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人要有一点操守
今天上午在单位开会,曾经的一领导对现任主要领导发难,大爆粗口,粗话脏话张口就来,没有一点下线,让人瞠目咋舌。
爆粗口的人是单位前领导,在位时飞扬跋扈,独断专行,对与自己不同意见的班子成员及自己认为不听话的中层干部列为"假想敌"进行打压,对自已喜欢的女下属不管有无品德有无能力封官进爵,单位有点油水的部门一直让身边的人把控。前几年,市巡视组来单位巡查时,发现单位存在的问题后,将其降职并给其纪律处分。
失去权力后,身边曾经百依百顺、鞍前马后的美女下属及身边"红人"像避瘟神一样纷纷远离他,曾经被他吆喝来吆喝去的中层干部也不再买他帐,于是心里特别扭曲,整天拉着脸指桑骂槐,对单位工作下指导棋,有人不听就当面指责,还说什么后悔他在位时没把人家边缘化等。时间一长,人人都躲着他。别人越是躲着他,他越认为他余威还在霸气还在,于是目空一切在会上爆粗口骂脏话。现任领导忍无可忍当众让他闭嘴,否则会交由上级机关处理。
其实,这位领导在位时,虽然是飞扬跋扈,但还是注重场合的,不象现在那么没有下限。至少在公开场合还会满囗的"礼、义、廉、耻",嘴里满囗"马列主义",也有一丝丝品德,积极向上的口号。没想到不在位其品行还不如一普通员工。
真是应了那句"在什么山唱什么歌"!所以说做人做事还是要有点品,不管是当领导还是普通一员,留个好印象很关键。
人到中年,体制内混到中层,如同鸡肋,上升无望,一下子没有了心气,有多少人如此?
体制内,中层是最累的,上层啥事都找你,下面有人不好好干,你还得亲自操刀,遇到不听话的副职和下属,有些有背景的,你还得忍气吞声,即便没背景,你也要下功夫、费精力去收拾,弄不好,还惹得一身骚。
职场中人,摆正“位置”
还记得刚参加工作没几年,因为某种契机,成为公司的中层副职,应该说是公司有史以来最年轻的中层干部,身边的人各种追捧,前途不可限量。回头想想自己竟然都当真了!“清醒”了几个月,后面就自认为不得了了,对正职下的决定当面反驳,因为正职不是专业出身,甚至有些看不起他,最后大多以我的意见为主,更认为自己了不得。
像这样过了一两年时间,自己傻傻的把自己擅长有效的工作方式方法都教给了各个骨干。正职慢慢的就把我排斥于核心圈子以外,提拔了一个听话的作为中层副职,有一次要开比较重要的会议,要开始的十分钟才通知我,会议上直接对领导分工进行了安排,再之后就安排我各种出差,几个月来就是做那种“一个人的项目”。
后面的结果可想而知,别人都是步步高升,我呢只有从基层做起另谋“高就”了!也想过到其他子公司,但中层正职在整个集团的力量很大,恰恰那段时间之前自己又犯了几个低级错误,也就没想这条路。说实话,还是挺后悔的,参加工作已近十年,明白一个公司的中层是一个门槛,而自己轻易的就放弃了。
扪心自问,深刻反省后,明显是自己“不识时务”,没有摆正自己的位置,副职是正职的参谋助手。一是提意见要注意方式方法。尤其是有第三人在场的时候一定要维护正职,因为正职代表了整个团体。只有两个人在时,才提出自己的意见,但要点到为止,毕竟正职是全面负责的,责任和权力是对等的。二是服从安排,重在执行。副职起到上传下达的作用,领导层下发任务时,是一个领导集体,不能说这是正职的意思,而我的意思不是这样的,等等类似的指令,这明显告诉下属你们不合,一方面会让有心之人把话传给正职,另一方面,会造成副职没有担当,推卸责任的感觉。三是职场中意见不合,本质上是责任划分不清,权力边界不明导致的权力之争。要明白副职的权力是正职赋予的,就会豁然开朗。至于副职是监督正职的鬼话千万别信,最起码在中国社会的职场副职必须服从正职,有意见可以提,但如果下了决定,请撇开意见,只想着怎么执行就好。
已离开原公司三年有余,目前在现公司为一个部门的临时负责人(主管级),如果再给我一次机会,我会好好珍惜。在此也给自己最后一句忠告:职场中人,摆正位置,不要因为某个人而离职放弃,多从多角度看问题找出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千万不可想不开,走到死胡同。
做到这三点,你的管理能力提升不止一个档次
任正非说:砍掉高层的手脚、砍掉中层的屁股、砍掉基层的脑袋,我对这几句话体会越来越深,越来越认同。砍掉高层的手脚意思是说:高层不能乱动,只能仰望星空、制定战略。砍掉中层的屁股是要中层放弃本位主义,走动式管理,而砍掉基层的脑袋是因为基层不需要思考,只需要听话照做,至理名言,同意,点赞,收藏