
注:这是我现实生活中的一个朋友,说实话,也是我身边最励志的故事了!
励志的不是他考公务员这件事,而是在这个过程中,他其实无数次被身边人冷嘲热讽过,我相信绝大多数人,包括我,真的不会想到,他真的能考上!
是他让我真的相信了天道酬勤、浪子回头!
十年间的反差太大了,你能想象一个染头发、喝大酒、说话都“说不利索”的人,坐在书桌上一笔一划写申论的样子吗?#公务员考试##公务员#
丰顺县的这91名靓仔靓女赶紧去投案自首!举报奖励最高3000元,看有没有你认识的人
梅州市丰顺县严厉打击整治非法收购、出租、出售“两卡”违法犯罪活动,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治安秩序稳定。根据有关法律规定,现对第二批91名涉“两卡”违法犯罪人员通告如下:
丰顺县各街道镇的“两卡”违法犯罪人员数量分布情况:
汤坑镇:28人;汤南镇:9人;汤西镇:10人
北斗镇:2人; 建桥镇:2人;留隍镇:3人
丰良镇:3人; 龙岗镇:2人;黄金镇:6人
潘田镇:1人; 茶背镇:2人;大龙华镇:2人
小胜镇:1人; 砂田镇:3人;八乡山镇:1人
埔寨镇:13人
外省市:3人
1、什么是“两卡”违法犯罪?
是指非法收购、出租、出售银行卡(信用卡)、银行账户(对公账户)、结算卡、第三方支付账户、手机卡、流量卡、物联网卡的违法犯罪人员。
2、投案自首期限
“两卡”违法犯罪人员必须于2022年7月15日前到户籍地或者开卡地派出所投案自首。对2022年7月15日前拒不到公安机关投案自首的,公安机关将采取一切必要的侦查措施将其缉拿归案,并依法从严从重处理。
3、自首从宽处罚
自本通告发布之日起至2022年7月15日前,“两卡”人员主动到户籍地或者开卡地派出所投案自首的,司法机关将依据宽严相济的刑事司法政策进行处理。对主动投案并如实供述犯罪事实的,可视情节采取非羁押性强制措施,并依法从轻或减轻处罚,情节轻微的依法免除处罚。
4、严禁为“两卡”违法犯罪人员提供便利条件
任何单位、组织或个人不得为涉“两卡”违法犯罪人员提供隐蔽处所、财物、交通工具,为其通风报信或作假证明包庇,或者提供其他便利条件帮助其逃匿。经查证属实,构成犯罪的,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5、对拒不到公安机关投案自首的将面临有哪些处罚?
▲依法冻结其本人户籍户口,名下的银行账户、微信、支付宝账号,暂停手机通讯。
▲取消其本人及其直系亲属在丰顺县的一切政策性优惠、福利、补助等。
▲其本人及直系亲属在办理入团、入党、参军、考录公务员、考聘事业单位、就业等政审时一律从严把关,原则上不予通过。
欢迎广大人民群众积极举报违法犯罪线索,凡向公安机关检举揭发违法犯罪线索的,将对举报人信息严格保密和保护。对检举揭发、提供线索核实无误的,公安机关视情况奖励1000-3000元不等。对报复、威胁、恐吓举报人的,将依法给予处罚,构成刑事犯罪的,将依法严厉打击。
举报电话:0753-6189022、蔡警官19926186086、洪警官19926186122。
#梅州头条#
进城2
李伦和陆社仁把电动车,放在客运站对面一家挂着‘百岁饭庄’牌匾的饭店门口,左右瞅着过往的车辆,一路小跑过道,登上一辆蓝色客车。
陆社仁买了票,两人挨肩坐在座位上。不一会,车子启动。
一路的风景他们无心去看,各自眯着眼睛在那里闭目养神,想着心事。过了大约二个多小时,他们在省城中山大道下车,沿着聊城路左拐右绕,便来到他们的目的地——省城监察厅。
远远望去,监察厅的大楼,高耸入云,巍峨雄伟。不用进去,站在门口便给人以巍然肃穆之感,再有激烈和愤怒情绪,这会也不得不为之震慑。
李伦不禁思想当中突然冒出高山仰止的慨叹来,进而心里一颤,说不出是惧怕还是胆怯。还好,今天两人穿得干净利落,冷眼看上去根本看不出一丝上访人的气色,门卫见了也显得和蔼了几分,提到监察厅主任的名字,也许门卫看曾主任的面子才放他们进去。
大厅里,放满管线、刀具、暖气片、麻线、白灰、水泥、脚手架等材料设备,穿着油漆麻花戴着各色安全帽的工人来回忙碌,他明白这是赶上了大厅装修,既然来就不能半途而废。
两人深一脚浅一脚,来到大厅窗口那扇厚重透明又高大的玻璃窗前。从外面向里看,大厅里的人都在紧盯着眼前跳动光闪的电脑,李伦轻轻敲了敲面前的玻璃,显然,眼前的一位四十多岁,戴着一副近视眼镜,穿着西装革履的男士听到了,抬头看看玻璃背后的两个人。
嘴角小痦子微微一抖,
“你们是——找谁?”隔着玻璃,尽管听起来声音很弱,但还是能细微听到那人的声音。李伦贴着玻璃大声说:
“同志我找曾主任,”旁边一位看上去年轻漂亮,头上戴着粉色发卡女士站起来回道:
“他就是咱曾主任,有啥事跟他说!”听她言,便知是个心直口快又善于沟通的女孩,否则不会轻易打断领导的回话。
那姓曾的主任还坐在那里,眼睛撩了一下说话的女孩,意识是嫌她嘴快,女孩却没有意识到,接着继续解释,
“我们厅里有两个主任,不知你找哪个?”这时她才觉得曾主任在扫视她,笑着捂住嘴,坐回原位。李伦也感觉此曾非彼曾,因为晓可跟他说过,她弟弟的同学有个特征,虽然年龄相仿,但鼻头不像,他嘴上有痦子,而那姓曾的大鼻头红鼻尖,相差十万八千里。正想着,厅里曾主任贴近玻璃说道:
“小王说得对,我们厅有两个姓曾的,我姓曾是副主任,你要找的曾主任是现在进京开会的曾主任吧。”李伦讪讪点头一笑,
“是,是,我们找那位曾主任。”曾主任想了想,说:
“我们主任不在,我看这样吧,你们来一趟也不容易,隔着玻璃,把状纸贴上去,我看看,不好意思,我们厅在装修,窗口也封了,玻璃打不开,只能隔着玻璃办公了!”
“没事!没事!”李伦嘴上说着,心里却一百个不满意。既然能够受理案件,为啥连一个小小的窗口都不打开,这是官僚主义还是与百姓有隔膜。
但脸上还是笑容可掬。曾主任摘掉眼镜,靠近玻璃看,眼珠在扫视着玻璃后面的一行行文字,看到紧要处,不禁又卡上眼镜,目不转睛地看,眼神里满是疑惑和不解,关键处看完,他不再往下看,站直了身子,两手叉腰说道:
“你叫李伦是吧?”李伦点头,
“是三河县五台镇和睦村的,是吧?”陆社仁也跟着点头,
“你告你村主任高登选违规异地入党,这个事很重要,这是上边正在着重整治的大问题,我会把这个情况向我们主任汇报的,我看这样吧,你们到外边把这状子打字,然后你们签字,通过邮件给我们。你们看好不?”
近在咫尺,伸手就能够得着,甚至连心跳都能听得到,怎么还让去外面打字信邮,这不是脱裤子放屁!
李伦的脸色变青,本来的赤面孔逐渐在消退,陆社仁是知道李伦的脾气,这种场合,让他发火只能是小题大做,事倍功半,所以他死死瞪着他并在他手腕上狠狠地掐了一把。
李伦身体一抖,嘴一咧,看看陆社仁,立刻意识到陆的用意。他故作笑脸,
“那好,那好,我们现在就出去打印!”时间不长,两人拿着贴了邮票的信封,返回监察厅门口,打听路人,说二里外才有信筒。李伦正在恼着,哪有这份心情,见门口有一个破旧得开了裂的意见箱,伸手把信封塞了进去。
“哎哎,李子,你塞到这里,他们能收到吗?”李伦头不回地说:
“本来就是活马当死马医,况且那门卫眼看我们塞进去,他能坐视不理吗?听我的没错,肯定会收到的。”
省城一行,不算顺风顺水,但门路倒是找到了,至于结果,尽管他们嘴上不说,心里却是渴求得很。
谁也不愿一直跑冤枉路,况且这是尹晓可给他们指明了路。他们只能静心等待,否则就是对尹晓可的不信任,也是对所谓曾主任的不尊重。
今天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我是一名有着35年党龄的中共党员,在今天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本人有着一种很特殊的心情和情感。
我高中毕业后担任村里的团支部书记,二十岁那年,通过组织培养填写了入党志愿书,77恢复高考,本人走出了家乡的土地到外地读书去了,入党事宜被暂时搁置。参加工作后的1985年,本人第二次填填写了入党志愿书,并光荣的成为了一名中共预备党员。本人在36年的工作中,有近二十年担任不同单位党的基层组织的负责人,对中国共产党有着特殊的感情!
最近一段时间,本人看了《觉醒年代》,《向警予》等中共建党初期的一些影视片和七一勋章获得者的一些事迹介绍,深深感到中国共产党走到今天不容易,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今天的伟大成就不容易,让我们牢记昨天的历史,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局面,不忘初心,做好自己,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继往开来,为中华民族的全面崛起而努力!
《命根子》
二十二章 落日扶桑(2)
吃过晚饭,人影刚从西边斜过来,村里文化广场那儿,便已有人在那里活动了。
往日,那里这个时候总是人喊马叫的,跳广场舞是主角。有一则幽默这么讲,说“三十年前有一帮年轻人,穿着喇叭裤,拿着录音机,在大街上唱歌跳舞,完全不顾及老年人的感受;三十年后有一帮老年人在大街上唱歌跳舞,完全不顾及年轻人的感受。思来想去,其实这帮人还是那帮人。”听起来,确实是这个理儿。
这帮人一直是活跃分子。但其中妇女占了大多数。跳归跳,唱归唱,其实说不顾及年轻人的感受,是冤枉的。
所以,才尽量提早活动,免得遭人怨,惹人嫌。谁又说不是老太太老头吃完饭消化食的好去处。今天,也许来得过早,显得风平浪静了不少。
李伦闲来无事,背着手溜达到这。广场的面积不大,四周用铁管刷漆围成不工整的形状,西北角的地方筑有灰墙混凝土砌的男女标识的厕所。
这时,仨一堆,俩一伙儿的老太太不着急下舞场,坐在几个长条木凳上神神秘秘地说着悄悄话。
李伦好是纳闷,好奇地走过去,见他挨近,木凳上坐着的陆社仁老婆,拍着木凳示意他坐下。
“嫂子,今儿咋都学乖了,不下场跳呢?”陆社人老婆一边给他让位一边跟身边的女人们诧异地看他。把他看得直毛楞。刚要说话,一位满头银发手拿眼袋的老妪神秘地搭腔道:
“小李子,你咋不知道呐!听说二驴子这几天不上班了。”
“这有啥大惊小怪的。这是再正常不过的事儿”李伦不以为然地回答。
“傻小子,咋不大惊小怪呢?你知道为啥不上班不?”另一位手拿花扇,穿着鲜艳,口抹红唇的老太太插话,
“李子,听说他被审查了,现在还在县里拷问呢!”李伦一脸错愕:
“被查?为啥?”陆社仁老婆接话,
“还为啥,听说有个省里的大官亲自带队,专门审查他破坏耕地建养殖场的事。”
“哈哈,嫂子,你们都没事瞎传吧,人家现在是领导的红人,谁还敢把他咋样!”
“你不信是不,不信你再问问别人,看是不是有这种事!”妇人见他不信,用手指着几米远处正在议论的人群。李伦没有动身,而是转身走回家去。
道上打电话给陆社仁,问他听说高登选这事没有,陆社仁说听说是听说了,但他也没敢相信,所以也就没把小道消息给他讲。他坚信,无风不起浪。正在狐疑,忽见聂玉成一挑门帘进来,一脚门里一脚门外地说:
“那什么,三哥,吴乾被抓了,知道不?”李伦听罢一惊,忙问道:
“啥时的事儿?”
“就在刚刚!”
“为啥?啥事?”
“那什么,不就是他包的那鱼池改成堆粪,还把确权地也改了,堆粪卖钱。”
“我觉得他不好嘚瑟姆!这下够他喝一壶!”
聂玉成走后,他看看挂钟,觉得还不到下班时间,他把要去镇里找尹晓可的想法跟陆社仁电话里说了,陆社仁也觉得有必要证实一番。
因为两人觉得,既然是省里关切的并下派督查组下来调查,有可能是他们上访材料起作用。他又找来女婿,开上灰色大众一汽轿车,赶时间奔往镇政府。
还真如他们想象的那样,高登选被查的事属实,只是还没有最终定案。尹晓可刚收拾好随身物件,走出办公室,见李伦,陆社仁心急火燎地站在她的面前,忙问:
“李哥,你们这会来找我,有啥事吗?”李伦嘿嘿一乐,一口黄牙露出半边。
“晓可呀,我耽误你一会儿,走咱进屋说去。”坐稳后,李伦说:
“老百姓都在疯传,高登选被查,有这事吗?”
“李哥,你们来就是问这事。”
“嗯,无风不起浪,我想找你确认一下。”
“这事是真的,本来我想把这事先告诉你,但现在还在核实当中,没有最终结论。我也不敢瞎说。不过他被审查是真的。”李伦急不可耐,
“听说是调查他改毁高标准农田的事,没有他违规异地入党的事吗?”
“那倒没听说,不过这次是省里曾主任带队来的,是违反国家规定,擅自改毁耕地的罪名,也许这个罪大于你说的那个罪吧。”
“你肯定是曾主任?不是那个小痦子?”
“曾主任我还不认识吗,我昨天还和他通话了呢。”
“你们说啥了?”
“他告诉我,说你村姓贾的那女的告到京城去了,大领导重视得很,委派省里组成督查组,彻查高登选官商勾结,毁地贿赂等经济问题。可能一两天就要移交检察院。”
回去的路上,小车一路慢行。
晚霞余辉,温暖地洒在李伦的脸上,多日愁苦郁闷的情绪,让他的髪鬓增添不少银丝,沟壑般的抬头纹也愈发险峻而苍凉。
这时的他心头是喜悦的,仿佛出狱那会的憧憬与自由。开心喜悦的情形下,他不由得想起了看过的一句话,但又想不起来出处:
‘落日已沉西岭外,却被扶桑换出来。’他不知道为啥会想起这句诗,是觉得理想照进现实,还是现实照进了理想。他说不清,总之他现在就想大声喊几句,但看有姑爷在。
“小唐,把天窗打开!”姑爷儿忽听老丈人叫他,而且要在深秋的季节打开车的天窗,先是疑惑不解,后又不敢违背他的意愿,只好说:
“好吧。你把天窗的滑轨往上一搊就行。”
(完结)
今天,我将我女儿预备党员党关系转到她工作单位了。
我女儿今年大学毕业后,7月份将预备党员党关系档案转到了我们户籍地街道办事处,本来今年12月份预备党员考察期一年,就可以转正了。
可是,闺女10月份入职了。
我们户籍所在地托管的居委会主任提前给我女儿打电话,谈论关于她党关系转正事宜,我女儿接听电话后,说等需要转正了,我请假回去,配合转正。
居委会主任详细询问了我女儿具体工作情况后,得知我女儿是事业编,已经入职了,就好心提醒,说我女儿这种情况预备党员党关系最好是先转到新入职的工作单位,考察半年时间后,再转正,否则,潜在隐患很大……
后来,我亲自去见了居委会主任,她还给我举例说明,说她一个亲戚,也是我女儿这种情况,预备党员考察期,考上了外省的公务员,已经入职新单位了,但是预备党员关系档案没有及时转走,就在原户籍地找熟人给转正了,后来调入党关系档案时,发现时间点对不上,存在虚假考察考核通过党员转正嫌疑,后来公务员政审没有通过,白白失去了一次入职公务员的机会……
真心感谢热心肠的居委会主任,祝好人一生幸福安康!!!
此时闲暇,记录下来了此时心情,替女儿开心,遇到了负责任的居委会主任,另外,让有类似情况的网友们,引以为戒,保护好自己档案关系!
1979年,一81岁老农来到兰州军区,军区政委肖华竟然亲自迎接,他是谁?
老人叫卢子美,曾是肖华的部下。
警卫早就听人说过,卢子美是红军战斗英雄,但是已经失踪多年,没想到竟然会出现在这里。
消息很快传到肖华耳中,他当时正在外地工作,立即指示警卫好生照顾这位老人。
几天之后,肖华回到军区,和卢子美紧紧抱在一起,两人都流下了热泪。
1978年之后,随着中国政治格局发生变化,卢子美的身份得到确认,也恢复了昔日的职务,并在1982年重新入党,享受16级待遇。
那么,卢子美到底经历了什么,为什么会在失踪多年后突然出现?
1922年,卢子美加入冯玉祥的部队,开始参加国内革命。
由于冯玉祥在国民党的内部斗争中败给蒋介石,他的部下都普遍遭到清洗,卢子美看透了国民党反动派的真面目,决定投靠共产党。
经过多方寻找之后,卢子美终于顺利入党,成为我党的一名地下工作者,还参与策划了宁都暴动,带着26路军投诚起义。
反围剿斗争期间,卢子美率45团和国民党军浴血搏杀,就是在这个时候结识担任团政委的肖华。
在长时间的相处中,卢子美和肖华建立了深厚的友谊,相互之间的配合也十分默契。
长征期间,卢子美表现更加出色,参加了包括四渡赤水、飞夺泸定桥在内的多场经典战斗。
然而在1935年的一次侦察行动中,卢子美不幸被敌人逮捕,好在国民党的人并不认识他。
经过严刑拷打之后,并没有问出有价值的信息,也没有怀疑他的身份,便把他放了。
卢子美回到部队驻地的时候,却发现红军已经离开,他不幸落单。
此后的2个月里,卢子美沿途打听,但是始终没有找到红军的下落。
无奈之下,卢子美只好回到家乡,3年后才知道红军顺利抵达陕北。
于是,卢子美决定北上寻找红军,但却遭遇日寇封锁,无法北渡黄河。
就这样,卢子美再次返回家乡,此后还两次前往大别山地区寻找八路军,但是都无功而返。
解放军渡过长江的时候,卢子美发动家乡父老支援前线,带领2000民工给将士们运送物资。
战争结束之后,卢子美向当地部队提出恢复党籍身份,但是由于对方不认识他,也没有找到任何资料文件,再加上战事紧张,这件事就被搁置了。
新中国成立之后,卢子美从报纸上看到了老战友肖华的消息,本想寻找他们。
但是卢子美转念一想,很多自己熟识的领导人都已经去世,仅剩的一些老同志未必记得他,再加上不愿给国家添麻烦,他放弃了归队的想法。
直到70年代末期,卢子美才在子女的劝说下,想办法恢复身份,于是便发生了文章开头的一幕。
只不过几十年过去后,卢子美不太可能直接担任重要职务,但国家提供了很好的待遇,让这位功臣能够颐养天年。
1985年,卢子美病逝,享年87岁。
众里寻他千百度 ~ 83岁妈妈党龄寻找记
直到去年建党100周年,才知道社区系统中妈妈党龄记录登记有误。
爸爸为了让妈妈高兴,说妈妈7.1会得个纪念章,提前让亲人去告诉下,让社区发时给邮寄来。结果亲人去问告诉符合条件等通知就行,待到7.1后也未见到,爸让又我联系社区问问为啥?结果社区工作人员告诉我:妈妈党龄不到50年,没有。
因为我记得小时候好像听说妈妈是20多岁入党的,是老党员,也因努力工作得过优秀党员称号,我就问那您能告诉我系统记录的她后入党时间是哪年吗?她告诉我一个时间,我告诉社区这是明显错误的,您个时间她都退休了,都60多岁,怎么可能这个时间入党呢。
社区工作人员告诉我那没有办法,系统登记时间她们无权改。
若更正只能家属或本人自己去找党员关系资料在哪里?去哪找?找谁她也不知道,你去原单位问问吧,要改想想我们都在异地,已错过发放,单位改制,他们单位联系谁电话都找不到。
又过了一段时间,社区工作人员联系我说可补报纠正,但必须本人提交证明资料,下午就交,过期就没有办法了。我又打了一圈电话,无人接听或不知道,错过了一次机会。我就告诉爸爸算了别告诉她有这个事儿,得了。
前几天社区工作人员-早联系我说又可补报纠正,但必须提交证明资料,下午交。我电话中情绪激动说了她,这工作让你们做的?只是通知了,她说她也不知咋办,只是能做到通知到而矣,尽力了。
我又问了一圈,从社区丶社保、原单位会计丶原同事等又问了一圈也不知道在哪,社保人员说农垦改制后不同的人好像分了不同归属地,具体哪种情况在哪不知道,好像三个地方分管呢。
妈妈正确的党龄记录在哪里?找档案现在在哪里?看看档案中是否有吧?我想起年初有陌生财务人员联系我说她开退休工资单位变了,转省里了,核对银行卡号。我就联系此财务部,财务人员提供办公室电话,又找到人事处电话,又联系到档案室,感谢新单位的每个人热心爱心的帮助,终于找到了档案记录中入党申请和审批表等资料,1962年入党,终于相关资料用微信转发给社区人员。
真是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妈妈的正确党龄终于找到了,补报了。愿这能给她带来快乐和唤起回忆。
每个岗位认真负责工作都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