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公室马主任对我说:“公司广东分公司的张经理在这次公司文化培训课后考试没有过关,被老总直接撸下岗,还罚款5000,老总说了,给他一次补考机会,若还不及格,公司直接辞退他。”
看来老总这次来真的,公司文化培训前,老总重点讲过,也让人资部门出台了培训的要求,非常严格,我看到人资发的这份培训通知我就明白了,老总要来真的。
但张经理不以为然,老总之前也经常说培训的要求,但大家都知道老总只是说说而已,考试也是走过场。
这两年公司业绩停滞不前,销售人员没有激情,为公司赚钱的欲望不足,缺乏狼性文化;老总就想到了从公司文化入手,从公司分公司的销售经理、公司中层干部以及公司高管着手,专门请了咨询公司来一起打造公司文化。
公司文化出来后,首先对公司的中高层干部进行培训,要求严格,张经理这次是撞到枪口上了,老总也正好把张经理拿来做以儆效尤。
张经理是公司的老员工,和老总私人关系也很好,但这次谁也不能给张经理求情,凡是求情者一律处罚。导致谁也不敢给张经理求情。
这件事,公司议论纷纷,有的员工说张经理自找的,也有的员工说,老总有点太过了,毕竟张经理的业绩摆在那里,开除张经理对公司也没有太多好处,毕竟公司文化这种东西有点空洞,为老总赚钱才是实打实的。
:我认为公司做到一定的时候,业务处于瓶颈期、员工处于思想僵化、满足现状情况下,就应该从公司文化上着手,快速打造一支积极进取的干部队伍,打造一支具有狼性特征的销售团队十分必要。
销售冲锋在前,拿回订单,公司内部抓紧生产制造,及时交付,这样才有可能做大做强公司的业务。
若还维持现状、得过且过、不居安思危,最后必将走向衰亡。我是比较支持老板的决定的。作为员工,不能适应环境时,要么主动改变自己去适应环境,要么被环境所淘汰。
你认为张经理冤不冤?老总通过打造公司文化能否改变销售现状?请在评论区留言!
#职场真实故事计划##我要上微头条##我要上头条#
市场部的两个销售经理在培训期间因为一句玩笑话吵了起来,因为其中一个是老板的小舅子,其他同事都不好意思去劝,最后还是老板出马,让老板娘去解决了问题。
最近跳槽去了一家新公司,去之前还是很忐忑的,因为听别人说这家企业里面关系户很多,说不准哪个人就是老板的亲戚,你被辞退了都不知道得罪了谁。
但是因为这个公司靠家近,开车只需要20分钟,给的薪资又比我原来翻了一倍,年薪40万,所以我最后还是选择了跳槽过来。
在这边工作已经一个多月了,感觉还比较适应,工作也逐渐熟练起来,总体来说感觉还不错,心想原来也没有想象中的那样嘛。
后来有一天老板带着我们所有中层管理在会议室一起开会,总结上半年的业绩完成情况,探讨下半年的发展方向,正开会的时候,外面突然传来了争吵声。
一开始我们也没注意,以为是员工间的正常工作分歧,一般偶尔情绪激动说话声音大了也情有可原。但是五分钟过去了,外面的声音越来越大,老板都停下了讲话,然后让办公室主任出去看看怎么回事。
没过多久办公室主任就回来了,说是市场部的销售精英小李和老板的小舅子在争吵。老板看了老板娘一眼(老板娘在公司负责财务),然后老板娘就出去了,接着老板也让市场部经理派人去叫小李去他办公室等着,然后带着我们继续开会,开完会后老板和市场部经理一起去办公室找小李谈话。
因为是在新公司第一次遇到这种事,我也很关心事情最后会怎么处理,所以第二天我特地跟市场部经理打听了一下,然后结果出乎我的想象。
市场部经理跟我说了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小李是公司的销售精英,近两年来每年能给公司带来5000万左右的订单。老板的小舅子以前是在其他公司工作的,年后才通过老板娘的关系进了公司,也分在市场部。小舅子一直觉得自己本事很高,只是运气不好,所以签下什么大单。
最近公司组织培训,市场部经理安排销售精英小李给大家传授一些经验,培训的时候,小舅子就说了一句:小李个子又高,皮肤又白,一看就是小帅哥,所以人家业绩好啊,我们怎么能跟他比呢?
小李当时气不过,就跟小舅子吵了起来,而小舅子也不甘示弱,扬言得罪了他,以后小李别想有好果子吃。
然后经理跟我说:其实你不知道,公司有个惯例,就是谁介绍进公司来的人闯了祸,就由谁负责处理,这件事也一样。
老板和市场部经理找小李了解了情况,老板娘把她弟弟叫去了解了情况,然后老板和老板娘又交换了意见,最后的处理结果是:
小舅子在市场部部门会议上向小李道歉,并写一个书面的道歉书,从当月绩效工资中扣除1000元赔偿给小李,同时公司网站上贴出这件事的处理结果。
据说小舅子一开始还不服气,说不就是一句玩笑话么,至于这么较真吗?老板娘也只回了他一句:你要是一年能给我签5000万的订单,我给你道歉都行,不能的话就按照我说的做,不然你就回家!
后来小舅子果然乖乖按照老板的意思去做了,我觉得有点不可思议,但是其他同事并不觉得有多奇怪,他们说公司一向如此,对关系户管理得更严格,如果是他们无理取闹,老板一般都会处理的更为严厉。
老板的处理方式让我感到惊讶,不仅是因为这一件事,而是他对企业管理的思路,从这一件小事中我感触颇深:
1、用对的人去做对的事
个人的公司不可避免的会有一些亲戚和朋友在企业中任职,如何管理这些人,让他们发挥积极的作用,这是一个难题,很多这种企业最后逐渐式微就是因为管理和用人上面出了问题。
老板并不拒绝亲友进入公司,因为这样的事处理不好会影响亲友间的关系,老板的做法是只要不是能力太差,想进公司可以,但是谁介绍进公司的,谁就要负责,出了问题介绍的人要主动去解决。
2、帮理不帮亲
老板在了解完事情的情况后,做出了决定,这个决定应该说是公平的,并没有因为另一方是自己的小舅子就偏袒他。据说这样的事以前也发生过,只要是其中一方有明确的理由,老板都会秉公处理。
我认为这是一个企业中员工发生矛盾的正确处理方式,不应该因为谁有关系或者谁是老员工而偏袒谁,处理问题就应该从事情本身出发,实事求是的解决问题,这样其他员工才有信心在公司坚持做下去。
3、对自己人管理严格才是真的为他们好
老板年轻创业时曾经得到了很多亲朋好友的帮助,如今公司发展起来了这些亲友也会找他帮忙,有的是把自己的子女送进来工作,老板从不拒绝,但是有个条件:进公司可以,但是升职加薪要凭自己的本事来,如果做错事了,会比别人受到更严厉的惩罚。
老板说,当年这些亲友帮助了他,那他也要对得起人家的信任,帮助别人培养一个成才的后辈,对他们严厉才是真的为了他们好,否则不如直接给他们一些物质上的回报就行了,何必如此麻烦。
朋友们,你们有过类似的经历吗?你们觉得老板做的对吗?欢迎分享你的观点。
#职场微头条#
电视剧《暖阳之下》进入了高潮阶段,小助理出卖领导,智商堪忧。
宋思凝,北京公司人力资源总监,公司的中层领导。
陈颂英,北京公司销售总监兼董事,是女强人。
李莎,宋思凝学妹兼助理,宋思凝的身边人。
姜总,北京公司空降老总,宋思凝前男友。(这里有点狗血。)
李莎毕业后一直跟着宋思凝,宋思凝也比较照顾她,按照职场规则,如果李莎再进一步,那么就是接替宋思凝,掌管人力资源部。
但在最新剧集中,李莎给上海总公司老总发邮件,举报人力资源总监宋思凝与姜总有私情,假公济私。
李莎举报的目的很明确,就是想取代宋思凝成为北京公司人力资源的总监。
但问题就在这里:
宋思凝如果再进一步,那就是副总,人力资源总监的位置,宋思凝大概率会推荐李莎。
李莎如果举报得逞,姜总和宋思凝被辞退,那么会空出一个老总的职位和人力资源总监的职位,有空缺的情况下,李莎有可能成为人力资源总监吗?
可能性其实不大,姜总是空降的,不是那么容易就会被扳倒。再加上陈颂英和宋思凝关系很铁,而且陈颂英一直对李莎有所防备,有陈颂英在,李莎也不可能上位。总公司肯定也不会提拔一位在背后对直接领导放暗箭的员工。
所以李莎最简单最有效的升职途径就是傍好宋思凝,等宋思凝升为副总,然后宋思凝推荐李莎上位。
所以李莎智商堪忧,本来多等几个月就可能升职,但偏偏等不及,然后铤而走险,出卖直接领导和分公司老总,结局就是升职泡汤,被辞退,背上职业污点。
#影视杂谈#
#职场众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