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真实的故事,看完之后,不得不说现在就业压力确实很大,不过有一个重点,研究生毕业一年多,考了很多次公考都以失败告终,甚至连面试的机会都没有。这种情况是不是考虑报一个培训班培训一下,毕竟考公务员并不是高考、考研,让专业的人做一下专业辅导能少走很多弯路。其次,过于看重面子,觉得考不上公务员,就是觉得没出息,只会给孩子无形当中施加不少的压力,实际上,并不是每个人都适合考公务员,条条大路通罗马,应该放平心态。你们怎么看呢?
体制内和体制外有多大差距?
没有对比没有伤害。
看了这篇文章我终于明白,为何父母特别钟情于公务员,不是因为他们怕你没出息,而是他们怕你有意外。
因为外人只会关注你发展的上限,只有父母才会操心你的下限。
公务员虽然不能让你大富大贵,起码能让你衣食无忧,即使你不幸生病,也能安安稳稳地过一生。
可惜很多人年少轻狂,不知父母良苦用心,屡屡错失良机。
可怜天下父母心!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这届年轻人,好像越来越迷恋体制内了。
同龄人都削尖了脑袋往里挤,爸妈每天洗脑式循环考公有多好。
正所谓不孝有三,不考公为大。
在长辈眼里,好像只有体制内才是正经工作,就算你创业年薪百万,他们都觉得你不务正业。
我就好奇,当公务员真的这么爽吗?于是,我问遍了身边的朋友。
体制内的他们,是这样说的。
“体制内的安全感,多少钱也买不来”
@张凯 30岁 某八线城市公务员
不瞒你说,当公务员真的很有安全感。
像新冠停工,很多年薪过万的人连饭碗都丢了,而我躺在家就有工资。
说句不好听的,如果得了什么大病,你就会知道公务员的福利待遇是真好,工资照拿还有各种补助和报销,毕竟国家是不会抛弃你的。
跟领导起冲突也无所谓,我就见过胆子大直接怼领导的,因为就算他对你有意见,也不能开除你。
只要不严重违纪,铁饭碗谁也抢不走。
“没出息,真的很爽”
@佳佳 26岁 粤西某县城公务员
对没有抱负的咸鱼来说,公务员太友好了。
平常工作压力不大,偶尔也会有指标,但你尽力做就是了。只要你不想升职,就真的没啥大不了的。说白了,谁管你呢?
虽然到手工资不高,但已经能过得很滋润了。
午饭晚饭都在饭堂吃,面包卡、衣服、超市购物卡都是单位一条龙解决,不需要额外花钱。
迟到早退也无所谓,下班可以做做饭遛遛狗,跟姐妹胡吃海喝,总之就是舒服得不能再舒服了。
本来就没想挣什么大钱,活得开心就挺好。
“我不想盖章盖一辈子”
@刘铭28岁 基层文职公务员
我辞职后,朋友都觉得我疯了。毕竟那是很多人羡慕的铁饭碗。
刚当公务员的时候,还幻想着五年拼个副科级,九年拼个副处级,从此走上人生巅峰。
但很快发现,我的想法太不切实际了,拼个正科级都是一辈子的事。
我有个同事,从入职到退休都只是科员。他每天的工作就是等领导签完字,盖上公章就好了。
就这样,他盖了一辈子的章。
慢慢地,人的棱角和生活热情都被磨掉了。
我选择离职,只是不想盖章盖一辈子。
“逃离体制后,连呼吸都是自由的”
@玲玲 32岁 某县城业务骨干
我用5年时间熬成了业务骨干,结果工资没涨,工作量翻了三倍。
新员工不靠谱,老员工叫不动,领导说我是部门的中流砥柱,要重用我。
没错,他果然狠狠重用我了。直到生孩子前,我还在加班,产假也没敢多休。结果领导还劝我断奶,不然每天赶着下班喂奶都没时间加班。
清闲没了,升迁又遥遥无期,我好像一眼就能看到未来,日子太没劲了。
辞职后,我感觉连呼吸都是自由的。
“公务员,只是一份普通的工作”
@余鹏 23岁 某县纪委文职实习生
考上纪委公务员后,我觉得以后是要做大事的。
就像《人民的名义》里,一群衣着朴素的公职人员,把正在进行灰色交易的贪官带走。
可入职后发现,我也会加班到深夜,领导有需要我就得去,每天还得打杂跑腿,工作也不止查办违纪官员那么简单。
说白了,公务员也只是一份普通的工作。
“这是理想,跟待遇和前途无关”
@小郑 27岁 社区民警
做了片警后,每天处理的都是鸡毛蒜皮的小事,跟我想象的完全不一样。
但我也没想辞职,不是怕找不到工作,是因为警察是我从小的理想,不想放弃。
我老婆是小学老师,班上有个学生特别调皮,谁的话都不听,总是说要报警把老师抓起来。
后来我老婆就真的把我喊了过去,结果那小孩一看到我,就变得很乖,还毕恭毕敬地给我敬了个礼:“警察叔叔,XXX向你报告!”
看到小孩的眼神,我就觉得不能辜负这份崇拜。
不管是体制内还是体制外,都是一份工作而已。
想要公务员的稳定,还是私企的发展前景,主要看你想过怎样的生活。
体制内就像一座城,永远有人想进去,也永远有人想出来。
向往安稳还是自由,听从内心就好啦。只要自己喜欢,就是对的选择。
我在北上广996,你回老家考公,我们都会有光明的未来。
希望每个人,都能活出自己理想的样子。
#三天教授# 早课
仿道光年间县级公务员馆阁体。
写馆阁体没出息,成不了有个性的书法家,此说有其道理。反正我们也成不了书法家,故不在其列。
网友自述:初中同学小范围聚了聚,深受打击。在县城当公务员的同学,年终60000块精神文明奖,另一个在烟草局的,年终奖发了120000块,他才去了不到6年!我一个国企的小领导,今年才发了38000块,更可气的是,报完年终奖之后,其他人开始频频给他俩敬酒,我这个聚会的组织者也没人理了,这就是社会的现实……
@今夜有风其实我觉得,还是平常心看待吧,想当初高考时,我们那几个要好的同学,差不多都考了650分上下,上的一本学校也都差不多,但是专业不同。
我就按部就班地学完经管,毕业后进了一家私企贸易公司,现在也是个中层了,每天累死累活,每个月都要出差,一年下来加上各种补贴年终也才20万出头儿。
另一个同学从上大二就开始筹备考公,后来去了苏南,现在是个科长,一年最少四五十万。还有一个是大学期间自学了法律,专供商务纠纷,在律所挂个名,在重庆一年几百万的收入。
都说“女怕嫁错郎,男怕入错行” ,这话真是一点都不假,当初我也想跟着舍友一起考事业编,没坚持下来,现在人家在市图书馆,刚去的时候工资才八九百,那时候我毕业实习工资就2000多。现在人家住的房子均价3万,140多平,而每月自己还的房贷还不到一千块,就是因为他们的单位公积金超级高。图书馆做二休三,自己又自学干了个副业,悠闲得很。
眼看就要奔四了,也不知道还有没有希望迎来第二春。
年轻的时候觉得考公务员没出息,年轻人应该勇敢挑战时代洪流,创造历史,现在回头看,真是二到家啦。
不知道此时的你,是否也有同样的感慨?
我是@今夜有风喜欢加关注
内卷新高度,北大博士考街道办城管。
近日,北京朝阳区公布了一份2022年公务员录用名单,显示95%是名校毕业,超6成是硕士博士,有一名街道办城管更是北大博士。
曾几何时,去外企是时髦的象征,去互联网公司是高端的代表,而选择当公务员则是没出息的体现。90年代下海热,多少体制内的青年才俊选择去商海搏击风浪,现在许多富豪都曾经在政府机关工作。
历史是螺旋发展的,当时就有人发出感叹,这么多人才离开体制,体制内吸引不到人才,岂不是“国将不国”?
而如今,许多网友认为:北大博士应聘当城管是大材小用,浪费了教育资源,实在可惜!许多高学历人才选择编制内,那些体制外的企业缺乏精英,岂不是“国将不国”?
其实,不必这么悲观,从北大出来的博士,学历、认知和眼界都比普通人才更高。这样的高学历人才成为城管队伍的新鲜血液,能够提升城管的管理水平与素质水平,创新城市管理方法。
宇宙的尽头并非只有编制,“体制热”的浪潮裹挟之下,仍需保持清醒。求稳还是求发展,看短期还是看长远,都无可厚非。尊重这些大学生的选择,以发展和积极的眼光看待这件事,或许更有意义。
[思考]大家对此怎么看呢?写在评论中,大家一起交流。
#我要上头条#
为什么近几年公务员女性越来越多?
因为人家女的考上就一本万利了呀,
一辈子当个科员的女孩子叫优质女,
一辈子当个科员的男孩子叫走地鸡。
公务员系统,双标其实是最严重的地方。
同样是考公务员,人家女的可以毕业之后,天天在家呆着,啥都不干就准备考试,女孩子嘛,爹妈养着很正常,也不忙着赚钱。换成男孩子,你试试,你在家能呆上三个月啥都不干,你爹妈能把你腿打断。
逢年过节走亲戚的时候,你要是女孩子在家呆个几年,天天准备考试,人家亲戚都会觉得很正常,换成男的你试试,你在家呆着不干事超过半年,你周围亲戚朋友能把你们家舌根子嚼烂。从那以后,你就成为了人家亲戚口中的榜样人物,人家都会以你为榜样,告诫他们的孩子,你看看谁谁谁,毕业这么多年,还在家里啃老,没出息。
同样是考上了,人家女的就可以躺平了,一辈子当个科员又如何,很正常的啦。人家只要嫁的好就可以了。换成男的你试试,你要一辈子当个科员,人家能戳着你脊梁骨子骂你没出息。跟着你混没前途,你就能真正体会到社会为什么这么残酷,花儿为什么这么红。估计连你自己的老婆孩子都瞧不起你。
说实话,除开江浙沪那些有钱的地方,绝大部分地方公务员的工资都不怎么高,现在都开始降薪了。你指望公务员一个月拿几千块钱工资养家糊口?你不如去当个职业乞丐。要饭来的多。公务员对女性来说最大的红利就是稳定。公务员对男性来说最大的红利就是权利。要是没有权利,为什么那么多高学历人才,放着私企几十万几百万的工作不做,跑过来当一个月几千块的公务员,人家图个啥呢。
问题是,稳定是入门级,权利是金字塔呀。只要是个公务员他就稳定,所以人家女的只要考上了一辈子吃穿不愁。但是权利这玩意儿是个倒金字塔形呀。一个普普通通的小县城,你就算把档案局这种垃圾单位的局长加上,总共也就那么几百来个局长吧。一个普普通通的县直单位,稍微大一点的几十个人总是有吧,几十个人里面,也就不超过十个科长,问题是这还不是正科级,只是股级干部。这么多科长里面,副局长又只有四五个,局长只有一个。拼死拼活,一辈子也就那样吧。
人不能好高骛远,否则就是自己作死。
我小妹大学毕业考的公务员,她笔试第一,面试第二,由于我家没人,就只能服从调剂分配到我们乡政府,干了有一年吧,死活要辞职,说没出息,没发展,整天太累了,挣钱还少,自己太憋屈。
她有一个大学同学,毕业以后就去北京发展了,月薪15000元,眼界也高,可能受她蛊惑吧,小妹心动了,死活闹着去北京,就把乡政府工作给辞了。
在北京呆了3年了,每个月工资相对老家确实高,每月15000元,但是在北京消费高啊,房租一个月3000元,吃饭也贵,反正啥啥都贵,每个月根本剩不下多少钱。
眼瞅着已经26岁了,对象也没着落,北京人看不上她,在北京,老家的也没法给她介绍,眼瞅着年龄越来越大,家里也是都替她着急。
昨天给我打电话,说老家给介绍了一个对象,在县城公安局上班,小伙条件不错,但是人家家里要求有正式工作,小妹又想回来老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