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面试官:30岁进面试的很少#
这应该是现实情况。
以笔者的认知,公务员选拔与科举不太一样,科举考上了功名,直接外放做官。公务员似基层职员。
清初名臣于成龙,诸多原因到了44岁才入仕途做官,大器晚成,23年的“公务员”生涯,政绩卓异。
按照35岁的门槛,于某人是没有出头之日的。
当然,在现今的体制下,公务员的选拔,如果能直接考个科级、处级啥的,放开35岁门槛是可取的,但是也保不齐有通过不正当竞争,挤进公务员中层干部序列的。
如果公务员考试选拔的是基层员工,则超过35岁年龄就显得不合时宜了。在领导干部文凭化年轻化的门槛下,35岁的正处级不在少数,极个别升到了副厅级。
那么,35多岁了才从科员做起,按照干部选拔台阶及年龄门槛,基本上是一辈子科员了,升迁基本无望,就想捧一个铁饭碗,也不无不可。当然,不排除出个于成龙似的优秀公务员。
如果放开公务员考试年龄的35岁门槛,那么考虑到公务员队伍的年轻化需求,毕竟公务员队伍中的冗员是存在的,那么“大龄”公务员的录用比例要严格限制在一个很小的比例范围,既符合“30岁进面试很少”的现实,也采纳了人大代表的建议。毕竟人大代表的建议也是经过调研、理由具足的。
下面是一个考研面试现场的真实还原,能看出考官与考生的年龄差别吗?
如果这是公务员面试,35岁以上考生所面对的场景,可能更加残酷,考官是一排年轻人,而考生是一个大龄的,考生首先要面对考场的尴尬,将来也要长期面对职场的尴尬,需要很强大的心理素质。那么拥有这样强大心理素质的成年人,还需要到考场来显示实力吗?在社会上怎么也能干出点名堂了。
以笔者的阅历,如今的社会是一个蓬勃发展的社会,发财成才机会很多,没有必要非在公务员这个“清水衙门”外排队。
“清水衙门”一般人可能不太认同,不然那么多年轻人要考公务员,入选的难度系数非常高,开放考公年龄门槛建议的也多少有此因素,“利益均沾、公平公正”。
但是社会发展的进步,“清水衙门”的吏治效果是必然趋势和“为人民服务”的初心宗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