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被敌军抓获了怎么办?
在吴三桂掀起的“三藩之乱”中就有不少名臣是被敌军俘虏过的,例如李光地、陈梦雷、马雄镇、傅弘烈。在战争开始之前,他们已经是清朝的官员,李光地、陈梦雷是康熙九年的进士,刚刚步入官场,有科甲的出身的,他们的前途一片光明,却被这突出如其来的战争打断了。马雄镇是广西巡抚这样的封疆大吏,傅弘烈曾做到甘肃庆阳知府,帝国的中层官员,正处于人生的上升期。
李光地被耿精忠拿获后,用巧计得以脱身,然后用蜡丸写书密陈福建情形,并陈述自己的平叛之策,既表明了自己坚定地拥挤朝廷的立场,又将自己与叛贼之间的关系洗脱,他因此受到康熙青睐,从翰林院编修拔升为侍读学士。当清军取得节节胜利,进入李光地的老家安溪时,他又主动为清军做向导,协助清军平叛。
在对郑经作战时,刘国轩控制了江东桥,切断了清军增援泉州的通道,李光地主动提供情报地给大将军杰书,带领清军从安溪的一条小道绕过刘国轩的守军进入泉州,取得了对敌作战的胜利,因此得到了杰书的极高评价,他上报给康熙皇帝以后,康熙又晋升李光地为内阁学士。这几年虽然没有做官,但李光地转危为机,短短几年就晋升为内阁学士,超越了许多的同年。

而陈梦雷就没有这么聪明了,他一直被软禁在耿精忠的幕府,无法脱身,即使李光地支持他没有投敌叛变,但是他却拿不出什么证据,在被拘压时又没有及时划清界线,表明立场,让皇帝怎么相信他。最后虽然靠一帮同年保住了一条命,但是仕途算是幽暗无光了。
马雄镇作为一省巡抚地位威望都是很高的,孙延龄在叛变依附吴三桂以后,极力想劝说他加入。但是马雄镇的立场十分坚决,宁死不降,还几次试图自杀都被别人救了下来。在被囚禁期间,他在部下的帮助下将儿子马世济送出广西,辗转见到清军,同样用蜡丸密书陈述广西叛军的形势,并表达了自己对平叛的建议。这封蜡丸同样既表忠心,又划清了敌我界线,马世济因而被留在京城以四品官重用。吴世琮占领广西以后继续劝说马镇雄投降,他仍然坚持宁死不降的原则,不过吴世琮就没有什么耐心了,直接将他和家人全部处死,成就了他一个忠臣的名节。

傅弘烈因为得罪吴三桂被发配到广西梧州,吴三桂起兵后立马把他抓了起来,逼他跟着一起反清。傅弘烈这时选择了暂时假意归降,如果这时他敢说一个不字,相信吴三桂新仇旧恨一块算立马就把他处死了。在吴三桂属下任职期间,他利用职务之便招募了数千军队,然后拉起枪杆子自己起兵了,在两广边界响应广东的尚可喜威胁广西。
等到王辅臣、耿精忠、尚之信相继投降清朝,形势开始对吴三桂不利时,广西的孙延龄也心生动摇了,傅弘烈又适时地劝说了孙延龄反正降清,他率军前去韶州和清军接头。和清军主力接上头以后,傅弘烈受封为广西巡抚,可以就地招募兵勇,成为了清军进军广西的急先锋。
但是傅弘烈的命运不济,因为他执意反吴导致全家百余口被吴三桂杀害,眼看胜利的曙光在即,他却被叛将马承荫逮捕押送贵阳,这一次他宁死不降,最后遇害,只留下了忠烈的事迹和《傅忠毅公全集》。#清朝那些事# #清朝# #历史杂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