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上级主管部门组织召开视频会议,
我们单位作为分会场,参会的人员有部分中层干部和涉及相关工作的普通职工。
我仔细观察了一下,
开会前,
中层干部普遍比普通职工来得早,中层干部一般会提前10分钟左右到会场,普通职工基本是快开会时才到场;
开会中,
大部分中层干部在作记录,普通职工个别的在作记录。
同一件事情,反映出不同的工作态度和工作素养,这就是为什么有的人会很快升职,有的人却好多年一直在原地踏步的原因吧?
刚刚看了储殷教授《年轻人机会少,是因为高处站满了》这个视频,教授的话非常的现实,说得很深刻。储教一针见血!字字珠玑!入木三分!恰如其分!让我醍醐灌顶,感慨良多,受益匪浅。
从讲到你觉得谁不可被替代,在中国的劳动力市场,谁都可以被复制,现场大部分70后、80后能站在社会阶级的中层,根本不是因为他们不可以被替代,只是因为他们有机会,为取代我们的人设置比较高的门槛,他们活的是社会结构,不是不可被取代,只是因为他们苟活在高处,决定着下面的人升降大权,所以下面的年轻人非常内卷。
那么对于年轻人来说,怎么能够爬到高位,拿到他人的决定权,怎么给他人设置门槛,最后的办法就是上面的人自己辞职或跳槽。
举个体制内例子,对大多数人来说,体制内基本上都满了,其实他们中间有大部分工作都很简单,但是他们不走你进不去呀。所以工作本身容易,但你就是考不进去。不是我们能力不强,只是因为社会固化了,结构如此,我们的祖辈、父辈及六代相近的亲戚,大家都没怎么读过书,怎么拦住我们。
这个社会有百分之八十的岗位有很大的可替代性,却因为行业壁垒而被当成韭菜被收割,成为廉价劳动力,社会就是金字塔,大家拼命往上挤。因为地球离开了谁照样转,明天的太阳照样升起来。
所以说,企业想发展,想越做越好,就要主动淘汰年纪大的,给年轻人让位,保持企业活力。这样我们的人才才会向企业流动,这样才能更多地创造财富,为国家社会做贡献。
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归根结底现在不是年轻人的,社会对年轻人太多苛责!
对此,你怎么看,欢迎评论区留言相互讨论!储殷的视频
储殷人才的两大秘诀:
一、五大类别
1、顶尖技术专家
2、执行力的军人
3、有潜力的小白
4、苦大深仇穷人
5、对手中坚力量
二、两大原则
【用人】
1、决策层忠诚度
2、高层职业化
3、中层有数据
4、基层愿意学习、主动成长
【找人】
1、少用战略,多用执行人
2、管理培养、技术人才挖
3、跟公司匹配的、合适的
4、具备驱动力(物质、精神)
5、爱我的、认可我的
总结:
用待遇——留基层
用晋升——留中层
用事业——留高层
如何规范化,制度化的管理?
你公司必须要有:
招聘培训、薪酬绩效、生涯规划、组织架构
等十大系统……
都为你准备在《管理工具包》里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