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考个中专就相当于公务员了,分配工作.铁饭碗.这些人当年也是比较聪明的.这批人放到现在绝大多数也能考上211.985这些.
中专就能报价公务员考试了?公务员考试这种岗位真不错?
都说公务员考试比较难诶,今天突然发现了这样一个问题,这个岗位为什么只有中专以上学历就行了,中专能报,而且的话现在限制的非常的具体。有没有谁知道这种能不能报啊?
有的人说这种一眼就看出来了,肯定是自己老员工。属于干了十多年的那种还是合同制的,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借着这次招聘解决编制问题。
有的人说这个是公平的。大家都能报。
有没有谁知道这种到底值不值得去报名一下?
#步入社会看重的是能力还是学历# 个人任为学历最重要!现在公务员考试必须是什么什么学历,各企事业单位招聘也是什么什么学历,本人是90年代的中专生,想考都没资格[捂脸][捂脸]个人能力强人家根本就不给你施展能力的机会[偷笑]
是的,路径没错。但大多数人没门路,没领导赏识,超越不了//@雪语龙吟:你和五十多的人讲考公务员,我们不用考,都是国家分配的,中专就行。到国营企业工作的工人只要努力,可以以工代干,转干,然后也可以调入行政事业单位。那时没有公务员这个概念。//@极客人生如梦LWP:全日制学历是初中还是高中,公务员编制是怎么考取的?
可马南五问李少莉到底有没有:买学历,买官,贪腐,搞圈子,财富多少
公务员考试,只要不是技术专业,则中专生也应该参加考试,并平等录取。清华生怎么了?能力就高人一等吗?考试成绩好,不能代表工作能力强。
国考到底公不公平?三流院校和清华大学毕业生同时考入中央办公厅!配图是中办2022年度拟录用公务员(参公)人选名单。齐鲁师范学院的本科毕业生照样上岸机要交通局办公室岗位,聊城大学的本科毕业生最终与清华大学的本科毕业生殊途同归。而且,齐鲁师范学院这位兄弟目前工作的单位~国家发改委也很让人羡慕。所以,考公其实非常公平,尤其是国考,可以说公平到极致。只要你努力,找对了方法,那上岸就是稳妥妥的。
三本:人并不是学渣只是高考失利真正考入公务员,有能力才真本事985为什么考不过呢?//@九久香:三本为什么是学渣,985学校就沒有学渣吗?考公务员靠本事,只要符合条条中专生也可以考公务员,就是清华,北大的也不一定能考上公务员。这种观念太可笑了。
学渣不配当公务员,三本生扎堆考公被嘲,凭啥跟985竞争?
“原来张镇长只是中专学历?以前进体制也太简单了,现在本科才能考公务员。”
年轻公务员小蔡悄悄和朋友吐槽领导的学历低。
其实他并不知道,中专这个学历并不低。
在体制内,尤其是在县乡两级存在着大量学历为中专的公职人员。不管是公务员还是事业编,不管是领导还是一般干部,原始学历为中专的太多了,这些人通常45岁以上,是目前基层领导里的中坚力量。
在这个满街都是本科,大专都被当成低学历的年代,中专学历的人天生会被歧视,但我们不能以现在的标准去衡量以前的学历,二十多年前的中专生其实学历不低,甚至是同龄人中的佼佼者。
上星期和一个老教师聊天,他曾在90年代初带过初中,他在的学校是全县第二好的中学,按他的说法,全校的中专上线率仅为8%,也就是说一百个初三学生,只有8个能考上中专,一个50个人建制的班上只能出4个中专生,这还是教育排名第二的中学的成绩,差的学校一个班也不见得考上一个。
放到今天的教育体系内,我们县的二本二本上线率已经超过60%,8%的中专上线率远远低于二本上线率,可见20多年前的中专含金量是不低于现在的二本学校的,学历是学习能力的一种证明,曾经的中专生至少在智力上不会输给今天的本科生。
事实的确如此,前单位同事老范就是中专学历,按他的说法以前都是成绩好的读中专,考不上中专的才上高中。因为政策好,读中专不仅包分配,包吃住,还发生活费,18岁就能出来工作,那个年代家庭条件都不好,尤其是农村的孩子,几乎是挤破头去读中专,当时村里考上一个中专生的轰动性决不低于现在考上一个一本学校。
所以,可不要小看这群老中专,他们也曾是同龄人中的佼佼者。
#中专# #职场# #职场干货# #职场微头条# #职场众生相# #职场感悟# #直言职场# #职场直言# #有话职说#
教师多了可以转为公务员,教师的品德好远超社会上那些专科,中专生
吴正才36229孩子出生少了,教师多了,有的地方一个老师平均教三五个学生,加上大批退休的人数,全吃财政,不是辞职的问题,是大规模缩编的问题。难不成一个教工教一个学生吗?
以前的中专生现在基本都是局长级了,而今的985高材生往县城公务员内编进,人才越来越多,工作不好找了,以后的大学生们该何去何从?
“985”毕业生涌入县城:头衔成无用光环被质疑回去抢饭碗,不敢辞职要学会生存法则
#重庆头条# 很多人不知道,1995年,四川或者重庆的中专毕业生,是可以直接分配成为公务员、事业编、国企员工的哦!在1995年以前,乡镇初中的优质生源,大多都会选择考中专!……其实,80后和90后的小学老师,大多数都是中专毕业生……也就是说,要想教出能够考上清华北大的小学生,只需要小学老师有中专文凭就够了!……事实上,对于教幼儿园和小学来说,老师的知识多寡,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老师的责任心、爱心和努力!重要的是老师要善于发现人才,要会因材施教!……很多乡村少年,小学和初中,其实都是受到了慧眼识英才的小学老师初中老师的鉴别!老师能够识别人才,能够爱惜人才,能够鼓励和帮助人才,这个才是乡村小学乡村初中,能够有毕业生考上重点大学的根本原因所在!……并不是因为这些小学老师初中老师的知识有多么的丰富!……大家觉得呢?!#光线摄影学院曾兰老师# @光线摄影学院曾老师
八十年代,中专毕业生,现在基本上都应该是正高级职称了!
当年,能考上本科,那是凤毛麟角;能考上大专,那是寥寥无几;能考上中专,那也是屈指可数。
如果一旦考上中专,农村孩子就会实现"农转非",毕业后绝对是包分配、铁饭碗。
如果现在是公务员的,估计应在副处级,或以上;如果是事业单位,基本上都是正高职称,差一点的,也应该是副高职称了。
这几天清闲,老是刷到李少莉李副局长的消息,于是百度一下。
这位李副局长出生于1966年,民盟盟员,属民主人士参政,比本人大了3岁。
很多网友可能不清楚80、90年代公务员入职的情况。本人90年中专毕业,直接分配司法局工作(后来自行离职至今)。当时中专入职公务员特别多(国家直接分配),大学毕业基本分配的都技术型或教师型工种。
经过30多年的财富积累,象李副局长这样的家庭,现在家庭存款应该不会低于五六十万元,几万元的穿戴妆扮基本不算过分,只是这位李局长,忽略了什么才是真正的公众形象。
本人看了两遍发布会视频,普通话虽然不标准,但吐字清晰,基本听得懂,整体形象还算可以,就是不知道堂而皇之的“点读”是几个意思。
好在当地纪委已经及时介入,相信能给大家一个圆满的结论。
#山海情# 我和马得福差不多年纪,也是95年中专毕业,到乡镇里工作。农村工作确实很艰苦,网上说什么小小中专生竟然能直接当公务员之类的怪话。其实他根本不懂,公务员的说法,才几年?以前那个时候都叫办事员,没有公务员之说。那个时候,一个人包挂一个村子,骑着自行车,跑十几里地,去传达一个精神,去统计一个报表。现在看来,有个微信群,什么都解决了。但是最大的问题是,这么一来,脱离群众了!我们那时候,跟包挂村所有村干部都跟一家人一样,跟村里的的五保户,困难户,军烈属,熟悉得很!熟悉以后,工作就好开展了。
#2022安徽公务员# 本人中专学历,部队弄的函授大专,今年第一次考公务员,想碰碰运气。零基础从报名3月份开始看书,一直到7.9号考试。耗时大半年的省考终于要告一段落了[微笑]招一,笔三,面二,综合第二,无缘体检。不过也无所谓了,毕竟才考了第一年。明年继续!
1980年能考中专的,绝对不是等闲之辈,能考上带“农”字的中专,更是祖坟冒烟,意味着你家从此诞生一个前程可期的国家干部(如今才叫公务员)!这个国家干部,比当时的许多大专生、本科生強得实在是太多太多了!你村里不为你歌舞三天,实在是有眼无珠!衷心祝愿你顺利走完充满无限诱惑而又不断恍动着刀光剑影的仕途![祈祷][祈祷][祈祷]
我是1980年的中专生。尽管当时考上大学是凤毛麟角,考上中专是是屈指可数,由于我出身于农村,中专与当时家人对我的期待不相符,录取我们的学校又带有一个“农”字,在入学通知书到了手上后,家人没有别人那种孩子终于跳出农门的欣喜,村里的人也看不上我,一些亲戚朋友同学都不以为然,甚至没有得到村委会的祝贺,有考到财经师范类学校的村里送一场露天电影表示祝福,当年我没有得到这个待遇。两年的中专学习很快过去了,毕业后我被分配到了一个偏僻的乡镇工作。当时我没有什么很崇高的理想,只是想到要脚踏实地做好每一件工作。后来通过组织的培养加上自身的努力,干出了一些成绩,个人政治上也有所进步,也让当年看不上我读农校的人转变了看法。弹指一挥间,40年匆匆而过。辉煌与落寞,辛酸与风光都已成过眼云烟。身边沉浮起伏的人亊太多太多。我不是一个有执念的人,但风雨中稳住了自己,回想这些,得益于很多方面,其中一个主要因素就是我们家有胆小怕事,谨小慎为的基因。我没有做出什么大事,但也在好几个有点权力的所谓高危岗位上干过,一路走来,安份守纪,才有今天的安好!每每想到当时上学的情形,知足而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