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复员方式离开,作为一名普通人,想要过好真的不容易!
看到一篇分享:复员前是一名正连职军官,在部队发展还可以,直招入伍干过排长,副指导员和参谋部参谋,单位改制被分流到边境,因落差大,无法照顾家里,不顾家里反对毅然选择复员,回到地方创业不到一年就血本无归,送过外卖、当过收银、打过杂,最后无奈在一个没有前途的单位拿着几千块的工资勉强度日。
凭着一腔热血复员,最后却是勉强度日,前后的落差不可谓不大。也是在选择前没有考虑清楚,只想着成功,没有想到失败的结果是否能够承受,希望这位战友能够尽快调整自己,早日找到自己的价值所在。
选择复员,是大家的自由,别人无权干涉,在这里只是想说,复员的风险有点高,在选择前一定要三思,对复员后的发展一定要有个规划。
如果你想要创业,资金是否充足,选择的行业怎么样,自己有什么优势,有什么资源可以利用,这些都要有一定的了解。如果单纯的依靠复员费,单打独斗,我劝你还是不要太理想化,创业失败的风险你不一定能够承受的住。
如果复员后还想着继续考公务员或者事业编,那你就不要想着挨处分复员,带着处分离开,一段时间内是无法考公的,这就需要达到6+3条件再去申请复员,我同批的战友就是通过这种方式离开的,多拿几万的复员费,瞄准自己钟意的岗位,提前准备,在当年就成功的考到了理想的岗位,相对于转业人员的漫长等待和岗位的不确定性,这种主动出击的勇气确实令人佩服。对于你来说,你一定要提前了解公务员相关岗位招收的难度,弄清楚自己的水平,不要一味的想当然,做好充分的准备才能像别人那样走的更加从容。
如果你就是想要回到地方,简单的找个工作,安安稳稳的过日子。这里你也要考虑清楚自己的专业有没有优势,能否竞争的过别人,说实话,想着通过招聘找到一个好的工作并不是那么容易,一没经验,还不是应届生,再加上很多人的专业都不适合地方工作,想想都知道有多难。当然如果自己能力较强,已经通过自己途径找好工作了,那就另当别论。
最后,如果没有考虑后果的单纯的想要获得离开的资格而去复员的,还是要劝劝你三思而行,现在的趋势是鼓励长干,想要复员也并不容易,别为了一个不确定的资格去闹,最后不仅挨处分还走不了,那就是得不偿失了。想要更快的离开,还是踏实一点,提升自己的价值、能力,早些晋升,才能在转业时排名更靠前,才能掌握主动,哪怕不想转业,还要逐月可选。
复员,风险很高,若没有一定的承受风险能力,还是要三思而行,谨慎选择!
随着转业名额的大幅缩减,对于一些有想法的战友,复员就成了一种考虑的方向。相较于转业和逐月的高标准,复员相对更容易一些。
现在就复员的情况主要有三种:
一是满足6+3自愿复员。达到最低服役年限,申请复员一般予以批准。
二是未达到最低服役年限,本人强烈要求退役的,经教育引导无效,中尉视情节轻重给予相应处分、降衔、以干部身份安排复员,少尉视情节轻重给予相应处分、以军士身份安排复员;
三是受过刑事处罚或者犯有严重错误的,以复员安置。
三种情况除了第一种需要满足一定条件可以复员外,另外两种都需要付出一定的代价,才能复员。
虽然新的规定已为复员正名,也有很多人满足转业条件选择复员的,但是想通过复员的方式尽快实现转身,也不是那么容易。
原因有几个:
一是不符合大的趋势要求。现在为了发展,是鼓励年轻人长干的,如果放年轻人离开,这样很可能导致人才储备不足,不利于单位长期的发展建设,也树立了一个不好的导向,所以从长远角度来看,年轻人想通过复员离开,是不容易的。
二是复员占总的退役名额。在退役名额紧缩的情况下,有资历、贡献大的老前辈还在排队,怎么可能给年轻人插队的机会?这也是为什么,有人说我啥也不要,给处分也接受,还不让走的原因。
三是对于复员的观念还没有转变,就单位建设来说,上报复员的人员如果很多,还是有一定影响的。其次就个人来说,选择复员,被人“戴着有色眼镜”看的感觉还是很不爽的,外界的压力和家里的不支持也是有很大阻力的。
此外还是想说,不建议年轻人轻易选择挨处分复员。
选择复员方式离开,无外乎有这几种考虑,一是有能力或者家里有条件,准备回去创业的;二是准备回去重新考公的;三是单纯的想要离开的。
当前,口罩影响,很多好学校好专业应届毕业生还没有工作,你能否竞争的过?
没有好的专业技术和经验,一切从零开始不是那么容易的。想要考公,正常满足条件复员的还好说,如果有处分,短期内也不满足条件,满足条件了,也要考虑考公的难度问题。
到时候,合适的工作找不到,公务员也考不了,创业没有启动资金,也没有好的项目,该如何生活?
虽然复员是一种正常的退役方式,但是真的不容易成功。特别是提前复员,不仅要承受处分,还有可能,承受了处分还走不了。
到时候,背着处分还得干,岂不是更憋屈?
即使成功了,到地方之后,拿着寥寥一点复员费,你真的可以顺利融入社会吗?
所以,那些不切实际的想法还是早点抛掉,远离那些负能量的人,紧跟发展大势,做好长期发展的准备,才是正道。
从字义看可以叫警察,但从职业看可是一名现役军人,享受现役军人优抚政策,有入伍退伍复员转业,与警察固定行政(公务员)职业完全不同。外人叫警察,内人叫兵哥,穷当兵的。
凡属毕业于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的学子,基本上加入警队都是妥妥滴![赞]//@热情星球LG:警校毕业也不是都能进入警队,要参加公考,幸运儿才能入选,参军是一条很好的出路,足够优秀的话儿,可以考军校,毕业后成为令人羡慕的女军官,即使考不上军校复员,到地方上考公,有必须是大学生士兵选项条件的公务员招录岗位,相对竞争力要小,容易上岸。另外,在军营锻炼几年也有助于成长,有这么多好处,干嘛不去?
00后女孩脱下警服穿上军装,带着三等功入伍,一身戎装英姿飒爽
复员军人,退伍军人,转业军人,都是退役军人。现在也统称退役军人。
复员军人,54年前入伍的,回原单位,为复员军人。比如50年入伍,入朝的志愿军,55年退役回村,他们就是复员军人。这些人都80多岁了,他们的生活补助,基夲每月1千多元。再往前,新四军,八路军,老红军,他们都是复员军人,待遇更高。
退伍军人:一般指当义务兵退役了。
志愿兵:在部队当兵12年后退役了。
转业军人:一般指在部队的干部,退伍到地方单位担任公务员。
在部队参军时间不同,贡献不同,环境不同,年限不同,职务不同,退役后的待遇也不同。
有一点相同的,只要复员了,退伍了,志愿兵退役了,转业了,统一的说法是退役军人。
县里有退役军人事务局,专管退役军人事务。
#官员年前慰问走访 当天涉酒驾被查# 昆明下面一个区的宣传部长,估计至少也是一个正处级的干部了。尽管是行使公务去慰问复员军人。但毕竟自己是酒驾,触犯了刑法。
而且又是在没有处理之前进行了公开的通报。这恐怕就是官员酒驾的一个典型案例了。至少也要给予党纪方面的处分了,尽管不一定涉及到刑事上的判刑处罚。
这个官员管教自己不严,在小事上翻车了。云南省委这一招干得好,不包庇自己下属的官员。
犯事儿以后直接进行通报,让老百姓有知情权。让官员变得心惊胆战,也需要认真遵守国家的法纪。
官员不能够以身作则,甚至干违纪违法的事情直接被曝光于天下。这样的做法值得推广。
让所有的官员都知道自己作为官员也需要遵守法纪,而不能够为所欲为。
今年30,11年的副连职排长,有点厌倦了部队生活,想转业走不了,只能复员。都说树挪死,人挪活,该何去何从?纠结,转业就是公务员,复员拿钱走人。说实话不喜欢体制的模式。就是耗时间!但是对未来干什么工作又没底。未婚,其余没压力。
1、建议走转业,11年的军队生活你已经与社会半脱轨了,刚回到社会你肯定不适应,而且你也没有一技之长,回来也很难找到合适的工作,工作压力就会变的很大,何况你的年龄相对也不小了,如果从零开始学技能本领,去积累工作经验,很多企业不一定会给你这个机会的,公务员是目前最好的工作之一,虽然它也有一定的不足,建议你还是珍惜这个机会,从长远来看,转业做公务员是最好的选择。
2、复员虽然给你一笔钱,但是这钱是有限的,如果找不到合适的工作,这钱对你来说对你虽然有一定的帮助,但一生还长着呢,长远看一份公务员工资长久收入肯定要多于给你的复员钱,所以还是慎重考虑,转业相对性价比高一些。
一个战友,36岁了,学数据分析和算法专业的博士后毕业4年;这次他拿到了紧张的退役指标,由于其老婆在深圳工作,可以选择落户到深圳,但在选择是复员还是选择计划安置工作上,他总拿不定主意,还挺纠结的……
这个战友是吉林人,高中毕业时,直接考的军校;他外形健康俊朗,人长得高大挺拔,身高有1.85米,长得白白净净的,待人和蔼,说话细声细气的,走路时腰板笔直,既有军人的气质,还有学者的风范。
他本科学习相当优秀,毕业时直接保送读了硕士,硕士毕业后,分到我们单位电教室,负责搞模拟器研发方面的业务;其工作两年之后,由于其爱学习,通过强军计划,他又去读了博士和博士后,学的是数据分析和算法方面的专业。
他博士后毕业回到单位之后,由于单位裁撤降改,他没有了编制,就到教研室去当了一名教专业课的教员。
这样到现在他博士后毕业工作又有4年了,走的是技术级,享受副团级待遇,实际是技术9级;虽然他军龄有19年,去掉读书的时间,但他的实际干龄才6年,想达到干龄16或26年都挺难,所以想在部队干到退休是不可能的,自己又不想逐月,所以这次他申请了退役,并得到了组织的批准。
战友他老婆是河北人,身材高挑,样子甜美,她是战友读博时的小学妹,那时他老婆正在读硕士,俩口子真是朗才女貌和才子佳人。
他老婆硕士毕业之后,由人才引进,分在深圳工作,主要是搞教培,现在遇到“双减”政策,所以挣得也不多,俩口子在深圳生活的话,相对压力就大点。
由于战友他老婆有深圳的户口,所以战友理所当然的可以落户深圳,但深圳的高房价真的是吓倒他了,他老婆现在仍然是租房子住。
战友是学数据分析和算法方面的专业,若选择复员进互联网大厂,据了解,年薪大致在60多W,虽然可以缓解一下买房的压力,工作辛苦点、强度会大些,时间可能是五加二,白加黑,还怕将来工作不稳定。
若选择计划安置到深圳当名公务员,虽然说稳定、舒适点,收入可能就会少一些,那么买房的压力就可能大些。
到底是选择复员,进互联网大厂挣高薪呢?还是选择由政府计划安置,要工作,弄得他是抓耳挠腮的,总拿不定主意,还挺纠结……
近期通关状态不佳,简单老题上总会点错一题,主要原因:年事已高、工作繁忙、精力透支[捂脸][捂脸][捂脸]
号外: 4月30日又新上8题
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退役军人保障法》,以【】方式安置的,由安置地人民政府根据其德才条件及服现役期间的职务、等级、所做贡献、专长等和工作需要安排工作岗位,确定相应的职务等级。
选项:
A.退休
B.转业
C.逐月领取退役金
D.复员
正确答案:B.转业
2.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退役军人保障法》,军队医疗机构、【】医疗机构应当为退役军人就医提供优待服务,并对参战退役军人、残疾退役军人给予优惠。
选项:
A.私立
B.公立
正确答案:B.公立
3.海底生物“海苹果”是一种【】。
选项:
A.植物
B.动物
正确答案:B.动物
4.第九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数据显示,我国森林植被总碳储量91.86亿吨,其中80%以上的贡献来自【】。
选项:
A.人造林
B.天然林
正确答案:B.天然林
5.1967年6月17日,中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个成功研制氢弹的国家。
选项:
A.2
B.3
C.4
D.5
正确答案:C.4
6.公检法之间的电话能否转接?
选项:
A.能,他们电话是互通的
B.能,但程序繁琐
C.不能,公检法机关不能内部转接电话
正确答案:C.不能,公检法机关不能内部转接电话
7.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退役军人保障法》,各地应当设置一定数量的基层公务员职位,面向服现役满【】的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招考。
选项:
A.两年
B.五年
C.七年
D.十年
正确答案:B.五年
8.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退役军人保障法》,退役军人转交接收过程中,发生与其服现役有关的问题,由【】负责处理。
选项:
A.安置地人民政府
B.安置地退役军人事务部门
C.原所在部队
正确答案:C.原所在部队
人生成败在选择
从军4年,我选择写作。利用业余时间,写作投稿65次失败,66次终于被军区报釆用。
连队“小文人”,在团政治处从事专职通讯报道员2年,回连队任文书,1969年成为复员2人之一,不再退伍回农村,人生道路翻开新的一页。写作一技之长,受益一生,曾任央企总经理办公室文字秘书,多次参与职代会、党的会议重要文件起草。
工作之余,我选择读书。初中文化基础,从1985年函授大专,至2005年退休前持续20年,读完函授本科。因为文凭必备条件,从央企科级升为正处,破格聘为高级职称。退休后,职务与企业补贴挂钩,职称与增加退休金挂钩,是标准的“书中自有黄金屋”。
工作调动,我选择团圆。1985年,我40岁仅任央企保卫处防火科副科长。所在省司法厅拟调本人破格任宣传处副处长,因考虑家庭分居10多年刚团圆,谢绝了调任。2005年,我在央企退休,企业与机关公务员退休金相差一倍,悔之晚矣!
班长五年后探亲假与女朋友结婚,却阴差阳错没考上军校复员当了农民,女朋友大学毕业考上了公务员,社会定位的悬殊导致俩人婚姻走到尽头并以离婚收场。以后的岁月里班长发奋自立,东山再起之后成了一家矿山企业的老总,娶了一个小他十岁的网红美女为妻并生育二子,婚姻幸福;而当初的女朋友离婚后先是嫁了一个副县级领导,后因感情不合离婚,两年后因职务犯罪被开除,每天靠打麻将赌愽麻木自己,最后因赌债原因远嫁他乡,三十六岁时因白血病去世。不过这是后话[666]//@浮世清欢远芳华:再写一下后续吧,看着很有画面感,太逗了,结局到底啥样了?班长考上学校没有?他们结婚了吗?班长的女朋友真漂亮。
在部队当兵时,班长半夜里偷偷爬墙出去和女友约会,可谁成想,班长刚出去不到半个小时指导员就来查寝了。这件事虽然已过去快二十年了,昔日的帅小伙也早一个个变成了油腻的大叔,但每每回想起来还是记忆犹新,仿佛就在眼前一样!我的这个老班长是新疆人,姓徐。徐班长的老家离着我们驻地不远,只有几百里地。班长在当兵之前就已经谈了女朋友,女孩是他的高中同学,只是班长不太争气,整日只知沉溺在温柔乡里不能自拔,导致学习成绩直线下降,到最后女朋友顺利考上了大学,而他则不出意外的落榜了。为此,大受刺激的班长在家闭门思过了一个多月,待再次走出房间时已是精神抖擞,不过他没有选择复读,而是毅然报名参了军,因为他坚信是金子早晚会发光的。
上世纪60年代,贵州军区司令视察归来,乘车返回部队驻地。返程途中,只见国营商店门口出现了3个鬼鬼祟祟的人影,正在撬商店的大门。司令见此情形,带着警卫员一同下车,高呼:“赶快举起手来。”
“父为军上傲人士,盼子从军为国兴”,父子两代一同参军,只为保家卫国。身如逆流船,心比铁石坚,形容1个人坚韧不拔的意志再贴切不过。1位农家娃子受到革命思想感召,义无反顾踏上了革命的征程,坚定跟着红军走,后来更是把儿子送到第一线参战,为国舍生忘死。
民国16年,革命的火焰燃遍宙宇,革命的思想传遍枣阳一带。工农群众被发动起来,组建了农民赤卫军,和贪官恶霸劣绅真刀真枪战斗。就在这1年,枣阳县吴家店的21岁青年田文扬告别妻儿,参加了农民赤卫军,就此投身革命。
田文扬在战场浴血拼杀,经历了数百场打仗,立下了赫赫战功。他经历的战斗越来越多,距离家乡却越来越远,最终彻底和家乡的亲人断了联系。新中国成立前夕,当年的毛头小子成了我军著名战将,担任了122师师长。
他为国尽了忠,却未能在父母膝下尽孝,成了田师长心中的一大憾事。1949年,田师长忙完手头的工作,向组织请了探亲假,轻车简从回乡探亲。田师长回到家乡后,受到父老乡亲的热烈欢迎,还见到了大儿子田明升。
当年襁褓中的小娃娃,如今已经长成了1个壮实的农家汉子,抱着父亲痛哭。田师长拍了拍儿子的肩膀,让儿子带着自己,去祭奠自己的原配夫人(积劳成疾病逝)。田师长因为有公务在身,只在家乡待了几天时间,又不得不返回部队去了。
临别前,他叮嘱儿子:“娃娃,你好好从事农业生产,要积极为新中国建设添砖加瓦。”1年后,我国发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号召,时任41军副军长的田将军积极响应。只是他还有更加重要的任务,无法赴朝参战,于是想到了自己的大儿子,让自己的大儿子代替自己出征。
不久后,田明升在家乡参了军,很快奔赴第一线参战。在1次激战中,田明升带头冲杀,身负重伤,被截了肢。等到抗美援朝战争胜利后,田明升没有向国家提要求,反而选择复员回到乡里,继续老老实实务农。
对于大儿子的决定,田将军选择了支持,父子两人为国舍生忘死。1957年,上级下达命令,田将军调任贵州军区司令,镇守一方,造福一方群众。为了了解辖区的防务,为了获取真实的民情,田司令在忙完公务后,常常乘车外出视察。
他走遍了辖区内的深山、密林、河流,获得了第1手防务资料,并因地制宜调整各地驻守部队。上世纪60年代,田司令再一次外出视察,视察完成时天已经黑了。田司令对司机同志讲:“小同志,道路崎岖,你不要着急,慢点开车。”
司机同志牢牢控制着汽车,行驶在悬崖峭壁间的公路上,走了1个多小时才来到1处城镇。此时已经是深夜时分,田司令一行准备找1处国营旅店,在镇子中住上1晚。汽车开进镇子,田司令听到不远处传来一阵动静,只见3个鬼鬼祟祟的人影出现在国营商店门口。
田司令仔细一看,原来这3人正在撬国营商店的大门,准备实施盗窃。眼看着国家的利益要遭受损失,田司令带着警卫员下了车,高喊:“你们干什么呢?赶快举起手来。”3个小混混听到动静,手持撬棍转过身来,回答:“敢多管闲事,我看你们找死。”
说着,3个小混混手持撬棍扑向田司令,准备行凶。田司令朝着警卫员一摆手,警卫员掏出手枪来,顶住了为首小混混的脑袋。小混混见到黑洞洞的枪口,瞬间腿软,瘫软在地上。其他2个小混混更是不停磕头,哭着喊:“我们有眼不识泰山,求您饶我们1命。”
田司令当即下令:“把他们的凶器收缴,将他们3个绑起来,押送派出所。”田司令和警卫员一起动手,将3名小混混绑了起来,押往派出所去了。就这样田司令在镇中住了1夜,第2天一早,乘车返回军区驻地去了。
田司令父子以身许国,一生忠肝义胆、碧血丹心,为祖国的事业倾尽了所有,是我们后辈心中永远的楷模。
疫情三年,体制内的工作成了民心所向,下午我正在公司忙,家族群里突然前所未有的热闹,原来老姑家的弟弟今天正式去单位报到,因为疫情,公务员考试上岸之后,推迟了两个月的入职姗姗来迟。
老姑家弟弟排行最小,成了一名狱警,至此,我们家族的这一辈兄弟姐妹6人都完成了社会角色的转变。必须说明的是,除我之外,全部都是体制内工作,公务员,教师,事业单位,狱警,在不同岗位发光发热,果然算是整个家族的荣光。
我忙完工作到家,已经快5点,我爸兴致勃勃地拿出好酒,因为回不去老家赶不上家庭聚会,只能视频凑凑热闹,但热情丝毫不减。
真的打心眼里开心,我的父辈都是普通的农民出身,只是老叔当兵复员之后留在城市,赶上机会好,把兄弟姐妹都接到身边,互相扶持起来,虽然不算大富大贵却也衣食无忧。而我们这一辈人无一例外都是小镇做题家,就是靠读书改变了命运,当然我算是最没出息的那一个。毕竟疫情当下,铁饭碗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我很庆幸我们所有的家族成员全部深谙一荣俱荣的道理,所以从上一辈开始就各自努力又无比团结。
当然知道,诗礼簪缨之族,满门朱紫之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的,需要几代人,上百年的努力沉淀,但我们能够比上一代人更努力一些,更强大一些,功不必自我立,名不必自我成,相信总有光宗耀祖的那一天。
写着写着竟然有了一点文化上的气势磅礴,其实是在别人眼里微不足道的成绩,被我润色成了如此的成就,可见我确实没见过世面,但是作为这个家族最薄弱的一环,依然愿意以此作为对自己的激励,更务实更努力。
想来这也是家人最好的定义。
#挑战21天在头条写日记# #体制内# #工作#
五十年代姐医专毕业分配到卫生局,姐要求到医院做中医,六十年代大哥工学院毕业分配到经委,哥要求到工厂做技术员,七十年代我当兵复员安排到公安,我学了木匠。那时候的人都想学技术凭本事立足社会,现在的人削尖脑袋拼命去做公务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