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某区公务员公积金曝光!
一网友在某书上晒出自己的公积金,背景:天津某区公务员,2022年9月初入职,研究生学历,目前试用期还没定级,工资还没发!
这个公积金水平相当不错了,果然天津地区的公积金水平确实很高!
基层干部往城里调动容易吗?
对于基层干部特别是年轻的乡镇公务员来说,到城里上班几乎都是共同的小目标。基层年轻干部,生活上正值恋爱结婚关键期,工作上也处在职业规划、晋升成长关键期,找到更高更合适的平台,对今后长期的工作学习都有着不可低估的好处。不少乡镇公务员,从入职那天起,就有一个藏在心中的问题,调到城里上班难吗?
说难还真难。公务员作为一种职业,和其他职业并无太大不同,为了保持队伍的稳定性,每一个基层岗位在招聘时就已经明确了服务期的要求。对于基层公务员来说,在招聘岗位上干满服务期是写进干部管理相关文件的,轻易不会被打破。尤其是公务员还有试用期要求,工作第一年必须达到试用期考核标准,才能顺利转正,在这段时期调动更是不可能的。此外,由于乡镇基层往往远离“政治中心”,有时没有领导的特别推荐,很难被组织上发现。种种原因导致基层干部进城有了层层阻碍。
当然,难与不难是相对论。只要条件成熟,基层干部进城说难也不难。一般来说有几种常规的通道。一是县(区)直机关借用,经过一段时间借用、试用,调动也就成了顺水推舟的必然。二是正规遴选,不少地方现在每年都会面向基层、面向年轻干部开展正常遴选,有“考霸”潜质的干部就不愁了。三是领导推荐,这个大家都懂的。
33岁任博士任县委书记,可以看出高学历人才从政的优势。
如果不是高学历人才,只是普通本科毕业生进入公务员系统,按照副职升正职两年、下一级正职升上一级副职三年的规律,假设22岁大学毕业公考上岸,那么从科员到正处,前后至少要花1+3+2+3+2=11年时间,将将33岁才能实现。这在团委系统还有希望,一步到位县委书记这样的岗位几乎没有可能。
而如果是博士,假设27岁毕业,以引进身份入职,一年试用期转正后定副处,28岁,放到县区里锻炼两年提县长,再两三年重用到县委书记岗位,既不突破干部使用规定,也使引进人才在各方面得到了锻炼,一举多得,堪称体制内的最佳晋升途径。
必须承认,多读书还是有用的,不管当公务员、去企业还是创业。
#职场微头条#
公务员法对体制内新考录的公务员和事业编干部都有一条严格的规定,就是经过考察录用后的干部必须在所在单位服务满5年,这5年包括1年的试用期。这是一项硬规定,谁也没办法改变,而且这里所说的5年是在招考岗位工作的最低期限,中途不能转岗或辞职。这一项规定,对不少单位留住人才还是有作用的。我们单位当时有个女孩是从泉州考进来的,已婚,有个女孩在念幼儿园。考进的第二年就想调回去,泉州那边的单位也找好了,但是,办调动手续时就因这一规定卡了。最后,她安心工作了五年,去年按正常手续调了回去。当然,省内干部人才流动也是正常的,据了解近几年干部考入调进调出总体上还是平衡的。若是一些特殊的原因,也可以允许流动的。比如,事业单位定向招录考试中明确规定,考生在考上事业单位后,必须有5年的最低服务期,当然了,5年也仅仅只是针对本科生、没有学位的研究生而设立的,如果是硕士研究生,最低服务年限是3年。还有就是若是你工作三、四年了,确实想调动,可以通过交违约金的方式来调动,我曾经认识的一位公安干警,他已经工作三年半了,结果交了3万元的违约金调了回去。
服务期未满,不能走
体制公#目前在试用期,单位会允许考走吗?#在体制内,公职人员在试用期的时候,有许多限制,不仅不允许考走,甚至考研也有限制。试用期,在机关事业单位,叫“服务期”。不同的岗位,服务期限不同,比如考上乡镇公务员,服务期是5年;考上公费师范生、免费医科生,服务期是6年;选调生,服务期是2年;大学生村官,服务期是2年或者3年;特岗教师,服务期是3年,三支一扶,服务期是2年,等等。在服务期内,不允许通过各种方式,脱离原单位、岗位工作。比如在乡镇服务的,可以在乡镇之间调整岗位,但不能脱离乡镇,调到县城工作,更不允许去县城公务员单位工作,这叫“逆向调动”,是违规行为,需要整改后,才能正常提拔晋升。
我认为最折中的办法,把这种父母有前科的考生纳入特殊管理,如果该考生被录取以后,转正考察期适当延长,像正常的公务员转正考察期为一年,那么特定人群的转正考察期延长到二至三年
省会城市的国企和乡镇公务员选择哪个好了?
1、乡镇公务员有5年的服务期。入职的时候要签署最低服务五年,如果不满五年辞职的,档案不给调走。换句话说,要么在乡镇干五年,不干也干不了其他需要档案的正经工作。
2、大部分地区已经不允许在职公务员再考公务员,并且这些年的公务员选调、遴选显著减少。即使满了五年服务期,通过正规渠道已经基本不可能。即使是调动,也极有可能是通过调动,到县里的某个特别累的部门。
3、乡镇公务员工资基本是最低的了。即使少数地方有基层公务员补贴,也非常低,据说,湖北非武汉的新入职乡镇公务员大概3200,即使转正了,也才4000多。省会城市的国有企业职员的工资应该不会比这还低吧?
4、国有企业职员,可以边工作边考公务员,选省考地级市的职位、或者国考,也可以考研,提升学历。选择的空间比乡镇公务员大太多了。如果实在不适应国有企业工作,还可以回头继续考公务员。
5、乡镇公务员比较好考,招录人数多、竞争压力小,如果考山区乡镇的司法所、工商所之类的公务员,竞争压力更小。如果实在考不上其他职位的公务员,也可以作为保底。
许多公务员岗位需要党员身份,所以大学入学后就开始写入党申请书,尽快成为入党积极分子,入党流程通常要两年,预备党员一年,否则到大四毕业没法转正。
事业编制的专业朋友看过来,这个是不是就是有编制的意思呀?服务期没还可以接着考公务员么?试用期有没有(有工作经历的)是6个月一说#白城头条#
职场上关键的年龄节点,错过了晋升就相当难了。下面四个黄金年龄节点一定要注意把握,错过了天也帮不了你。
第一,30岁。从科员起步一年转正,能力出色的可以在三年左右提拔为副主任科员,最多最多到30岁,保底要奋斗一个副科级实职,力争正科级实职。
第二,35岁。第一步走到位,紧握天时地利人和,在35岁之前可以走到正科实职,力争副处的实职,这里面啊,人是关键,你们懂得,35岁是一道坎,过不去的话,很多人一辈子也就原地踏步走了,但相信有相当多的人都能过得去,所以说事在人为。这里还要注意,公务员考试和公务员遴选考试的年龄都限制在35岁以下。过了35岁,你就永远挡在门外了。
第三,40岁。这个时候,如果你有三年以上正科的工作经验,加上自身过硬,工作出色,再有上面一把手领导的推动,你的最低目标就是保底副处实职,力争正处实职。
第四,45岁。保底正处,力争副厅,临门一脚,鲤鱼跃龙门。这一关你需要上级垂青、天赐良机、自身运作、业绩突出、屁股干净,五位一体,缺一不可。如果你是天选之子,锦鲤附体,一般15到20年就可以完成第四个目标,但一般是不可能的。
职场黄金年龄是什么?任何年纪,你不努力,职场天花板一样都会掉下来。黄金年龄是指你的心血、才智、精力累计到相对高峰状态。其实,任何事情都要一分为二的分析,有的人得志比较晚,但一旦进入轨道,仕途就顺风顺水了,黄金年龄段是相对的。
没有什么人能阻挡得了勤奋的人大步流星地前进。只要你坚持坚持坚持,坚持最简单的付出、隐忍、学习,就连时代也无法阻挡你的成就。十年,十五年,二十年,足见分晓。
#职场微头条# #职场干货# #职场达人说#
我是@润二话职场,欢迎关注。分享职场小故事,从中感悟职场小秘诀。期盼评论区见到您的留言。
我很多同学,通过人才引进的方式,去了基层,总体而言并不太理想。
很多刚毕业的小白脑子里没有危机感,在这里要泼泼冷水了。
1.为什么说人才引进的事业编要有危机感? 虽说是人才引进,但这些年内卷严重,体制内真不缺名校学生,也不会有人太把这些“人才”当回事,更像是“关门打狗”。
总结起来,走人才引进的事业编有以下五点弊端:
第一,不好走人。很多岗位有最低服务年限,想走都走不了,等过了年限基本也没动力了。
第二,极难提拔。由于基层事业编副科职数很少,因此很难提拔,基层或者小地方的事业单位有很多关系户,你没有关系更是难上加难。
第三,不算资历。几年后服务期过了,就算你考上公务员,转正定级仍然定科员,比同龄人发展会慢好几年,从政非常讲年龄和资历,大龄考进入很难有所发展。
第四,容易蹉跎。很多基层的事业编干的都不是能学到东西的活,很难成长历练,干几年也不会得到长进。慢悠悠的生活节奏,青年人很容易蹉跎岁月。
第五,不易择偶。在街道工作会影响你择偶,别人给你介绍的对象大概也是这个层次的。
其实大部分人才引进的事业编制都没有什么发展,也不是躺平的好选择,当然,如果你图离家近算我没说。
关于事业单位以及国企的试用期,就很微妙神奇呀!
昨天晚上,一位姑娘和我聊,试用期考核不过。首先,她所在单位是事业单位改制的国企,严格意义是公司。而这家单位还是沿用事业单位一年试用期规定。注意,这个12个月的试用期是公务员规定,不受《劳动法》约束。
其次,公司里年轻且是工程专业对口的只有她一位,其他都是政工口的40+的老员工。这一年她加班量很大,而且部门的PPT,对外报告也是他起草。
那么这样没过试用期,从体验上就非常糟糕。虽然通过试用期也不会涨多少钱,但是这种不被认可和接纳的感觉,会久久萦绕。
就事论事,这个工作我其实建议她跳槽的,因为工资还超级低(985硕士在西部省会,才5000),而过往工作真的忙,经常和我沟通要在晚上10点,最后就是这家事业单位改制的国企,业务上是重复其他部门,就算忙,也并没有实质的社会分工价值。
但是她父母不同意,觉得入职这家单位,再怎么说都是国家的人了。哪怕试用期没过,单位却也没说任何辞退的信息,所以熬吧,迟早能熬成老员工。
而这种情况,还不是一例。
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