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咸宁人事考试网(咸宁人力资源)

#咸宁头条# 今天上午过早的时候,碰到了一个以前的村官同事,他告诉我,在咸宁通山一个乡镇提拔了,分管征兵和组织人事工作。我说,好事啊,这是当领导了啊,你可要有点定力,不能犯错误呀,征兵可是为国输送子弟兵好

#咸宁头条# 今天上午过早的时候,碰到了一个以前的村官同事,他告诉我,在咸宁通山一个乡镇提拔了,分管征兵和组织人事工作。我说,好事啊,这是当领导了啊,你可要有点定力,不能犯错误呀,征兵可是为国输送子弟兵好苗子的大事,责任重大。他笑了笑,不置可否。相比,泰国强制服兵役那个征兵现场抽签的人间百态,我们只有一种场面,胸戴大红花,一人当兵,全家光荣。

#西海茶事# #西海晚安# #茶文化##潮州工夫茶[超话]#

理解、沟通,也“人道”之重要内涵。

《周易·乾·彖》载:“乾坤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太和……万国咸宁”。反映出《周易》推天道以明人事的核心思想,是“炎黄子孙的幸福论”。(邓球柏《白话易经·前言》)这是《易》理。——《 潮州工夫茶》 ​​​

孙律师您好,我父亲是农民工,在咸宁工地上受伤,超过法律退休年龄,无劳动合同目前已出院,当地人社局不认定工伤(超过退休年龄,无劳动合同),医院病历说半年后进行二次手术(内固定拆除),公司的意思说等二次手术后再私了赔偿,目前拒绝赔偿,这种行为是否合适,如何起诉公司?

要么付费咨询专业律师。要么壮大运自己处理。工伤认定失败了。还舍不得找专业律师付费咨询。不知道怎么想的。

一个人,一年,六万五;

三口之家就是二十万;

五十年就是一千万……

今天在武汉附近游荡,去了一个“天下第一组”。

省、市、县、区、乡、村——村下面还有组。

村民小姐就相当于原来的生产小队。

今天去的就是一个小组,湖北咸宁嘉鱼官桥村八组,一共才六十多户人家,两百多人,人均每年分红六万五……

让我最感动的是,这里至少有三座雕像。

第一座,毛;

第二座,邓;

第三座,刘业胜——他是谁?他是一位工程师。

官桥八组的发展,是从联产承包、分田到户开始,之后,他们一点点建厂,寻找从农业到工业的突破。

1993年,他们在湖北人事上面发布招聘启事,招聘人才,另外一方面,刘业胜作为专家,也在寻找创业的地方。

双方一拍即合。

刘业胜是带着三个其他的工程技术人员组成专家团队来创业的,官桥村八组提供资金、场地、匹配员工。

采取非常有激励性的分配方式,按照利润的35%和65%进行分配。

这样的分配方式体现了双方的合作诚意,充分地调动了双方的积极性。

专家团队来了以后,受到了全组村民的高度重视,配备了专家别墅给他们住,饮食起居都有专人照顾。刘总看到纯淳朴的民风和环境,感触也非常深。

当时他写了一首诗来表达心情。

楚地平川阔,山村别有天;官桥风景秀,著意绘新篇。

专家团队过来以后,就对刚刚洗脚上岸的农民员工进行技术培训。

一方面我们的员工非常的敬业,非常的认真,这里民风一直就非常好。

另一方面就是专家团队非常有经验,也毫不保留地把技术传授给了村民员工。

他们编一些歌曲,把参数、温度等要点用口诀的形式写下来让员工记,组织工人进行学习比赛。

合金厂生产的是高性能磁性材料,市场对产品质量要求也是不断变化的。

用户有新要求或者提出新参数,就要求企业技术人员,不断地要改进它的工艺,改进它的磁感合金成分的配比。

主要产品就是高性能镍钴永磁合金,看起来很普通,实际上的话里面它有剩磁、磁能积等参数都要跟用户参数匹配,是非常精密的。

长江合金厂的磁性材主要生产的是石油检波器磁钢,用来做石油物探,勘探地下有没有油,含量(是否)丰富。

另外还用到军工、汽车,甚至是导弹卫星上,是高技术含量的产品,被国家科技部评定为国家高新技术产品。

首先,合金厂建成后为整个官桥村八组后期的发展,培养了大量的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这是很重要的一点。现在很多企业里面都有原来合金厂的骨干(操作骨干、技术能手),田野集团两个副总都是原合金厂的副厂长。

其次,合金厂为整个官桥村八组积累了上亿元财富,为后来田野集团的发展奠定了一个物质基础。

官桥八组很感激刘业胜,在刘去世后,他们为刘业胜立了一座铜像。

会认为工程师像圣人、艺术家一样值得被尊重的国家,才是有未来的吧。

有一段时间,有人喊“戏子家事天下知,将军孤坟无人问”——其实说的也是一个意思:你要么追星,要么追英雄,他们都更绚烂,光芒万太丈,而你看不到那些默默的、为社会增加财富的人。

他们是工程师,建筑大楼的人、研究新材料的人、发明U盘的人……

他们代表科学、劳动、实干兴邦。

#武汉头条#

#武汉身边事#

#武汉同城#

【“北漂”教师陈振起:误打误撞的影视“土明星”】

他是《恋恋不忘》里面的公司经理;他是《北平无战事》里面的清华大学教授;他是《家宴》里面的厨师;他是《守望正义》里面的学者……5年来,他在30多部影视剧中担任过角色。

其实他的真实身份是崇阳县青山镇石垅村的一个民办教师。10年前,47岁的陈振起到北京“北漂”,一次偶然的机会,他误打误撞进入影视圈当起了小角色,没想到此后一发而不可收,成了影视圈里有名的“土明星”。

70年代末,高中毕业的陈振起在村里当民办教师,随后被咸宁市咸安南门中学、咸宁卫校等多家学校聘用任。2009年8月,陈振起婉拒了温州一家私立学校的苦苦挽留,毅然奔赴北京开始了“北漂”生活。

初到北京,陈振起发现一切都不是自己想象中的那么容易。刚开始,为了找一份工作,陈振起不得不四处投放简历,但总是屡屡碰壁。为了节省开支,陈振起只得租住地下室。突然有一天,他接到一个电话,对方声称是一家公司的人事经理,约他过去应聘面试。顿觉喜从天降的陈振起按照对方要求来到北京市莲花池公园“接头”,当他到达公园后,对方却让他先交300元应聘费。陈振起这才觉得遇到了骗子,叫苦不迭的他此时身上只剩几十元的零花钱了。“今天必须要找到一份工作!”陈振起在公园内冥思苦想时,突然他看到一个电视剧摄制组正在公园取景拍摄,由于导演临时决定需要增加几个群众演员,所以摄制组决定在现场“抓丁”补缺。陈振起决定去试试,于是他立即跑过去找到剧组导演,称自己愿意充当临时群众演员。导演向他简单交待几句后让他试镜,没想到第一次面对镜头,陈振起竟毫无顾忌,他的表演的角色“一步到位”,也得到了导演的夸奖。拍摄完后,剧组给了陈振起100元的片酬。

试一个镜头就能赚得100元,惊诧不已的陈振起感觉自己是在做梦。“清醒”后的陈振起顿有绝处逢生的感觉:自己现在已经是穷困潦倒了,何不就跟着剧组谋份群众演员的工作做?于是陈振起紧紧缠着剧组导演不放,要求当群众演员。导演见他一脸诚意,演技也不差,就给了他一张专门招集群众演员的“戏头”的名片。因为有导演的招呼,“戏头”听说陈振起曾当过“教书匠”,肚子里有点墨水,就答应陈振起只要以后有活尽量派他。

误打误撞进入影视圈的陈振起十分珍惜这份来之易的工作,此后只要接到“戏头”的电话,他马上会赶到片场,不管扮演什么角色,他都“来者不拒”。陈振起悟性高,戏前演什么角色化什么样的妆,他一看就会。戏中只要导演稍作指点,他就能明白导演的要求。在每次演戏时,他都暗暗督促自己千万别“穿帮露陷”,尽力取悦导演。时间一长,陈振起的演戏天赋越来越被很多的剧组欣赏,很多剧组甚至点名要他“上镜”。渐渐地,陈振起在群众演员内的名气越来越大,他从开始只有一秒钟一纵即逝的角色到后来慢慢成为有台词,有多次长时间露脸的群众演员了。

随着时间的推移,陈振起的片约不断,他的演技也日臻成熟,赢得剧组导演的赞赏。

在都市情感喜剧《我的前妻住对门》里面,陈振起根据剧组安排饰演一个刁蛮的出租车司机,当他全身心地投入与一号女主角配戏“欺负”她时,没想到不知内情的一名路过的妇女挺身而出,替女主角“打抱不平”, 陈振起哭笑不得,拍摄被迫中断。这段戏以假乱真反而被导演大加赞赏。在陈佩斯导演的电视连续剧《好大一个家》里面,陈佩斯看中陈振起的表演天分,让他饰演一位家长,并不断给他加戏,有时甚至让陈振起现场发挥,不一定按照剧本上的台词对白。在电视连续剧《家宴》里面,陈振起扮演一个厨师与一号男主角著名演员王刚有对白场景。在都市情感剧《80婚约》里面,陈振起演饰一位经理,与名艺人“孔雀男”李乃文配戏。戏里戏外,李乃文都对陈振起十分尊敬,并主动跟他合影签名。有一次演戏结束在一起吃饭时,李乃文竟以茶代酒敬“大哥”陈振起一杯。

2013年,陈振起受邀在古装电视连续剧《两亩三分地》中饰演一个当铺先生,有一次剧组通宵达旦抢赶进度,半夜时分,体力不支的陈振起突然头昏眼花,一头栽倒在地上,磕掉了三颗门牙。但为了不耽误剧情拍摄,他吐掉牙齿擦干唇边的血迹,继续坚持拍摄,当拍摄完成后他才张开嘴巴又吐出一大口鲜血。剧组的人都称他“太玩命了”!

因为曾当过老师,很多剧组都邀请陈振起演饰教师和大夫的角色。在电视连续剧《北平无战事》中,他饰演的清华大学一位教授,剧情中,清华大学的学生在教授的带领下游行示威,国民政府最终妥协,饰演教授的陈振起与学生热情拥抱,他激动得泪流满面……这些画面最终清晰地在电视上播出来时,很多好友看到后都主动跟陈振起打来电话祝贺,说他演得太棒了。在《我在北京挺好的》中陈振起成功饰演了二位教师的角色,分别与女一号媛媛及女二号谈小爱配戏。陈振起说,作为一个有些经验的演员一旦身临其境上了片场,他就会情不自禁地进入了角色。至今陈振起已在40多部影视剧中担任过角色。

【皇帝为他披麻带孝】

是什么人让九五之尊的皇帝为他披麻带孝?他就是司马师的小舅子,蔡文姬的外甥,他的祖父是汉末南阳太守羊续,他的父亲是曹魏上党太守羊衟,他就是泰山郡南城县(今新泰市羊流镇)人——羊祜。

羊祜12岁丧父,他的孝行、哀思都超过了常理,奉侍叔父羊耽十分恭谨。小时候他曾在汶水边上游玩,遇见一位头发花白的老人对他说:“你这孩子相貌不凡,几十年后你必然为天下立大功。”老人说完就走了,不知所踪。

有一天,有一个擅长看墓穴风水的老者来到了羊祜父亲的坟前对羊祜说:“你家的祖坟有帝王的气象。”羊祜非常反感,于是就截断坟子的后边以破坏其大势。老者又说:“如果把坟子凿开就会断绝子嗣,”羊祜真的把墓凿开了。相墓人见到凿开后的墓又对羊祜说:“依然会出摔断了手臂的三公。”果不其然,多年后羊祜因落马折断了手臂,位至三公而没有子嗣。

羊祜长大后,博学多才,善于写文章且长于论辩,名声在外。羊祜身高七尺有余,风度翩翩,相貌堂堂。泰山郡将夏侯威认为他不同常人,便把兄长夏侯霸的女儿嫁给了他;而羊祜善于审时度势,游离于曹魏政权和司马家族两大派系之间,如鱼得水,平步青云。后来司马昭执政,拜他为大将军,咸熙二年十二月(266年1月),司马炎受禅称帝,建立西晋,始称晋武帝。因羊祜有扶立之功,进号中军将军,加散骑常侍,进爵为郡公。

太始五年,司马炎调祜为荆州诸军都督,也就是负责守卫西晋和东吴的边界。羊祜在军中常常穿着非常轻暖的皮裘,系着宽松的衣带,外面也不穿铠甲,带在身边的士卒也不过十多个人,并且非常喜欢打猎、钓鱼,常常因此而荒废公务。一天晚上,他又想出营房,军司马徐胤手持柴戟挡住了营门说:“将军都督万里疆域,哪能这样轻心放纵,将军的安危也就是国家的安危,除非我死了,今夜此门不得开。”羊祜正色改容,连连道歉。

羊祜家里养过一只白色的丹顶鹤,他十分喜欢这只鹤,鹤在吃饱喝足之后尽情狂舞,他就会向他的客人夸奖鹤是如何如何有灵性。等到客人想静静地欣赏的时候,鹤却因为有生人在场怎么也不起舞,让客人大失所望,客人说:“这是一只不会跳舞的鹤。”后来的人们就用不舞之鹤比喻名不副实的人。

羊祜坐镇襄阳的时候,屯田兴学,以德怀柔,深得军民之心;他扩充军备,训练士兵,全力准备灭亡东吴,在那期间写下了《雁赋》《让开府表》《请伐吴疏》《再请伐吴疏》等。

咸宁四年,羊祜没有等来伐吴那一天,在郁郁中羊祜去世了。临终前举荐杜预接任他的职务。羊祜死后,天下皆哀,司马炎穿着丧服痛哭,时值寒冬,司马炎的泪水流到鬓须上都结成了冰,羊祜被追赠为侍中、太傅,持节如故。荆州百姓在集市之日闻祜死,罢市痛哭,为避羊祜名讳,把房屋的户都改叫为门,把户曹改为辞曹。羊祜死后二年,杜预按照羊祜生前的军事部署,一举灭吴,完成了统一大业。当时满朝文武欢聚祝贺时,司马炎举着酒杯流着眼泪说:“这是羊太傅的功劳啊!”

襄阳人民在羊祜非常喜欢的岘山上为他修建功德祠,取名“羊公碑”,碑上书写“自有宇宙,便有此山,由来贤达胜士,登此远望,如我与卿者多矣,皆湮灭无闻,使人悲伤!如百年后有知,魂魄犹应登此山也”。此后每逢时节,周围的百姓都会祭拜他,睹碑生情,莫不流泪,羊祜继任者西晋名臣杜预把它改为“堕泪碑”。

唐朝建中三年(公元782年),礼仪使颜真卿向唐德宗建议追封古代名将六十四人,为他们设庙享奠,就包括征南大将军、南城侯羊祜;及至宋代宣和五年,宋室依唐代惯例,依然为古代名将设庙,七十二位名将亦包括羊祜;毛泽东晚年也曾多次调阅《晋书•羊祜传》,并且在书封上写下题记,对羊祜也有过高度评价。一切就像唐朝诗人孟浩然诗中所言:“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水落鱼梁浅,天寒梦泽深。

羊公碑尚在,读罢泪沾襟。”

司马攸被司马炎封为齐王。

封地在诸王之中虽然不是最大的,但却是最好的。齐国之地向来是富庶之乡,足以体现司马炎对司马攸的重视。同时司马攸总理军事,权力巨大。所以很多人觉得司马攸会接替司马炎,继承大晋天下。

这些人在朝廷之中形成了齐王党,目的非常明确,那就是推齐王司马攸上位,继承天下。

原因一,司马攸的权力非常大,在朝中经营多年,已经有了自己的势力,成了气候;

原因二,司马攸是难得的贤王,他礼贤下士,谦逊清廉,在诸王之中显得非常突出。

与其他诸王不同的地方在于:

首先,他不要人事任命权。司马炎分封诸王之时规定,各个王爷可以在自己的封国之中设官置署、自选官吏。然而司马攸并没有这么做,他坚持要朝廷任命。司马攸这么做就是一个政治表态,臣弟的一切都是皇上封的,臣弟谨遵皇命。

其次,当时的宗室开支都是由国库提供的,司马攸坚决推辞,表示自己封国的赋税就足以支撑自己的开支,不用劳烦国家,时人纷纷赞许司马攸忠心为国。

另外,司马攸对下属也非常好,他担任骠骑将军之时,按照惯例应该罢去他原来的部下,但是他对部下实在是太好了,以至于他们不仅没被罢免还继续给齐王干活。

更难能可贵的是,司马攸对待封国人民也十分宽容。比如遇到灾年,齐王一听收成不好,就减赋税,还会救济灾民,所以封地的人民非常爱戴司马攸。

立司马攸为皇太弟,取代太子司马衷,是朝中很多人内心的想法,这不仅仅是因为齐王司马攸贤明仁爱、才华横溢,更是因为太子司马衷烂泥扶不上墙,大家对他颇为不满。

但是,以贾充为首的集团是反对司马攸上位的。

毕竟贾充是国丈,这一身份注定了贾充和司马攸是站在对立面的。

另外,司马炎分封的其他诸王多半也是反对司马攸上位的。按照历朝历代的惯例和司马攸的性格,他上位肯定会削藩的,这显然不是诸王希望看到的。

咸宁四年,羊徽瑜去世,司马攸守孝三年,齐王党也沉寂了三年。

太康三年,又发生一件大事,让齐王党势力再次崛起。

那就是贾充死了,贾充的党羽感受到了莫大的压力,齐王回归必然威胁他们的既得利益。荀勖、冯紞(dǎn)这些代表世族利益的成员纷纷出动,阻止齐王上位,他们以正太子名位为由,要求将齐王调回封国。

太康三年,司马炎下令让司马攸担任大司马,总领青州军事,这已经是很明显的外放行为了。朝野哗然,大家对司马炎的举动猝不及防。征东大将军王浑上书劝谏,司马炎非但不听,反而表示这是自己的家事,外人不得插手,结果王浑被贬。中护军羊琇是羊徽瑜的堂弟,掌握禁军,是著名的齐王党,他一看倒齐派如此凶猛,打算发动兵变杀死杨洮(齐王离京的幕后推手之一)示威,结果吓得杨洮不敢出门。司马炎得知后,干脆废除了他的兵权,贬为闲职,羊琇抑郁而终。

还有著名的扶风王司马骏,作为司马氏的支柱之一,他也上书司马炎表示这样做是犯了弥天大错。司马炎根本不听,以至于这位为大晋戎马一生的王爷被活活气死了。

其实,这一连串动作背后的实情,齐王司马攸是心知肚明,但是他也无可奈何。

荀勖等人深知齐王对自己深恶痛绝,要是齐王死灰复燃,那自己一方可就岌岌可危了,

齐王其实已经彻底陷入了孤立无援的境地,现在根本没人敢帮助他。因此必须彻底消灭齐王势力才能高枕无忧。

尽管如此,齐王还是做了最后的努力,想留在京城,于是上书要为文明皇后王元姬守墓。

偏偏这时,司马攸也生病了。司马炎对司马攸的病将信将疑,于是派出了大批御医前去看望,目的有二:其一是照顾齐王以示兄弟和睦;其二是试探齐王,看看他的病是真是假。

但是这样一来荀勖等人可坐不住了,万一司马攸是真病,司马炎再心软没有赶走齐王,把他留在了京城,那么肯定后患无穷。因此,解决办法只剩下最后一个,那就是齐王决不能病。

所以御医去了以后,得出了一个统一的结论,齐王没病。

于是在司马炎的默许之下,有关部门加速催促司马攸启程离京。

就在离京不久之后,被病痛折磨得奄奄一息的齐王司马攸吐血身亡,年仅三十六岁。

接到消息的司马炎怒不可遏,居然直接下令诛杀御医。在司马炎的一生中,他罕见地杀人了,而且如此决绝。司马炎当然知道是荀勖他们搞的鬼,但是齐王死了也算是称心如意,御医当替死鬼,这不是单纯的泄愤,这其实是包庇。

司马炎始终放不下的就是自己的权力,他其实也容不下自己的弟弟,容不下任何威胁自己位置的人。

对于封建时代迷恋权位的统治者们来说,皇位不仅仅代表着尊崇和荣华,更代表着生存。因为改朝换代往往伴随着清洗和屠杀,自己的宗室和家族将被彻底消灭,自己的

名位声誉都将被毁灭,因此权力问题其实从更根本上说是一个生存问题。在这个问题上,只有生死成败,没有兄弟手足。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tj.jiuquan.cc/a-2325740/
1
上一篇江苏省大学生村官网(2017年江苏省大学生村官招聘公告)
下一篇 甘肃公务员报名入口(甘肃公务员报名入口在哪)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alzn66@foxmail.com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