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教师工作这么忙,字写得这么漂亮,没得说,可以看到两种情况,要么这个老师有时间,要么这个老师不会变通,从教案内容来看,一个老教师,有些环节可以一笔带过,比如解释词语这一块,没必要写得这么细,因为你知道呀!但还是要向勤劳的老师致敬,谁都有老的一天呀,每天和这些神兽斗智斗勇不容易。我带班主任,带双课头,前段时间看了几个中层的教案,我羞愧得很,下决心要把教案写整齐,坚持了几天不再坚持了,事太多了,写教案的时间都是挤出来的……,我要做我自己,放弃内卷,过得去就行了。
【教师评价应看重过程评价】教育评价是一个老大难问题。多年来,社会和家长始终以升学率作为评价学校办学质量的主要指标,学校其他教育成绩没有完全得到家长认可。这样的观念或多或少影响了学校对教师的评价。要消除唯升学、唯分数这一顽疾,只有多方联动,才能形成优质的教育生态。
评价师德要有落点。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四有好老师”是评价教师的最好标准。育好人,教师首先要育好德。教师要热爱党的教育事业,在日常工作中积极参加政治学习,善于学习教育新政策、新理念、新思想,并非只重业务学习,轻视政治学习。教师要热爱自己的职业,对工作充满激情,乐于接受学校安排的工作,不违规补课,不搞有偿家教,上班“专心”。教师要热爱自己的学校,有“校兴我荣,校衰我耻”的学校荣誉观,积极参与学校的管理和各项活动,并能提出合理化建议,通过正常渠道反映学校存在的问题,在外维护学校的声誉。教师要热爱自己的学生,要从重教书轻育人的误区中转变过来,用欣赏、包容、期待的眼光去帮助学生。
在师德考核评价中,我校长期坚持学校、学生、家长、社会四位一体的评价机制,对师德的信访、投诉,在充分调查分析的基础上,以事实为依据,全面客观评价教师的师德表现,对有违反师德行为的教师实行取消年度评优、晋级资格,减发或不发奖励性绩效工资等。
班主任是学校思政队伍的核心人物,改革教师评价,首先要在学校评价体系中体现和强化从事一线学生工作的班主任教师,在评优、晋级、干部选聘中重视教师的班主任工作经历,在考核分值上给予较高权重。比如我校新提拔的中层干部明确要求要有三年以上的班主任或德育工作经历,在2020年的年度区级优秀13个指标中,班主任占有6个,德育干部1个,音体美学科1个,充分体现了向班主任倾斜的改革导向。
过程质量是关键。过去惯用的轻过程、重考试成绩的评价方式单一,新的评价改革方案虽然看来复杂,但评价更加科学,更能体现教师的教育教学成绩。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对教师进行过程评价:
首先,加强教学常规评价。备课方面,考评教师是否遵照课程标准,根据学情,不改变教学难度,精心设计教案,不随意或直接使用他人的教学设计,做到备教纲、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备学法。上课方面,重点考评教师是否做到在课堂上主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否面对全体,包括在课堂提问中是否设计不同层次学生都能回答的问题,在帮扶学习困难学生方面是否体现出差异化教学,课堂上对学生是否有个别化指导,这也是增值性评价考核的重要指标之一。作业布置和作业批改方面,应按要求控制作业量和时间,作业难度不超标、不超纲,不用偏题、怪题来增加作业难度,不用作业来惩罚学生,班主任要统筹协调课后作业,把减轻学生作业负担作为评价教师教学过程的重要指标。教学常规的考核主要是通过学校行政观课、常规检查、学生调查、家长反馈来落实。
其次,专业发展评价不能弱。教师要常教常新,随时充电。我校在这方面重点考核教师参加教育教学研讨活动以及撰写教学案例、教育教学经验、课堂教学反思,鼓励教师积极参加课题研究,特别是微课题研究。
再其次,家校评价不可少。构建鹭港的家校关系有必要作为评价教师的考核项目。我校把家长对教师的满意度、有效家访次数、参加线上线下家长会情况等纳入评优晋级和绩效考核。
多把尺子评价教师。教育评价改革真正落地生根,必须切实践行“五育并举”理念,从学校层面来讲,要体现出“教师围绕五育来教,学生围绕五育来学,领导围绕五育来管,成绩围绕五育来评”的新思路。
为了让每位教职工在自己适合的岗位上发挥和展示特长,学校的评价体系必须是多元的,不能用一把尺子去评价教师,应用多把尺子去激励教师,肯定他们在不同学科、不同岗位的成果。学校要设置多项奖励办法,让每位教职工的工作都得到认可。比如,在过去的评价中,我校十分注重高、中考学科的成绩,在奖励上一般向这些学科倾斜。去年以来,我校重新制定了教师结果性考核办法,在评优、评先、职称晋升上向音体美劳、心理健康、信息技术、政史地等学科倾斜,做到所有学科教师评价标准一个样,评定等级一个样,绩效分配一个样,切实体现出“五育并举”的育人理念。#教育# #教师# #教师评价#
我一直都认为中小学职称制度是一个坏制度,并非我未晋高职,出于一己之私而固执己见。
我已二十多年的中级,当年这个中级其实是一个在上面管着事的朋友赏给我的,他说你该弄个职称了,我顺坡下驴,说好吧。
三十多年来,我大概有一半时间在中学,一半时间在小学,常在中小学之间倒腾。我在本地某所区直属中学时,一百多名教职工居然只有六名校领导是副高级职称,一线教师最高到一级,而且有九名一级教师没有获聘,实际任职初级。本校第一个中学高级的校长说,这些教师的教学水平达不到一级,评聘要分开。自己阳光灿烂,却一口吹灭别人的蜡烛。
我现在在家门口的一所片区小学,上班下班非常方便。这所小学拥有独立的法人资格,方方面面却都要受镇中心校的辖制,各种好处各种资源都握在中心校校长手里。这几年小学副高级名额大幅增加,中心校及各片区学校的校长支书、各类主任甚至他们在本校的配偶,先后二三十人晋级副高级,有的年龄不及我的教龄,有的是九十年代中后期凭关系混进来的“五大生”,实际学历为初中那种,所有在一线的中老年教师在旁边鼓眼看。
本地晋副高级的条件,有的是自然获得或凭自身努力获取的,比如教龄,任中级年限,教育教学科研奖项,论文撰写发表(无此项能力可花钱获取)等。有的却不是凭自己努力就可以获得的,比如优秀先进或什么骨干教师之类,这个大家都懂。但不管你具备多少条件,其中只取三项就够了,要再加上另外一个必备条件,就是三节示范课,也就是“副高三加一”。所谓示范课就是局教研室那几个人来教室里一坐,授课教师把从网上下的课件、教案、说课稿摆弄一番,结束后大家酒一喝,搞定,没听说过谁的示范课不过关的。看起来很简单,实际不简单,这个示范课在这几年成了稀缺资源,安排谁来上,完全由中心校坐头把交椅的人定。每个学期在哪个学校上,安排几节,早就有意向。
如果出现僧多粥少的情况那就评呗,怎么评呢?我们这里完全按中心校的方案,比如有一项是,校级领导加二十分,中层加十八分,教龄一年一分。只要是一个什么主任副主任的,一下子就抵消了人家十八年的教龄。
同办公室某位好心的劝我,要我给我的当年的师弟现在的大校长说一声,讨几节示范课来上上,来年把副高解决了,否则太吃亏了。我说还是让人家留着卖几钱吧。
又是忙碌的一天,今天开始七点四十学生进校,我七点十五出家门。到学校正好40。很多学生已经在校门口等了,家长看不到学生进校门不放心,就坐在车上等,有电动三轮,两轮,也有汽车,但是无一例外的,都在路边等待。学校四十分才开大门。
第一节课我要在办公室等待老师们领取中秋节的工会福利,一袋20斤的大米,一盒鸭蛋。昨天下午去中心校拉回来,我们四个老师开两辆车,需要拉47份福利。其中一辆车太小,欧拉黑猫[捂脸]所以跑了两趟,回去后马上就去上延时了,延时第二节让老师们来领取福利。但是也就领了不到一半人,今天上午八点到八点半,还得等着老师们来领。
没办法,学校1200名学生,24个班级。老师有57名。一个萝卜好几个坑,作为中层,只能干的更多。为老师们做好服务工作。特别是工会,更需要有耐心。等了一节课,终于就剩下七个老师的了。我上楼开始改作业,第三四节的课。还得用练习册呢。上午就这么过去了,11.40分送学生出校门。
中午没有回家,吃了一份在网上购买的魔芋凉皮,一个苹果。然后开始整理自己负责的广告公司给学校做的板面,各种展板等等的账目,因为会计通知可以报账了,整理了快一个小时。终于好了,赶紧发给会计。
这个时候接到校长通知让下午第三节去开校委会会议。幸好我下午没有课,可以备课写一会儿教案,还没来得及上教学楼,一个同事来请教关于晋职称在网上上传图片的事,我又手把手的教会她,一节课就这么过去了。第二节赶紧上三楼备课,刚写了不到一课时,想起来我负责的四年级(年级主任),赶紧拿起表格,开始下二楼去检查,四个班发现两个班级学生上室外课,凳子没有放到下面,空调没有关,一个班级最后边有个男生,双腿跪在凳子上,存在安全隐患,赶紧制止,并发到年级群里,让各班整改。同时四个班的老师把各自的家庭作业发到群里,我进行了登记。
第三节到了,下楼去综合楼二楼会议室参加会议,校长说了18项工作。等到结束,已经五点半,第一节延时结束了。我一路小跑上三楼教室,幸好英语老师在,我可以喝口水,喘口气。15分钟的英语时间到了,我带着作业进教室,先给学生讲了报纸上的三道难题,然后开始写家庭作业。阿弥陀佛,在六点40分延时结束前,学生全部都交给我了。
终于实现了不让学生把作业带回家的教育部的规定。
但是我已经错过了回家的末班车,只好给同事打电话,幸好同事还没走,我可以搭个顺风车。
下车后,距离家还有七八分钟路程,走到家,看看表,已经七点四十七分了。好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