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普通员工竞争中层管理岗位(中层岗位竞聘规则)

好企业招聘时更器重985院校,人事经理只带走985院校毕业生的简历,一般院校学生的简历就丢在一边。胖胖的HR小姐姐虽然长相不讨喜,话说得很难听,但却是残酷的现实。

好企业招聘时更器重985院校,人事经理只带走985院校毕业生的简历,一般院校学生的简历就丢在一边。胖胖的HR小姐姐虽然长相不讨喜,话说得很难听,但却是残酷的现实。

985学校出来的毕业生确实优秀,毕竟都是从各省选出来的尖子生。2021年,全国985院校的平均录取率为0.91%,也就是103人里面才有一个人可以上985院校。不是说普通院校学生不行,而是概率问题,好学校的毕业生总体上肯定更好。

前几年找工作我受过打击,那就是我除了学历各方面都符合。但是里面有一条是学历必须为211及以上院校。之所以这么狂,是因为岗位待遇太优厚了,北京央企,管吃管住,年薪50万+,中层领导岗位。

即使要求高,但是这个岗位竞争的人很多。我也是用了浑身解数,和猎头说尽了好话。终于得到了和HR沟通的机会。我的自身条件基本没问题,但是最后还是把我否了,因为毕业学校不是211院校,这是硬性要求,没办法改变。我也因为学历错失了一个号好机会。

现在的大学生确实太多了,好工作是不缺人来报名的,所以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内卷。就像家境殷实的小伙子去找对象,20多岁年轻漂亮的小姑娘多的是,你还会选择30几岁的大龄剩女吗?

现实就是这样,我们很难改变,只能适应它。当我们有一天站在了领导者的位置,我们会发现我们也很喜欢这样的法则。

不应该啊,考编上岸就开始躺平。

现在考个编制的难度都是有目共睹的,动不动就几十几百竞争一个岗位,能成功胜出上岸,也是几十几百分之一的佼佼者,要么聪慧过人,要么极其勤奋刻苦,反正不可能是轻轻松松碰运气上岸的。有智力和勤奋这两样东西打底,对于今后发展是有很强的竞争力的,可以说前途一片光明。

然而有一个现象出乎意料,一些人进位后,一开始工作边界就很强,把岗位职责搞得透透的,连办公室卫生也重不主动。虽然是过五关斩六将考进单位,对集体组织的知识竞赛等文体活动却不感冒,参与热情不高,即使参加了,也是应付性参与,排练什么的也表现很拉夸,一副无欲无求的样子。

今年单位有几个中层干部到龄退岗,空缺了好几个中层岗位,需要及时选拔任用一批中层正副职干部。要是以往,有不少人都会积极抓住这种机会,努力争取成功。可这次选拔过程中,居然年轻的没年龄稍大的积极,一副让当就当,不让当拉倒的姿态,有人居然直接婉拒了。

负责考察的人事工作人员分析说,这些刚进:编不久的人员,出现这种情况的几个原因:

一是受父母之命考编,自己对所谓“一眼望到头”的工作不感兴趣。

二是目前的就业环境,考编只是谋求一份稳定工作的方式,上岸入编就算大功告成了,特别是家庭条件较好的,更是会在稳定中求轻松。

三是单位存在鞭打快牛的现象,这次干了下次还是你,实际付出和收获又不成正比,干多干少一个样,甚至出现干得多错得多,反而成了批评对象。少干甚至躺平成了自我保护的方式。

不过,题主认为,年轻人应该心怀梦想,不能一开始就成为温水中的青蛙。

体制内只有一种核心资源,就是提拔晋升;只有一种好岗位,那就是有利于提拔晋升的岗位。年轻时,很多人都喜欢到热门岗位扎堆,几年后才发现,竞争太激烈、岗位太稀缺,付出了很多,提拔反而不快。倒不如有些不显山不露水的干部,从边缘岗位抢先提拔中层副职,摇身一变又交流到核心岗位成了领导。说是不公平吧,确实他前一个时期付出不是最多的;说公平吧,人家懂规划、动脑筋,这也是一种实力对不对?三百六十行,哪一行也不鼓励顶牛傻干,聪明人肯定是用巧劲、四两拨千斤。#我要上微头条#

有时候一个小组织卷起来,其实就是一个人的功劳。

我身边,有个国企A,本来常年按时按点上下班,佛系工作,但后来和另一个国企B合并了,是B归属A的关系,而B曾经是个比较卷的企业,员工们本来以为这次改革后大家可以工作轻松点,开心的去了。

结果人员合到一起后,两个同级别的中层领导之间有了竞争和淘汰危机,A的领导马上学会了B家的卷王做派。

现在好了,所有人一起跟着两位领导被迫更卷了,不下班,就不下班,谁也不下班~

两年了,底下人苦不堪言。

单位中层岗位竞选,这篇精彩演讲稿范文分享给大家:一是我认为这有利于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全面地审视、发展自己。二是我认为自己具备担当该职务所具备的综合能力。三是我认为自己具备当此岗位所需的知识。

演讲的时候,技巧如下:

首先要谦虚的提出希望在这个岗位上锻炼自己,然后接着表明自己具备应有的素养,最后算是表态,自己敢挑担、能挑担。

这种写法让听的人觉得层次鲜明,给人一种娓娓道来之感,容易产生亲和感。#2021年终职场盘点#

岗位竞选精彩范文:今年是我的而立之年,恰逢单位这次中层岗位空缺,我本着锻炼、提高的目的走上讲台先竞争这个岗位,希望能在这个舞台上展示自身综合能力,当一名坚守梦想不断前行的逐梦人。

一是我能够始终把“吃苦”作为人生历练的磨刀石。

二是我能够始终把“勤学”作为成长进步的垫脚石。

三是我能够始终把“诚信”作为待人接物的铺路石。

假如我有幸竞聘成功,我将做到“以为争位,以位促为”,具体讲,做到 3 点:

一是补位不越位。二是强能不逞能。三是进步不停步。#2021年终职场盘点#

朝中无人莫做官。最近单位选拔了一批中层副职干部,竞争比较激烈,一共符合条件的有30多个人,报名率达到了95%以上,只要两个人没有报名,一把手在党组会上听人事部门汇报这事的时候,不问哪些人报了,而问哪些人没报。而这没报的两人都是女性,家里都是做大生意的,虽然工作总体敬业,但对中层副职岗位不感兴趣。

30多个人竞争2个岗位,竞争的激烈程度可想而知,通过投票、竞争演说、会议研究,最后确定了3个人进入考察环节,结局让大家很惊讶,平常工作非常努力,加班加点很多,得了不少优秀先进,在各种考试当中名列前茅的那些优秀干部,居然一个没上了,而入围考察的3个人,工作虽然没什么硬伤,但能力确实在报名的30多人中只能算很一般,优秀先进很少得到,各类资格证书几乎没有,各类系统内的考试从来没有上榜过,但这丝毫不妨碍人家成为中层副职。

后来,听说这次上榜的两人都大有来头,一个是一个在职副市级干部的直系亲属,另一个则是某县的一把手的直系亲属。而入围考察,但没有被任用的那个人,学历能力口碑都没有问题,台上的长老也经常对他交口称赞,但他还是没有上得成,因为他的直系亲属仅仅只是一个副县级干部,能量相对于其他两个人来说还差了点假如这次没有这么强有力的竞争者,说不定他也就上了。#职场真实故事计划##职场百问百答计划#

中层之痛!

爱奇艺裁员,中层比例大!以往其他大公裁员基本也是中高层首选!类似副总,副经理之类!

这些人也是经历职场洗礼,万般竞争才获得相对风光,待遇丰厚的岗位!业绩好的时候,皆大欢喜!歌功颂德!业绩不好之时,公司角度:这些人成本高,好像没有具体的贡献,也不怎么干活!

裁了吧换几个实用的人!

中层之危,何以解之?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tj.jiuquan.cc/a-2323911/
1
上一篇酒店中层管理人员工作流程(酒店管理岗位工作流程)
下一篇 上海公务员考试报名(上海公务员考试报名时间2021)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alzn66@foxmail.com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