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再跟我提意见,我就和你比惨。
时间:12.1
地点:威海
事件:威海市市民冒雪排长队做核酸检测。于是,有人打热线电话反应情况:群众容易相互感染还容易被冻感冒。工作人员的回答:你想过医务人员吗?他们是一站一天,不是更容易感冒更危险吗?
服了,真的服了!这位工作人员语言功夫真的超强,强到可以撒泼耍赖的地步了。他不是去积极反映情况、解释说明做好安抚、想办法解决问题,而是玩语言游戏,回怼群众。没错,医务人员更危险,可是医务人员的危险不也是你们该想办法解决的吗?你现在拿医务人员的辛苦来说事儿,来比惨。还有一点点工作意识,服务意识吗?诚然,有些时候,客观条件在那儿,没办法只能克服困难。但问题是,这个困难是不是我们不能解决的?如果是,那没啥说的,做好解释让群众理解也就完了。如果能解决,为什么不能将群众和医务人员的困难一并解决呢?当你拿同样面临困难的医务人员说事儿的时候,你不亏心吗?
建议,凡是对群众的事情,基层工作人员的困难熟视无睹,凡事只想找理由,不想解决办法的人,清除出公务队伍。现在不是公务人员一人难求,是公务员考试千军过独木桥!不能让尸位素餐的人占着茅房不拉屎。你不好好干,有的是能干好,想干好的人。
谢谢你对我真诚的评价,我战友好几个是你们山东威海种枣庄的。//@怎么高兴怎么玩儿:84年的老同志很正直的一个人,说的都很对啊!//@少仙湾:兄弟,师部公务员,打字员都只能干一年的,尔后有文化的就复习考军校,文化低的就到场站学开车或学想学的任何技术,我只读书4年级,考不取军校就下调汽车连学开车了。//@少仙湾:小兵老弟你这样来评价你几个战友在部队的所作所为我不怎么赞成,我是八四年老兵,在部队第一年给师长当公务员,第二年调至汽车连学开车,4年服役期满回家开公司车,两年后离职南下打工,十年后自开公司到现在,公司职员一百多,年上交国家税收上百万,生活,实力肯定过的比同期当兵时的战友好很多,部队是一个大熔炉,不管在那里都有干的好也有干的差,革命战士是块砖,那里需要就那里搬,是金子污水沟照样闪光,所以你说的话和讲的故事点赞你一半,老兵万岁!
一起当兵的两个战友,当时目标不一样,现在的境况差别也很大
北洋海军的组织架构是有很大弊端的。
什么弊端呢?主要有两点:
一、北洋海军的权力范围太过狭窄。
北洋海军的管辖范围仅仅在舰队本身,而一支近代化海军,是一个系统化的组织,除了舰队外,还包括教育、基地、后勤等一系列息息相关的配套机构。
问题来了,与北洋海军相关的配套机构,俗称北洋后路各局,除了丁汝昌一度兼任总办的威海行营海军学堂外,其余的都不归北洋海军管辖。
遇到与这些机构往来的工作时,作为提督的丁汝昌要与各机构的长官协调。这无疑极大地影响了北洋海军后勤工作的效率。
我们读北洋海军史,就可以发现丁汝昌三天两头要么催促弹药、要么催促军械、要么催促燃煤,破事一大堆。
二、权力范围太小也就罢了,即便在有限的权力范围内,北洋海军的日常行动、日常管理都受到多方掣肘。
北洋海军的事务,军机处可以过问;涉及对国外的事务,总理衙门也可以过问;而在人事上,还得接受朝廷中央兵部的管理……
最后,总体权力都掌握在皇帝手中,皇帝当然可以对北洋海军指手画脚。关键光绪皇帝对海军一窍不通,让一个对海军啥也不懂的皇帝来掌握海军的最高权力,结果也就可想而知了。
说白了,皇权、专制体制对近代海军的负面作用是十分巨大的。
#威海头条#来说说我对威海发展的看法吧:
威海的优势:
1、旅游资源一流,环境优越。威海四季分明,但全年气温差并不高,而且空气质量也是少有的好,之前有段时间山东省雾霾严重,威海是全山东唯一一个只有雾没有霾的城市。加之各种配套设施的完善,生活也越发方便,对于越来越重视生活质量的现代人来说,威海是个旅游和休闲的好去处。
2、房价不高不低,户型可选择性多。对于威海本地人来说,威海的房价确实有些高,因为威海人均工资水平不高,但对于外地人来说,尤其是北京、山西、内蒙这一些地方的有钱人来说,9000元/平米起的海景房确实不算高。相较于青岛和烟台动辄两三万的均价来说,威海的房价还算是低的。
3、落户政策宽松,移居门槛低。要知道如果落不了户,你以后的社保、孩子上学等问题都会麻烦的。
4、教育资源充裕,孩子成长环境好。威海的小学、中学教育在整个山东省中算的上是一流的,而在高等教育方面,老一点的有哈工大威海校区、山大威海分校、哈尔滨理工大学威海荣成校区,新建的有北京交通大学威海校区、西北工业大学威海分校等高等院校的分校或校区。虽不及厦门和青岛,但是比之山东其他地级市,已是毫不逊色。
5、拥有自己的特色产业:工业方面渔具和海产品加工,这两个产业威海几乎是全国首屈一指的。另外还有服装产业也不错,威海的服装主要出口韩国,所以来威海你会发现街上的女生穿着打扮都很韩范儿,很时尚。农业方面,威海的花生、苹果、草莓、无花果、樱桃等都是很热销的,为了发展绿色旅游,威海有很多生态采摘园,想来玩的小伙伴可以联系我。服务业方面:威海的餐饮(特色海鲜为主)、旅游、房地产几乎都可以算是威海的支柱型产业了。
威海的劣势:
1、人口少,发展体量弱。威海两市两区,在全国的地级市里来说都算不上大的,所以很多人都习惯说烟威地区,甚至有段时间盛传中央会把烟威青三市合成一个直辖市,可见威海很多时候是作为青岛或者烟台的陪衬。人口少直接导致威海的商业圈分散,就拿威海市政府驻地的环翠区来说,不到100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90万常住人口,就有市中心商圈、火车站商圈、经区九龙城商圈、高区海水浴场商圈、竹岛商圈、寨子商圈等大大小小6个人群聚集的商圈,人口的分散,直接导致的后果是推动经济发展的能量不足。
2、服务产业为支柱,小作坊遍地。房产中介、各类培训、美容机构在威海的大街小巷随处可见,甚至可以说是密集,这种情况在青岛和北京是很难看到的。因为威海的人均工资低,几乎都在3000~5000左右,所以但凡有点本事、资金,就会愿意自己干,而不是给别人打工。
3、老牌企业的传统业务疲软,新兴产业没有发展起来。现在的威海给我的感觉真是有点在吃老本,以威高、迪沙、双轮等一批高新技术企业也都纷纷大力发展房地产,加入了圈地造楼的行列,不得不说是一种悲哀。
4、生活安逸,进取心弱。小城的安逸,造就了威海人性格上的将就和妥协,什么事差不多就好,在威海发展,如果是创业,那么你招来的员工很可能没什么干劲儿;如果是工作,那么你很可能被领导同事教会如果应付工作。久而久之,你也会疲懒,没有进取心。威海人自己都说,这里适合养老,不适合年轻人发展。所以在威海最热门的考试不是各类专业等级证书,而是事业编和公务员考试,或许这也是绝大多数三四线城市的状态。
5、大肆开发楼市,房屋空置率高。夏季火爆,冬季冷清的人烟稀少,如果考虑买房移居常驻威海的话建议避开这几个地方,度假这几个地方倒还是不错的选择,离海近,夏季凉爽舒适。
我个人的观点
很多人说山东省现在在建设烟威都市圈,说威海会考虑向西发展、张村、双岛湾都是投资洼地。对此我个人并不认同,说说我的看法吧:
1,没有哪个城市愿意成为另外同级别一个城市的附属品,如果要建设烟威都市圈,那么无论是从经济、政治还是人口来说,都会是以烟台为主导,威海本就是80年代从烟台分出去的,自己发展了这么久,怎么也不能倒回去吧?
2,买房除了环翠区的主要生活区域,其余哪个新区都不推荐,威海人口太少,又缺乏吸引年轻人的政策和就业环境,从长远看,所有新区的发展都会面临动力不足的问题,买那些新区的房子,后期常住、转售都是问题。
3,双岛湾和南海新区都在大力发展大学城,希望用好的大学来拉动人气,但是威海本身却是一个人才流出地。越是好大学,其实越带不动那边的经济发展,反倒容易令该区域发展成为大学城,岂不见高区的哈工大和山大两个分校,学生毕业后选择留在威海发展的寥寥无几
4,好大学不意味着好学区,还是以高区大学城为例,两个大学周边好学校并不多,其数量和质量都比不过市中心,再看青岛的黄岛大学城、厦门的长清大学城、章丘大学城也都是如此。反观市政府周边的学区则往往是好学区,也是升值保值的地段 可以考虑关注我的公众号:东部滨海新城
以上只是我个人的一些见解,如果有不同的意见欢迎一起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