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不但企业形象出了问题,价值观也彻底崩塌,2020年是转折点,阿里高层是始作俑者。
阿里巴巴公司成立于1999年,使命是“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因为马云喜欢金庸的武侠小说,因此武侠文化顺理成章地成为了阿里的核心价值观之一。马云说“武侠文化就是要诚信守正、真实无妄,能兼济天下,碰到危机的时候,要有担待,敢出来说,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也正是在这朴素的愿望驱使下,2001年,阿里创立了“独孤九剑”价值体系,即“激情、创新、教学相长;开放、简易、群策群力;专注、质量、服务与尊重。”
2004年,阿里巴巴将“成为一家持续发展102年的公司”定为愿景,并于次年正式提出了“六脉神剑”的价值观,即:“客户第一,团队合作,拥抱变化,诚信,激情,敬业。”
也许是受到侠义精神的感召,阿里一直强调“做人要正直,做不到,马上开除。”所以,在阿里任何与企业文化价值观相抵触的人和事,都会被阿里巴巴决策层淘汰。
为了达到监督的目的,阿里开通了内网“阿里味儿”,员工可以在这里了解公司动态、分享观点,拼车、交友非常活跃,也是他们质疑不合理业务、不正当管理、举报违规行为的地方。“阿里味儿”成了阿里主张文化透明的一个代表,管理者也将随时接受透明所带来的一切压力。
2016年9月,在一次集团内部抢月饼的活动中,阿里安全部门的4名员工利用“外挂”,多刷了124盒。得知此事后,行政部门以维护企业文化为由,迅速将其开除。这一事件也成为阿里捍卫其价值观的标志性事件,为阿里赢得了口碑。
“价值观是阿里的魂。”对这一点,阿里员工深信不疑。恶意诈骗、谎报虚假KPI、欺骗客户、收受贿赂,这些都是红线,都是会被直接开除的行为。
2019年9月,阿里发布了“新六脉神剑”价值观,即:“客户第一,员工第二,股东第三;因为信任,所以简单;唯一不变的是变化;今天最好的表现是明天最低的要求;此时此刻,非我莫属;认真生活,快乐工作。”这一年马云从阿里退休,他说,过去20年,阿里因为价值观而与众不同。未来20年,阿里应该、也必须因为坚持价值观而与众不同。
然而,接下来的一年却成了阿里价值观全面崩塌的转折点。
2020年4月,阿里合伙人兼淘宝总裁蒋某与网红张某的桃色事件,在互联网上引起轩然大波。按照阿里的价值标准,直接开除是标配。然而令人没想到的是,阿里方面却一直想通过焦点转移,舆论压制来平息事件,在使出了一系列的“禁言”和删帖的迷之操作后,也仅仅给予蒋某记过和取消上一财年度所有奖励的处分,淘宝总裁的位置岿然不动。
紧接着2个月后,一位阿里钉钉P9级别的女性中层干部被举报其在钉钉内部的传承官考试中找下属代考。阿里为此专门召开了数万员工参加的视频直播,甚至连合伙人都出面了,但和表面的重视相比,处理的结果地只能用草草了事来形容。最终的惩罚只是扣除这位P9这一年的股票和年终奖。对这种明显违背公司价值观事件的处理不仅没有平息争议,反而遭到了更多阿里员工的抗议。最受人诟病的是,这个事件为随意解读阿里价值观开了先河。
于是“低P碰红线,低P没了;高P碰红线,红线没了;高P碰考试,考试也没了。”成了阿里员工调侃公司价值的一个梗,也成为阿里价值观彻底崩塌的一个标志。
这时的阿里所谓的价值观已经不是行为的标尺,而沦为了为组织让路的牺牲品。
所以,8月7日晚,当阿里女员工自爆惨遭领导性侵,用8000字长文控诉将阿里层包庇的内幕时,我们看到的不只是一条轰动新闻,还有阿里价值观的沦丧。
事情发生后,有人尖锐提问:“当年写脚本抢月饼的被开除了,现在犯罪的却被包庇着。天天标榜价值观的公司,就是个这?”
作为一家极其强调价值观理念和价值观践行的公司,价值观在阿里,既是管理工具,也是行为标尺。但是现在却成为了高阶管理者口中可以随意解读的道具,价值观边界的模糊,不仅让员工失望,也让外界对阿里充满了质疑。
虽然在该事件尚未形成司法结论,舆论就一边倒斥责阿里稍显急躁,但除了事情本身非常敏感,舆论深恶痛绝之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阿里的形象出了问题,特别是在阿里内部,经历数次价值观崩塌后,阿里人也开始了对“系统”的集体反抗。而对阿里这家企业来说,能否妥善处理好本次事件,重塑阿里价值观,也乎着这家巨型科技公司的生死存亡。
#阿里巴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