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中层职数管理制度范文

昆明市人民防空办公室直属事业单位2021年公开招聘工作人员综合成绩公示,(公示名单在下图)综合成绩公示意味着招录结果已经板上钉钉了。还剩体检考察,一般情况不会有大问题,各位朋友点赞恭喜上岸的同学。下面来了

昆明市人民防空办公室直属事业单位2021年公开招聘工作人员综合成绩公示,(公示名单在下图)综合成绩公示意味着招录结果已经板上钉钉了。还剩体检考察,一般情况不会有大问题,各位朋友点赞恭喜上岸的同学。下面来了解一下昆明市人民防空办公室及直属事业单位都有哪些?有哪些职能?

昆明市人防监督管理处(昆明市人民防空执法大队)主要职责

    (一)由市人防办授权,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防空法》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及国家、省、市有关人民防空建设的规章;

    (二)对昆明市范围内巳建或在建人防工程的建设情况、人防易地建设费的缴纳情况及人防战备设施的保护情况进行监督和检查,对违反人防工程建设和使用管理的行为依法进行查处,并实施行政处罚;

    (三)承担人防行政复议、行政诉讼和人防法律法规的咨询;  

    (四)负责审查人民防空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

    (五)对人民防空工程建设质量进行监督、检测,协调处理人民防空工程质量问题争端;

    (六)检查受监工程的勘察、设计、施工、监理单位和人民防空构配件厂的资质等级和营业范围。

    (七)负责核定人防工程质量等级,掌握工程质量状况,定期向昆明市人防办公室报告。

   

 

 昆明市人防信息保障中心主要职责

 

  (一)负责全市人民防空通信指挥、防空警报网络事务。

  (二)平时负责人民防空指挥、通信、警报的规划建设和设备设施的采购供应、维护管理、技术规范、业务检查;实施人防通信、警报保障方案,全市防空警报及应急突发事故和抢险救灾的灾情信号发放,接收空情。

  (三)战时负责以人防通信站为基础,扩编通信专业队伍,组织战前通信训练,修订战时通信保障计划,整修完善人防通信工程,开设战时地下指挥通信枢纽,组织实施早期疏散、临战疏散的通信保障,保障战时人防指挥自动化网络的开通和运行;设防城市防空袭警报信号发放。

  (四)、完成上级交办的其他工作。

    

昆明市人防工程维护管理处主要职责

 

  (一)负责对各类公共人防工程进行维护管理,保障人防工程正常运行,确保战时能防空袭,平时能防灾害。

  (二)负责人民防空工程平战功能转换工作。

  (三)指导县(市)区及其他单位人民防空工程的维护管理工作,提供专业技术业务保障。

  (四)完成上级交办的其他工作。

   

昆明市人民防空办公室是昆明市人民政府工作部门,正县级。机关行政编制20名。其中,主任1名(正县级)、副主任2名(副县级),中层领导职数7名。机关党总支专职书记1名,专职纪检监察员1名(正科级)。

昆明市人民防空办公室设4个内设机构和机关党委(人事处):

(一)综合处。承担人民防空建设中长期规划、年度计划起草工作;负责机关重要会议的组织安排和会议议定事项的督办工作;负责本办重要文件起草、文电处理、机要文书、档案管理、信息宣传、保密、综治维稳、信息公开、信访和行政后勤事务等工作。

(二)指挥通信法规处。承担昆明市人民防空建设管理地方性法规、政府规章、规范性文件草案起草工作;负责组织编制(修订)本市城市人民防空方案、重要经济目标防护规划、人民防空通信警报规划;负责采购和储备本级人防战备器材和应急救援的物资、设备;指导各(县)市区编制人民防空方案和保障计划;指导重要经济目标单位制定防护措施、应急方案;指导人民防空信息系统、信息数据库和警报通信工作;指导城市人民防空演习、演练;指导全市人民防空群众组织的建设和训练;指导人民防空行政执法工作;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开展应急救援通信保障工作;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开展国防教育。

(三)工程处(行政审批处)。承担人民防空工程建设中长期规划和年度计划;按照分级管理的原则,负责昆明市中心城区人防行政审批的监管服务工作;负责涉及人防工程的行政执法;指导防空地下室防护方面的设计审查、质量监督、竣工验收;指导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兼顾人民防空要求事项的管理和监督检查;按照人民防空工程技术战术要求,指导人防工程维护与管理,确保工程平时处于良好状态,指导和推进人防工程平时利用;指导本行业领域的安全生产监管工作。指导各县(市)区做好城市新建民用建筑修建、拆除防空地下室的审批工作。

(四)计划财务处。承担人防结合民用建筑修建防空地下室易地建设性收费事项;负责贯彻执行国家财经政策和人防财务有关规定;负责固定资产的采购管理和经费计划管理;负责审核人防工程、设施设备平战结合开发利用计划;负责编制全市人民防空建设项目的经费预决算和年度财务计划;负责进行专项资金审计和行业审计;指导、监督和检查全市人防系统财务工作。

(五)机关党委(人事处)。负责机关及直属单位的党群工作;负责机关和直属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干部考核、干部教育培训、专业技术职称评聘、工资福利、社会保障及离退休人员的管理服务等工作。#昆明头条##昆明#

职务晋升,公安部门的难度可能真的是超乎想象。

最近和一个公安部门的朋友一起聊天,他所在的单位是市局某支队下属的警所,正科级单位,在编人员70余人。但是科级职数只有1正3副,也就是1个所长(正科级),3个副所长(副科级),其他都是科员。

他说现在要晋升副科级所长,基本都要市局的一个党委班子成员支持才可以,要晋升所长,基本就需要市局一把手,也就是副市长兼任公安局局长同意才可以。

相比较,市直部门其他单位,比如发改委,教育局,科技局等,科级干部就是中层干部,相对比公安来说,晋升科级职位还是比较容易的。

你觉得是这样的吗?

点击关注@公务员日常笔记

局办公室主任老王做梦也没想到自己科室的小刘会被提拔成副局长,要知道小刘转正刚满两年,连个中层副职都没当上,直接一步成为班子领导,老王说什么也想不通。

在体制内,大多数人的发展进步都是一步一个脚印,或者说很大一部分人都是原地踏步,“跨越式发展”式的越级提拔一般很少出现。一来越级提拔容易打击很多人的积极性;二来不利于干部自身健康成长;三来容易产生各种寻租问题。

一.为什么说容易打击别人积极性呢?

通常来讲,进入体制内工作,第一年试用期,自报到之日起算。转正以后定级为二级科员,满两年可以晋升为一级科员,再满两年再单位职数有空缺的情况下可以晋升四级主任科员(很多地方不会如此操作,而是类似于实职干部考核晋升)。

刚转正两年,也就是刚晋级一级科员,立刻晋升实职副科级领导,这在县以下单位是实打实的越级提拔,直接跨过了副股和正股两个职务岗位。要知道虽然股级不属于正式职级序列,但对于县级以下基层单位来说,这两级岗位足以耗费绝大多数人十年以上甚至一辈子的时光。

试想大家都在一步一个脚印的苦干实干争取进步,突然来了一个毛头小子当了你的领导,甚至是昨天还是听你教导的下级或者徒弟,今天忽然就成了你的领导,这种情况说心里没有波澜,那基本可以列入圣人的范畴。

二.为什么说不利于干部自身健康成长呢?

一般来说,体制内的能力主要体现在沟通协调、文字材料和业务水平上,而这些能力都需要大量的工作经验积累,基本不可能出现一来就会、一看就懂的情况,所以体制内的“资历”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其实际能力。一些关系户或者有背景的年轻人可以通过种种方式实现快速晋升,但自身的阅历不够,能力也很难得到充分锻炼,一旦放到一些复杂岗位,很容易因此而受到挫折。

曾有某年轻女干部,毕业五六年即因父辈余荫走上了乡镇镇长的岗位,但在任上因处理拆迁问题不当导致拆迁户群访,最终被问责降职处理,仕途也基本宣告结束。假如其没有急冲冲的走上领导岗位,而是安安心心在一线打基础,那么很有可能避免一些错误和失误。在体制内,走得快更要走得稳。

三.为什么说容易产生各种寻租呢?

体制内选人用人一向是最为敏感和最为核心的问题,而条件越苛刻、预选范围越小,则竞争越小,就越有可能预防权力寻租。一旦没有很明确的条条框框,势必导致范围边界模糊不清,仿佛“一切都有可能”,于是一些人便想着“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了,那些能决定人事任命的领导就会成为“一心向上”群体的公关对象,各种形形色色的“炮弹”也会接踵而来。

有一纪委领导在上廉政课的时候说过,“完全靠觉悟去预防贪腐是不切实际也不科学的,我们要提倡德行和操守,但严格的规章制度是预防和减少FB问题的重要前提”,所以必须要正视把选人用人“渠道”拓宽的同时必然会带来“后门”和“漏洞”增加的问题。

对于年轻人越级提拔你有什么看法?欢迎留言讨论。

关注@一贱小吏 ,让你更懂体制。

#职场微头条# #职场达人炼成记# #职场达人说#

夫妻均在体制内工作的你们是否感觉生活质量低?生活压力大?

夫妻俩均在体制内工作,一个公务员,一个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两人工龄差不多,学历什么的都相当,专技中级职称,比公务员工资每月还高一千多。全年收入,也就十几万不到二十万。

现在的家庭状况,一个孩子,两人都是党员,要响应政策。后来政策开放,因为种种原因,种种顾虑,没有再生。工作的小城镇一套房,自己存的+父母给了一点+借亲戚一点,孩子小的时候就把借款还完了。原来有一辆小轿车,现在换了一辆稍好点的SUV代步。

孩子上高中的时候,在省会城市买了一套房,在还房贷。后来孩子上大学,两人一个还房贷,一个供养孩子。双方老人身体健康,家庭经济尚可,也不用自己操心。兄妹情况好的给老人一点钱,我们有困难,自己顾自己,除了过年,平时很少给。只是在身边,经常回去看望,买菜买肉,零支使什么的,没算过,但大家都理解,也都认可。

压力吗,肯定有。更多的是自己内心的不甘,和挣扎。工作轻松,阶段性的忙碌和困难,都能够克服,没有什么难度,对生活也造成不了什么困扰。看着身边比自己差的,一个一个身居高位,自己只是个中层,前些年年轻的时候,心里面肯定不舒服,后来随着年龄没了优势,也就想开了。领导职数只有不到五分之一,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可以了。

生活质量不高,平时也就吃普通饭菜,习惯了。经常有人邀请聚会,年轻时天天喝大酒,现在基本不去,除非是不得已的应酬,或者是自己大浪淘沙剩下的哥们。反倒是,平时自己在家自己做的面食啊什么的,吃得香,上了酒席,基本不动几下筷子,吃了也不舒服。有一次去培训,自助餐伙食挺好,我却去隔壁民族餐厅,五天吃了八顿面,好吃,就这个怪习惯。

旅游什么的,以前随单位,后来不允许去了,就随老婆孩子,愿意去哪儿,反正几年都难得正经出去一趟,去哪儿都不如在家里舒服。周边的景点啊游乐园啊,倒是经常出去玩,甚至每到有节假日或者周末,都不闲着。尤其是现在孩子上学不在身边,没有什么负担,反倒是比以前更经常出去玩了。现在的压力,就是两年后孩子的就业还是考研,以及后面成家,但这些,都要靠孩子自己努力,自己尽心就好。

再有十几年就退休了,工作驾轻就熟,只要态度端正,就出不了问题。职务不想了,职级不拉下自己就好。平常道,平平淡淡就是真。

有个老兄,年轻时我们常在一起喝酒。后来,他熬成了某国企的副总,也算迈入了成功阶层,但不忘贫寒之交,和我们这帮当年的朋友多有往来。

这几年,随着他年龄增大,喝酒越来越谨慎。我们喝大了,信口开河,说他是“喝酒方面的五九现象”,他也不以为忤。

前天一起喝,因为他喝得磨叽,我们又笑论他是“五九现象”,他一本正经地挨个点着我们,说,“你们这帮体制外闲人,我看基本不懂什么是五九现象,更不懂年龄在体制内单位的意义。”

我说,愿洗耳恭听。

他说,我今儿仅说说国企。国企看起来不受编制影响,那是对基层而言。中层以上,国企也有严格的职数限制,超过职数用人,一是违反规定,二是肯定超越工资总额,所以国企用人也是论资排辈,想搞个中层副职也不容易。但是,同时又要求干部年轻化,废除论资排辈。老的占着位置不肯腾,年轻的虎视眈眈要上位,怎么平衡?绝大多数单位均采用年龄方面的一刀切。

一刀切分两个层面,一是到了某个年龄段,不能继续上升,你就必须从职务上退下来,但原有经济待遇不变或者略有打折,腾出位子让别人上。二是每个层级的职务,虽没有和年龄挂钩的硬性规定,但过了某个约定俗成的年龄杠杠,一般是再也当不上这个职务了。比如我们单位,三十二岁当不了中层副职,三十八岁做不了中层正职,四十六岁做不到公司副总级别职务,大概率就在原地踏步了。你们老说五九现象,其实你们也是跟着媒体人云亦云。公家单位确实有五九现象,但之前已经有了三十现象,四十现象什么的。

“难道,我三十之前混不上小官,一辈子都是大头兵了?”

“对大部分人而言,确实如此,但凡事皆有例外。比如,你突然有了运气,有了人脉,后来居上也未可知。而且,年轻在公家单位是优势,指的是晋升什么的。但年龄大也是优势,只要自己想开了,不惹事,没有额外想法,年龄大可以确保你过上清闲无事、悠哉悠哉的职场生涯?”

“为什么?”

“比你年轻七八岁的处长,好意思派你干这干哪?他安排工作,开会说事,你不发言,甚至不参加,就是对他最大的支持!”

“这倒也是。”

“肯定是,你哥我能熬到你们动辄起哄的五九现象,至少不算一世平庸、半生失败吧!?”

“大哥威武”“老兄牛叉”“您老英明”!

我们笑嘻嘻地起身捧杯敬酒。

#为什么在事业单位上班的人,不建议考事业单位。而更建议考公务员#

虽然事业编和公务员在体制内都属于国家工作人员,平时工作和相处中公务员也不会瞧不起或排斥事业编,但是这种身份上的差异始终存在,主要体现在待遇和发展空间上。

先说待遇,我们这工龄相同的公务员科员和事业编科员,前者一年到手的现金+公积金比后者多1—2w。虽然事业编专技岗可以靠职称涨工资,可人家公务员职务职级并行,几年下来也是主任科员了,待遇也会提高。算下来,还是公务员比事业编收入高。而且事业编职称有名额限制,前面满了后面的人就得排队,更不要说有的职称序列还得实打实的考过了才行,而公务员一般是到了年限就提职级,应该没什么名额限制,至少我单位的公务员,除了新入职的,最低都是主任科员,而事业编却存在一部分四、五十岁还没评上职称的老科员。

二是发展空间。一个行政机关往往有一些下属的事业单位,行政机关和下属事业单位混岗混编的现象普遍存在。虽然是混岗混编,可总得有个主次,一般是公务员在领导岗和比较重要的岗位,事业编做一些基础和次要的工作。一些事业编身份的人虽然很优秀,但是由于身份限制就是无法提拔。当然这也和单位的职数有关,也就是为什么要强调考到高一些的平台,因为平台越高职数越多,“进步”的可能性就越大。有个兄弟单位不拘一格,让几个事业编当了行政单位的中层领导,结果机构改革后,行政单位的各级领导必须是公务员,事业编您了靠边站吧,虽然继续用你干活,但你已经不再是一把手,虽然新来的一把手不懂业务,但人家有公务员身份,人家就是组织任命的领导。

借调时也一样,公务员被借调到更好的单位,被新单位看中了关系直接转到新单位,事业编被借调基本就是白玩,因为事业编关系很难转成公务员,起码要到副科才行,而几十个事业编副科也不见得能有一个转成公务员。所以事业编即使关系转到新单位也依旧是事业编。

正因为是事业编才更懂得对比公务员而言事业编的劣势。目测就一种事业编比较愉快,即上了年纪又有了高级职称在手的人,小单位里上了年纪自然不求什么发展了,有了高级职称工资也可以和普通公务员PK一下了,算是不幸中的万幸吧。#我要上微头条#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tj.jiuquan.cc/a-2328894/
1
上一篇美容院中层管理培训目的(美容师培训目的)
下一篇 学校中层管理培训讲座(中层管理培训班)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alzn66@foxmail.com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