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朋友,82年,本科毕业后一直在家乡小县城工作,月薪10000.放弃内卷准备躺平时,偏偏意外发生。
都说中年男人不如狗?辗转数家公司,小厂没效益养不活一大家,大厂要求高进不去。上有老下有小的年纪,尊严还值钱吗?最大的悲哀,心有余而力不足。
不知道是否还有人记得,几年前 一个手机公司的中层管理因为人际斗争被裁员,他默默地走到公司楼上 跳了下去。
这则新闻深深震撼了我 ,我是万万不会相信他跳的原因是失去理想,他八成就是因为没钱还房贷,没钱养孩子,没钱生活下去了。
他的人生才走到半道,就失去了工作,也许是因为他没有积蓄,所以被压塌了。人到中年如果没有风险抵御能力,那才是最 大的悲哀。
一个朋友,82年,本科毕业后一直在家乡小县城工作,10000的月薪。本来这个条件已经准备躺平了,可是躺不了。可几个月前他老婆查出乳腺癌。全切,化疗,手 术,放疗,全程都是请假陪同。班也上不了了,本以为人生就这样了。
没想到又盆腔转移,这次转移,双方父母都瞒着。刚做完六次化疗。听说转移后,大多还有两三年的时间,他自己也很怕,也偷偷地哭过,怕万一有事,怎么和双方父母交代,怎么和孩子交代,自己一个人,怎么又上班又照顾刚上小学的孩子。
老婆也自知家庭无法承担,选择放弃了一种药 物。就算这样后续每月还要3000多治 疗费。他能怎么办呢?工作也没了,自己也没存下什么钱,更没有底气给到最 好的治 疗了。
加上父母也是农村人,70多了,身体都不是很好,没有社保,没有退休金。真的怕,怕万一生个病,自己真的负担不起。当这些迎面扑来时,还要尊严吗?
中年人的悲哀,大多,应该就是一个钱字吧,在还没有做好心理和经济准备的时候,就要面临生死离别。
每天一醒来,身边全是需要依赖他们的人,他们却无人理解,无处倾诉,眼里没了光芒,如行尸走肉一般。这些人里面,有许多都是年少时开朗乐观的少年。而时间与精力的匮乏,他们也没有精力去放松,去学习,去认知,去改变,多少人被硬生生逼成了回避型人格。
尤其是这一代,说中年男人不为过吧,很多是独生子女,上有老下有小,背着巨大的经济压力和精神压力,在公司挨领导骂,回家挨老婆骂,腹背受敌,焦虑压抑失眠,过着没有尊严的生活。枕边人本来应该是最亲近的人,最理解自己的人,却说着最难听的话。夫妻关系不鹭港,长期看老公不顺眼,不让碰,深深伤害着男性的自尊心,无处发泄无处诉说。
纵使翅膀上沾满了血,回家之前还要擦拭干净,挤出笑容,面对孩子/老婆/老人,要把他们全部护在已经伤痕累累的羽翼下。所以男人经常把自己关在房间里玩玩游戏,关在车里听听歌,或许只有那个时候才是属于他们自己极其宝贵的私人空间吧。
@处世笔记
中年男人的苦大概就是少年贫困青年埋头苦干中年依然不曾放弃希望,最 后被现实一拳重击,茫然四顾,发现漂泊半生兜兜转转什么都没有改变,还是那个无能为力的少年。
欲买桂花同载酒,终不似,少年游#人到中年,什么是最重要##话说职场#
人事处的袁姐肺癌,动大手术了。单位领导听说了,安排工会的同事去探望。
工会主任老黄,还有副主任二林大眼瞪小眼,然后转头看向我。我赶紧打脖楞梗:你俩别耍坏,我就一大头兵,去了也代表不了什么。老黄慢悠悠地喝了一口茶:我俩授权,你就代表工会,去也得去、不去也得去。
我们单位素有互帮互助、相亲相爱的好传统。为啥到了袁姐这,大家都推三阻四呢?让我说,根源还在袁姐。
我们原本是个小单位,只有三十几个人。前年改制,把两个更小的单位合到一起,人员一下子到了七十多个。袁姐是人事处长,以前除了工资、查体,基本也没啥事儿。可这一合并,仨单位一把手、班子成员,再加上中层干部,这编制和岗位就不够用了。袁姐的权力陡然而增!在班子成员岗位确定、职责分工明晰,中层选拔任命过程中,袁姐一是唯一把手马首是瞻,二是唯和自己亲近的人。结果二十几个待安排人员,包括个别领导,绝大多数不满意、火气冲天。而袁姐呢,只看一把手脸色,既不反映真实情况,也不顾及大家感受。她自己的小圈子,紧着向一把手吹风,都落得不错。几个年富力强、原本早就说要提拔的业务骨干都歇菜了,弄的单位怨声载道。
虽说这事儿过去几年了,可袁姐系的这个扣,越系越紧。去年因为身体原因,袁姐的职责逐渐被年轻的副处长接替。打那以后,搭理她的人更少了,败坏她的人越来越多。
所以,她这次动手术后,根本就没人关心。办公室主任以前和袁姐也不错,可这回说啥也不凑了。我没办法,按照黄主任的意思买了点牛奶、水果,可办公室 咋着也不派车。看来,我只能骑电动车去医院了。
原来单位的一位中层领导,多年不见,偶尔路上遇到,我们住家居然只有一路之隔。68年的人,满头白发,令人唏嘘,心想这些年他经历了什么?
当年在单位因为校友的关系,而彼此存着一份亲近。加上微信后,看他每日跑步、健身,很是勤奋。
只是每日发的内容都是三个字“爽歪歪”,日日如此,配一张路线图,然后“爽歪歪”。哈哈,真可以说点别的啊!亲。
#大有学问#
我那个抠门的公务员同事,提前还清了房款。
人和人之间,还是有差别的。我这个人,比较大方,确切来说,是装大方。明明财力不允许,还要打肿脸充胖子,那真是自作自受。
不过人情世故本就如此,刻进我们骨子里的涵养,是讲究礼尚往来的。你吃了别人一顿,怎么也得请回人家。若不然,久而久之,就没人愿意与你亲近了。
我这个公务员同事,是出了名的抠搜。每次跟他出差,临近退房时,他会把酒店搜刮一番,凡是不要钱的东西,统统打包带走。
有一回,时间比较紧急,我还帮他收拾了,不然也不会知道,原来他有这么抠门的一面。不过跟他接触来看,他确实不大方。
同事请客,他都照吃不误,凡是能蹭的饭,他都不落下。按理来说,吃人家的嘴软,怎么也得象征性地请回大伙,可他并没有。
我们大家也习惯了他的抠门,还以为他家有什么经济困难,也就不跟他计较,怎么说也是好不容易挤进来的,能在一个部门共事,那是天大的缘分了。
就在我们对他表示理解和同情时,却冷不丁地知道,他居然提前还清了房贷。比起我们这帮爱打肿脸充胖子的可怜人,他要聪明得多了。
因为他知道自己要做什么,并且有强大的心态,去与周遭的不理解相抗衡。很多时候,我们往往会选择随波逐流,或者说是刻意去合群。
从我这个抠门公务员同事身上,我领悟到了一些与人交往的残酷真相。
1、面子是自己挣来的
虽说我这个公务员同事比较抠搜,但是他在一些场合,表现还是挺让人钦佩的。记得有一回,我们部门要晋升一位中层领导,不论是从资历,还是能力,他都是最佳人选。
可因为有人在背后搞小动作,险些让他错失了千载难逢的机会。好在他敢于去据理力争,去高层领导那里去直抒胸臆,甚至还撂下狠话,要是他没上,就等着接收举报信。
最后经过他这么一闹,他得偿所愿地当上了部门的中层领导。虽然这是芝麻小官,但对他而言,属于自己的东西当仁不让。
2、能力是你行走的名片
我这个抠门的公务员同事,虽说他在接人待物上比较抠搜,但不否认他的业务能力是出众的。别人搞不定的事,只要找到他,都能轻松帮你搞定。
哪怕遇上了难啃的硬骨头,他也会把它当成自己的事,想方设法利用自身的人脉资源,去帮你善后,这就特别地让人感动。
若换做其他人,理你才怪,在人情薄如纸的体制内,他能如此热心,除了自身的能力过硬外,更重要的是他有一颗悲悯之心。
这也是他有魅力的地方,让人可以忽略掉他的抠门。
3、有规划,肯努力的人,都了不起
其实,我也有过提前还清房贷的想法,可我也只是想想而已,并没有去规划,更没有落地去执行。我这个抠门的公务员同事,他就有规划,肯为之努力。
突然特别能理解他,原先的抠门了。在外人眼里,他是有失身份,好歹也是公职人员,不愁吃穿用度了,不至于如此抠搜。
不过他有自己的规划,就得想方设法地去努力。他是在身体力行地在节流,与此同时,他又在偷偷地在开源。
据我所知,他还在闲暇之余,偷偷搞起了其他谋生之计,真是佩服地五体投地。因为我下了班,就想着怎么娱乐消遣,压根没有一点忧患意识。
对此,你怎么看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说出你的想法。
表姐举行婚礼,娘家人一个都没有来,难道就因为两个人年龄相差20岁吗?年龄相差这么大,真的就不能得到他人的祝福和认可吗?
表姐今年32岁,211大学毕业,公司中层管理,有车有房,无贷款,生活可以说是小康生活,让人很是羡慕,可她32岁之前,一直都单身,表姐的父母看着自己女儿的年龄越来越大,还没有另一半,心里非常着急。
表姐没结婚之前,每年都恐惧过年,因为每次回家过年,表姐的相亲大会就从此开始了,七大姑八姨,都给表姐介绍男朋友,可表姐一个也没看上,并且表姐是崇尚自由恋爱的,所以说表姐回家过年是痛苦的,纠结的。
表姐心中有自己的择偶标准,她跟我说:她的婚姻可不能草草了事,一定要遇到符合自己标准的白马王子的出现,她对爱情是有憧憬的,可惜这个人一直没来到。
终于在表姐32岁的时候,这个男人出现了,两个人是在朋友聚会上认识的,两个人当时仅仅是比较聊得来,还没有往前走的那一步。
后来,很多的机缘巧合,给两个人创造在一起接触的机会,这个男人非常成熟,稳重,有内涵,是表姐喜欢的菜,可是这个菜有些老,今年都52岁了,可以说和表姐的父母年龄相符了,真的是老牛吃嫩草。
真正让两个人有了爱情的萌芽,是源于表姐车祸导致大腿骨折,这个男人不仅帮表姐解决了车祸赔偿的问题,还足足在医院静心陪护了一个月,直到表姐康复出院,而且在表姐出院后,还经常给表姐煲汤,在这段时间,两个人的感情迅速升温。
表姐感受到了爱情的味道,真的是你有情我有意,可是苦于两个人年龄相差悬殊,这层窗户纸一直没有被捅破,两个人就这么暧昧着。
最后,还是表姐捅破了这层纸,都说女追男隔层纱,表姐告白了,两个人就这样顺其自然地在一起了,可是表姐,真的不敢和父母说,他的男朋友大自己20岁。
两个人到了谈婚论嫁的时候了,表姐也是做足了勇气,和父母坦白自己对象的年龄,表姐内心是希望父母会祝福自己的幸福,可是没想到的,当她说完,留给她的只是狂风暴雨,表姐的父母明告诉表姐了,你俩必须分,我们不会同意的。
表姐的父亲说,你们两个人结婚了,你说我俩咋称呼,我俩差3岁,他叫我爸,我叫他老弟,这不差辈了嘛,你这就是胡闹,拿婚姻开玩笑。
表姐和父母斗智斗勇,双方软硬皆施,可最后谁也没低头,表姐的父母最后说:你要是执意和这个男人结婚,咱们就断绝关系吧,我和你妈实在丢不起这人,以后让我俩在众人面前还怎么抬头呀,都得低着头走路。
表姐说:你们不认我,我认你们,是你们给了我生命,等你们老了,我还得给你们养老送终呢,可是我必须要和这个男人结婚,他就是我的真命天子,我们感情非常好,我不想错过这份爱情,我想和他过一辈子,一起幸福下去,年龄不是阻断我们结婚的困难。
于是乎,就真的出现了在两个人的结婚现场,女方这边一个亲属都没来,只是表姐的同学和朋友来了,两个人的婚礼就这样举行下去,虽有遗憾,可婚礼一切顺利。
虽说我们家没有到达现场,我的父母还是委托我,让我给表姐发去了新婚祝福和红包,后来,我才知道,不光我家这么做的,有些直系亲属也是这么做的,就是人不到场,但是祝福和红包必须到场。
现在两个人过得很幸福,也有了属于自己的孩子,随着时间的流逝,表姐的父母逐渐接受了姐夫,对姐夫不冷不热吧,但是对自己的外孙子,那是非常亲近呀,真就是捧在手里怕掉了,含在嘴里怕化了,就是心肝宝贝呀。
朋友们,你们说,相差20岁的夫妻真的就不能被祝福和看好吗?
我们永远要用积极的心态去看待前方未知的道路。你看那险峻的山峰,延绵不绝的山路;那色彩斑斓、郁郁葱葱的森林;那夕阳下五光十色、一望无际的大海;还有晚风中伴随着不断向西行的星星。一路上,幸得有这些朋友的作伴,它们用各自特有的语言与我对话,给予我力量。众人一起观看那叫旅游,唯有自己独自面对苍茫的群山和大海,才会真正感受到与大自然亲近的接触。
自由独白莫言说:“婚姻本来就是一场合作,其实你没有必要弄成爱情的样子。记住了,爱会消失,底层男人为了续香火,中层男人为了找帮手,上层男人为了找强队友,渣男就是要你扶贫。”
互联网年薪百万,在老家不如体制内
堂哥浙大本硕,互联网大厂中层领导,年薪160w。
堂弟二本,考了老家法院,老婆高中老师。吃团圆饭时,大家基本围着堂弟转,感觉堂哥有些落寞。
@达夫观察 这个问题其实很好理解。你在当地是否受人尊重,完全由你的惠他性决定。大厂中层领导确实工资很高,但是对于当地的人来说,和自己没关系,只是个有钱人罢了。但是如果你在当地公务系统,那么大家或多或少以后有机会托你办事,自然对你上心一点。
也就是说,周围的亲戚有事儿还会指望堂弟夫妻,毕竟一个法院一个老师,对当地情况了解比较多。再说了你堂哥一年回一次,你堂弟就在老家工作,日常都会和老家亲戚走动,抛开“嫌贫爱富”“阿谀奉承”这些,就算堂弟不是体制内,只是在老家一个普通职员,老家的亲戚也跟堂弟更亲近啊!
知错就改还是好同志,给陕西理工大学点赞。6月6日,陕西理工大学发布了重要的《情况通报》,对“领导子女参与招聘”一事表明了态度。逐字逐句看完这份《情况通报》,我对陕西理工大学的处理措施评价颇高。
①来龙去脉
这件事源自5月23日有人在网上爆料,声称陕西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招聘英语教师,入围的三人之中,有两人是该校中层领导的子女。5月24日凌晨1点39分,学校官微对此回应:已成立专门调查组,对问题进行调查核实,一旦形成调查结论,第一时间向社会公布。
6月6日的《情况通报》是这么说的,三个应聘者当中,李某某的确是该校中层干部的子女,王某某则是学校退休教师的子女。对这次的招聘,学校认定外国语学院未能就有教职工子女报考的情况采取校内考官回避措施,难以保证公平公正。学校决定,取消这两人进入下一个招聘环节的资格,重新组织招聘工作。
②鹤立鸡群
中国的大学体量极大,动不动就几万学生,几千教职员工,偶尔出现一次两次负面新闻其实大家都能理解。但学校的处理方式呢?当真是千差万别。以这次陕西理工大学的事为例,5月23日舆情出现,5月24日凌晨学校就发文回应,虽然这回应没有公章,没有标题,评论区设置为“筛选”,让人感觉有些随意且不正式,但至少够及时。
说老实话,当时看到这一则回应的时候,我第一感觉是学校打算使出“拖”字诀,淡化处理。学校6月6日的《情况通报》,的确是打了我的脸,让我感觉到火辣辣的疼,但我的心还是暖的。
“鹤立鸡群”这个成语,比喻人的仪表或才能在一群人中极为突出。放在此处,我想强调的是:从5月23日到6月6日,整整两周时间,学校给出正式调查结果的效率已经超过了全国多数高校。
别看陕西理工大学不是985、211,也不是双一流,但在调查回复负面事件上,假如陕西理工大学是“鹤”,那么那些层次高过它不少、碰到负面事件要么高高举起,轻轻放下,要么一再推诿,畏畏缩缩的大学们,是“鸡”。
③恰逢其时
6月7日,全国高考将正式开始(上海除外),高考成绩出来以后,全国学生都要忙着填报志愿,选择自己未来几年就读的高校。有人觉得高校层次高,就是好;有人觉得高校地域好,就是棒;有人觉得高校专业棒,就是牛;有人觉得高校老师牛,就是强。
我倒是觉得,如果学校勇于面对自己的问题,敢于拿起手术刀给自己动手术;如果学校校风严谨,有良好的学术氛围;如果学校能够善待学生,从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它就是一所好学校,就是值得选择的。
我不否认当下的高校里问题挺多,有的校领导高高在上,脱离师生;有的学阀大权独揽,压榨年轻老师和学生;有的后勤领导自以为是,把教授们踩在脚下;有的学生不务正业,夜夜笙歌。
但我想,总有敬贤礼士的领导,总有诲人不倦的导师,总有好学上进的学生,让我们擦亮双眼,找到他们,亲近他们,拥抱美好。
对陕西理工大学的《情况通报》,你怎么看?你身边是否有优秀的领导、导师和学生?来评论区聊聊吧。最后,祝全国所有高考生,在2022年高考中金榜题名,考的全会,根本用不着蒙。
更多教育观点,请关注@缪老师妙笔生花
#2022高考季# #人人能科普,处处有新知##汉中头条#
临退休几年应早打算自己的退休生活。
网上多见想早退出单位的文章,颇多委屈怨言,一般人过五十岁,身体就不适应过劳的工作了,头晕,耳花,颈疼,小血栓,各种小毛病就都来了。再者单位用年轻人,不会用老人,什么职位安排,提拨,工资晋级,评优奖励都不会有你的份。还有各种为点小权力而角的尔虞我诈,相互拆台的环境烦挠,而使你各方面处于劣质时,就要激流勇退,提前规划自己的退休生活。
首先要调整好心态,不与争锋,不羡慕别人的职位和权势,尽量做点适会自己的工作。今天我看到单位那个中层干部名单上没了我的名字,一下子变得很轻松了。以前几年单位没给我安排职位,又叫我承担具体的工作,平时尽心尽力地干,每到年终考核时还怕过不了关。
其次是与单位领导同事都保持平淡而鹭港的关系,君子之交淡于水。不过份亲近人,也不与人结怨,熬几年退出去。同时将疏远的同学朋友关糸建立起来,为将来社交生活做准备。
三是选择自己喜欢的生活方向,如读书写作,养花种草等等,多培养生活兴趣。适当投资点基金,做为将来理财之用。尽管中国股市太烂,跌多涨少,大盘十几年徘徊三千多点,散户十有九点九九的人亏钱。但只当学习投资而己。
最后,最最重要一点是坚持煆练,有个好身体是革命的本钱。
退休之暇想
闲来养花求良贤
茎蕊向阳根扎田
昼夜闻香修身性
读书自得玉如颜
这个骚操作大家怎么看?西安国企干部,炫耀他见过领导连吃十盘红烧肉这种秘闻。最蠢“官二代”江西周劼爱炫耀,全国人民都知道了。在西安国企里,这样的人大有人在。
朋友在陕西某省属企业,有一个中层领导,每次最大的事情就是炫耀,比如昨晚又和西安某区长喝大酒了,今晚又约的和西安某局长打麻将,某大领导公子和他是好哥们等等。
他兼任集团下属公司一把手,在前不久开半年工作会上,最后他讲话,ppt让人做了30多页,其中20多页都是和集团一把手出去出差的照片,包括吃龙虾,和领导唱k,让大家看到他和领导多么随意,多么亲近,以此展示自己是领导心腹。
最让他津津乐道,挂在嘴边的是,三年前和领导去出差,一道菜中红烧肉有三块,100多块,他讲领导直接豪气地让上了10盘。
一顿豪郑千金吃这么多红烧肉,如果被领导听到,会不会被气得吐血?[捂脸]
我们本单位也有一老兄,也是抓住一切机会在炫耀,一出去和人组局吃饭,就问别人哪个单位,然后就绞尽脑汁说出这个单位里几个人的名字,然后再故意编造一些有的没的交往细节,以此展示自身游刃有余的社会人脉,然后就很是自鸣得意。
这么多年听他说的最多的就是“他是我小弟”“我俩好得穿一条裤子”“我当年救过他的命”“某某局长是我叔”,听起来很是唬人。
至今都不是很清楚,这些人,在每个夜深人静的时候,到底会不会猛扇自己的大嘴巴子?#西安头条#
小学同学聚餐,大家各自说着各自的收获,有人买了两套楼房,有人新换了车,唯独考上大学的我坐在一边默然不语,似乎和大家格格不入,不过自从知道了我现在的工作情况后,大家的热情就一拥而上,加我微信,原来所谓的友谊就是这么简单。
我叫李峰,30岁,农村出生,是我们哪一届唯一考上大学的人,在农村来说,曾经是很多人羡慕的对象。
儿时的我和他们一样,那时候大家生活都比较清贫,就算家庭条件不错的也顶多每天能多吃一根雪糕。至于学习,其实并没有多少人看重,除了能在领奖台出一点风头。
我也是他们中的一员,一起上山钻树林,下河捉鱼虾,天真无邪,互相之间并没有什么攀比,吃饭的时候端着碗一起圪蹴在老家的村口。
不过这种情况在上了初中以后有了新的变化,特别是初中毕业的时候,很多伙伴选择不再念书,成绩不错的会继续学业,也有一部分人会去技校或者中专。
而我念了高中,考上大学,成为他们羡慕的对象,每次放假都会聚拢过来,问问我大学的情况,因为没有学历很多人选择了做苦力,顶多学一门技术,很多人还没有出头,还在干着学徒。
那时候也在某种程度助长了我的自信心,或者说大家普遍认为上了大学就会有一份好的前途,特别是进了大城市,能见到更多新奇的东西。
但事实是等我大学毕业,才知道我面临的是什么情况,企事业单位没有关系很难进去,大型私企看学历,而我上的只是一般大学,只能去一些保障很低的小公司,旱涝保收,挣着不高不低的工资,看起来人模狗样,实际上没有卵用。
每次回老家的时候,总要把自己装扮的风风光光,或者说为了仅有的一点面子,最初的几年,确实骗过了不少人,让人摸不清我的底细,但是感觉和小伙伴们有点疏远,因为没有人愿意和比自己强的人呆在一起。
三十而立,我早已看开了很多,一位已经混得不错的小伙伴打电话过年聚餐,这些年大家都忙,别看村子不大,却很难聚在一起,主要是没人张罗。
这个同学叫阿斌,初中考上了中专,又通过关系去了煤矿,现在算是一家国有煤矿的中层领导,据说面子很大。大家都很买他的面子,很快我们小学的同学都聚在了一起。
他们中基本都已经结婚,有的孩子已经上了小学三年级,有一部分人成了小老板,也有一部分人依然做着苦力,月薪七八千,生活相对充裕。由于都在村里,互相联络比较多,而我一直在省城,只是偶尔有联系。
刚开始和我说话都是客客气气,语言中有点淡淡的疏离,不过我也没有藏着掖着,当我说我月薪不过四五千的时候,他们都惊呆了。原先他们以为我是坐办公室的,收入应该很不错。
这时候找我聊天的多了,貌似非要从我口中得到我真的不如他们的证明,我谦虚地夸他们都是领导,确实,就算是卖苦力,在单位里最少是个班组长之类的。
阿斌说让我回来和他干,一个月最少上万,我笑着应承。其他同学也给我出谋划策,有什么需要帮忙的让我尽管开口。
很多年丢失的友谊就这样回来了,不过这份友谊里不知道有多少是真的,有多少是假的,总之他们的行为让我感动。
@隔壁老张Zhang 分析:
一、你考上大学,和他们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因此在心理上对你产生了逆反心理,认为你和他们已经不是一个世界的人,或者说没有共同的语言,心理上的落差让他们和你渐行渐远,加上你之前刻意地加大这种距离,所以被人排斥也是必然的。
二、当金钱左右了生活,面对现实问题,30岁的人相对比较成熟,经历了人生的磨砺以后,学历的差距已经不是很重要,所以当他们得知你的收入不如他们的时候,自然而然之前的落差消失得无影无踪,优越感上升,自然对你有了更多的亲近。
三、很多时候我们常常面临一个问题就是和比自己强的人呆在一起不习惯,反而和很多不如我们的能处成朋友,当然你们之间的差距也不要太大,大家出于平等层次,一方比对方的优势高得不明显,这样最容易为友谊的产生奠定基础。
有点小窃喜,今天曝出来做个小纪念。毕竟一篇2000字小文,能有2分钟的阅读时长,于我来讲,这是开天辟地的,说不高兴是假的。
到头条上来写小文,注册账号有1521天了,但是直到今年春天,威海疫情静默在家,才把已经删掉的APP重新下载,无聊的居家日子里,做点什么好呢?
重新拾起写小作文的心,把心静下来,看看身边发生了什么,遇到了什么就写什么吧。
干了大半辈子的媒体人,突然因为新旧媒体的冲击、新旧领导的转化、新旧岗位的调整,整来整去,却成了一位出离原有生活圈子的局外人。这种过种,是有落差的。而且,我还是和原来单偿还做了仲裁之后离职的。
虽然案件上了仲裁,却因为我一时心软,接受了庭前调解,拿了了了的几个赔偿金就正式告别了奋斗了16年的地方。而那位高位者,给整个报社带来的损失,不仅仅是让众多报社精英离开,使得原本1100多人的市直机关单位,变成了只剩三四百人的规模。
而他自己,最终因为财务问题、生活作风问题,于2020年1月被送进去吃另类的国家饭,时间期限为12年半。应了有些同事的一句话,叫做:砸人饭碗者,终究没饭吃。
在我刚离开单位时,有亲近的同事兄弟告诉,说,“梁姐,他们开会说你是报社的‘叛徒’”。这个词真的是深深地伤害了我的心。无论于公于私,我都是加班加点超额完成工作的人,从大学毕业就到此任职,从普通的编辑到策划部主任,再到广告总监审,其中有五年从来没有休过周末,一年只有过年休报的时候才能休上五天。
如此付出,最终的离开却是不甚光彩,真的从来没有想到,有朝一日,自己竟然是以这样的原因离开。
体制内的职场“站位”是个玄学。不站位的人左右很难逢圆,一旦身居要害点位置,就极易成为“前朝臣子”。这个经验在我身上体现得相当淋漓尽致。
从来没有想到,自己会从一个单位的中层突然变成手拿“失业证”的4050人士。对于生活给予我这样的巨大的转折,于现在的我来讲,是感谢多于抱怨。
这段人生经历对于我而言,刚开始真的是很失落。现在,我把自己的策划写作能力重拾起来,也算是可以做点自己喜欢的事情了。
很多东西需要觉悟点,今天,我把这段经历写出来,就是告诉大家,我要放下了。无论当年大学同班同学有几个考了博士,出国的出国,当官的当官,即使是起点相同,因为选择和经历的不同,人生的过程甚至结果肯定也不一定相同。
我很喜欢的东方甄选直播间的主播董宇辉说过一句话,“当一个人离欲望越来越远的时候,一个人就会离幸福越来越近。”
所以,想要幸福,就远离一些欲望,归守本心,向内观照,这样就会心生更多欣喜。
今天的这个2分钟的阅读时长(于我自己而言),真的是一个值得记住的幸福点滴。把它截个图,记在平台上,偶尔回头观看,就可以心里乐开花一般的感觉。
虽然这点成绩对于大咖啥的不是什么事,但毕竟在这个平台上,小白变小灰的努力前行中,每一点的成绩都是往下继续的一个台阶,一个激励。
在头条里进行#头条创作挑战赛#,挑战的不是别人,也不是平台,挑战的是自己。这一次,我告诉自己把以往放下,努力进行。无论是值2000,还是200,即使是20,哪怕0.01,都是努力的结果。值得珍惜。
要知道,平台如果只给了0.01,那就是告诉你,你要做一下调整。金钱有时候不是万能的,但在平台上,这些有价值的1分钱可以告诉你,现在这个方向,需要做一下调整。否则南辕北辙的故事你应该懂得的。
要想达到2000+一篇的目标,那就需要用一个专业的名词“对症下药”。你要对正平台需要来创作。虽然平台没有要求,我们可以随时事实创写自由,但要想写点被平台给予价值的东西,那就是“客随主便”。到人家门上来作客,自然要听人家主人的规矩。
你说是不是?
#头条创作挑战赛#
#我要上 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