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制内人员对待加班的态度截然不同!70后、80后、90后特色鲜明。
人在体制内,加班总难免。体制外的人很多都觉得考公考编上岸后的生活就是朝九晚五加双休,“一张报纸老半天”。但事实上加班是家常便饭,尤其是各级办公室。本人在县府办公室上班十来年,日常加班频繁,通过观察发现,每一代人对待加班的态度截然不同。
70后主动谋划加班,现在的70后大部分处在班子成员的位置,可能他们年轻的时候凭借加班一步一步走过来的,所以喜欢加班的思维根深蒂固,但凡一点小事都要把一大堆人留下加班,实际上是“一个人干,一堆人看”。
80后被动默默加班,80后正处在人生最艰难时期,上有老、下有小,前期有付出、未来有期待,上面有领导、下面有部下,一旦被安排加班,心理十万个不情愿,表面也得平静的自己干活(不安排下属的原因在下一段)。
90后直言凭什么加班,很多考公考编的90后为的就是“轻松”工作(也不知道当初咋想的),日常上班尚且能够说得过去,下班前五分钟已经跃跃欲试。要是安排加班,立马变颜变色,各种理由借口,甚至直接回绝。80后的中层很受难为,只能自己干。就目前的体制内管理制度,也没辙。
都说00后整顿职场,期待明年来个新人,补充新鲜血液,补齐人间百态。
友友们有啥经历,欢迎分享!
(声明: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现在我们来讨论一个问题:在国企工作,工作压力大,工作任务又繁重,如果一个月只拿3000块,你会辞职吗?
国企的一天:周末不仅是加班,九点钟就开始开会,董事长在会上宣布:从现在到完成刚兑任务之前,一直不休息,国家法定假日也不放假。
周一大家都会很忙,今天马上把市里和集团总公司下发的任务细化,白天各忙各的工作,晚上和周末再开会研究……
从某月1号开始,实行5432政策,这次是要动真格的。从现在开始人人都要有任务,比较闲的科室的人要服从调度安排,到一线去催债收租等等。
5432政策你们听说过吗?它的含义是:每个月董事长总经理一级拿5000块;分管领导(高管)拿4000块;中层干部拿3000块;一般员工拿2000块。
这时还好总经理提到经营部和我们部门都很忙,从去年开始,由于资金缺乏,公司早就官司缠身,我部门关于官司的应诉调解,加上工程审计专项审计,忙都忙不过来。
市里和集团公司下达的任务分解到各部门,再由各部门分解到每个人。
完成任务要制定明确的时间节点,每个人按完成任务的情况由部门负责人先打分,部门负责人由分管领导打分。当然,打了分拿绩效的前提是完成刚兑。
换句话说,完不成每月的绩效考核任务和无法完成刚性债务兑付的话,每个月就拿干工资。
董事长还说,纪检监察室不能做老好人,监督督查要到位,一直细到某人某天到哪里办的什么事情、找了谁得到了什么结果、有没有反馈意见等等,全部都要督查!
听着听着,真的不想再听下去了[流泪][流泪][流泪]为什么觉得那么厌倦,为什么觉得那么难受,为什么觉得幸福指数直线下降?好想远离这一切,还要坚持下去吗?
假如一直这样下去,工作任务很繁重,工作压力与责任巨大,而最终能不能完成任务受很多客观因素的影响,不是个人主观努力就一定能完成的。
比如说那个刚性债务兑付,那是我们能控制得了的吗?那是我们主观努力就能完成的吗?这个可不一定呢!
在这种情况下,最后结果一个月只能拿3000块钱,你们可以接受吗?你们会辞职吗?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删。
年底了
群里通知领加班费,签名领钱。看看签名表。就是普通人干的活最多钱最少。大领导四五万,中层领导两三万。这个钱是怎么算的,咱也不知道。我们做是分内的事。领导做分内的事就是加班,加班费还是普通人的几倍。
怪不得,都想当领导。怪不得,挤破了脑袋去竞选中层领导。嘴上喊累,还是干了一年又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