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我一起读《战争与和平》列夫·托尔斯泰著。一部战争历史小说19世纪最初15年的俄国历史,各个阶级的生活,一部宏伟巨著,近千个人物描写。想读懂这本巨著,首先要搞清楚人物关系。
读完第一部,出现有六个场景,涉及人物大概40位。
场景一:彼得堡,爱娜家的宴会
时间:一八O五
出场人物:各达官贵人
爱娜·沙雷奥,40岁,皇后身边的女官和心腹。
库拉金·沃希列公爵:有两儿一女,(大儿子椰彼里泰、小儿子昂拉杜里、女儿罕莉)
椰彼里泰引见的莫特马尔子爵
昂得列·鲍尔康斯卡公爵(父亲鲍尔康斯基卡公爵,外号‘普鲁士王’;妹妹鲍尔康斯卡公爵小姐)及其刚怀孕三个月的妻子琳丝,尔康斯卡娅公爵夫人
宾艾尔:秀外慧中的青年(父亲宾佐赫夫伯爵,叶卡捷琳娜时期高官,和库拉金·沃希列公爵是亲戚,宾艾尔是他的私生子)
莫里约神父
塔卢宾斯科亚公爵夫人:曾经的中层阶级,家道衰落,寡居。
勃利茨:塔卢宾斯科亚公爵夫人的独生子。
场景二:莫斯科 洛司塔弗家
出场人物:
老伯爵洛司塔弗及其妻子鲍洛司塔娃伯爵夫人(45岁上下)
女儿娜塔丝,13岁
大儿子马拉尔,青年
小儿子卜来得
外甥女玛莎
亲戚塔卢宾斯科亚公爵夫人及其儿子勃利茨
女客人卡拉金娜及其女儿索琳(鲍尔康斯卡公爵小姐的闺蜜)
场景三:莫斯科,宾佐赫夫伯爵家
出场人物:
宾佐赫夫伯爵,身患重病,生命垂危
私生子宾艾尔
亲戚库拉金·沃希列公爵
彼得堡有名的内科大夫罗兰
塔卢宾斯科亚公爵夫人及其儿子勃利茨(宾佐赫夫伯爵是勃利茨的教父)
宾佐赫夫伯爵的外甥女
场景四:洛司塔弗家宴会
洛司塔弗伯爵及其夫人和子女们
莫莉椰·阿赫罗西莫娃:外交界的“猛虎”一身正气直言不讳。
宾艾尔
贵客镖骑上校,将和马拉尔一起去部队
塔卢宾斯科亚公爵夫人和伯爵夫人的堂弟申申
禁卫军中尉贝格
维莉
索琳
场景五:宾佐赫夫伯爵家
出场人物:
奄奄一息的宾佐赫夫伯爵
莫斯科卫戍司令
沃希列公爵
表妹公爵小姐及其妹妹
私生子宾艾尔
塔卢宾斯科亚公爵夫人
场景六:马拉尔·鲍尔康斯基卡公爵庄园
出场人物:
将军鲍尔康斯基卡公爵,被放逐到农村庄园,过着深入简出的生活。
儿子昂得列·鲍尔康斯卡公爵夫妇
女儿莫莉椰公爵小姐及其女朋友波莉爱小姐
老仆人杰霍
故事在不同主人公的家宴中徐徐展开,各类人物粉墨登场。
玛莎和表兄马拉尔心心相印。
花园中娜塔丝和勃利茨山盟海誓,私定终身,感觉此刻作者留下的他们命运发展的伏笔,拭目以待。
沃希列公爵的儿子昂拉杜里不学无术,爱娜替昂拉杜里相中了婚姻对象,可以带来丰厚嫁妆莫莉椰公爵小姐,莫莉椰收到远在彼得堡好朋友索琳的来信,得知这一消息……
宾艾尔是私生子没权利继承父亲的财产,亲的戚库拉金·沃希列公爵,公爵的表妹公爵小姐及其妹妹,都卷入进来,和宾艾尔争夺财产。父亲宾佐赫夫伯爵为了儿子宾艾尔保住财产,给皇帝写了一封信,塔卢宾斯科亚公爵夫人也卷入进来,助力宾艾尔……
昂得列·鲍尔康斯卡即将奔赴部队,投入战争之中,将娇妻送到农村老家庄园……
塔卢宾斯科亚公爵夫人是第一部的关键人物,几乎每个场景她都有出现。
家境落魄,早年寡居的老妇人,在无经济来源的情况下,独自带大儿子勃利茨,生活坏境让她生龙活虎,充满斗志,锻炼了善于瞧准时机的作风和大家的风范的举止。
为母则刚,为了儿子,拿定主意,达不到目的绝不会甘休的母亲,为了儿子她去求库拉金·沃希列公爵为儿子在部队谋到差事,帮宾艾尔争夺财产。
故事处处伏笔,人物命运将会如何,带着好奇,继续探索……#读书#
现在绝大多数日本人无论对中国新能源汽车还是比亚迪都没什么概念。到前天为止,在油管上,东京电视台商业频道这条消息观看量9千,朝日新闻视频这条新闻1.1万观看,日本经济新闻这条新闻1700观看,主流媒体报道就没了,从评论区可以看到很多评论者是中国人,余下的日本人观看者估计也就几千人,很少。我浏览了部分日本人的评论,有个别有识之士担忧日本汽车重蹈家电等产业的覆辙,也有一些人批评日本装充电桩太不积极,但也有不少为中国车安全性担心,更表示还是要买日本车。也有评论的日本人说虽然中国产品可能质量不够好,但是日本人生活越来越拮据,能省钱的便宜车还是值得欢迎。抹黑比亚迪的评论好像没有见到。很明显日本人对这件事普遍不关心,应该是觉得没有关心的价值甚至根本没有渠道听说。
可是,在我看来,比亚迪确实会对日本汽车产业产生颠覆性影响。日本智能手机生产一直在全球并不算领先,但1973年石油危机时代之后日本一直是全球最重要的汽车大国。日本八大车企去年在全球生产了2321万辆汽车,虽然不及中国生产的2608万辆,但是中国生产汽车去年大半还是合资品牌,自主品牌汽车只有44.4%,日本品牌汽车估计接近500万辆,接近日本品牌汽车全球产量的四分之一。
中国现保有汽车3亿多量,这个数字2010年还是7800多万辆,2015年还是1.72亿辆,可见过去十年接近每五年翻一番,到现在三十岁以上人群的汽车需求大概基本得到满足,六十岁以上人口开车比例依然很低。
未来十年,普遍开车人口年龄上限会随着老司机岁数增大不断提高,80后和更年长司机的汽车需求可能主要是强迫更换造成的需求、经济条件改善带来的换好车需求和家庭人口增长带来的更换大车需求,90后大概很多是第一次自己买车,而超过1500万的00后长大成人很大一部分也会买车,随着经济增增长和越来越多三四线城市和县城发展起来,对汽车的需求会大大增加,全国未来十年汽车保养量很可能突破5亿辆,现在的3亿辆车大概2亿辆也会被更换,因此未来十年起码能卖出4亿多辆汽车,超过5亿辆都有可能。
今年汽车销售估计约2500万辆左右,之后会逐步增高,到2030年前后年汽车销量可能接近或超过六千万辆。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车在上半年全国汽车销量中已接近四分之一,估计未来几年可以推进到七八成,我估计今年600多万辆,明年有望突破1000万辆,十年后会超过4000万辆甚至接近5000万辆。比亚迪哪怕只占据三分之一,国内产量就是超过1300万辆,已经比现在全球任何汽车巨头全球产量都高了。
现在全球大概一年卖掉汽车八千万辆左右,中国2600多万辆,美国1400多万辆,欧盟1100多万辆,日本400多万辆,印度300多万辆,全球其它国家一共2000千多万辆。随着比亚迪和中国其它汽车集团近几年已经开始的进军海外,未来五年日本汽车起码数百万的份额会被中国取代,美德韩类似,特斯拉也根本不是比亚迪的长期对手。五年后全球汽车市场德日美韩四巨头的格局恐怕会变成中国吃大头,传统四强去分剩下的一半甚至更少。
最后,考虑到部分发展中国家的年轻人人口增加和经济发展,未来十年他们的汽车需求可能会倍增,而发达国家的汽车需求很可能会由于经济衰退和人口老化而降低。发展中国家对接受中国品牌汽车没有太多自身利益的束缚,现在大多数追求日本欧美汽车只不过是品牌认知原因。
一旦中国品牌汽车大量开上日本街头,给中国带来的最大利好不是在日本能卖出多少比亚迪红旗,而是让亚非拉国家尤其是东南亚上中层阶级震撼,让他们认识到中国品牌汽车更值得购买,从而给中国品牌汽车在亚非拉国家打开销路。现在香港台湾都很少看到大陆品牌汽车,但若比亚迪在东京到处都是了,台湾人还会无视和普遍抗拒吗?这让和平大业顺利推进等都有巨大助益,毕竟家用汽车是唯一一种在大街上被展示还贴着显眼商标的家用工业品(类似服装但是比服装科技含量高得多),这会比所有家电甚至智能手机都来的得直观震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