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2019会昌公务员公示(会昌县干部调整公示)

才商爆棚,嘻笑怒骂,随手就是一篇旷世奇文,情商为负,刚直不阿,一辈子在被贬的路上孤独前行,手握一手好牌,却没打出王炸的气势,他就是唐朝大诗人---刘禹锡

才商爆棚,嘻笑怒骂,随手就是一篇旷世奇文,情商为负,刚直不阿,一辈子在被贬的路上孤独前行,手握一手好牌,却没打出王炸的气势,他就是唐朝大诗人---刘禹锡

刘禹锡,大汉中山静王之后,汉景帝阁下玄孙。听着耳熟,没错,他和刘备是同一个祖先。但若论情商,可以说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刘禹锡少年聪慧。很小就开始学习儒家经典和吟诗作赋,既聪明又勤奋。19岁进京赶考,高中进士,随后又和韩愈,柳宗元成为了好朋友,按理说意气风发的刘禹锡应该开始开挂的人生旅途了,却不想一件事改变了他一生的命运。

 

贞元二十一年(805年)正月,唐德宗卒,顺宗即位。原来陪太子读书的二个人王叔文、王伾得到新皇的重用,开始进行大刀扩斧的改革,史称永贞革新。这段时间刘禹锡政治热情极为高涨,和柳宗元一道成为革新集团的核心人物。“二王刘柳”集团在短短的执政期间采取了不少具有进步意义的措施,但由于不懂变通,急功近利,改革触犯了藩镇、宦官和一些既得利益者的利益,在保守势力的联合反扑下,改革只经过100多天就宣告失败。顺宗被迫让位于太子李纯,王叔文赐死,王丕被贬后病亡,刘禹锡与柳宗元先被贬为远州刺史,随即加贬为远州司马。加上此次被贬的其余六人,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八司马事件”。

 

刘禹锡在远州过了近十年的流浪生活,才被召回长安,可谁知道他回来没消停两天又开始作妖,写了一首得罪人的诗:

玄都观桃花

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

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

诗人说:首都的街道上,车马疾驰,尘土飞扬。为什么这么多车马?因为到了春天,人们一般都是要去看花的。大家都认为玄都观的桃花好看,非要去看。可他们却不知道,那玄都观里那么多的桃花,都是刘郎去后栽的。

诗中的“刘郎”一句,有两个意思:一是指他自己,他说我十年前在京城的时候,哪里有玄都观的桃花啊?我当年在的时候,这桃花你们还没种呢?现在才种出来;另一种意思是指朝廷的新贵。这些新贵非常看不起贬谪回来的刘禹锡。刘禹锡就说:你们有什么了不起了?我当年在朝廷为官的时候你们还不知道在哪里呢?

结果这样一来,新贵们再度联合起来,你刘郎不是牛吗,不想在京城好好呆着,那就继续你的漂泊之旅吧。这次刘禹锡被贬连州14年。再度回到京城,当年的小刘郎已成了老刘郎。老刘却依旧怼人不倦,回来没两天,又整出来一首《再游玄都观》

再游玄都观

百亩庭中半是苔,桃花净尽菜花开。

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

诗的意思是,这次回来看到,玄都观的桃花已经没有了,连种桃的道士也没有了。现在的玄都观是“百亩空庭”,一半庭院都长了青苔,种了很多青菜。“种桃道士归何处?”当年种花(打击我)的道士到哪里去了?而我“前度刘郎”就像打不倒的小强一样,又回来了。

这次就连皇帝都不高兴了,看来你刘禹锡是不爱在京城呆呀,回来不好好上班,就知道怼天怼地怼社会,行了,你还是给我远点呆着去吧。

于是刘禹锡再度卷上铺盖,踏上征程。这次的目的地是和州。到了和州,刘禹锡也不消停,本来按照待遇,他应该住三室一厅的公务员房,可不知道怎么的,他把和州知县又给得罪了。和州知县越看他越不顺眼,公务员房没给安排,而是安排他住在城南门,面江而居。过去的临江房可不像现在的江景房是抢手货,而是湿气重,潮气大。刘禹锡不但没有埋怨,反而还撰写了一幅对联贴于房门:"面对大江观白帆,身在和州思争辩。"这个举动可气坏了知县,好你个刘老犟,你想住江景房,偏不让你住。于是他将刘禹锡的住所由城南调到城北,并把房屋从三间缩小到一间半。新宅临河,杨柳依依,刘禹锡触景生情,又写了一幅对联:"杨柳青青江水边,人在历阳心在京。"知县见他仍悠然自得,更生气了,又把他的住房再度调到城中,而且只给他一间仅能容下一床一桌一椅的房子。心说这次你该没什么可写的了吧。却没想到刘禹锡面对半间陋室,依然潇洒,提起笔来,写下传诵千古的名篇《陋室铭》。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好在刘禹锡晚年,情商有所提升,回到了洛阳,与朋友白居易、裴度、韦庄等交游赋诗,唱和对吟,生活闲适。会昌二年(842年)病卒于洛阳,享年七十一岁。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tj.jiuquan.cc/a-2330637/
1
上一篇公务员面试入场白(公务员面试第一个入场)
下一篇 公务员调动 个人需要(公务员调动办法)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alzn66@foxmail.com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