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越来越多的老师不愿当学校中层干部# 因为收不到补课费吧
期末超课时费公布了,最多的老师领一千多。我呢,每周不够一课时,要被扣钱。
当初不给够我课时,主要是为了让我有更多时间做杂工。一下一个方案,一下一个总结,教育局的工作群里,最多的一天发十个文件,有的晚上十点钟发。
可以说,办公室工作没白没黑、没日没夜。可是,辛辛苦苦一学期,课时不够。大多数是上一个主科,去上一两个班杂科,就够课时的,超课时的。
现在学校老师要分层的话,上层是各类名师,中层是校级领导,底层就是所谓的中层领导嘞。
我退休学校领导给咱开了一个有行管中层干部参加的欢送会,会后大家一起聚聚餐,除了我和早几天退休的书记免单,费用由其他参加人员分摊,本来我和书记准备我们俩人请一下大家,结果没有办成感觉挺不好意思,
从今年起,全国将会迎来大规模退休潮,关于目前退休老龄化少子化的问题。有网友出了一个主意,全国即将大规模退休潮,所有退休人员,退休金超过5千的多出部分全国统一管理,尤其是地方和企业的中高层领导骨干,党员等严密监控,该款项拟名为社会人口存续专项扣除,扣除款项定向50%用于社会三胎家庭直接经济补助,由第三个孩子0-18岁的家庭平分。另外50%为间接补助,同时国家再拨出同等50%补助或者固定数额,凑成相对可观的添丁基金,同时推进社会面强制对二胎三胎家庭优惠,举例:医院对第三胎孕产检费用全部或部分报销,算上流产的如果是第三次怀孕开始费用半价。二胎家庭教育资源少,教育困难,中考降档10分,高考降档20分,三胎家庭降档15/30分。多胞胎同时入学入园,公立的幼儿园中小学可以减半收费,买一送一。其次,对于平均年龄超过35岁的无子家庭,每年收取总收入的3%的社会抚养费,对于年龄超过35岁还未结婚的个人,每年扣除收入8%作为社会抚养费,以上仅适用于工资超过个税起征线的部分。如果退休金畸高且拒绝专项扣除的退休人员,可降低医保比例,退休长寿优待,自己丧葬抚恤,以及后代政审或者进入体制内的资格。通过对超额退休金人员及高收入不婚不育家庭的抽税,以及官方及社会面的财政补贴,才能保证更多的生育意愿。必须知道的是,适龄可婚育女性数量,是固定的,也是可预测的逐年减少,所以必须让有限的社会婚育男女激发更多的生育意愿。不然少子化,人口负增长,后续会爆发很多的社会问题。大家说,这个主意靠谱吗?
#有人说学校两大坑,绩效和职称,你同意这样的说法吗# 学校两大坑,绩效和职称,是不是个坑,是天坑还是月球坑,过来听一听。
先说绩效吧。哪有额外的财政投入给你做绩效啊!就是每个老师,按照各自的级别,从自己的工资里拿出1000,900,800不等,掺和到一起,重新分配,就是绩效了。
也不知道分配方案是怎么个计算法。普通老师,必须是班主任,还得任教两个班的语数外,加上班主任费,才能达到满工作量,才能勉强拿回自己拿出去的那份。科任老师,那就别指望了,能拿回,拿出去的三分之二,已经算高收入了。
还别说,二线老师和后勤老师,拿平均数,也能差不多拿回自己拿出的那份。
大家拿出去的,拿不回来的钱呢,自然是给了中层和校级了。中层绩效人均2000,校级绩效人均2500。这还不够,架不住领导们总是加班(给自己做加班费)啊!我们就纳了闷了,有多少活,白天干不完,晚上一定要加班?周六周日也总是加班,关键是,周末学生老师不到校,社会上的其他相关部门也休息了,学校里的领导 ,周六周日都“加班”,谁配合他们工作呢?
“人心不足蛇吞象”,这加班(加班费)愈演愈烈越做越多,终于,有一个月,某位校级光是绩效(含加班费),就是3800,这已经是,比学校里的二级老师的月工资的全部总额,还高了。
一个数学老师拍案而起:我一个月当班主任,教两个班的课,我的绩效是800元,你一天不眠不休工作24个小时,你的绩效也就是我的三倍2400元吧?我就问你,你这3800是特么怎么算出来的?
你说坑不坑?后来终于被举报了,其他的经济方面的事也被扯出来了,撤职是有目共睹的,倒没倒赃,就不知道了。(现在好点没,没有。老师依然是拿不回自己拿出的那份。只是多拿的做的更隐蔽了。)
再来说说职称评定吧。职称评定核心小组听说过吧?由校领导们组成,再吸收一两个老师,以堵民嘴,平民愤。
然后呢,投票选举,核心小组成员一票顶十票。这是什么概念?就是全校老师都给你一票,核心小组成员都给他一票,你俩票数基本持平。
可是,怎么可能全校老师都给你一票呢?
但是,核心小组成员却是可能都给他一票,因为,校领导们是“共情”的。核心小组里不是还有一两个老师吗?一般能被吸收到核心组的老师 ,也是识相的;不识相的 ,下次不带你。
据“不识相”的老师透露,核心小组投票前,是有个“小动员”的,大校长发话了。
例如,大校长说:XX老师,还没评上高级吗?--妥了,XX老师这回就能评上了。
又例如,某个老师是评级年头最多的了,群众的投票数名列前茅,但是,大校长说了:评级得公平公正,也不能光看年头啊!--也妥了,某个老师,这回的机会就不属于你了。
至于,如此话术,奥妙何在?懂得自然懂。
至于,评职称的一系列过程,包括专为某人量身定做的细则条件,都不是随机产生的,都是有奥妙的。
你看坑不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