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博物院每日预约限流5000人#[话筒]】为做好疫情防控常态化环境下的开放工作,特公告如下:
一、预约规则
1、继续严格实施预约限流防控措施,开放日每天参观限流人数为5000人(9:00--12:00,2500人;12:00--16:30,2500人)。
观众可以提前7日(含当天)在“河北博物院”微信公众号或河北博物院官方网站进行实名预约(少年儿童可由家人陪同并代为线上预约)。
二、入馆方式
1、观众务必提前预约并按预约时间段到馆参观。
2、入馆前,已预约观众在入口闸机处刷身份证或预约二维码,同时主动出示河北健康码,或扫描河北博物院场所码,健康码或场所码显示绿色方可入馆。
3、入馆前,观众须接受体温测量,如有体温异常(≥37.3℃)、咳嗽、气促等异常,谢绝入馆。
4、排队、安检、参观、休息时,观众须与他人保持1米以上的距离,避免聚集,并全程佩戴口罩。
三、社会教育活动及讲解导览服务
1、所有线下社会教育活动暂停。
2、“英雄的土地 辉煌的历程——河北党史图片档案文献展”公务人工讲解需提前一天预约(预约电话0311-966518),每场次限10人以内,各场次间隔30分钟以上。
3、其它展览人工讲解服务暂停。
4、语音导览机租赁服务暂停。
5、“河北博物院”微信公众号、“河北博物院”微信小程序为观众提供自助导览服务。
6、触摸屏等互动设备暂时关闭。
四、出馆方式
1、观众须在出口处刷预约二维码或身份证核销后离馆。
2、有特殊情况人员在出口处登记后离馆。
五、参观注意事项
1、为防止人员聚集,工作人员将根据具体情况采取控制入馆速度、现场疏导等措施,请自觉遵守参观要求并听从工作人员的安排。
2、若参观时出现发热或身体不适等情况,请及时联系附近工作人员。疫情防控期间,对拒不配合及扰乱秩序者,由工作人员协调公安部门依法处置。@河北博物院
#天津迎战奥密克戎##防控疫情 天津在行动#【5月21日至22日,河北区全域参照防范区管理】为进一步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有效遏制疫情传播扩散,经综合研判决定,5月21日至22日,河北区全域参照防范区管理,现将有关事项明确如下:
一、参照防范区管理期间,非疫情防控必需人员尽量减少流动,严禁聚集,河北区全域只进不出。各社区加强出入口值守,严格执行各项防控措施。疫情防控的必需人员和保障市民生活与城市基本运行的相关单位人员实行两点一线,减少人员及车辆流动。
二、限制除以下车辆以外的所有车辆离开河北区:
1.执行任务的医务人员驾乘车辆(需持医师证、护士证、药师证、技师证、医院工作证等);
2.救护、消防、抢险救援、环卫保洁、殡葬等特种车辆;
3.承担样本送检、医疗急救、防疫物资及人员运送、指挥调度、民生物资运输等疫情防控工作任务的车辆(需持有相关通行证明);
4.持有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部通行证明的车辆;
5.执行疫情防控任务的公务车辆;
6.参与疫情防控工作的人员凭工作证件或证明文件通行;
7.运送待产孕妇、生病就医人员等其它经现场工作人员确认需紧急通行的车辆。违反规定离开参照防范区域的,由公安机关按照相关规定处理。
三、途径河北区的车辆,涉及河北区界内的东纵快速路(万柳村大街)、北横快速路(志成路)的主线道路可经河北区过境通行;大沽桥由和平区进入河北区直行驶入五经路隧道、右转驶入海河东路隧道皆可正常过境通行。遇交通民警管控时,服从现场民警指挥。
四、河北区全域超市、药店、菜市场等民生保障场所正常经营,并延长营业时间。落实红事缓办、白事简办、聚会不办。
五、河北区全域内广大居民积极配合做好区域核酸检测、健康监测、交通管制等各项防控措施,保持相对静止,减少人员流动,对拒不配合、不支持疫情防控工作、扰乱秩序、瞒报、谎报、伪造信息的人员,公安机关将依法从严追究法律责任。
六、河北区全域内广大居民要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履行公民法定义务,服从统一安排。密切关注官方权威发布信息,不恐慌、不信谣、不传谣、不造谣,一切以官方通报为准。
感谢您对河北区疫情防控工作的理解支持和大力配合!
河北区疫情防控指挥部
2022年5月21日
#河北教资# #教资裸考真能过吗# #不能#
由于今年疫情教资一开始报名通道没有河北,以为要下半年年考,谁知道二月底开始报名[笑哭][笑哭],而且还很严格,教资的宝宝们加油喽!裸考的可以咨询我一些知识的要点,虽然我教师资格证还没考下来,但我去年笔试通过了,面试因疫情没有考,有啥问题大家可以关注私聊我。10多天幸运也可以拿下笔试
[玫瑰]请注意!河北教师资格笔试3月13日考试
公告已出:请查看河北省2021年上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笔试)公告_衡水中公教育
报名入口:2021上半年河北教师资格证报名入口(已开通)_衡水中公教育
【#邯郸馆陶县调整疫情防控管控措施#】自4月20日馆陶县实行全域封控管理以来,各级各部门勠力同心、并肩作战,广大人民群众全力支持、主动配合,连续开展了3轮全域全员核酸检测,检测结果全部为阴性,牢牢守护了全县人民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根据当前疫情防控形势,经县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研究决定,自4月23日12时起,调整全县疫情防控管控措施。现将有关事项通告如下:
一、严格落实封控大交通措施。
所有人员原则上不进出县境,馆陶籍在外人员一律暂不返馆。环县域设置的交通检查站严格执行24小时封控,全县仅保留一个出入口(高速口)。因就医、特定公务、民生保障、必要生产生活等原因确需出入的,要按规定由发改局、商务局、卫健局、农业农村局、交通局办理车辆通行证,凭证出入。涉及生活物资保供的由生活保障组统一管理,在确保物资充足情况下,尽量减少车辆数量,其他物资由封闭管控组牵头,统一管理,确保安全有序、规范通畅。对进入县域车辆进行消毒消杀,实行“点对点”管理,对司乘人员做抗原检测筛查和核酸检测,并查验河北健康码、行程卡、48小时核酸检测阴性证明。
二、分类落实常态化防控措施。
县域西侧与邻县搭界沿线的19个村庄(麻呼寨村、庄固东村、庄固西村、东庄固村、古高庄村、王庄村、河寨一村、河寨二村、河寨三村、河寨四村、河寨五村、郝前街村、郝后街村、韩庄村、王寨村、乔口村、屯里村、北拐渠东村、北拐渠西村)和经济开发区中的化工园区和先进制造园区继续实行封控措施,居民足不出户,自4月23日起暂定连续3天开展3轮全员核酸检测;封控期间村庄生活物资由所属乡镇配送,经济开发区企业由经济开发区管委会统一配送。县域其他地方,允许区域内有序活动,区域内流动人员必须做到目的地和居住地“两点一线”闭环管理,同时做好个人健康防护。
三、加强社区、村庄管理。
各小区、村庄只保留一个出入口,明确专人24小时值守,严格落实测温、扫码、登记、戴口罩等防控措施。对外来人员和车辆加强管控,尽量减少非必要的人员流动和出行。
四、严控聚集性活动。
不召开、不举办、不组织线下大规模会议、培训、慰问等。电影院、足疗美容、网吧、洗浴、KTV、棋牌室等各类文化娱乐场所及线下培训机构继续暂停营业。严格执行红事缓办、白事简办、宴会不办、庙会停办,坚决控制人员聚集。实行红白事报批制度。对私自组织或承办聚集性活动的单位或个人,造成疫情输入、扩散、传播的,一经查实,将依法依规严肃处理。
五、逐步恢复生产生活秩序。
在全面落实常态化防控措施的基础上,各行业有序复工复产,相关务工人员安全有序返工,并全面开展环境卫生清理和消毒消杀。重点企业、重点项目等复工复产的单位要系统做好防控准备工作,尽可能封闭管理。建筑工地实行封闭管理。要建立返岗员工花名册,坚持县外员工暂不返岗、县内员工严格审核,并做好常态化健康监测工作。商场、超市、宾馆、餐饮等公共场所在做好测温、验码、人员限流情况下,有序恢复正常营业。
六、积极做好疫苗接种。
新冠疫苗在降低重症和死亡率方面效果显著,尤其是接种加强针后,受种者的抗体水平将大幅提升,并可大大降低死亡率。请符合接种条件的群众,特别是60岁以上的老年人群,尽快全程接种新冠疫苗及加强针,保护自己、关爱亲人,筑牢免疫屏障。
七、严格落实防控责任。
各战区要切实加强网格化管理,督促辖区内的社区、村庄、企业从严落实测温、验码、登记、消毒、戴口罩等各项疫情防控措施。行业主管部门要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要求,全面落实监管责任,加强本行业本领域疫情防控工作的监督管理。机关、企事业单位要落实主体责任,坚持疫情防控“五有”要求,配备专人负责疫情防控工作,管好单位“小门”,做好员工每日体温、症状等健康监测。
八、加强自我防护。
请广大居民严格落实疫情防控个人责任,当好个人健康的第一责任人,养成良好个人卫生习惯,自觉做好个人防护,保持安全社交距离,不扎堆、不聚集,进入公共场所、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坚持全程佩戴口罩、主动配合工作人员落实测温、验码等疫情防控措施;加强自我健康监测,如出现发热、干咳、乏力、咽痛、嗅(味)觉减退、鼻塞、流涕、结膜炎等症状,要在做好个人防护前提下,第一时间前往县人民医院东院区发热门诊筛查诊断,主动如实告知旅居史、接触史,就诊过程中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九、严格开展消毒消杀。
各战区、各责任单位要结合正在开展的春季爱国卫生运动,对辖区内重点场所、重点区域科学开展消毒消杀,加大环境消杀和垃圾清理力度,严格消杀流程,确保消杀效果,营造干净卫生整洁的人居环境。
全县疫情防控形势依然复杂严峻,成功抗“疫”,需要人人努力。请广大群众理解、支持和配合,自觉遵守疫情防控有关规定,不造谣、不信谣、不传谣,共同守护全县人民安全健康防线!
2021内蒙古事业单位申论热点:“云端”生活更美好
“太方便了,再也不用为缴纳社保专门跑一趟了!”北京专车司机王师傅来自河北省邢台市,当收到老家关于缴纳下一年度社保的通知时,王师傅打开光大云缴费产品“社保云缴费”小程序,指尖轻点,快速完成缴费,省去了往返的奔波。
光大云缴费是中国光大集团及中国光大银行打造的开放便民缴费平台。去年,已有超过5亿人在平台上完成了各种费用缴纳。“整合各种缴费服务和支付结算功能,把收费单位与千家万户联系起来,从而解决‘缴费难’这一痛点。”中国光大集团董事长李晓鹏说。
民生无小事。便民缴费看似是项“小服务”,实则是关乎人们生活点滴的“大民生”。缴费项目众多、技术对接复杂、运营维护困难等现实问题,很大程度上制约了网上缴费服务的发展。
以水费收缴为例,企业数量多、规模化不足、区域分散等因素,致使行业集中度较低,增大了水费线上收缴的难度。
面对如此现状,光大云缴费横向推进主要缴费项目的全覆盖,纵深不断向省市县乡下沉拓展服务半径,不断做实、做细、做精便民缴费的云上“民生工程”。
目前,无论是水、电、燃气、供暖、有线电视、通信费等传统缴费服务,还是社保、教育、物业等缴费项目,都能借助光大云缴费,在微信、支付宝等数百个平台快速完成线上缴纳。这一服务平台正在推动着便民缴费向着更加普惠均等、优质便捷的方向发展。
“光大云缴费的实质是一个开放合作的生态系统,希望能让更多人共享数字红利,真正推动高质量发展和高品质生活。”李晓鹏介绍。
“想不到还有这样便捷的缴费方式,根本不用进行线下接触了嘛!”去年,北京市朝阳区的刘大爷学会了使用光大云缴费APP进行线上缴费,保证了日常生活。为减少疫情影响,光大云缴费充分发挥线上化、项目多、渠道广的优势,为减少人员聚集、巩固防疫成果做出了贡献。仅2020年1月至3月间,光大云缴费就保障了全国1.62亿人的生活缴费服务,完成缴费2.69亿笔、金额423.90亿元。
“随着百姓工作生活云端化,光大云上‘民生工程’也将持续做好线上便民服务的文章。”李晓鹏表示,光大集团正在加快线上和线下、生活和金融、开放和融合等方面的一体化发展。
眼下,踏青赏花正当时。颐和园、北海公园、玉渊潭公园等热门景点迎来全国大量游客,所有线上购票进入北京市属公园游览的游客,都可享受光大云缴费提供的便捷线上服务,极大缓解了游客现场购票的压力。
如专车司机王师傅一样,2020年有超过8200万人次通过光大云缴费平台完成了社保缴纳,这项实现城市服务、线下扫码、税务局柜台等线上线下全场景、多入口覆盖的服务,尤其为异地就业、外出务工人员解了燃眉之急。网上办、掌上办、一次办,切实为群众生活带来了极大便利。
2021年,光大云缴费将继续为群众提供更多便捷舒心的服务和产品。
为满足人们便利性金融服务需求,光大云缴费的系列电子钱包应运而生,为缴费用户提供金融账户服务,支持众多小额支付场景,更创新推出了1元理财、1元保险等普惠金融服务,为便民服务加持金融价值,满足了用户更全面的“存”“花”“贷”“保”的金融需求。
围绕出行、商超、医院医保、教育、社区等便民生活场景,光大云缴费启动了“五大跨界生态工程”。其中,出行生态工程,以“车”为核心,打造集无感支付、通行、停车、加油、充电、缴费、金融等为一体的综合解决方案;商超付款工程,推出“收银宝”小程序,将原人工收银台集中收款变为个人自助付款;医院医保工程,将医疗、缴费、医保、购药、账户等环节打通,提供完整医疗医保解决方案;教育培训工程,打造集报名、缴费、考试、资金监管、学员管理等为一体的教育培训综合服务平台;社区暖心工程,打通社区便民服务的各环节与流程,打造社区综合服务方案。
“智慧城市、智慧医疗、智慧出行、智慧社区等新业态加速迭代,我们希望从‘云缴费’出发,努力通过便民服务与普惠金融的深度结合,答好服务民生这张试卷,掀开人们‘云端’美好生活新篇章。”李晓鹏表示。
#2022护苗有我:守护未成年#
12岁孩子开车上高速!生命安全岂能当儿戏
近日,河北廊坊高速交警拦下一车辆,司机是一名仅12岁的男孩,上小学五年级,其父母均在车内。
问交警问他爸爸,“怎么可以让孩子高速公路上开车?”小孩父亲说“我昨晚没有休息好不能开车,孩子经常模拟游戏开车,就让他开了。”游戏可以重来,生命能重来吗?
就此一条,足以说明孩子父母目无法纪、未履行监护人责任,且不说置公共安全于不顾,一家五口人,将前途命运抛给一个12岁、只在游戏里开车玩耍过的孩童,岂止是神经大条,简直是将全家生命安全当成了儿戏。
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规定,驾驶机动车需年满18周岁并依法取得相应驾驶证,考驾照必须满足18周岁以上年龄条件。也就是说,12岁的孩子根本没有驾驶资格,驾车上路显然违法。
令人担忧的是,“熊孩子”开车已非一起。7月18日,一名12岁男孩竟带着妹妹从浙江湖州驾车飞驰100多公里,沿高速开到江苏宜兴,所幸无事;7月25日,山西岚县一名17岁女子无证驾驶接醉酒父亲被查处;7月30日,福建漳州5名未成年人,因暑期无聊,萌生了驾车上路兜风“炫酷”的想法,被交警查获。
7月12日,陕西澄城。雷某驾驶一辆小型轿车(载着一名朋友)在路上随意变道、转圈。巡逻交警发现后上前阻止,雷某和朋友竟直接下车逃跑,放任无人控制的车辆在路上滑行。民警立即将二人挡获并控制车辆。经调查得知,雷某年仅16岁,无机动车驾驶资格,涉事车辆则是同车朋友租来的。最终,民警责令家长加强对孩子的监管教育,并依法对雷某的交通违法行为依法予以处罚。
只在游戏里玩过赛车的孩子,如何能懂得当下的交通规则?如何能做到在驾驶中应付不可预知的突变?高速行驶,看似一马平川,实则考验司机的驾驶技能。看准提示、判断出入口、快速闪避、及时让路,非经过历练的司机,无法从容应付。
将高速公路上的行驶当成游戏来玩,孩子一旦失手,后果不堪设想。游戏能重来,人的生命和健康能重来吗?一家五口性命堪忧不说,同在高速公路上行驶的车辆和无辜驾驶员、乘客,难道能够被视为游戏中的陪练吗?
未成年人心智和身体机能发育不成熟,不具备安全驾驶机动车的意识和能力。当前正是暑假期间,孩子没有学校、老师的监管,加之部分家长的忽视和缺乏监管,放假在家的孩子接触车辆的机会大增。
请广大家长一定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切实尽到监护责任,加强安全教育,不要让孩子驾驶机动车,不要让不足龄的孩子驾驶电动车、自行车;还要管好家里车辆及钥匙,在车辆停驶时,将钥匙妥善保管,不要给孩子偷拿钥匙的可乘之机!
未成年人驾车既危险又违法,为人父母者如不加制止甚至纵容唆使,就不再是爱的表现。对于不能履行责任、导致孩子行动违法违规的父母,适当惩戒,势在必行。
守护未成年,好好让孩子们健康成长!
#夏日生活打卡季# #我要上 头条#
兰州街衢、街巷考 静宁路上话今昔 (三)
1949年8月26日解放后,依其旧名,全线命名为“庆安路”。随着国家粮油统购统销政策的出台,这里的粮油商圈也就消失,只有个别商铺经社会主义工商业改造后经营国家政策允许的 必需品外,大多数商铺经公私合营后迁并于团结市场,改做其它。1958年,取静宁县名,命名为“静宁路”,路名一直沿用至今。 庆安路小学随路名的变化称之为“静宁路小学”。静宁路以东的街巷,除官园前、后街改名为“民勤街”,仍以前后区分外,其它街巷基本沿用旧名。这些消失的街巷道路的名称,就留在了史籍的附图或旧地图上。有些街巷虽说是在城市的发展中或者消失或者多次变换名称,有的名称可以说是“昙花一现”,但它记载了这个城市乃至这条道路的历史,沉淀了这个城市一定社会历史时期政治、经济、文化的内涵,成为兰州城市发展的历史见证。就说横街子,虽说是多次改名,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兰州人仍将它称之为“横街子”。即使是现在,老一辈的兰州人知道“横街子”而不知“静宁路”。横街子之所以闻名遐迩,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它的文化品位。连同东大街的寺院庙观,以及坐落于这条街上或附近的始祖庙、荣光寺、妈祖庙构成兰州少有的宗教文化圈。即使在解放后,在它的北边有新兴剧院,并和兰园遥遥相望,少不了文化娱乐的气氛。新兴剧院建于1958年,坐西朝东,钢筋水泥结构。舞台后有化妆间、服装道具室。是兰州新兴京剧团的演出场所。1961年新兴京剧团和甘肃省京剧团合并后以放映电影为主。
1963年,由市政府投资,按旧有路基断面,铺筑10厘米厚人工基础,8厘米厚砾石级配层,4厘米厚沥青混凝土表面处理。安装道牙,埋设排水管。1979年,黄河大桥建成通车后,静宁路就成为城区通往河北主要通道之一。改革开放后,因坐落于庆阳路的化工商店,静宁路南端逐渐形成兰州最大的化工一条街,商气浓重。 1994年,为解决旧城区交通拥挤,地下管网老化不畅问题,市政府将拓宽静宁路列为为兰州市民办的十事之首,共投资5300余万元,进行拓宽。用5个月的时间就完成全部工程。设计为两块板型,路幅宽38米,中间绿化带宽3米,车行道、人行道分别宽12米和5.5米。车道铺筑沥青混凝土,人行道铺设水泥道板并埋设了雨水、污水、自来水及煤气、通讯、电力、路灯等地下管线。此次拓宽,使静宁路彻底改变面貌。(图1:第一野战军进驻西北军政长官公署)
静宁路改造完成通车后,北接南滨河路,南通庆阳路,成为当时兰州老城区改造后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但遗憾的是,由于旧城改造,道路拓宽工程策划失误,拓宽后的静宁路虽掩映在高楼大厦之中,却和历次改造中消失的庙宇道观一样,失去新兴影剧院带来的文化娱乐之氛围,也失去了横街子的文化沉淀。如果不是周围街巷商业气息影响和晚间摆的地摊的话,也失却了往日商业繁华和城市道路的商业气息。位于秦安路南口的烂尾楼像是看透了这种失误似的,默默地立在那里,瞅视着南来北往的车流,匆匆消失的行人。唯一能以慰籍我们的,只能是静宁路小学勾起的儿时的回忆。
静宁南路是在小稍门外旧基上拓筑的,从宣家巷入口处始,南止于民主西路。小稍门外连同这一带的井儿街、中街子、宣家巷、碱滩巷等街巷都是兰州古老的街巷。静宁南路的开拓虽说是近几年的事,但其历史和静宁北路一样长久。唐宋间,是兰州老城通向皋兰山的主要道路,也是大宋收复失地,在对西夏的反侵略战争中的最主要的军事通道。明清之际,随着兰州的经济发展,城郭的开拓,畅家巷在军事、文化教育和经济上地位的提高,在通远门外逐渐开拓出居民区,就形成了宣家巷、小沟头、碱滩巷等街巷。民国初,通远门改名小稍门。因而,处于门外南北走向的街道就称之为“小稍门外”。在数百年的历史中,沉淀了许多兰州特有的文化。且不说中街子的水烟、茶行,宣家巷的肥肠面,小沟头福利社戏园的自乐班,碱滩巷新声剧场的秦声等,单就小稍门的历史就沉淀了许多使兰州人值得回忆的文化佚事。(图2:老城墙下草棚戏台与看戏的与小吃摊 霍尔顿,1934年)
静宁南路改造完成后,这条古老的街道彻底改变了面貌,象小沟头、中街子、鼓楼巷、井儿街、畅家巷等街巷都掩映在高楼大厦之中,但宣家巷、小稍门外等街巷以及和这条街巷相伴半个多世纪的兰州第四毛纺厂、新声剧场等就永远地从兰州消失了,以后要知道她的位置,就得借助于旧地图了。但能以安慰我们的是,在静宁南路改造中保留了三爱堂(陆军第一医院)、甘肃省保育院、兰州水烟厂(节能电器厂)、玉佛寺等兰州市民值得怀念和向往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