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董明珠去公司餐厅和大家一起吃饭。万万没想到,看见1个女经理全程手握着大鸡腿,用力地撕咬肉和骨头,吃完了还猛地喝一大口饮料。结果没多久,这个女经理就被辞退了。
说起这个事情,很多人就不能理解,认为董明珠“霸道总裁”。员工吃个鸡腿怎么了,吃相难看又怎么了,就把人家开除。
一个鸡腿“吃相难看”的事其实反应了方方面面。下次我跟你来分析一下:
一、影响了公司的形象。
其实普通员工也就罢了,一个经理级别就代表公司形象了,不管是什么部门的经理,在公司餐厅吃成这样,如果是有外人在食堂就餐那不是让人看笑话,格力的伙食差到什么地步了。
你作为部门中层管理人员,那就要维护公司形象了,要在员工和外人面前表现你的高素质、高修养,然后每个管理人员都素质高,整体形象就高了。
二、礼仪应酬要懂得的。
俗话说得好:“站有站相,坐有坐相”,这就一个鸡腿,然后董事长还在,至少按常识你得做些样子出来,把鸡腿夹给员工吃。
不用夹给董事长,那显得“拍马屁”成分太大了,给员工每人夹一些,显示你的大度和谦让,对员工的关爱,这样老板看着就觉得舒服,认为你有大格局。
三、从鸡腿可以看到你人性中有“贪婪”的成分。
现在这年头一个鸡腿把你馋成这样至于吗?这也许就暴露了你的心理“贪小便宜“。一个鸡腿你就吃相难看,然后如果是一大把钱呢,你更是快速揽入怀中了。
所以老板就觉得她不能用了,以小见大,这么有贪婪性格的人,还留在部门做经理,日后必会搞些贪污之事。
以上种种,说明这个经理不懂得维护公司形象、跟员工不关爱谦让、不懂交际礼仪和应酬之事、还有些贪婪,肯定只能去财务“领盒饭”了。
在《中国式应酬》一书中这么说过,一个饭局,它并不只是到“胃”舒服这一个涵义,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拉拢资源,酒桌上以友情促成某笔生意或让自已提升。
这里再说一个经典的应酬事件。当年一个香港的老板请曹德旺参加一个饭局。这个老板想促成一笔玻璃业务,也是花了大价钱,请了两个美女,然后还拿了几瓶好酒,想把曹德旺搞醉好签单。
结果搞了4瓶一斤装的白酒,经销商心里后悔了:“下次再也不想曹德旺吃饭喝酒了!”这是为何呢?
曹德旺是玻璃大王这个大家都知道,这位请客的老板对应酬的规矩也是非常清楚的。当时曹德旺坐客人位,然后两位美女坐两旁,方便敬酒。
主要就是想等曹德旺喝多了不拘束放松的时候,让曹德旺答应在他那进玻璃,酒桌上把合同签了,可是没打听清楚曹得德旺还有个“曹八斤”的雅号。
最后轮番敬酒,把自已一拨人全部搞翻了,曹德旺还是意识清醒,最后美女啊这个老板都趴桌上不行了,美女还就地开始“吐“起来,恼得曹德旺马上让司机接他离开了,这事就黄了。
其实这里面也有几个坑了,一是组织饭局可能喜欢喝什么酒是知道了,但是没有打听清楚客人的酒量,准备不充分导致丢了钱又没办成事。
二是在酒桌上签合同是很少见的,饭局有个“潜规则”不谈工作,因为大家都喝高了,说的也是酒话,不作数的,更别说签合同了。
三是不知道在哪请的美女,很平常的交际礼仪都不懂,既然当场“退货”,这客人哪受得了,不是搅局么。
所以说中国传统几千年,饭局应酬可不是个小事。这是一种“酒文化”了,你不懂不知道还真是办不成事的。
不管你能力多强水平多高,如果接待应酬是个门外汉的话,那人生路也会走得很受牵制。《中国式应酬》里总结了许多应酬交际的门道,这套书共有10大本,包含300多个案例故事分析。
有不现场合的敬酒、说话和礼仪等等,然后通俗易懂、模式也容易复制照搬。可以说是一本非常好用的“应酬工具书”。
古话说得好“莫到急时抱佛脚”,这10本《中国式应酬》好好看琢磨明白,你在交际应酬方面肯定是老手了,那你的人生肯定会如鱼得水。
如果你想拥有高情商,对不同的人际关系处理得妥当游刃有余,那就点击下方“看一看”给自已充充电吧。#遇见好书# #423知识节#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一个头部大企业,敢有逆言,不删则禁,公关能力果然是顶级能量。
这无限风光的背后是汰渍出轨大网红,高管出轨下属,中层叫嚣可以给生活秘书转正,现在小管理就直接涉嫌墙间女下属。
当初,雷厉风行的开除抢月饼员工的勇气呢?
为什么十多天了,受害人只能餐厅维权而无人答理。
一个内部腐朽的企业,强大的公关能力呢?
企业再大、再强还是企业,腐朽、傲慢久了,遮天大手也溃烂了吧?
真相就是最好的公关,期待真相。
刷抖音刷到一个视频:董明珠去食堂(员工餐厅)吃饭,然后看到餐厅工作人员在喊5号,喊好久没人回应,铁娘子董大姐就帮忙喊5号,喊了大概有2分钟才找到5号,5号走到窗口时,董总亲自递餐盘,嘴里还说赶快,要不炖烂了。估计是董大姐喊号上瘾,接连又帮忙喊了13号、61号、31号,并亲自端饭给员工,嘴里同样说出了关心的话语。
在餐厅的吃饭的员工,看见董明珠在喊号,先是一脸惊讶,之后更多的是发自内心的满脸笑容。平时员工见多了工作中严厉的董总,但是在餐厅看到的和蔼可亲的董大姐,员工都表示好幸福。
@只身走夜路
看到这个视频,我真心的为董明珠这样的领导点赞。一个公司的一把手,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主动在午餐时间深入到员工中间去,细心的关爱员工,从员工角出发,为员工着想,真的是一个好领导,看来好老板都是别人家里。
我从2008年大学毕业,工作了十几年,也经历了几家单位,有国企,也有上市民企,但从未看到过像董总这样的领导。
第一家单位是省属国企跨省建厂,员工每天有生活补贴,饭价总体是便宜的,但是打饭的时候,工作人员的手是抖的相当厉害,从未有人真正过问餐厅这些小事。在食堂只能看见员工,从未见过公司总经理,因为中层以上领导都在小餐厅用餐。
第二家单位属于县级国有企业。这个企业的员工每天也都有饭补,但是用餐的时候还是有奇葩的事发生。公司的副总及以上领导用餐都是在小餐厅。中层干部用餐是和员工在一块排队。正因为在一起用餐,就出现了奇怪现象。排队的时候,食堂工作人员只要看见中层干部,或者财务的人,或者人力资源的人,都主动喊这些人,先给这些人盛饭,态度极好,分量很大,几乎吃不完。当给工人打饭的时候,那脸色比炭还黑,分量根本吃不够。这些情况所有领导都心知肚明,都装看不见。
第三家单位就是所谓的央企了。餐厅是外包出去的,餐厅的工作人员比企业的工作人员牛的太多了。公司的所有人都在餐厅吃饭。有一次中午吃饭,发现了头发,立刻我在公司群里发了照片,工会人员还过来问了下情况,意思是解决了。但是第二天中午照样吃出头发。还有一次记忆犹新,一天下午下班后去餐厅吃饭,因为餐厅霸王制度,就和餐厅工作人员语气重的说了几句话。没想到第二天就被副总叫到办公室,说我和餐厅工作人员吵架,作为一个技术人员,虽然反应有些慢,但还是赶紧道歉承认错误。
领导们,老板们,工人们付出劳动,你们支付相应的薪资无可厚非。但我觉得工人不是只想和企业是钱的关系,更想有厂兴我荣,厂衰我耻,以厂为家的主人翁精神。你们平时所宣传的企业多好多好的,试问有凝聚力吗?我相信没有。一个企业想做大做强,有凝聚力,只有像董总这样让员工有归属感,像董总这样从细微处入手才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