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重庆渝中区燕子岩传统风貌区,飞机码头和燕子岩有新动向

关于【重庆渝中区燕子岩传统风貌区】,今天小编给您分享一下,如果对您有所帮助别忘了关注本站哦。

  • 内容导航:
  • 1、重庆渝中区燕子岩传统风貌区:老重庆|飞机码头和燕子岩有新动向!这些“洋楼”你了解吗?
  • 2、重庆渝中区燕子岩传统风貌区,重庆市荣昌区曾家山矿区

1、重庆渝中区燕子岩传统风貌区:老重庆|飞机码头和燕子岩有新动向!这些“洋楼”你了解吗?

上游新闻·重庆晚报慢新闻记者 何浩 文/图/视频

燕子岩和飞机码头是很多“老重庆人”的记忆,如今有新动向了!

目前,重庆市渝中区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正在公示《重庆市渝中区燕子岩飞机码头传统风貌区保护规划草案公告》 (以下简称草案)。上游新闻·重庆晚报慢新闻记者了解到,保护范围总面积为21.5公顷,其中核心保护范围面积为7.0公顷,建设控制地带面积为14.5公顷。保护范围包括今天的枇杷山公园、枇杷山正街和后街、燕子岩等一带,重点文物保护建筑和历史建筑达9个。

昨日(14日),趁着周末,上游新闻·重庆晚报慢新闻记者对枇杷山公园、燕子岩一带进行了现场走访,带你打探隐于闹市的记忆。

重庆渝中区燕子岩传统风貌区,飞机码头和燕子岩有新动向

阴雨中的枇杷山公园

“飞机码头”得名于

长江江心的珊瑚坝机场

不少年轻人或外地人对“飞机码头”比较陌生,渝中区哪里有个停靠飞机的码头呢?

提到“飞机码头”,不得不说位于石板坡长江大桥下,处于长江江心的珊瑚坝,这块沙洲曾经确是重庆最早的民航机场,这也是飞机码头的由来。

那段历史可以追溯到1933年。据史料记载,为方便重庆与贵阳、西安等地的联系,当时隶属国民政府的中国航空公司和四川军阀刘湘协商,在长江江心的珊瑚坝修建机场。不到两月就建设完毕。由于飞机场太小,不得不设置配套设施方便运输物资。于是在江岸上开辟了一座码头,与珊瑚坝通过浮桥相连,这个码头便被称为“飞机码头”。

重庆渝中区燕子岩传统风貌区,飞机码头和燕子岩有新动向

从远处可以眺望珊瑚坝机场跑道(翻拍自《重庆城市发展三部曲》)

记者找到一些老照片,还能看到当年珊瑚坝上的飞机跑道和飞机以及用于候机的竹棚。今天,在长滨路上仰望长江大桥北桥头,能看到靠近桥头的一片有着巴渝特色的老房子,现在,这一片房子里的居民、商户早已搬空。

家住石板坡社区的居民李万良是位“老重庆人”,他告诉记者,这片房子里曾有家“望江叙旧茶楼”。据说,茶楼就建在珊瑚坝机场配套设施的原址上。

如今,珊瑚坝早已没有了跑道和飞机,春夏之交,芦苇丰茂,成了不少市民休闲的地方。李万良告诉记者,大概1950年长江大水后,珊瑚坝的飞机就少了。

上游新闻·重庆晚报慢新闻记者曾采访过铜梁报社负责美术编辑工作的退休老人秦廷光,七十几岁的秦廷光小时候随父母就住在石板坡燕子岩一带,退休后他画了很多记忆里的老重庆,其中就包括曾经兴盛的珊瑚坝机场和飞机码头。

重庆渝中区燕子岩传统风貌区,飞机码头和燕子岩有新动向

秦廷光画的上世纪四十年代的珊瑚坝机场

秦廷光告诉记者,他六七岁的时候还经常坐在家门口的石板上,看飞机码头的飞机起降,“每年夏秋期间,机场因长江涨水而被淹。机场内没有永久性建筑,每年汛期过后,就在场内搭几十间竹棚作为办公和候机之用,次年汛期来临之前即拆除。”

岩壁上的燕子岩

还剩“燕子旅馆”店招

燕子飞来,岩上筑城,南区路和枇杷山后街之间狭长石壁地带便是燕子岩。仅仅听它的名字,就知道其地势险要。重屋累居的老房子,仅容一两人通过的巷子和巷子内早已磨得圆滑的石板是燕子岩现在的记忆。

昨日,上游新闻·重庆晚报慢新闻记者从重庆50中旁的小巷子走进燕子岩探访,这里早已人去楼空,新砌的施工挡墙将破败的老房子挡在一边,也挡住了眺望长江和珊瑚坝的视线。仅容两人通过的巷子漆黑、逼仄,偶有一只野猫从屋顶跳下来,行人不由得加紧脚步。

附近的住户江师傅告诉记者,这一片征收改造,很多居民已搬走一段时间了。偶有几个行人要么是和记者一样打卡的背包客,要么是通过这里抄近路到南区路、菜园坝的“老重庆人”。

燕子岩热闹的时候居民也有上百户,由于离菜园坝火车站近,进出火车站的人基本上都会经过这里。江师傅说,从2000年起,燕子岩渐渐安静了下来,“‘燕子们’都慢慢飞走了。”

重庆渝中区燕子岩传统风貌区,飞机码头和燕子岩有新动向

燕子岩已人去楼空

除了山城的梯坎和记忆,燕子岩流传了很多传奇的故事,比如流传盛广的“白桃花”“黄天棒”的故事,还有燕子旅馆。

今年,慢新闻曾探访过燕子岩最后的守望者,燕子旅馆的主人。不过记者昨日寻访到燕子岩79号燕子旅馆时,这里一片漆黑,房门紧闭,房锁上布满了灰尘,但是和其他居民房外的破败相比,燕子旅馆外栽满了花草,墙上还有涂鸦,显得温馨。

漆黑中,大红色的“燕子旅馆”四字店招仍清晰可见,店招后面的墙上,马赛克装饰的几只燕子仍很有精神。燕子旅馆已有35年历史,当年在菜园坝打拼的很多外地人,有点条件的据说都在这里落过脚,它在上世纪80年代,曾是渝中最时髦的旅馆之一。

重庆渝中区燕子岩传统风貌区,飞机码头和燕子岩有新动向

仅剩店招的“燕子旅馆”

最久远的有近百年历史

最“年轻”的也近70年

草案中公布了渝中区燕子岩飞机码头传统风貌区内重点文物保护建筑表、历史建筑、历史环境要素一览表、传统街巷等基本情况。

记者了解到,风貌区内的重点文物保护建筑达8处,分别为中共重庆市委枇杷山办公楼旧址、菩提金刚塔、抗建堂旧址、李宗仁官邸旧址、国民政府军政部兵工署旧址、戴笠旧居、王陵基公馆和王陵基红楼。历史建筑1处为枇杷山公园。

重庆渝中区燕子岩传统风貌区,飞机码头和燕子岩有新动向

离燕子岩不远的李宗仁官邸旧址

9处重点文物保护建筑和历史建筑年代最久远的已近百年历史,最“年轻”的也近70年。据草案显示,其中李宗仁官邸旧址、国民政府军政部兵工署旧址、戴笠旧居正在修缮之中,另外6处已修缮完成。昨日,记者对部分进行了走访。

其中枇杷山公园是老重庆几个最知名的公园之一,此前提档升级后,记者曾对该公园进行过报道。王陵基公馆和王陵基红楼就位于公园之内,相距百米,这座公园的由来还和王陵基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重庆渝中区燕子岩传统风貌区,飞机码头和燕子岩有新动向

枇杷山公园内的王陵基红楼

枇杷山公园在1955年正式对公众开放前,这一片叫得最响的名字就是“王园”。如今枇杷山公园内才修缮好的一栋两楼一底的黄色小楼就是王陵基公馆。据渝中区文管所相关负责人介绍,抗战时期,原国民党四川省政府主席王陵基在当时还是一片荒山的枇杷山上修建了一座占地面积30亩的私人别墅,取名“王园”,以独门幽静而闻名。

重庆渝中区燕子岩传统风貌区,飞机码头和燕子岩有新动向

已修缮好的王陵基公馆

国民政府军政部兵工署旧址位于枇杷山公园北面,中山二路旁边,今年入选第三批重庆市文物保护单位。这三栋老房子在抗战时期这里可是大名鼎鼎,据说重庆生产的不少武器和弹药都和这里有关。

重庆渝中区燕子岩传统风貌区,飞机码头和燕子岩有新动向

紧靠中山二路的国民政府军政部兵工署旧址

多知道点>>

公示时间持续到明年1月8日,你可提建议

上游新闻·重庆晚报慢新闻记者从草案中了解到,燕子岩飞机码头传统风貌区保护范围总面积为21.5公顷,其中核心保护范围面积为7.0公顷,建设控制地带面积为14.5公顷。草案中提出了核心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控制要求。

重庆渝中区燕子岩传统风貌区,飞机码头和燕子岩有新动向

风貌区内保护对象分布图

比如,核心保护范围内应保持历史风貌、空间尺度和历史环境要素的完整性;原则上不得进行新建、扩建活动,但必要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以及保护规划或修建性详细规划中确定的建设内容除外;不得进行与保护无关的改建活动,对于改建活动,严格控制建(构)筑物体量,不超过原有建(构)筑物高度和地面轮廓,建(构)筑物立面、色彩、风格应当与整体环境协调等。

比如,建设控制地带内应保持传统街巷格局和历史环境要素的完整性;建设控制地带内新建、改建、扩建等建设活动应当严格控制建(构)筑物的高度、体量、色彩等,并与核心保护范围的历史风貌相协调等。

草案公示了调整后的土地利用规划图及地块指标,以及重点文物保护建筑、历史建筑、传统街巷和风貌建筑表等。

据悉,该草案正在重庆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公众信息网、保护规划项目现场等地进行公示,公示时间为2019年12月10日至2020年1月8日。如果你对该草案有意见或建议,可以反馈。

2、重庆渝中区燕子岩传统风貌区,重庆市荣昌区曾家山矿区

曾家山矿区是永荣矿务局直属的矿井,规模开采于1884年,不过煤矿最早已是清朝康熙年间。湖广移民填川,部分移民来到檬梓桥(广顺)落业,挖地基建茅厮时意外发现盖山灰,村民便用最原始手段取煤,发现煤矿的地方亦称之为茅厮马门。乾隆年间的檬梓桥附近已有钟家山、许家山、太平等多处矿窑,不过开采手段落后,地表煤矿采尽而停采。

重庆渝中区燕子岩传统风貌区,飞机码头和燕子岩有新动向

1884年金城乡的张、雷两家合伙开办曾家马门煤窑(曾家山一井),开采手段较为原始,手镐挖煤、油灯照明、人工打风、竹笼抽水、人力运输、拖碳出井,后因排水困难而停办。1910年,余朗轩接办曾家马门煤窑,并取名复兴煤厂。1931年当地富商余德光将停产多年的许家山煤窑修复开采,1936年余德光向四川省建设厅补办申请矿产权。同年9月份省建设厅派人前来测量、划井田位置。

重庆渝中区燕子岩传统风貌区,飞机码头和燕子岩有新动向

1936年10月23日,政建设厅批准李家坪、碉楼坪的煤炭开采许可,并发给印图、部照及登记后复兴煤矿(元兴厂、曾家山、许家山、华头咀四个坑口)得正式开发权。11月余德光开始缴纳矿税,年产煤炭3000吨,到1948年年产煤矿约万吨,并修建一条2.5公里的简易公路,将复兴矿区与成渝公路衔接,而这条公路亦成为荣昌县第一条乡村公路。

重庆渝中区燕子岩传统风貌区,飞机码头和燕子岩有新动向

全国解放后复兴矿区收回国有,并成立复兴矿管理区,为统一领导生产和建设工作永川、荣昌两地的矿区,1958年2月1日成立永荣矿务局。同年将复兴矿区划归永荣矿务局曾家山煤矿管理,并更名为曾家山煤矿一井,简称曾一井,2005年改制重组为曾家山煤业公司。

重庆渝中区燕子岩传统风貌区,飞机码头和燕子岩有新动向

鼎盛时期,曾家山矿区拥有采、掘、通、机、运5个采掘队,6个辅助连队,在职职工超过2500人。截至2014年,曾家山一井总计出产原煤1.38亿吨,曾经是重庆重要的焦煤、电煤生产基地,为重庆社会经济发展做出重要贡献。随着开采进度的不断扩大,煤层逐渐加深,开采难度增大,事故发生频繁,再加上煤炭资源接近枯竭,曾家山一井在2015年实施停产,结束曾家山百年开采史。

重庆渝中区燕子岩传统风貌区,飞机码头和燕子岩有新动向

曾家山煤矿不仅有庞大的职工队伍,还有最现代的居住环境,让人羡慕的是生活区,还有一座超过万人的矿城。生活区内不仅有职工楼,还有电影院、职工俱乐部、子弟学校、体育场和菜市场。职工的待遇好、工资高、消费能力也相当的强,其生活区内异常的繁荣。矿区形成的集市亦成为百日场,不仅有村民来菜市场售卖的农副产品,还有方圆百里内的的生意人来矿区经商,而且都能大赚一笔。

重庆渝中区燕子岩传统风貌区,飞机码头和燕子岩有新动向

老国企有一个成文的规定,父母退休子女顶岗,工人阶级的子女混得最差的就是回老单位接替父母的岗位。也许工人阶级的子弟接替父母岗位感觉很丢人,但在农民的眼里,混得最差的职工子弟却是可望不可及,农民要是挤进工人阶级都得付出几代人的努力。90年代还有农转非政策,花5000元就能转为非农业户口,90年代1000元就能盖80平米一层的楼房,农民怎么能掏得出钱。也有几个掏得出钱的,但95年代至2005年的十年间正遇上下岗潮,买个农转非最后还是个无业游民,挤进工人阶级真是赔上命了。

重庆渝中区燕子岩传统风貌区,飞机码头和燕子岩有新动向

矿区能容纳近1000人的电影院成为年轻人追求精神文明的地方,那时候电视普及率不高,新传媒更是谈不上,2角钱的电影票不仅能满足年轻人的对幻想世界的需求,更是炫耀新知识的资本。胆子大一点的年轻人,掏出2角钱买张电影票,约上年轻的女士看一场电影极有可能是终身伴侣。那时候的男女之间处对象就是这么的简单,而且还这么的知足。

重庆渝中区燕子岩传统风貌区,飞机码头和燕子岩有新动向

矿区内的小型发电站,目前仍旧正常运行,曾家山煤矿当时的开采量,这点电力不足以满足生产需求,但生活用电绰绰有余。90年代是全国用电最紧张的时段,农村几乎是白天断电,最为紧张的时候更是隔天断电,好在农村家用电器少,用电量不大,通电的年代用油灯显然内心很不舒服。正当农村的夜晚一片漆黑时,矿区灯火通明不得不让人羡慕。

重庆渝中区燕子岩传统风貌区,飞机码头和燕子岩有新动向

曾家山一井停产后够条件的办理内退,符合条件的职工分流到兄弟单位,下岗的职工为生计被迫离开生活区,留下的大多数都是退休职工。后来又经过安置搬迁,人口逐步锐减,现在的曾家山矿区几乎能用空城来形容。现在大部分建筑处于闲置状态,有些甚至出现自然坍塌,未来极有可能夷为平地。曾家山辉煌过,繁荣过,或许这就是靠资源支撑小城的通病,当资源枯竭之时也就是它走向没落之日,留下的就是漫山遍野的老建筑和充满伤感的回忆。

本文关键词:渝中区燕子岩入口广场,渝中区燕子岩在哪里,重庆燕子岩片区,重庆渝中区燕子岩传统风貌区规划,渝中区燕子岩风情景区项目。这就是关于《重庆渝中区燕子岩传统风貌区,飞机码头和燕子岩有新动向》的所有内容,希望对您能有所帮助!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tj.jiuquan.cc/a-2324848/
1
上一篇 尼尔机械纪元壁纸,尼尔机械纪元官方高清壁纸(尼尔机械纪元)
下一篇 黑月铁骑身份解析,黑月和白月(黑月铁骑的童年生活概述)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alzn66@foxmail.com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