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交通大学与国际劳工组织国际培训中心签署合作备忘录】
近日,西安交通大学与国际劳工组织国际培训中心(ITCILO)举办合作备忘录线上签署仪式,正式建立合作伙伴关系。
西安交通大学常务副校长郑庆华出席仪式并致辞。他总结了学校在全球治理青年人才培养方面的工作和显著成效,介绍了双方良好的前期合作基础,表达了对双方在全球治理青年人才培训、硕士培养实习和导师交流、人才推荐等共同关注的领域继续深化合作的期望。
国际劳工组织国际培训中心培训部主任Andreas KLEMMER表示,与西安交通大学签署合作备忘录开启了双方伙伴关系发展的新阶段,有助于推动促进青年就业、可持续发展和人人享有体面工作机会的目标。
西安交大就创中心主任、创新创业学院副院长郑旭红和ITCILO伙伴关系与项目发展主管、培训部副主任Giuseppe ZEFOLA签署合作备忘录,将推动西安交通大学与ITCILO在全球治理青年实习实训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
ITCILO是联合国系统的官方培训机构之一,其使命是通过培训和学习活动,增强成员国的制度能力建设,以促进全球体面劳动议程。作为签署备忘录后的首次合作,ITCILO将在西安交通大学第四届全球治理创新青年人才训练营中主办多场主题讲座,聚焦联合国系统职业发展、领导力技能提升以及可持续发展创业三大主题,与西安交通大学联合颁发训练营证书。截至目前,已有来自西安交通大学、陕西师范大学、西北政法大学的122名学员报名参加训练营。
对!今天陕西开始推进!从物流运输规范开始!
主要涉及冷链作业人员,物流运输工作人员,司机等进入陕西省内目的地;
对公路口岸直接接触进口冷链货物人员(运输以及现场工作人员等),高风险岗位作业人员结束闭环或者封闭作业完成后,执行5天时间居家健康检测,在此期间落实实行赋码管理规范要求。
1、对持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双码正常下(健康码绿码、大数据通信行程卡没有7日内,省外旅居史)的货车司机、同车乘坐人员,各交通卡口直接通行;
2、对行程码显示有7日内省外旅居史的入(返)陕货车司乘人员扫“陕西一码通”场站码,并完成来(返)陕信息填报,查验健康码,进行“落地检”;
3、对有涉疫和高风险地区行程的货车司乘人员,落实“即采即走即追”加闭环管理措施。
总结:物流运输物资保障,生活物资供应逐步配套,陕西开始优化调整,规范管理陆续推进执行!
#头条创作挑战赛#
#福哥观天下#
#陕西头条资讯#
由于疫情影响,今年下半年在老家待的时间比较长,对家乡一些现象做些总结,主要是交通方面的。
我老家是四川省西充县的,县下面还有很多乡镇,我们每次回老家都是做公交车,早期国家有补助的时候,是10元一个人,后来不知道什么原因 补助取消了,加之以前还可以超载,现在是全程监控 ,禁止超载,导致很多公交车司机都卖车转行了, 农村人出行就更加不方便,一天到县城来回就2–3趟,而且很多时候连油费都赚不回来,我在想如果是统一线路的地方 可不可以合在一起跑车,距离拉长一些,每天的次数多跑一些,方便大家出行.这样也节约成本.当然只是个人观点.不过还是希望家乡发展的更加美好
一夜之间,全国各地那根紧绷的弦立刻就松下来了,疫情的确放松了不少,但也不至于完全放开,核心变化可以总结一下:
1、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乘坐市内公共交通工具、出入小区、进入公园景区、商场超市、宾馆酒店等各类公共场所,不再查验核酸检测证明、不再查验健康码、不再扫“场所码”,只要有绿码即可通行;
2、医疗机构、养老院、福利院、中小学、幼儿园等特殊场所以及闭环作业高风险区从业人员还是依然严管;
总的来说,确实向前迈开了一大步,以后无需进行常态化核酸检测了,由此带来的变化显而易见,恐怕动态清零政策是时候成为历史了!
分享一下关于货运及两客一危车辆管理系统定制的心得体会。
两客一危及货运管理,是交通部提出来并起草相关协议及政策文件,目前经历了至少3次大更新。对车辆管理涉及到企业、当地监管部门、司机、运营商等职能机构。目前主要涉及到的文件有JT/T1078,JT/T808,JT/T809等平台协议,不过有的地方需要满足苏标,黑标,粤标等高级辅助和驾驶员行为管理等地方性文件。
系统基本上都是由运营商提供,对于货运车辆,基本要求是接收并存储货运平台转发来数据,在需要的时候,可以展示实时位置及历史轨迹,最少不低于90天的历史记录,这对拥有万级+在线的车辆平台有着不小的压力,主要就来自车辆实时位置和报警信息,当前大多数平台采用传统数据库存储,在查询效率及资源占用上无法进行成本优化,运营成本较高。
从用户角度出发,目前所有平台都是大众脸,对于万级平台,如何第一时间通知企业,并展示出来,是大多数平台不太重视的问题,相反,对于大量车辆需要进行有效管理应该是下一代平台需要考虑优化的问题。
驾考总结
无论你今天经历了怎样的苦痛,明晨醒来推窗远望,城市的主干道上依然是车水马龙……
——题记
2021.09.08报考~2022.02.16考过科四,历经半年(其间因私事耽误和科目约考间隔规定,接受培训大概50天左右)终于拿到c2驾照了。
科一90,科二85,科三90,科四96
成绩免强,好在都是一把过,没有补考,算是幸运吧,因为无论理考、场考、路考,基本没感觉到太大的压力。科二倒库,练了近30个学时,用时最长,也最不易。
分享一下学驾照过往,见解或许浅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