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蓬,湖北伪军的一把手,武汉绥靖公署主任。叶蓬为从日本人处获得大量金钱与物资支持,建立了庞大的汉奸军队。
叶蓬把自任教育长的上海江湾中央军官训练团迁至武汉,更名为中央军校武汉分校。这是当时中国唯一为汉奸部队培养军官的军校。
汉奸军校使得湖北三大主力汉奸部队,即武汉绥靖军、黄卫军、定国军中,中层以上军官,80%成为军校学员。汉奸军官得到强化培训,在协助日军进攻国军、新四军,统治湖北人民时,手段无所不用其极,异常暴力。
#真正的抗日战争# #历史文化#
单位内科的蔡主任自恃自己从医快四十年,深受病人的喜爱,他手下带着五六个年轻医生,没有病人,天天坐在科室里面凑人数,工资当然拿得可怜,区区两三千。而我们的蔡主任只要一上班,办公室里都排成了长龙,有白发苍苍的老人,有年轻父母怀里哭泣着的婴孩,没办法,像蔡主任有次跟一把手汇报工作说,累,是真的累,没有人能帮我分担,年轻人都往后缩,重病人,找蔡主任,小孩子,病情难以估料,找蔡主任,抢救病人,三更半夜都打电话请他去加班,找蔡主任都是他们的口头禅了 。这不表功吗?一把手郑重其事地说,主任辛苦了。只是您也要把任务重心转移到年轻人身上,毕竟是只鹰也得鹰妈妈带着学飞呢。天天躲在你翅膀下面,什么时候能独当一面。所以领导已经决定让他去坐门诊,病房由年轻医生接手管理。

但是蔡主任不同意。他说没有人能代替他,没办法,病人只信他一个人,哪怕是开三五颗药片也是喝他开的才有效。而且病房里遇见危重病人,这些小年青压根束手无策,还不是得他巴巴地赶来指挥着抢救,每一步都得他口授。蔡主任还想着把他做乡医的外孙女弄过来帮他写病历,那样他就没有后顾之忧,可以专心多收病人,多赚绩效,哪怕跟外孙女平分都可以。但一把手否决了 ,心里想让你蔡主任搞个左膀右臂,然后把内科病人全收到你们名下管,那别的年轻人没有一个病人,他们吃风喝沫。拿不到钱,留不住年轻人,人家鞋底擦油走了。医院光靠你蔡主任撑半边天吗?这不是医院兴旺的长久之计。
前天开中层干部会,没有通气,直接把一个湖北中医药大学毕业的高材生推到了住院部内科主任的位置。蔡主任卸任后在一楼做门诊,收入院病人分给年轻人管床,收病人一次给他提成二十块。

宣布后蔡主任发脾气,在办公室扔了用了多年的杯子。然后收拾东西搬到一楼内科门诊办公室。新主任客气地帮他拿开水瓶,并且说,以后请您多关照,毕竟自己稚嫩,不懂的地方多了。他似笑非笑地点点头。
蔡主任在门诊一天忙到晚,有时候会收三五个病人。比起以前的收住院人数少多了。他闲的时候,看看住院系统,想想看看年轻的主任的笑话,收不到病人,他就得引咎辞职,到时候领导打脸,又得厚着脸皮求他出山。他还以为新主任一上台,重重困难,一定会低三下四地请教他。他若是心情不好,也可以冷嘲热讽地说说风凉话,而且不想教他,他也拿本人没法子。
谁知道一打开内科住院系统,已经住了六十多个病人,除掉他带收不收的勉强入住的四五个,五个年轻人在新主任的带领下成绩斐然,一把手相当满意。并且还听说昨天早晨一个心脏骤停的七十岁老人,他们几个同心协力都抢救过来了,都没有请他前去指挥。病人家属一大早敲锣打鼓地把锦旗都送来了。真是万万想不到呢。
这回蔡主任一下子醒悟过来,长江后浪推前浪,年轻人一代比一代强。而且他也意识到自己老了,以前根深蒂固的知识现在都更替了多少代了。他垫垫自己的斤两,知道这个医院离开了谁地球都照样转,欺老不欺幼,这是老话,自此他再也不敢小觑年轻人,应该和他们配合起来,争取在自己有限的时间里发挥更多的作用,尽心尽力看好病,这是医生的本色。
#医院# #职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